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入局

第三十章 入局

三日後,安國公府開弔。

皇上對安國公的病逝表示非常哀痛,命禮部擬定謚號,並派出大皇子李鐸代表皇帝前去弔唁,著李鈺陪同。安國公府對大公主和大皇子的前來倍感榮幸,高彥成帶着兄弟子侄們呼啦啦跪了一片,往上叩謝隆恩。

李鐸把皇上說的幾句話原封不動的說了一遍之後,方叫高彥成等平身。高彥成謝恩之後帶着家人站起來又躬身向大公主個大皇子問安,並恭請入內奉茶。

安國公府交往甚廣,李鈺打眼一看,那些前朝遺老王公候伯們幾乎都來了。還有好些是生面孔,根本不屑於為大周朝效命的。

李鐸畢竟還小,又是頭一次經歷喪事,看着眼前白花花的一片,又是哭,又是誦經的,便覺得受不了,悄悄地拉了李鈺的手低聲問:「姐姐,我們什麼時候走?」

「等一會兒。」李鈺低聲說道,「我還有點事情要辦。」

「噢。」李鐸點了點頭,沒再多問。

高彥成的夫人上前來給李鈺敬茶,李鈺淡笑着說道:「逝者已矣,夫人要節哀。」

「謝公主殿下。」高夫人欠身道。

李鈺只端著茶盞看着裏面的茶葉輕輕地舒展卻不喝,淡然道:「你家大姑娘呢?上次在宮裏乞巧宴上見過一回就再也沒見過,如今還好嗎?請出來給我見見。」

「是。」高夫人答應着轉身看了一眼身後的嬤嬤,那嬤嬤欠了欠身出去,沒多會兒帶着一身縞素的高嘉蘭進來給李鈺行禮。

高嘉蘭原本就長得好,此時一身素服,眼圈兒微紅,更如梨花帶雨如輕雲蔽月,溫婉嫵媚如迴風流雪。連李鐸看見她都忍不住贊道:「高姑娘真如月中仙子。」

「臣女給公主殿下,皇子殿下請安。謝皇子殿下謬讚。」高嘉蘭落落大方的福身行禮。

「起來吧。」李鈺抬了抬手,輕笑道,「數日未見,高姑娘清減了不少。」

「謝公主殿下關心。」高嘉蘭又欠了欠身。

李鈺抬手把茶盞放到一旁的高几上,又看了看屋裏眾人,輕笑道:「這屋裏太悶了,有勞高姑娘陪本宮出去透透氣。」

高嘉蘭忙看她的大伯母,高夫人自然應允,又叮囑高嘉蘭:「好生服侍公主。」又欠身向李鈺道:「臣妾等怠慢公主,還請公主海涵。」

「無妨,你們去忙你們的,我跟高姑娘說幾句閑話。」李鈺說着,款款的站起身來,伸手牽了李鐸往外邊走。

高嘉蘭趕緊的上前引路,帶着李鈺出了招待貴賓的西廂往後面清凈的小院裏走去。

安國公府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雨,年年修繕,如今可謂一步一景,大處宏偉雍容,小處經典雅緻,無不匠心獨具。高嘉蘭引著李鈺姐弟二人劈開鬧哄哄的大院進了一出清凈的小院子,院子裏一支遒勁的綠萼白梅開的正好,暗想幽幽,沁人心脾。

李鈺站在院子裏,有丫鬟搬了榻幾在院子裏放好她也不坐,只對李鐸說:「你去那邊坐着吃茶吃點心,我跟高姑娘說幾句話。」

李鐸答應一聲轉身離開,李鈺則往梅樹跟前走了幾步。

高嘉蘭亦步亦趨的跟上去,恭敬的侍立在側。

李鈺站在哪裏不說話,高嘉蘭也耐心的等著。兩個人就這麼一個仰頭看梅花一個俯首侍立站了良久,李鈺才輕聲一笑,問道:「高姑娘,聽說你自幼仰慕上官默,不知這話是真是假?」

高嘉蘭從小受的是淑女的教育,男歡女愛之事自然不好掛在嘴邊,但公主問話她也不敢不回,一時蒼白的臉上泛起一層紅暈,低聲回道:「回公主殿下,上官大人曾經是譽滿帝都的神童,這帝都城內的姑娘十有**都傾慕於他,嘉蘭也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

