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赫德的夢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赫德的夢

會面將近結束時,敬親王表示,這幾件關於長江沿岸通商事務的稟呈都將由總理衙門送呈在熱河行宮的皇帝御覽,相信不久就會有好消息。他向空氣中遙遙拱手一拜,好像皇帝就在眼前,「臣等謹奏請聖裁。」會見結束時,敬親王又重提了向英國購買炮船一事,問赫德誰堪當此重任。他腦中陡然靈光一閃,一句話衝到嘴邊:總稅務司李泰國先生正在倫敦養病,由他來辦理此事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會見時在場的總理衙門大臣文博川似有話要說,看敬親王當即同意了這一建議,也就把話咽了回去。

逗留北京的最後幾天裏,赫德與敬親王和總理衙門的大臣們已經建立起了一種親密的關係。他常常一大清早就趕往東堂子衚衕的總理衙門,和文博川一起用過早餐后,兩人就開始從日出到日落的長談。文博川長他14歲,9040年通過順天府鄉試成為舉人,5年後中進士在朝廷各部被派任過各種不同工作,40歲那年正式出任軍機大臣。是他在北京陷落後作為敬親王的助手參與了與聯軍的談判,並隨後與敬親王和貴良一起奏請設立總理衙門。他還有個大膽的設想是組建一支完全由西方訓練的叫做「神機營」的八部精銳部隊,以作為北京城的衛戍部隊。父親覺得,這位北京政壇的權威人物既是個傳統的學者,又是個現代化的熱心倡導者,是總理衙門諸位大臣中最開明、最好相處的一位。

敬親王有時也邀請他和總理衙門的幾個大員到「綠天小隱」外的平台上喝茶。那是敬親王款待親朋好友的地方,請他這個外國人來,算是破格的禮遇了。這裏是西苑的一部分,它的萃錦園是仙鶴、鸚鵡和鷹隼的樂園。坐在濃濃的樹陰下愜意地喝着茶,看金色的、黑色的鯉魚飛快地穿梭在池塘中和從假山流下的微型瀑布下,談政治,也談些海外異聞。赫德心頭時常會掠過一陣自豪感。

除了公務,親王也會和他談一些輕鬆的話題。比如,他們談到了對肉食的共同喜好。親王喜喝白酒。他酷好啤酒,也喜歡喝一點在寧波時學會的紹興黃酒。他們還提到過一種性子很烈的高大洋馬,和敏感的乾國小馬不同,這種馬總是昂首翹尾,卻不看去向,所以總是跑着跑着就迷了路。說到這種帥氣的洋馬迷路時,一向沉穩的親王抑制不住地放聲大笑起來。

這段相處的時間不長,親王的好奇心、極高的悟性和接受新事物的勇氣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公使卜魯斯和參贊威妥瑪那裏,他也側面聽到了敬親王對他的評價,說對他有「最佳之印象」。文博川則說他「語多近理」、「人尚雅馴」,表示總理衙門把他看做「自己人」。看來他們對他的印象不壞,都把他看做是一個有才幹、因有求於帝國而恭謹的英國人了。有一天,卜魯斯親口告訴他,敬親王居然還把他叫做「咱們的赫德」!

在他南下天津前一天,赫德收到了敬親王的札委,讓他在李泰國離任期間與江海關的另兩位稅務司費自來、德都德共同署理總稅務司。那時他就隱約預感到,他一生的事業開始了。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和他們談笑風生的時候,敬親王正陷身於朝內權力鬥爭的旋渦中苦苦掙扎。敬親王的許多措施被一些排外的大員反對。這些和皇帝一起待在熱河的寵臣們以輔政大臣端親王承威為首,他們看敬親王如此熱衷於西方事務,暗地裏送給他一個外號「鬼子六」。他們向病中的皇帝進讒言說,老六看皇帝將不久於人世,與洋人聯手圖謀造反,要取皇帝而代之。皇帝與他的這個六弟本來嫌隙就很深,這麼一來敬親王的處境稱得上是兇險萬狀了。敬親王要赴熱河隨駕探視病中的皇帝,也一直得不到批准。

