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第1035章 楊侑的心思

1035.第1035章 楊侑的心思

隋軍主力在蒲坂駐紮不過兩日,李靖便率兵從北方殺來,沿途,曲沃、聞喜、夏縣、安邑等縣治不戰而降,選擇投靠了大隋。李靖早就得到楊侑消息,一邊派人安撫各縣,一邊令人取出兵糧,賑濟災民。

李靖在三日後也趕到了蒲坂,此時,蒲坂城外的隋軍兵力達到十萬,將蒲坂城團團圍住。雷士猛的水師同時進入汾河,走舸小船密密麻麻,將汾河填滿了。

隋軍大帳,楊侑與李靖、蘇定方、阮君明等臣子相見,又將屈突通帳下樑建方、席君買等人介紹給蘇定方、阮君明等人,蘇定方早就聽聞梁建方、席君買之名,而梁建方、席君買亦然,此時見面,聊得不亦樂乎。

楊侑下令,隋軍擺開酒席,眾將士飽餐一頓,準備攻城。

隋軍的情況,李世民通過探子已經知曉,絳郡、河東郡的重要縣治陷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讓李世民憤怒的是,各縣縣令根本不抵抗,就選擇了投降,怎能不讓李世民寒心呢?

如今,李靖這個叛徒成為隋帝楊侑的心腹,更是一連奪下北并州各郡,率領大軍抵達蒲坂,隋軍合兵有十萬之眾。隋軍兵精糧足,怎能不讓李世民憂心忡忡呢?

窗外,花朵吐蕊,暖風沿着汾河吹來,遠遠看去,汾河兩岸奼紫嫣紅,分外妖嬈。然而,伴隨着兩岸美景,是遍佈在其中的隋軍大營。站在鸛雀樓上,城外的一切盡收眼底。

李世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帶着房玄齡等人,李世民踱步走下了鸛雀樓,登上西門,河水濤濤,遠遠地便能看見白白的浪花。李世民目光由近到遠,忽然便是一愣。

城外,數百騎兵正在緩緩而行,李世民一眼就看出,正是楊侑帶兵,他不由握緊了拳頭。

此時,楊侑正帶着杜如晦、裴行儼、羅士信、獨孤千山等人在城外巡視,尋找蒲坂城的破綻。李世民早就有割據蒲坂之心,因此蒲坂城又高又大,城牆得到加固,看起來十分堅固,讓人望而生畏。

由於蒲坂城位於大河與汾河的交匯處,楊侑考慮水陸並進,拿下蒲坂。今日來,便是視察蒲坂城四周的地理。蒲坂西門,地勢相對狹窄,不利於攻城,但是蒲坂城當初為了方便運輸,鑿了一條寬約三丈的溝渠,通往蒲坂城中。李世民派兵嚴守水門,並在水門處掛滿了鈴鐺,提防隋軍偷襲。

看起來,李世民在蒲坂城的防禦牢不可破,要想攻破蒲坂,還需花費一些時日,也不知道,前幾日的攻心之策,是否有效?如今李世民糧食至少夠支撐半年,還能掌控局面。

不過事情已經大定,楊侑也不焦急,李世民是瓮中之鱉,早晚被擒。

城頭上,李世民忍不住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殺出城去,搏一搏,或許能擒獲楊侑呢?房玄齡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低聲道:「秦王,楊侑雖然身邊士兵不多,但都是精銳騎兵,恐怕難以成功。」

李世民指節泛白,道:「可是,這似乎是最後的機會!」他仍然不肯放棄。

房玄齡沉默半響,忽然道:「秦王,機會不是沒有,但不是此時。」

李世民回頭,看着這位心腹,道:「玄齡,你有什麼好意見?」

「秦王,你可還記得瓦崗降將徐世績與郭孝恪?」房玄齡低聲說道。

李世民一愣,他想起來了,徐世績與郭孝恪都是瓦崗降將,在李密將滅之時,投奔大唐而來。當時瓦崗舊將還有魏徵,不過此人投靠了太子,後來隨齊王李元吉出征,被隋帝斬殺。至於徐世績與郭孝恪,由於是武將,選擇了投靠武功赫赫的李世民。

由於李世民對這兩人不是很信任,因此一直沒有重用,地位反而在羅成、尉遲敬德等人之下。後來尉遲敬德棄他而去,令李世民對降將更加不信任,至今兩人只是校尉而已。

此時聽房玄齡說起,頓時有些猶豫。其實李世民早就聽過徐世績的名頭,此人是瓦崗元老之一,隨同翟讓草創瓦崗,由於他本是豪族,因此學過兵法,不是一般的泥腿子,頗有幾分才能。李世民不用,只是擔心他們的忠心度。

