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東方維也納體系 上

三十八 東方維也納體系 上

今天更行的有點晚了,不過看在俺以往努力的份上大夥少罵兩句吧!

以下正文:

--------------------------

燕無良將尚泰安排在釣魚台,讓尚泰好好休息一下,他自己就忙著去迎接其他陸陸續續入京的宗藩王爺和使臣去了。

到了九月十六,各藩國的人員都到齊了,甚至那個薩摩藩的島津也到了。

這些藩國的使臣、藩王也被安排這去看了懷柔的軍械局、山西的煤礦、上海的棉紡、蘇杭的絲織,當讓朝鮮的「新農村」經濟也是肯定要去看的。

他們溜達了一圈也就到了十月十五,這天各國的使臣、藩王在燕無良、僧王、世鐸、仁壽四位議政王的帶領下,上了正陽門(現在的北京前門)。

開始的時候這些使臣、藩王還不知道這些要自己做什麼,早早到了的眾人,一個個的看著正陽門外的一條新修建的大街。

這條大街東西走向,可由八架馬車并行而不擁擠,道路兩邊是茵茵的松樹,這路也不是平常見得土路,是由燕無良設計的水泥燒窯直接搞出來的水泥配合沙子、石子搞出來的。這些人發現這條大街上一個行人都沒有,接到兩邊站滿了上國的軍人,這些人在詫異的時候,就聽見一聲炮響。

接著就是由東面快速過來的一匹白馬,馬上一員戰將,腳上一雙庫侖皮革廠的小牛皮黑長筒軍靴,下身一條黑色紅褲線軍褲,身著黑色義勇軍秋季軍官大衣,腰間一條義勇軍棕色腰帶,一定無沿六角黑義勇軍軍帽;這一身的黑的透亮的服色,和那一個根雜毛都沒有的白色戰馬響應成輝,看得燕無良這後世來的人都有些痴了,這位是誰啊?義勇軍第一悍將——劉銘傳。

這些藩王、使臣正愣神呢,劉銘傳已經到了正陽門下,一個嘞韁、一個甩蹬旁人沒看清間,已經四平八穩的站到了地上,看得老行家僧王、仁壽兩個直點頭,看著燕無良的眼神那是個嫉妒啊,燕無良看見后沖二位王爺拱了拱手,笑笑沒說話。

劉銘傳站穩后,在已經被曬熱的地板上,「乓」的一聲,腳跟併攏,拔出腰間的長指揮刀,一個銀花甩將過去,刀已經停到了劉銘傳的面前,「臣義勇軍副都統、直隸提督劉銘傳,誠請諸位王爺、使臣檢閱我大清皇家義勇軍!」

「准!」

燕無良一個準字說完,下邊又是三聲炮響,眾藩王、使臣還不明白的時候,東邊已經傳過來,轟隆隆的整齊的腳步聲,幾個眼神好的使者已經開始倒吸涼氣了。

就看見東邊的道路上,在一瞬間就多出來十幾個黑色的方塊,然後就是向著自己所在的地方前進。

隨著轟隆隆的聲音逐步的加強,這些藩王、使臣眼中出現了那一個個黑色小方塊的真實樣子:這是由400人組成的一個方陣,一共是十五個。這些參加檢閱的義勇軍步兵全部都是黑衣黑帽黑靴,背著二年式后發步槍,起步走到了距離正陽門半里的地方,在劉銘傳的一聲呼喝下,「立定!」

「轟隆!」所有的人都是腳跟一併!