李鈺又微笑着問:「可是你知道上官默跟本公主的關係嗎?」

高嘉蘭一怔,眼神閃過一絲慌亂,俯首道:「回公主殿下,臣女知道上官大人淪落為軍奴之後被陛下所救,在陛下龍潛之時跟公主一起讀書,有兄妹之誼,親如家人。」

「兄妹之誼,親如家人?」李鈺笑出聲來,又低聲哼道,「現在上官默就住在我的素園,果然算是親如家人。」

高嘉蘭更加惶恐,偷偷地抬頭看了李鈺一眼然後一掀裙角跪在了地上:「請公主恕罪。」

李鈺輕笑道:「你何罪之有?」

「臣女不知公主對上官大人……總之,是臣女的罪過,請公主看在臣女不知情的份上,寬恕臣女之罪。」

李鈺笑着搖頭:「你起來吧。我叫你過來不是跟你說這些。」

高嘉蘭跪在地上不起來,只道:「臣女傾慕上官大人只是臣女一廂情願,臣女的祖父在世之時,祖母曾經跟皇後娘娘提及臣女的婚事,皇後娘娘一口答應為臣女做主,這些事情與上官大人沒有任何關係,請公主不要怪罪上官大人。」

聽了這番話,李鈺倒是愣住了:「你當真這樣想?」

「是。臣女若有半句假話,自當天打雷劈。」高嘉蘭舉手發誓。

李鈺輕笑:「你看着柔弱不堪,倒也有幾分剛烈的性情。你起來吧。」

「公主……」高嘉蘭還要在說什麼,卻被李鈺打斷:「你也知道上官默跟我親如家人,如今他要娶你為妻了,我總要看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回輪到高嘉蘭愣住了。

李鈺還要再說什麼,忽然聽見李鐸一聲驚呼:「啊——板凳怎麼死了?板凳!」

「有毒!」守着李鐸的太監尖著嗓子喊了一聲,「殿下快把這點心丟了!有毒!」

李鈺大駭,狠狠地瞪了高嘉蘭一眼,轉身跑過去推開圍着李鐸的護衛宮女們,厲聲喝問:「怎麼回事兒?!」

「姐姐!」李鐸看見李鈺,立刻掙脫了太監的懷抱跑了過來,嗚嗚的哭道:「我的板凳死了!姐姐……我的板凳死了……」

板凳,是一隻哈巴狗,才六個月大,通身雪白,大殿下喜歡的緊,吃飯睡覺都得看着它,這回來替天子弔唁前朝國公,也把它揣進斗篷里偷偷地帶了出來。

李鈺看着地上四腿伸直口吐白沫翻了白眼兒的板凳,再看看被李鐸丟到地上的芙蓉糕,咬牙道:「花爺!派人封了國公府!」

「是。」事設皇子公主的性命,花滿樓不敢怠慢,揮手一喝,一種護衛們先把院子裏所有的人都控制起來,繼而傳信給外邊的羽林衛,不過一刻鐘的功夫,安國公府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韓岳和上官默一起趕來時,安國公一家老小以及家僕等幾百餘人都被五花大綁跪在院子裏,再往兩旁是前來弔唁的諸位親朋好友,也全都被羽林郎踹翻在地上了繩索。而且,還有羽林郎在安國公府各處搜尋,把一些角角落落里做粗活的或者躲藏起來的人挨個兒揪出來捆上。

李鈺摟着李鐸坐在正廳門口的台階上,身上裹着雪白的狐裘,脖子裏寬厚的風毛被寒風吹得瑟瑟縮縮。

「公主!大皇子子!」韓岳上前躬身行禮,「你們怎麼樣?」

「我和鐸兒都沒事,幸虧那隻貪吃的哈巴狗搶了鐸兒手裏的芙蓉糕。」李鈺說着,把李鐸從腿上抱下來,緩緩地起身,看了一眼跪在院子裏擠成一團的幾百口子人,冷聲說道:「韓將軍,這裏交給你了。是交大理寺還是下詔諭本公主都不管,我只要知道是誰想要害鐸兒!」

「是,公主放心,臣一定把真兇揪出來!」韓岳躬身應道。

上官默拱手勸道:「陛下已經知道此事,龍顏大怒。而且這裏太亂不宜久留,有大理寺和鎮撫司雙方共辦此案,還請公主和大皇子先回去見陛下,以免陛下擔心。」

「好。」李鈺牽着李鐸的手,一步一步的走下台階,在為首的高彥成面前停下腳步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在高家一門人哀嚎聲中一步一步的往外走。