李世民這麼一猶豫的瞬間,房玄齡已經看出來了,他笑道:「秦王,此二人投奔秦王之後,雖然只是校尉,但一直不曾離去。如今強敵壓境,兩人仍然不離不棄,足以證明忠心。」

李世民嘴唇蠕動,道:「會不會是楊侑派來的姦細?」

「這不可能,當初兩人離開之時,李密尚未覆滅,尚有一戰之力。兩人若是有了異心,早一步便投靠楊侑了,豈會等到今日?秦王放心,此二人可用。」房玄齡勸慰。

「計將安出?」李世民又問。

「嘿嘿!」房玄齡陰險地笑了一聲,湊近了李世民,低聲說着。

「啪!」李世民忍不住一擊掌,道:「此計果然是好計,是孤最後的機會!」

「但此計一定要等待關鍵時刻,才可用。」房玄齡說道。

李世民點點頭,非常贊同。兩人說話間,楊侑率兵退卻,回到了隋軍大營。

楊侑率領群臣回到大帳,走到沙盤前,楊侑仔細將蒲坂城描繪了出來,大河、汾河,山川地理,無不惟妙惟肖。李建成、侯君集等人也動手,很快就做好了沙盤。

「李世民加固了城牆,要想攻破蒲坂,非一日之功。」楊侑緩緩說道。

李建成前幾日勸降不成,總覺得心中虧欠,當即抱拳道:「陛下,罪臣願意領兵出征,攻打蒲坂。」

楊侑眯起眼睛,仔細打量了他一番,突然笑道:「建成,朕對你的軍事能力毫不懷疑。但畢竟你們是親兄弟,朕不想後人指責你,攻打蒲坂的事情,你不必親自動手,只需出謀劃策即可。」

李建成點點頭,道:「喏。」心中卻清楚,或許陛下真有這樣的想法,但另一方面,也是要防着他,萬一李建成臨陣倒戈,對於楊侑來說,是十分麻煩的事情。

李秀寧、柴紹也獲得許可,參與決策。聽見楊侑與李建成之言,均是綳直了嘴唇,半句話也不說。

裴行儼這時道:「陛下,雷將軍已經佔據了汾河兩岸,陸軍也在積極備戰,再有五日的時間,就能javascript:將蒲坂團團圍困。」

「陛下,李世民雖然還有數萬大軍,但軍心惶恐,士氣低迷,為何不急速攻城?」羅士信有些不解。

楊侑聞言,幽幽嘆息了一聲,他實際上還有其他想法,但此時卻不能說,只能等待。

五日後,隋軍完成合圍之勢,面對大隋的鐵壁合圍,李世民依舊沒有採取策略,但他通過斥候,知道隋軍騎兵每日在城外巡邏,虎視蒲坂,令他動彈不得。

李世民就像被敵人捆綁住了雙手,絲毫動彈不得。

隋軍完成合圍之後,開始修築高台,每一日,隋軍士兵從數十裏外運輸數以萬計的泥土,然後築成高台。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耗費日久,泥土需要篤實,隋軍騎兵策馬奔騰,很快就能將泥土踩實。

高台日漸增高,楊侑不時暗中嘀咕,這李世民,還能沉得住氣?一旦高台築成,就能將蒲坂城內一舉一動看的十分清楚。李世民又不是新丁,而是熟悉戰事的老將,怎會不明白其中的弊端?

按照楊侑猜想,李世民要想奪下高台,多半是利用夜間,因此,楊侑加派了人手,特意提防,但數日過去了,李世民依舊沒有爭奪高台的意圖,這讓楊侑懷疑,難道李世民還有妙策不成?但從蒲坂城的錦衣衛傳來的消息,李世民每一天只是帶兵巡視,安撫城中軍民,似乎對楊侑的策略並不緊張。

楊侑不由更加奇怪了,他怎麼想,也沒有相透,李世民還有什麼妙招。他一直在等,除了想要降低戰事的傷亡之外,楊侑還想弄清楚,有幾個人跑到哪裏去了?

雖然說前世看過的隋唐演義虛構太多,但瓦崗帳下,裴行儼、羅士信、程知節、魏徵、秦叔寶、徐世績、郭孝恪,乃至於單雄信、王伯當也是赫赫有名之人,這些人之中,有人投靠了大隋,有人被殺死,有人還在偽唐效力,那便是徐世績與郭孝恪兩人。

這兩人都是帥才,論單打獨鬥,比不過羅士信、裴行儼,但行軍打仗,卻勝了不是一點半點。讓楊侑鬱郁的是,這兩人卻在李世民帳下,至今沒有投奔大隋。

楊侑惜才,因此不急着攻打蒲坂,想要給這兩人一個機會,但時至今日,兩人尚未有消息,難道說,兩人想要為李世民殉葬?尉遲敬德都十分明智地選擇了投降,難道這兩人比尉遲敬德還要愚忠?

這不可能呀,如果兩人愚忠,早就選擇為李密死節,根本不可能棄他而去。再說了,兩人投靠李世民,一沒有得到重用,二時間不長,兩人怎麼會有為李世民死節的心思?

楊侑想了許久,始終沒有想透徹,這時,時間已經進入七月,隋軍高台將與蒲坂城城頭齊平,如果再築幾尺,就能將蒲坂城內外看的清清楚楚。楊侑心中暗忖,如果那個時候,徐世績、郭孝恪還不投降,即使兩人真有帥才,楊侑也不能用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撼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撼唐
上一章下一章

1035.第1035章 楊侑的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