劉銘傳騎在白馬上,將指揮刀一劈,「上刺刀!」

「嘩啦」很輕便的一個聲音,全體受閱的義勇軍都將刺刀上上了。

劉銘傳看著自己這些個平常罵罵咧咧中的「孬兵」的優秀表現,「舉槍!」

「殺!」在殺子落地后這個義勇軍受閱部隊全部舉槍完畢。

燕無良在樓上看的很清楚,自得的向僧王點了點頭,僧王湊過去,「你小子不錯啊!等著待會我們騎兵上來,你小子再笑吧!」

燕無良笑笑沒說話。

這時候,第一方陣已經到了正陽門前,在這個方陣的舉旗官「正步走!」的呼喝下,轟隆隆的腳步聲,變成了大皮靴子敲擊地面的生硬聲音。

等第一方陣的旗官到了城門正中的時候,燕無良走到了城垛邊上,舉起自己的右手,揮了揮,「弟兄們好!」

底下的義勇軍士兵按照事前安排好的,「為了天朝!」

燕無良接著就是:「弟兄們辛苦了!」

「帝國萬歲!」

「義勇軍萬歲!」

「天朝無疆!」

就這麼一個個方陣過去,燕無良、僧王、世鐸、仁壽幾個人每人都過了幾回癮,步兵就都過去了,接著就是遠遠的一批身著黑衣、黑袍的騎兵的方陣過來了,這些可都是僧王自己一個人一個人挑出來的,不光是人,就是馬也全都是棕色的上等戰馬,走過來的時候,那步子都是一樣的,沒有絲毫的混亂,一共是三個大方陣分別代表蒙古八旗、滿八旗、漢八旗。

不過喊話的時候就很有意思了,先過來的是蒙古八旗,世鐸上去那蒙古語喊的話。到了滿八旗,就是僧王過去用滿語喊話了。到了漢八旗,就是燕無良這個冒牌王爺喊話了。

等這三個騎兵方陣過去后,這些藩王、使臣就傻眼了,下邊的過來了十個炮兵方陣,其中五個炮兵方陣和前面的義勇軍是一個打扮,他們的大炮只有兩種,小型火炮和中型火炮,而後面的五個方陣就把接到邀請的西方大使們都給驚呆了,這是巴特爾在朝鮮吃虧后專門奏請朝廷建立的騎炮兵,不過他們的打扮全都是灰色的而不是義勇軍的黑色軍服,他們的火炮最小的也是輕型火炮,最大的是剛剛從奧地利進口的七十二磅重型開山炮,一共是十六們,沒門炮都是十六匹馬拉著!

並不是清軍的火炮多麼強大,而是因為這些拉炮的馬實在是太多了,馬匹較少的奧地利大使彼得哲已近在心裡,罵了,「媽的最小的十二磅炮清國都是用4匹馬拉,馬可真他媽的多啊!」這不是廢話嗎?滿清得國是沾了便宜,但是人家畢竟是騎兵出身的政權,加上和蒙古族的同盟關係,可以說幾乎四分之一個中國都是人家的牧場,要說糧食他們缺有人信,你要說清朝缺馬,打死也沒人信啊!所以燕無良、僧王他們知道在朝鮮因為大炮機動過慢后,就同意了朝廷大批量建設騎炮兵,到今年底預計騎炮兵的大炮可以達到中型火炮六百門左右,重型火炮可以達到四百門,大型重炮也可以達到五十門左右。

這些炮都是那裡來的?都是在天津的海河裡打撈上來的英國的海軍大炮,現在在清軍的裝備中,反倒是直接支援步兵的輕型火炮較少,彈藥方面也比較少。不過這種從別人那裡意外繼承過來的強炮兵火力和自身過份發達的騎兵機動系統,都造成了中國在後來的多次戰爭中的優勢,尤其是在第二次清俄戰爭后,很多那次戰爭中倖存的俄羅斯將軍,說什麼也不同意和大清帝國在西伯利亞開戰了。

而這種騎炮兵高機動、重火力的特點,甚至一直延續到了後來的裝甲時代。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中國的專用出氣筒——俄羅斯更是被打得苦不堪言。甚至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的也沒有專門的炮兵,中國的炮兵都是隸屬於步兵師團、旅團或者是先期隸屬於騎兵的騎炮兵以及後來的裝甲部隊的自行火炮部隊,而唯一獨立的炮兵部隊,還是專門從屬於後來的大本營戰略炮兵,不過這隻部隊很快就被分配到了各集團軍去,而該部隊最後得以保存建制的原因是那個時候中國具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原子彈。

等這些炮兵部隊過去后,過來的就是深作草綠色制服的工兵集團,這些部隊先在隸屬於義勇軍,但是他們實際上原來都是綠營的人馬。這些工兵可不是大夥以為的建設工兵,而是專門啃硬骨頭的戰鬥工兵,因為燕無良在兵部的檔案里發現,自己到來前的兩年年發生的抗擊英法的戰爭中,綠營的死傷要遠遠多於八旗,在和成保了解后,燕無良知道了,這些綠營的人都是十分勇敢的,僅僅是沒有正確的戰術加上武器的落後,才存在了這麼巨大的傷亡,至於滿八旗為什麼沒啥死傷的主要原因是,他們都是神行太保的好學生——溜的快!

