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5章 古怪

第3695章 古怪

第3695章古怪

思想的對抗,背後是階級的對抗。思想活躍的時候,也就是各個階級希望社會對自己有利的時候,通常都是亂世。

而思想禁錮的時候,通常是一個階級佔據了優勢,比如中世紀,宗教思想佔據主流,教權堅不可摧。在這個時代西方也有人通過對聖經的統一,在西方進行書同文的改革,被稱為『卡洛琳文藝復興』,規定了《聖經》只能有字體優美的卡洛琳小寫字體為唯一標準。

可惜因為只有文化上的統一,沒有制度上的統一,在查理曼大帝死後,幾個兒子就把國家分了。

之後就是地中海城邦的文藝復興了,通過做十字軍東征中間商而崛起的城邦商人,利用藝術品做資本容器,拿出古希臘思想對抗教權。不過最後城邦聯盟也和古希臘一樣進入了僭主時代。

最後地中海城邦夾在奧斯曼和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之間,泯然於眾,文藝復興慘淡收場。

接着就到了新教改革的時代,各國紛紛翻譯本國文字的聖經,拋棄拉丁文字的聖經,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各國也進入了瘋狂的時代,各種矛盾爆發就和吃飯一樣常見。

對抗的越激烈,思想就越是豐富,當然死的人也就越多。

可以看出思想單一的時候,往往就是一方佔據優勢的時候。不是說思想單一,其他思想就沒有了,而是多個思想都存在,但以一個思想為主。

思想精彩紛呈的時候,通常就是亂世。

因為思想通常是階級思想,而不是個人思想,個人為階級說話才能得到支持。只為自己說話,那大家就不會支持。

總之每個地方都會面對階級矛盾,就要面對內耗。而如何緩和調節階級矛盾?那就是推出一個國王,一個僭主。

為什麼戰國的時候法家會脫穎而出?因為法家解決了儒家和墨家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把君主、貴族、國人團結了起來。法家讓君主壓制貴族和國人,提出富國強兵的方法,三個階級一起去埋頭擴張,成功了對大家都有好處。

而儒家和墨家只能對貴族和國人有利,就很難團結對方。那就只能繼續對抗了,但對抗也算時間。一旦其他國家進行變法,那麼內耗的國家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商鞅不被人喜歡,出門要帶着士兵保護,死得也很慘。但商鞅的變法卻沒有被廢除,因為商鞅變法第一次提出了軍功爵,讓擴張的紅利覆蓋了君主、貴族、國人、野人。在制度上確保了君主可以持續地選拔人才,長期地壓制貴族和國人。

貴族和國人自然是恨死商鞅了。

畢竟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什麼才是上士?掌控了話語權的才是上士,沒有話語權的中士就只能跟隨,根本沒有安全感。

法家幫助君主佔據了優勢,但君主必須完成富國強兵的目標才行,而富國強兵自然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法家不是無緣無故地壓制的,而是提出了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目標,並且通過擴張來實現『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目標。

儒家和墨家做不到,儒家的大同世界和墨家的兼愛非攻,都很好聽,但無法落實。在法家之前,儒家和墨家都有機會實踐,可惜他們只能為自己的階級謀利。最終法家才脫穎而出。

古希臘其實也是如此,平原、海濱、山地三個地方吵得不可開交,最後轉變為按照每年糧食收入不同的幾個階級繼續爭吵。最後還是推選出了僭主,讓更多人加入公民議會,才進入了輝煌的時代。

還有羅馬的元老院制度,在必要的時候也需要一個獨裁者快速解決問題,然後有了終身獨裁者,最後又出現了羅馬皇帝。

總之階級矛盾演化的結果就是一個君主,通過君主緩解矛盾,尋找擴張的方向。

在和之國也有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君主、貴族的大宗,貴族的小宗,國人都應該提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思想。

杜蘭通過大媽之口,讓四皇在和之國選一個階級作為棋子,就在和之國進行一場社會試驗,提出屬於階級的口號,進行對抗,看最後誰能贏。

但其他四皇完全不懂,他們只是海賊,不是思想家。不知道君主、大宗、小宗、國人應該怎麼為自己爭奪利益。

大宗用春秋的儒家就行了,小宗當然要選《草莽崛起論》、天人感應、尊王攘夷等等理論,君主可以選擇法家或者軍郭思想,國人也有墨家和宗教。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軍郭思想,就是君主和軍隊合作擴張。很多人認為法家就是軍郭思想,這是錯誤的,法家是君主壓制貴族和國人然後擴張。軍郭思想是壓制不住大貴族的,君主只能把資源輸送到軍隊維持自己的地位,結果就是軍隊反客為主。

法家思想可不會給貴族和國人反制君主的機會,法家一切以君主為主,因為法家的合法性就來自君主,所以君主最重要,不可動搖。

「你是不是餓了?」凱多認識的大媽不會想出這麼花里花哨的計劃。大媽的腦子一直很簡單,只擅長吃飯。他甚至知道大媽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巨人,然後和巨人一起吃飯。

大媽是人類,但身高體型卻和巨人一樣,結果就是人類不認她,巨人也不認她,搞得她都沒有身份認同了。所以她的理想就是成為巨人。

這樣單純的大媽怎麼可能想到四皇各選一個階級然後在和之國搞事情?怎麼看也不正常。

「這不是覺得和之國太無聊了么。」

「等我把這裏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廠之後,就不無聊了。」凱多說道。

大媽的提議沒有被接受,杜蘭很失望,他覺得完全可以玩一下,畢竟每個階級都有代表的思想,可以來一個東西方大亂燉。

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有階級,就會提出對階級有利的思想,必然進行殘酷的對抗。最後贏家可以維持短暫的優勢,因為如果贏家只為自己階級搶奪利益,那其他階級的利益越來越少、活不下去必然要反抗。只有提出為了大家的利益,大家才能合作。而提不出為了大家的利益,那麼戰爭就必然要進行。

宗教戰爭,就是一個宗教佔優勢之後就會吸收其他宗教的能量,那麼就必須打仗,其他宗教不能坐以待斃。

黨爭,就是一個派系佔據優勢就要吸收另一個的能量,所以必須爭鬥。

總之一個佔據優勢,另一個必然吃虧,就不得不開戰,所以在西方歷史上戰爭頻率非常高,因為他們始終提不出一個能讓大家都好的思維。哪怕是在大擴張時期,戰爭也沒有停止過。畢竟殖民地就這麼多,你佔多了,我就佔少了,必須打。他們始終都是為自己好,而不是為大家好。

在中原自然也有爭奪,但因為有科舉,所以博弈的方式更加平和,不至於動刀動槍。而且皇帝理論上要代表所有人,所以皇帝可以帶領劣勢的一幫人進行改革,搞個中興,王朝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基本都是兩百多年。

利益誰都想要,都是靠博弈才能獲得,只是博弈分文斗和武鬥。畢竟一家三口都要博弈,都想讓自己佔據家庭的優勢地位,更不要說各個階級、各個民族、各個宗教、各個國家、各個文明……

都是分清楚我們和他們,但就是會有人提出一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思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95章 古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