「公主!公主……求您明察……求公主明察此案……」高嘉蘭被綁了雙臂跪在她的母親身後,朝着李鈺哀聲求道。

李鈺在她身邊停了停,轉頭看着她輕嘆道:「你可知道此事最大的嫌疑者是誰嗎?」

高嘉蘭滿臉是淚連連搖頭。

「你好自為之。」李鈺淡淡的說完,便牽着李鐸的手走了。

高嘉蘭的目光繼而轉到上官默的身上,似是忍不住膝行兩步,卻最終也沒得到上官默哪怕一絲一毫的目光。

大周王朝建立以來,先是殷皇后小產,繼而是大皇子險些被毒害,皇帝肚子裏的火氣再也窩不住了。

震怒之下,皇上下令將安國公府抄家,一門四百五十六人分男女分別關進了刑部大牢和大理寺的獄神廟。連同當日在安國公府祭奠的前朝遺老以及當朝大臣也無一倖免,所有的人都在大理寺和刑部過了一遍。最後大理寺從一個咬舌自盡的婆子身上搜出了一個包着砒霜的紙包。

「想找個替死鬼瞞哄過關?!休想!」皇上隨手把大理寺的奏摺丟了出去,「再查!一定要揪出幕後黑手!」

大理寺卿抱着自己的奏疏剛剛灰溜溜的出了紫宸殿。一臉病容的殷皇后隨後進門。身為一國之後,進紫宸殿時殿門口的太監護衛等都沒敢阻攔。

「臣妾參見陛下。」殷皇後進門后便恭敬的給李闖跪了下去。

「快起來。」皇上忙上前去親自拉殷皇後起來,握着她的手嘆道:「你身子不好,怎麼不在宮裏休息,大冷的天跑來作甚?」

「臣妾有一件事情要求皇上。」殷皇后扶著皇上在龍榻上慢慢的坐了下來。

「有什麼事情等晚上朕過去看你的時候說不就行了?」皇上順手遞了一盞熱茶給殷皇后。

殷皇後接過來道謝,之後嘆了口氣,說道:「因為臣妾說的這件事情不是後宮之事,不是陛下的家事,而是國事。」

「哦?國事?」皇上面露差異之色,後宮不幹政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殷皇后素來端著賢德的名聲從來不肯多問政事,不知今日為何會如此。

「是的,臣妾是為了安國公府的事情來的。」殷皇后說着,徐徐起身朝着皇上跪了下去,「臣妾請皇上網開一面,饒了安國公府一家老小。」

「皇后!」皇上冷了臉色,「謀害皇子,視同謀反!而且鐸兒還是你的親骨肉,你怎麼還能為他們求情?!」

「陛下!」殷皇后深切的看着皇上,痛心疾首的說道,「正因為鐸兒是臣妾的親骨肉,所以臣妾才想要捉拿真正的兇手!請陛下深思,鐸兒在安國公府中毒的話,安國公府上下幾百人豈有活路?所以就算他們再傻,也絕不會選在自己家中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兇手肯定另有其人。」

皇上沉聲說道:「這個道理朕豈有不知?只是就算不是他們主謀,安國公府上下也難逃責任!」

「陛下!臣妾以為,這件事情安國公府也是受害者,所以請陛下饒恕安國公府上下幾百口人,不要讓無辜的人蒙受冤獄。」

「那你說,這件事情應該怎麼查?」皇上蹙眉問。

「臣妾不知道。」殷皇后坦然抬頭看着皇上,「鐸兒險遭不測,臣妾身為生母心裏同樣怒火衝天,但也不希望陛下大興冤獄。老安國公的靈柩還停在家裏,他的家人就盡數下獄,這讓帝都城裏那些前朝遺老們怎麼想?這樣不但有損於陛下的聖譽,還會讓大周社稷不穩!請皇上三思!」

皇上伸手把殷皇后拉了起來,沉沉的嘆了口氣,許久不說話。殷皇后坐在他的身邊默默地垂淚

許久,皇上方冷聲說道:「既然皇后這麼說,那朕就饒了他們的死罪。讓他們回去先把喪事辦了。但這件事情不算了結,高家所有人全都不準離京,隨時聽后大理寺和鎮撫司的傳喚,直到查出真兇。」

「陛下英明。」殷皇後站起來朝着皇上一福。

……

素園,李鈺靠在屋子裏看着窗外飄起的雪花,蹙著眉頭沉思。旁邊,西月坐在小几跟前,認真的沖茶,分茶。而上官默則側坐在一旁安靜的看着琥珀色的茶湯從西月手中的紫砂壺裏緩緩地流進紫砂杯里,然後被送到自己面前。

