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

百濟終於集結起五萬大軍,由扶余璋親自統轄,對來護兒發起進攻。

百濟人打仗,幾乎沒有什麼戰陣可言,然而彪悍異常,隋軍前鋒接陣,居然不敵,只能步步向海岸後退。

到了第二天,百濟人已經推進到離海岸不到二十里,隋軍建起的城寨,已經遙遙在望。

山上,來護兒、周法尚等一幫將領遠望着戰場。

隋軍仍然在步步後撤,雖然不曾亂了陣腳,卻已經有數面旗幟倒下。

「傳我將令,有棄失戰旗者,領將殺無赦。」

「父帥,」說話的是來護兒長子來楷,此番出征,來護兒帶了兩個兒子---武賁郎將來楷和折衝郎將來弘,另外一個兒子來整,正奉旨招討劉武周,「步軍已亂,何不令騎兵出擊!」

「敵我相距十餘里,騎兵沖之,銳勢已失。」來護兒沒有答話,周法尚替他說道。

「再傳將令,前鋒步軍,退回城寨,務必軍陣嚴整,不得潰散,免得亂我后軍陣腳。」他嘆口氣,「百濟軍勇悍,然不通計謀,只可以詭道勝之,未免不武。」

周法尚安慰道:「兵者,詭道也。為將者,正當如將軍,運籌帷幄。」

「曉諭眾軍,我軍今孤懸海外,既無船隻,也無援軍,非死戰,不可求生!」

中午,隋軍已經推到了城寨附近,一萬先鋒,已經折損近三千眾,總算嚴令之下,未曾潰散。

佔了上風的百濟軍愈加顯得勇猛,許多人袒露著臂膀,口中發出嗚嗚的吆喝,沖向在城外列陣的隋軍中軍和后軍。

隋軍陣中射出一陣弩箭,讓百濟軍吃了一驚---百濟人使的弓箭,是射不出這麼遠的。不過弩箭並不密集,每波發射過後,需要間隔許久,於是百濟人只是稍微停頓一下,又吶喊著沖了上來。

弩箭之後,迎接他們的是弓箭手,兩千弓箭手發射出的箭雨中,許多百濟人紛紛倒地,但更多人或舉著藤木或者皮革製成的盾牌,繼續衝上,許多人身上已經中了幾箭,猶自悍不畏死地衝上。

「百濟精兵,到底不是前些時日的老弱病殘可比,若以戰法訓練,當是一支勁旅。」來護兒感嘆道,下令,「開始吧。」

百濟人已經接近了隋軍陣地,原本半蹲的隋軍步兵突然站起,當前一排,立起的是一人高的鐵盾牌,後面三排軍士,手上持的卻是三米長的長矛,長矛向前平伸,從盾牌的縫隙中伸出,金屬的矛頭髮出攝人的光芒。

百濟人幾乎是衝上一道鐵牆,更糟糕的是這鐵牆還長滿了長刺。就算一些勇猛異常的百濟人突破了長矛,他們的刀砍在鐵盾上,不過是留下幾道痕迹---鐵盾是如此堅厚,以致拿盾牌的隋軍士兵需要雙手使力。

弓箭手繼續向後面的百濟軍射出箭雨,而弩箭則射向更遠處湧來的敵軍。

隋軍戰陣開始緩慢地向前移動。

扶余璋到底不是等閑之輩,他很快看出了隋軍的弱點---不靈活,他於是傳令,將隋軍引向地勢不平的地方,並且從側面向隋軍包抄。

問題是,他能夠想得到,來護兒九更加想得到。

隋軍的騎兵出擊了,他們是從側翼衝出的,三千騎兵,幾乎是隋軍騎兵的全部,從高崗上挾勢衝下,他們攻擊的不是百濟人的前鋒,而是正準備有所動作的側翼。

百濟人沒有像樣的騎兵,於是三千騎兵顯露出強大的威力。

而「敗退」下來的隋軍前鋒,此時也已經經過整頓,開始向百濟軍的側翼運動---他們原本就在接近陣地時分向了兩側,隋軍開始把最靠近自己的萬餘百濟軍分割包圍,而弩箭正射向遠處企圖增援的百濟軍后隊---比起先前,倒顯得密集許多,騎兵則在側翼來回衝殺。

扶余璋並不慌亂,他有着兵力上的優勢---隋軍單靠弩箭,不可能阻止後面的百濟軍衝上,而三千騎兵再強悍,人數畢竟有限,只要在隋軍的盾牌中中撕開一個口子---隋軍也在運動,這使得撕開口子似乎更加可能,隋軍的陣腳必將大亂。

果然,隋軍的陣腳有些鬆動,有一些盾牌終於被砍倒,而一面盾牌倒下,兩旁就會出現慌亂。

扶余璋笑了。

突然,在他的身後,響起一陣喊殺聲。

不知是怎麼回事,在扶余璋的身後,突然殺出一千隋軍騎兵。

扶余璋連忙將身邊的五千「近衛軍」派上去抵擋。

五千對一千,雖然是步兵對騎兵,扶余璋認為還是可以擋得住的。

然而五千人很快潰散。

因為這一千人不是普通的騎兵,他們是沈光率領的驍果衛。

驍果衛,那是可以以一當十的!

扶余璋只能逃跑,還好他和身邊幾個大臣還是有馬騎的。

國王跑了,百濟軍終於勇氣不再。

這一戰,隋軍損失五千餘,而百濟軍損失近三萬,元氣大傷。扶余璋領了殘兵敗將逃回泗沘,連夜將還在東線的兩萬主力調回國都設防,這樣一來,與新羅對峙的「聯軍」不到五萬,只能採取守勢,新羅開始反擊,不僅收復失地,還攻佔了百濟的一些地方。

隋軍的「先敗」,卻是來護兒有意為之---把百濟軍從內陸的丘陵引誘到海邊平坦開闊的地方,使得隋軍可以用戰陣和騎兵的優勢抵消百濟軍的勇猛彪悍。

但是大勝之後,來護兒沒有聽從部下「乘勝追擊」的建議,又婉拒了新羅共同進攻泗沘的要求---新羅雖然反攻,可是單靠自己,還遠沒有滅掉百濟的能力,而是穩打穩紮,控制了相當於今天韓國北起山原里(在今全羅北道),南至濟州海峽,西起黃海,東到蟾津江(在今全羅南道)的廣大地區,面積近萬平方公里,收降當地居民七萬餘。

五月,從本土來的船隊,帶來了兩萬「武裝移民」,這些人,原本是張須陀當年安置在海邊屯田的歸降變民的一部分,以及牛、耕具、種子。同時帶來的,還有朝廷設立「黃海郡」的聖旨,太守一職,由來楷「檢校」。

隨後,來護兒依靠船隊,收服了沿海數以百計的島嶼,收降島民三萬,其中最大的一處是牟羅島(今韓國濟州島),島上的地方首領受封「牟羅都督」。當日登陸處設定遠鎮,定遠鎮東南六十餘里(今韓國光州附近)新築黃海郡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大業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大業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