這樣燕無良就開始在全國的綠營中尋爭集士兵,還別說這些人除了不認識字以外,要比義勇軍的鬥志強上不少,畢竟他們中大多都是打老了仗的。這些人在被突擊訓練了半年技戰術,並且在軍棍和銀子的威脅利誘之下,吐血撓頭的學了一年多的文化,也算是滿清軍隊中的秀才部隊了!不過他們將來面對的戰場環境也和他們現在每個月比義勇軍普通士兵要高一半的軍餉是成正比的,所以這些人現在也知道自己是大清將來最能吃苦、攻堅的部隊。

看著這些個裝備四枚手榴彈、一直短后裝步槍、50發子彈、一隻炸藥包、一柄工兵鏟和兩把刺刀的清國工兵,台上的西方使者都有點驚呆了,他們中奧地利大使彼得哲和新任普魯士大使維托奧都是軍人出身,一看就知道這些軍人是工兵,但是對於工兵這個樣子的武備他們還是沒有搞明白的。不過沒有人給他們解釋,他們也就這個樣子了。

在工兵過去后,最後的一個方陣是中國人傳統的項目——獻俘。

看著這些個金髮碧眼的俘虜,城門上的所有的西方使者都知道,這是俄羅斯人,但是滿清的藩屬國哪裡分的清楚。

不過這些個俘虜顯然們有獻俘的自覺,一個挺胸抬頭的,反到顯得押送他們的湘軍士兵很土氣了。朝廷在籌備這次閱兵的時候,為了平衡全**隊中各派系的力量,決定以義勇軍、八旗為主,義勇軍中很多是綠營過來的,但是湘軍呢肯定是要露頭的,但是湘軍的訓練、裝備都比較落後,所以就給了他們獻俘的機會,淮軍嘛因為劉銘傳原來就是淮軍將領,所以就不給他們機會了,楚軍的左宗棠朝廷給了他最後巡閱的機會,待會他就會出場了,至於其他川軍啥的朝廷也實在顧不過來,只好給他們的頭子找點功勞,賞點子黃馬褂啥的就算了。

這幫子去年被抓後來的老毛子,初始的時候燕無良是想敲俄羅斯一筆銀子,但是後來把伊戈季納夫給轟走後,燕無良才知道自己被伊戈季納夫給忽悠了,這幫子人中除了不到百十人的炮兵和軍官外全是俄羅斯的罪犯,他們就是都死了沙皇那個吝嗇鬼也給不了為了他們流一滴眼淚,氣得燕無良當時就想殺人,但是後來在石贊清這個知道歷史的傢伙的勸誡下,這幫子人現在已經成了中國的皇家保衛者——大內侍衛了。今天來之前這些皇家侍衛是說什麼也不願意來,在他們眼裡這個國家是唯一給自己自尊的國家,他們怕他們被這麼獻俘了,回頭抬不起頭來。最後沒有辦法燕無良答應給他們漲兩個月的工錢。這幫子為了錢啥都敢幹的傢伙就來了。不過他們這挺胸抬頭的哪裡有點俘虜的樣子,搞得燕無良很不爽,決定回去先給他們發兩個月高工資,然後再找個由頭給他們再扣回來。

雖然閱兵式有點瑕疵,但是對於這個老大帝國而言,能有一次在全體宗藩、西洋列強基本到齊的情況下,顯示這個老大帝國的軍力,也已經很不容易了。

全體人員都過去后,燕無良這位首領議政王下了城樓,上了左宗棠陪乘的檢閱馬車,開始了一路的檢閱,最後燕無良在回來的時候,大喊一聲,「我中華幾千年文明,就要靠爾等保護!爾等定要做到,首戰用我……」

底下突然響起——用我必勝!

這樣,大清帝國在同治三年的年底的宗藩大會在天朝的閱兵式結束后正式開始了。

不過燕無良在閱兵式后得到英國駐華大使威妥瑪傳遞的消息,俄羅斯人向中亞地區調動了一部分騎兵,向遠東地區調動了一個師的陸軍,他們的海軍也開始向東方運動了。不過等他們的陸軍和海軍到遠東的時候,至少也要是明年的夏天了。所以燕無良沒有在意。

這個消息燕無良沒重視,但是另外的一個消息燕無良就有點覺得搞笑了,彼得哲在閱兵結束后,花重金要購買全套的工兵裝備一套,走的是燕安的路子,但是燕安沒敢答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謀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謀清
上一章下一章

三十八 東方維也納體系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