「謹言,請。」西月輕聲說道。

「謝謝。」上官默接過茶盞,送到鼻息跟前輕輕地嗅着茶香。

李鈺的視線從窗外收回來,伸手接過西月遞上來的茶,輕嘆道:「你們說,皇後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官默品了一口茶,淡然道:「安國公府支持皇後娘娘,所以皇後娘娘不能讓安國公府就此抹平,她保安國公府不過是為了自己。」

「這個我知道。」李鈺淡淡的笑道,「不過我覺得她也不僅僅是為了這個。」

兒子都差點被害死,身為母親她居然還能這麼理智,這讓李鈺感到很意外。

到現在李鈺心裏的怒氣都沒平復,雖然不至於想要把安國公府的人都殺了泄憤,至少她還想把這些人多關幾天,至少也要殺雞駭猴給那些人看看,大周皇室不是那麼好欺負的!所以,殷皇后能這麼快從憤怒中拔出來真的很讓李鈺意外。而基於某些陰謀論,李鈺也不得不去思考她這樣做的目的。

「到目前為止,我對此事有兩個疑點。」上官默平靜的打斷了李鈺的沉思,「第一,他們真正想害的人是誰,是你還是大皇子。第二,如果他們想害的是大皇子,那麼如果大皇子遭了不測,會對誰有好處。」

李鈺沉思片刻后,說道:「當時我敢高嘉蘭站在梅樹下說話,點心是後來端上來的,很明顯就是給鐸兒吃的。所以他們想害的人的確是鐸兒。」

「謀害皇子最常見的理由就是爭奪皇位,可是陛下只有大皇子一個兒子,大皇子若是有什麼不測,誰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西月納悶的問。

「有。」李鈺的目光瞬間變冷,「宮中有兩個妃嬪有孕。」

「恭嬪和林清婉林美人先後有孕。」上官默平靜的說道。

「林青婉的父親是工部員外郎,林澤膽小怕事,林青婉雖然入不得皇後娘娘的眼,但也應該沒有那個膽子也沒有那個能力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恭嬪?」西月斟茶的手一頓,眉頭微蹙。

「而且太醫院裏傳出來的消息,說她懷的這一胎十有**是個皇子。」上官默冷笑道。

李鈺無奈的嘆道:「她們可真是沉不住氣。」

西月聞言也是沉沉的嘆了口氣,卻沒說話。

三個人都沉默起來,韓岳和燕北邙先後進門來。李鈺看見燕北邙,忙起身下榻。

「師傅回來啦!」李鈺的臉上終於見了笑容。

「師傅。」韓岳躬身行禮。

「太傅。」西月也福身下去。

「原來都在啊,我從外邊聽着靜悄悄的還只當是沒有人。」燕北邙笑着抬抬手示意大家都起來。

「師傅請坐。」李鈺挽著燕北邙的手臂請他上座,然後親自倒了一杯茶遞上去,「師傅可算是回來了,今年出去的時間比往年久呢。」

「今年除了會會幾個老友之外,還處理了一點小麻煩。」燕北邙一語帶過,並沒說起是什麼麻煩。實際上他為了查詢兩次暗殺李鈺的那個殺手組織頗費了一番心血。

畢竟對方是一個組織,而且存在於江湖許久,高手如林,情報如織,不是憑藉誰的三言兩語就能剷平的,所以燕北邙發動自己江湖上的朋友合力清查此事,如今已經有些眉目,若非李鐸險遭不測高家以及其他十幾家前朝遺老被牽連入獄,燕北邙恐怕還要過陣子才回來。

「眼看要過年了,師傅再不回來我就去找你了。」李鈺笑着拿了茶壺給燕北邙添茶。

燕北邙愛憐的看着李鈺,輕笑道:「找我作甚?沒有師傅你還不過年了?」

「當然了,師傅不在身邊,怎麼過年哪。」李鈺笑道。

「你這嘴巴上跟抹了蜜似的,肯定又揣着什麼鬼主意呢。」燕北邙笑罵。

「難道在師傅的心裏人家就是這樣的人?」李鈺撅起嘴巴做了個鬼臉。

眾人都笑,西月起身說道:「太傅先和公主說話,我去廚房看看,晚上做點像樣的飯菜給太傅接風。」

「有勞有勞。」燕北邙笑道。

「太傅客氣了。」西月又朝着韓岳和上官默點了點頭,轉身出去了。

李鈺拉着燕北邙把他離開京城之後的事情刪繁就簡的說了一遍,最後看着韓岳笑道:「師傅,現有一樁美滿姻緣,說出來請師傅裁度裁度。」

「美滿姻緣?是你跟雲啟嗎?」燕北邙笑問。

「我跟他的事情先不說,咱們先說說川子的事情。」李鈺笑道。

「有我什麼事兒?不是謹言嗎?」韓岳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上官默,又看李鈺。

李鈺搖頭道:「高家現在這個樣子,默的婚事恐怕要往後拖了,現在還是先說說你吧,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個家了。你看西月姐姐怎麼樣?你若是覺得可以,就請師傅給你們兩個做個保媒,讓你早日成家脫單。」

