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9章 討論

第3699章 討論

第3699章討論

杜蘭通過大媽之口提出了一個聯姻的方案,並且提及了香克斯也有個養女。大家是不知道這點的,畢竟香克斯單身未婚,怎麼看也不像是養女兒的樣子。

但從香克斯的表情來看,大媽所言非虛。

不過大媽說三方都出一個女兒嫁給艾斯,讓艾斯一統四皇,實在是有些過於抽象了,實在不符合大家對統一大海的理念。

在大家的想像中,都是希望通過實力來統一,而不是通過聯姻。

但其實合作和統一本來就是很難建立的,每個階級都會提出對自己有利的口號和理論,都會瘋狂地搶奪利益,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內耗嚴重,互相掣肘,互相拖後腿。

儒家罵墨家是禽獸,墨家罵儒家是豬狗,就是典型的貴族和國人之爭。爭來爭去,最後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只是不斷消耗著能量。

一直到法家出現才通過君主壓制儒家和墨家,也就是壓制貴族和國人,富國強兵,走擴張路線,以此滿足君主、貴族、國人三方利益。擴張去佔領別國的土地和財富分給大家,大家都能美滋滋地轉移矛盾。

法家解決了無休止的內耗,最終佔據了戰國的優勢地位。而秦國通過最為徹底的改革,將國家打造成一體的機器,瘋狂擴張,最後一統天下。但隨着擴張的結束,內部失去了向心力,就崩潰了。

所以能讓君主、貴族、國人能夠合作的理論才是少數,多數時候就是三方互相爭鬥,浪費時間。

大家想像中的各個階級突然相親相愛的事情根本不會出現,大家都會提出對自己有利的理論,互相開戰。

所謂的合作,大多時候是一起對外擴張搶奪利益,而並不是大家真的想要合作。並且合作的時候,也都是一方勢力壓制其他勢力,而不是各方勢力相親相愛。在大海上,大家對四皇的合作充滿了幻想,認為四皇合作一定是各展所長,一定是互幫互助,實在大大地高估了四皇的水平。

能提出聯姻合作,已經是出乎意料的重大突破。沒提出法家,讓四皇一起對外擴張,分享利益,算是比較客氣的了。

以君主為絕對權威壓制貴族和國人,同時君主許諾大家富國強兵。如果君主無法達成這個目標,大家自然就會反抗君主。君主的壓制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是君主許下了承諾,大家不要再內耗,一起擴張,豈不美哉?大家一聽有這好事,就先消停了。

但這是在有擴張空間的時候,秦朝已經證明一旦沒有了擴張空間,君主就很難再團結大家了。最後還是漢武帝的時候找到了方法,君主聯合小宗壓制大宗,形成內部的流動。然後是拉攏寒門壓制豪門,拉攏百姓壓制士大夫……

反正就是在內部形成聯合。

「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我們把資源總量比作十,而爭奪資源的有君主、貴族、國人三方,十除以三,是除不盡的。而多出的1就是用於解決社會矛盾的,但為了能讓自己佔據優勢,君主、貴族、國人會瘋狂地搶奪1,最後1越來越少,解決社會問題的資源越來越少,結果社會崩潰,這差不多是一百年左右的循環。這個時候如果君主說大家合作出去擴張,擴大1,那麼大家就會很高興,1越大,解決社會問題的資源越多,大家就越安全。」杜蘭依舊是代打,通過大媽解釋社會運行的規律:「所以我們要麼擴大1,要麼就是形成合作,從君主、貴族、國人三方之中壓榨出資源。君主和國人合作壓制貴族,就是漢朝化,這樣一來差不多是250年的循環。」

大家好像見鬼一樣看着大媽,因為這些話從大媽嘴裏說出來實在太詭異了。一直以來大媽的形象都是只關心自己想要的東西,連家人都可以不管不顧,可以說是一個實力強大但沒有絲毫大局觀的婦人。反而是她的二兒子更有大局觀,更有領袖的魅力。

但現在大媽開口階級,閉口規則,怎麼看都太詭異了,根本不科學。

「怎麼了,我知道我美貌如花,但你們也不用這麼看着我。」杜蘭的話配合大媽的老臉,殺傷力太大了。

凱多說道:「你說的,我都聽不懂,你是不是發病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就是這個意思。」杜蘭說道:「總之最後解決社會問題的資源越來越少,結果就是天下大亂。就像現在這樣,如果想要不亂,艾斯可以成為海賊王,打敗海軍,接着壓制功臣,團結國人壓制貴族,豈不美哉?在和之國也可以是團結小宗壓制大宗,總之都是可以試試。之前我就提出大家選擇一個階級進行管理,提出自己的思想。」

大家肯定都能提出對自己有利的思想,以此搶奪資源。在人類階級誕生的時候,思想的鬥爭就已經爆發,不只是東方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宗教也是如此。

宗教里,光是一神的三位一體還是三位三體的鬥爭就經歷了幾百年。三位一體對平民有利,三位三體對貴族有利。

三位一體,就是認為聖子和上帝是一體的,信聖子就是信上帝。三位三體認為聖子是聖子,在上帝之下,在人類之上,屬於半神。而且他們也有有利的經文支撐自己,因為上帝製造了兒子,總不能說是製造了自己。

但問題是三位一體對大家都有好處。為什麼大家不信上帝,而信聖子?就是因為聖子承擔了罪,讓上天堂的門檻降低到了大眾的水平。而信上帝上天堂,不但要完成上帝的契約,而且還得買贖罪卷,普通人進不去。

這就和古代人死之後能不能改變身份一樣。一開始人活着的時候受壓迫,死後一樣得受壓迫。然後才有了死後越來越平等的說法。進天堂也是如此,一開始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進的,是聖子承擔了大家的罪,大家才可以輕鬆上天堂。

所以三位一體是符合大家需求的,進天堂的門檻很低。就好像禪宗一樣,成佛的門檻很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三位一體就對普通信徒有利,三位三體就對有錢信徒有利。頓悟成佛對普通人有利,戒定慧對貴族有利。連宗教都有不同的階級鬥爭,需要分個勝負出來。

更不要說其他方面了,都是有鬥爭的影子。

總之大家都有對自己有利的理論,都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做。但這樣就萬事大吉了么?

顯然不是,如果儒家和墨家可以直接解決問題,那麼法家也沒辦法出頭。問題就是大家的理論都是為自己爭奪利益,摧毀的是社會的基礎。最後利益是搶到了,社會也崩潰了,最後文明被淘汰。

法家脫穎而出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能緩解分歧,大家一起擴張,可比儒家和墨家好用多了。

當然作為東方最大的思想體系,儒家也和宗教一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儒家也像宗教一樣有很多派系,也經歷了多次改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的儒家都是不一樣的,孔子偏向貴族,孟子偏向國人,荀子偏向君主,董仲舒和朱熹分別建立君主和小宗、寒門的契約。

儒家的變化是最大的,吸收了大量外部思想,也難怪會說儒家是儒教。不過儒家並沒有天堂,也沒有輪迴,沒有宗教那些死後的設定,只是教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翻身就趁活着的時候翻,別想着死後翻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99章 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