第四十章 淺談宋詞1

第四十章 淺談宋詞1

宋詞多綺語,往往被人看低,認為其居下品,比不上詩。在下深覺不然,宋詞之華美如月中嫦蛾輕舞,宋詞之壯烈如大氣狂吞山河,宋詞之寓意如酒香巷深待尋,我深愛宋詞,雖不才,也願留下些文字,以供自娛。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我們先來看這首晏殊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借物起情,已是深秋時節,連花草也哀愁了起來,天氣漸冷,燕子也飛走了。連明月也不懂離別的痛苦,只是斜光照到天明。

昨夜的西風將碧樹都凋謝了,獨自登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也不見思念的人。想要寄去詩詞與書信,可是山長水闊又怎知他在何處!何等的悲涼,何等的思念。

晏殊還有一作《浣溪沙》內中有兩句十分的出名「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對於花的凋謝是無可奈何的,年華不也一樣嗎,離去的東西就不會回來了,可是那歸來的燕子卻似曾相識一樣。

無可奈何,何其無情,似曾相識何其有情,一無情,一有情,鮮明的對照,激烈的互射,可見它之出名,並不是偶然的。

再來看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柳三變柳永的《鳳棲梧》: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離愁,黯黯生天際。草色山光殘照里,無人會得憑欄意。也擬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衣帶漸寬都不悔,況伊銷得人憔悴。

獨自倚靠在高樓欄桿邊,風輕輕的吹着,遠望天邊,彷彿離愁從那黯黯生出。殘陽照着草色山光,沒有人理解我的心事。不如狂放的大醉一場,對酒當歌,原來這樣喝酒是無味的。

衣帶漸漸的寬鬆也不後悔,他本來就是值得我為之憔悴的啊!最後的兩句堪稱一字千金,衣帶漸寬終不悔,況伊銷得人憔悴這種執著和激烈,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柳永的另一作《雨霖鈴》也很是著名,「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認為是千古名句,多情總是在傷痛離別,更碰上如此孤獨的清秋,今夜酒醒在何處?風一吹,才清醒的看到兩岸的楊柳,殘月在天,清光如水。似有一種驚夢的感覺。

辛棄疾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愛國詞人,他出身於農民武裝隊伍,帶有豪俠氣質,南歸后又是征戰沙場,又是出任大吏,又是嘯詠山林的詞人,稱得上是文武雙全。

辛棄疾一生都想着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朝中的投降派把持了大權,使其鬱郁不得志,又深憂國家的興亡以及對投降派的怨憤也感嘆自己的年華老去,所以他才會詠出「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樣的詞來。

辛棄疾的這首《青玉案》堪稱詞界第一意境: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闌珊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暗戀的記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暗戀的記憶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章 淺談宋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