「脫什麼單?」韓岳掃了一眼上官默,低頭看着炕桌上的茶具。

「西月郡主很好,才貌雙全又溫柔嫻淑,跟咱們威武的大將軍是天賜良緣。」上官默微笑道。

燕北邙點頭贊道:「西月這姑娘我也很喜歡。」

李鈺笑看着沉默的韓岳,揚了揚下巴,問:「怎麼樣啊?韓將軍?」

韓岳抬頭輕笑,漆黑的眸子鎖住李鈺的笑臉:「你覺得好就行,這事兒既然是你提出來了,我就不管了,你去操心,我只等著做新郎。」

「我去!你還真是好意思啊!」李鈺笑着把手裏剝了一半兒的橙子朝着韓岳的臉丟過去。

韓岳抬手接住橙子,掰開一半兒分給了上官默,笑道:「跟別人不好意思,跟你一定得好意思,你總不能讓我白白替你背了那麼多次黑鍋。」

燕北邙也笑道:「這話說的是,我可以作證。」

「師傅也欺負我!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李鈺長嘆一聲往後仰倒,靠在身後的炕柜上。

大皇子在安國公府險遭不測的事情暫告一段落,殷皇后親自為安國公府求情,皇上格外開恩,准許高彥成先回家把老爹的喪事辦完,但所有在大理寺掛號的人都不許離京,隨傳隨到,安國公的靈柩也只許暫存於城郊的大覺寺里,不許送祖塋安葬。

至於國公的爵位自然是不可能承襲了,高彥成一家人以戴罪之身暫時居住在原安國公府,國公府大門上的匾額以及兩旁的對聯楹聯全部摘掉換成了高府二字。

對於此案的真兇,縱然皇上發狠一定要嚴查,大理寺也是無能為力。

首先,當日安國公府開弔,前來弔唁的人紛雜不堪,有來的也有走了的,不說主子,單隻各家來往的隨從就數不清,若要認真排查,恐怕整個帝都都要被翻過來也未必找到人。

再就是,對方手段極其高明,趁亂下手不說,一道點心在送到客人面前要經過十來個人的手,而且像這種時候上的點心多半都不是現做的,而是早就做好備用的,從點心做好到送到李鐸的面前,不但經過許多人手,還經過了廚房,茶點預備室,從瓷罈子到點心盤子再到李鐸的面前,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被人動手腳。想要查清楚,無異於大海撈針。

這件案子說白了根本就是無從查起,按照以往的辦法,無非就是拿安國公府出氣。只是殷皇后又一力保下了高家一家老小,大理寺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藉著細細查訪的由頭拖延時間罷了。

然而這個大年也因為這件事情而變得沉悶了許多。

朝中大臣們因為此事人心惶惶,更多的是那些前朝遺老開始藉著此事開始表示對大周王朝的不滿。

帝都城內流言四起,有人說是殷皇後為了拉攏前朝舊臣故意耍的一種手段,有的說的安國公背後勾結著遠離京都的燕王靖安王甚至肅王等前朝王爺,想的就是殺了李鐸讓大周朝後繼無人,好重新扶立雲氏皇族登基,還有人傳說是公主的人暗中在糕點上做了手腳用來陷害安國公,畢竟公主之前跟安國公府不合,而且大皇子若是出事,將來公主就有可能繼承皇位做女皇,公主這一招是一箭雙鵰……

雲越回京聽見這些留言登時就怒了,氣呼呼的跑到素園來問李鈺該怎麼辦,李鈺也只是淡然一笑:「有那個閑工夫理會這些閑言碎語,還不如好好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賺錢更有用。」

「這次去江南,我們可以說賺了個盆滿缽滿,喏,這是賬本,姐姐有空看看。」雲越從身後曹秀義的手裏拿過一個包袱遞給李鈺,又道:「仇老怪說過了年他來京城親自跟姐姐彙報那邊的事情,這會兒只托我給姐姐帶一句話,他說: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了許多,請公主殿下放心。」

「有錢就好,其他的都無所謂了。」李鈺微笑着嘆了口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攝政長公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攝政長公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