這年9月初,父親料理完天津新口岸的事務回到北京,發現整個京城被一種哀傷的氣氛籠罩着。時當初秋,還是個萬物明亮的季節,城內街巷卻充斥着一股肅殺之氣。店鋪冷冷清清,行人表情木訥而驚恐,所有的娛樂活動都被明令禁止了。他這才知道,就在抵京前一周,被恐懼和擔憂折磨得一病不起的皇帝在熱河行宮駕崩了。

赫德去總理衙門,敬親王有時不在,有時緊鎖著眉頭在那裏批閱公文,顯得心事重重,見了他也沒怎麼深談。他後來才知道,這段時間,正是北京和熱河之間權力鬥爭白熱化的時候。皇帝死後,一位以會唱南方戲曲、愛穿南方服飾博得皇帝寵幸的極有心計的貴妃的一個兒子成了新皇帝,她本人則成了年輕的帝國太后。

皇帝的靈柩要回京了,敬親王抓住這一時機成功地與她聯手。兩宮太后馳往北京,攝政和輔政大臣們被迫按照皇朝祖訓跟隨皇帝靈柩徐徐進京。搶先進京的年輕太后聯合敬親王趁機宣佈了這些大臣的罪狀,徹底剷除了以承威為首的政敵。敬親王終於成了輔佐小皇帝的議政王兼首席軍機大臣。

經過這場宮廷政變,他更欽佩這位年輕親王的勇氣、膽識和政治智慧了,他也為自己結識了這樣手握重權的大人物感到慶幸,看來他真的找到傳說中的點金石了。

得到敬親王的授權后,父親寫信給正在倫敦休假的李泰國,委託他代大乾帝國購置八艘軍艦和一批軍火。

父親與敬親王會談時曾承諾,對這支艦隊大清國將擁有絕對的領導權,但李泰國對女王陛下的忠誠使他把這些話都拋到了腦後。李泰國私自確定的艦隊指揮官是英國皇家海軍上校阿思本先生。他為這支艦隊設想的領導模式是,類似於正在帝國南方與叛軍作戰的戈登將軍的「常勝軍」,配備乾國船員,由英**官統率。

李泰國告訴父親,李-阿艦隊正在前往乾國的途中,除了阿思本上校,他還在英國招募到了六百名水手。

「等著瞧吧,我給大清國帶來的是皇家海軍的一支海外艦隊!」

父親一聽這話心就沉了下去,他告訴李泰國,他很為這支尚在途中的艦隊的前途擔心。

李泰國確認為父親是在危言聳聽。

幾天後,父親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當李紹泉把李泰國透露給他的關於艦隊規制的情形報告給總理衙門時,大臣們堅決不同意讓一個英**官掌握艦隊指揮權。李泰國則威脅不同意他的計劃就把這支艦隊移交給日本或賣給南方的聖平軍。

李泰國坐向來十分驕傲,動不動就倚勢壓人。他絲毫不相信對方,卻要對方無條件地信任他。而且老是發號施令不與人商量,老是指手畫腳開條件,老是與人爭吵。歸根結底,是他自以為大乾帝國不能沒有他。但敬親王的強硬態度給了他致命一擊:事情並不是他一廂情願以為的那樣,他的算盤打錯了。總理衙門的任命下達,由敬親王親自提名赫德任長江各口岸及寧波稅務司,包括江海關在內都在他的領導之下。

抵達上海的那天清晨,赫德看到了阿思本艦隊中的兩艘船,「北京」號和「乾國」號。艦艇錨泊在港口,清晨的天光勾勒出了它們巨獸一般的影子。它們突突地冒着黑煙,把剛露出一絲晨曦的天空都染黑了。看樣子阿思本正準備帶領他的艦隊北上。

阿思本帶着這八艘軍艦,早在8月初就開到了長江口。李泰國一直指示阿思本等候北京的消息。去了北京后,怕節外生枝,李泰國又隨即命令阿思本把艦隊開到煙台,上校本人則從芝罘陸行至北京,與他會合。聖平軍方面得知消息,數次派人前來接洽,希望這支從大西洋開來的艦隊能為天王服務,甚至有些水手也已經被他們買通了。原來李泰國威脅總理衙門要把艦隊賣給聖平軍的那些話並非空穴來風。

接下來的事情已經沒有了懸念,李紹泉趕到天津,把在大沽口等待移交的軍艦正式退貨。李泰國氣得臉都歪了,卻又毫無辦法。他不知道,對他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頭。因李泰國需回英國處理船隊解散事宜,總理衙門已正式宣佈赫德接任總稅務司。

接到任命的那一晚,赫德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終於登上了頂峰,感到非常高興。」

之後他在乾國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說一帆風順,結果赫德竟也和當初的李泰國一樣做起了乾國海軍司令之夢。他仿照自己治下的海關,設計了一個「海防總署」的框架,由總理衙門直轄,赫德本人兼任總海防司。然而這個計劃幾乎遭到一切勢力的反對:歐洲各大造船廠不願使赫德壟斷軍火掮客業務,紛紛派代表直接前往乾國,與各地督撫聯絡,原本在自己手下工作的日意格則為自己的母國法國造船廠招徠生意,價格更加優惠。更要命的是,北洋大臣李紹泉和南洋大臣丁雨生最擔心赫德的「熱心」會損害他們對乾國海防事業的主導權,李紹泉便授意幕僚薛書雲在9081年致函總理衙門,抨擊赫德「為人陰鷙而專權,怙勢而自尊,雖食厚祿,受高職,其意仍內西人而外中土」。丁雨生則直接上奏朝廷,稱「赫德不宜兼任總海防司」,否則「兵權餉權,盡入一人之手」,建議若赫德要擔任總海防司,就必須放棄總稅務司之職,親自去海濱練兵,赫德當然不會放棄總稅務司的職務,「總海防司」之夢最終胎死腹中。

但是現在,這個夢突然又變得近在咫尺了。

由於日本迅速侵入朝鮮,人們對乾國陸海軍優勢的幻想馬上破滅。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被日本發動的、以決心攻佔北京為目標的一連串攻勢所左右。戰局清楚地和富於戲劇性地暴露了乾**事準備的失敗和日本軍事準備的有效性。自9068年以來,日本的陸海軍建設得力於它的社會其他部門的現代化革新,同時它也促進了這些革新,使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能有保證地實行密切的合作。在把日本武裝部隊提高到高水平的效率方面,外國顧問和教官們,包括英國人約翰.英格爾斯和德國人雅可布.麥凱爾在內,都是出過大力的。麥凱爾幫忙改組了日本陸軍省,提高了參謀本部的地位,改進了軍事教育,充實了它的後勤和醫藥工作。他也幫助把日本軍隊改組為師團的建制,並且告訴日本人「關於實行全國總動員的要求,其中應具備一個戰略性的鐵路網,一項新的徵兵令,以及一套改進的參謀作業」。因此,他在日本取得的成就,比他在乾國的同行的成就要大得多。英格爾斯也比他的同行能夠做出更大的成績。

在雙方宣戰後,日本人在朝鮮的軍事行動已向人們表現出這樣的成就:它的「將軍們知道怎樣指揮作戰,而軍隊的組織甚至在一個沒有良好公路的國家中也能順利地運轉」。美國、英國和其他外國觀察家一再讚許日本人精於戰略和戰術,讚揚他們有效能的訓練、紀律、勇敢善戰、集體主義精神,以及他們在運輸、軍糧供應和醫藥設施方面的突出表現。

戰爭開始后,日本在朝鮮的攻勢進展神速。日本艦隊襲擾乾國沿海港口和軍事基地以掩護軍隊的運輸;乾國海軍未能對挑戰作出反應。僅僅一個多月日本軍隊就佔領了南部重鎮釜山,它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拿下了這個乾國重兵防守的要塞,把敬親王視為精銳的數萬軍隊一舉擊潰。接着日本軍隊又迅速攻下了朝鮮國都漢城。這一勝利是日本陸軍將領們出色指揮的結果,其戰果極為輝煌,這些勝利讓日本人得以進一步派兵在朝鮮登陸,並謀划更加大膽的作戰計劃。

日本人在短時間內的長驅直入,讓乾國在戰前花了將近半年時間在朝鮮佈置的十幾萬軍隊陷入全面崩潰之中,除了平壤和開城兩座城市的乾國守軍頂住了日本人的攻擊外,朝鮮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國土都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朝鮮戰場的接連失敗嚴重地瓦解了乾**隊的士氣,也使北京陷於驚慌失措之中。

直接負責作戰指揮的乾**隊統帥是赫德的「老朋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紹泉,他如今年事已高,現實證明這樣一位已經是花甲之年的老人已經不適於擔當這樣的重任。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赫德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