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中醫

[編輯本段]簡介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它承載着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一項民族文化遺產。它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中醫藥學在中國歷史悠久,自1982年國家《憲法》寫入「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之後,1991年我國又將「中西醫並重」作為新時期衛生工作總方針之一。在黨的**報告中又一次明確指出要「中西醫並重」、「扶植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賦予中醫合法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

中國是醫藥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點到面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中醫」是個專用名詞,它的「中」字顯然是為了區別「西醫」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醫」是指傳統中國醫學或中國大夫。不過認真求實地考證一下,這個「中醫」之「中」,本來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國呢!

西漢開始有「中醫」的說法,若「中」不指中國,究竟何意呢?中國最早認識尤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易經》,將世界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對後世的哲學、社會、堪輿、天文、地理、醫學……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不會生病。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來。中醫大夫有「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說法,意即身體若無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會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也有學者認為,「中」指的是「中原」的意思,這是與「藏醫」、「蒙醫」相區別。

[編輯本段]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臟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一、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由陰陽二部分組成,凡是劇烈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陰。因而陰陽存在兩個對立面,在陰陽消長和對立統一作用下,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相互變化中構成世界萬物。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繫。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二、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五行學說中以五臟配五行即:肝與木、心與火、脾與土、金與肺、水與腎。五臟與五行相生相剋應保持相對平衡和穩定,和諧相處。如果五臟與五行發生失調,出現太過、不及或反侮,也會致疾病的發生,這對於推斷疾病的好轉和惡變,治療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據。中醫主要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繫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三、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護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在生理上具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功能。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全天下就是一個氣。有了這個氣就運動,就生生不息,就變化不止,沒有這口氣就完了。

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血必須在脈中運行,才能發揮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脈中循環運行,內至腑臟,外達皮肉筋骨,不斷對全身各腑臟組織器官起著充分的營養和滋潤作用,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津液是指各腑臟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津和液的性狀功能及分佈部位各有不同,津是指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分佈於體表皮膚肌肉,並能滲注於血脈,起著滋潤的作用。液是指性質較稠厚,流動性較小,流注於骨節、腑臟、腦髓等組織,起著濡養作用。

氣血津液都是機體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而氣血津液又依賴於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動。如果氣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

四、臟腑學說主要是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五、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臟腑相互關係密切的學說。經絡被定義為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起溝通內外,網絡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六、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曆法參數用來推算、預測來年的天象、氣候、疾病發生流行的規律,並提供預防、養生的方法。

[編輯本段]關於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

一、整體觀念

整體是指人體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1.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決定了機體的整體統一性。

2.人與自然的統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自然界的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機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在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

二、辯證論治

1.概念:所謂「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能夠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癥狀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地揭示出疾病的發展過程和本質。

所謂「辯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辯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從而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證候的過程。

所謂「論治」又叫施治,則是根據辯證分析的結果來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辯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則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辯證論治的過程,實質上是中醫學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過程。

2.辯病與辯證的關係

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癥狀和體征的,而證則是疾病過程中典型的反應狀態。中醫臨床認識和治療疾病是既辯病又辯證,並通過辯證而進一步認識疾病。

例如感昌可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等癥狀,病屬在表。但由於致病因素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又常表現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種不同的證。只有辯別清楚是風寒還是風熱,才能確定選用辛溫解表還是辛涼解表方法,給予恰當有效的治療,而不是單純的「見熱退熱」「頭痛醫頭」的局部對症方法。

三、相似觀念=現代分形觀----中醫的三個哲學觀

是取象比類的現代化科學化

分形是上個世紀美國人創立的,但分形即--相似的觀念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如著名的陰陽,五行就是最古老的分形觀,上個世紀鄧宇等的新發現。是取象比類、象數學、取數比類的現代化科學化,即通過類比、象徵方式把握對象世界聯繫的思維方法,運用帶有感性、形象、直觀的概念、符號表達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

[編輯本段]中醫的望聞問切

一、望診

觀察病人形體、面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稱為望診.形體觀其形體,可知五臟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脈要精微論》云:「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於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徵。腰為腎臟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臟功能衰憊的表現。

二、聞診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1、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①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②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濕阻肺系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2、嗅氣味可分為病人身體的氣味和病室內的氣味。①病人說話有囗臭,多屬消化不良、腐臭多屬體內有潰瘍。②病室內有屍臭氣味,多屬腑臟敗壞。有爛蘋果氣味,多屬消渴病(糖尿病)危重患者。

三、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岳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岳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余未備述。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四、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余未備述。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撓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歷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繫,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繫,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臟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只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泄與五臟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臟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繫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臟病變的道理所在。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臟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臟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痙攣則呈結代等等。只有將固定的心臟、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

[編輯本段]中醫科分類

分類有利於提高中醫生對疾病專一的研究和治療,也為患者問醫就診提供了方便,主要有:

一、中醫內科

中醫內科主要治療外感病和內傷病兩大類。外感病是由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及疫癘之氣所致疾病。內傷病主要指臟腑經絡病、氣血津液病等雜病。

二、中醫外科

中醫外科主要治療包括瘡瘍、癭、瘤、岩、肛門宣腸疾病、男性前陰病、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病等。

三、中醫兒科

中醫兒科主要治療小兒疾病。由於小兒的生理特點和病理特點與成人不同,因而治療的方法和用藥也與成人不同。其主要表現在:小兒抗禦外邪的能力差,一旦發病,證候的傳變迅速,與成人有着很大差異。患兒對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確表達,加上小兒腑臟嬌嫩,對藥物的反應和耐受力也與成人不同,因而開設小兒專科很有必要。

四、中醫婦科

中醫婦科主要治療婦女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疾病、前陰疾病和婦科雜病。中醫治療婦人疾病具有一定優勢,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綜合征、絕經后骨質疏鬆症等。

五、中醫針灸科

中醫針炙是針刺法和炙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通過對經絡腧穴的刺激來治療疾病。炙法是把燃燒着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體表的經絡腧穴,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炙療法適用於各科疾病,包括許多功能性疾病和傳染病,以及部分器質性疾病。

六、中醫五官科

主要治療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編輯本段]歷史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云:「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裏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裏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中醫發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系。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湧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藥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藥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藥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藥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藥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誌着中藥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藥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製藥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藥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藥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藥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藥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藥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44年),醫藥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致中和。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從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潰了就沒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適事為故,恰到好處就好了。以平為期,以和為重,這就是它的一種最高境界。《中庸》一書中至關重要的哲學命題是「致中和」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的是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

第一個代稱是歧黃。這個名字來源於《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

第二個代稱叫青囊。現在知此名字並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後,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後人稱中醫為青囊。

第三個代稱喚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只求輕症被治癒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癒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後,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中醫為杏林。

第四個代稱稱懸壺。傳說河南汝南的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葯老者的竿桿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後來約他同入葫蘆中,只見玉堂儼麗,甘餚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后,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誌。在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之後,中醫亦被稱為「皇漢醫學」。在日本中醫被稱為「漢方醫學」。

[編輯本段]中醫四大經典

何首烏傳說可以烏髮,如果給長黃頭髮的白人用了會有什麼效果呢?難道他們的頭髮也會變黑嗎?可見有些中醫的內容,受到古代的地理限制,只是針對中國人,也沒有科學實驗,都是代代相傳。科學在不斷發展,我們不應該死抱古代醫書,其中很多內容顯然是錯誤的,卻沒有人敢挑戰。西醫的書籍通過科學實驗,內容在不斷更新,中醫也應該放棄那種醫書越古老,越有效的錯誤觀點。註:何首烏在中藥書中都寫明能治鬚髮早白,國人可以理解為能黑髮,難道外國人也這樣理解,可見這種說法錯誤。

《黃帝內經》簡介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

其中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了。什麼是醫經呢?《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指出:「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劑和之所宜。至劑之得,猶磁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為劇,以生為死。」這就是說:醫經是根據人身的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等情狀,用以闡發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線,而度用適當的針灸湯藥等治療方法以及如何調製各種適宜的藥劑。最好的藥劑之功能就像磁石取鐵一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高明的醫者違反醫學理論,致使當愈者反劇,當生者反死。簡言之,醫經就是闡發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醫學理論之著作。所以稱之為「經」,是因為它很重要。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則、一般必須學習的重要書籍稱之為「經」,如儒家的「六經」,老子的「道德經」以及淺顯的「三字經」之類。所以稱「內經」,並不是像吳昆《素問注》、王九達《內經合類》所稱「五內陰陽之謂內」,也不像張介賓《類經》所說「內者,生命之道」,而僅僅是與「外」相對為言而已。

二、《黃帝內經》成書時代全書瀏覽

首先應該指出,《黃帝內經》肯定不是黃帝所作,純屬後人偽托。這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我國醫藥文化發祥甚早。

《黃帝內經》究竟成於什麼時代呢?宋林億、高保衡等認為:「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大哉《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最出遠古」;邵雍認為:「《素問》、《陰符》,七國時書也」;程顥認為:「《素問》書出戰國之末」;司馬光認為:「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終日坐明堂,但與歧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漢之間醫者依託以取重耳」;朱熹也認為:「至於戰國之時,方術之士遂筆之於書以相傳授,如列子之所引與夫《素問》、《握奇》之屬……」;明方孝儒認為:「皆出戰國、秦、漢之人」;方以智認為:「守其業而浸廣之,《靈樞》、《素問》也,皆周末筆」。清魏荔彤認為:「軒岐之書類春秋戰國人所為,而托於上古」。綜上所說,將《黃帝內經》之成書定為戰國時期是較為可信的,但也不能認為《素問》八十一篇、《靈樞》八十一篇盡出於戰國。呂復對此發表過中肯的見解:「《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韓諸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於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以上僅僅是從大多數學者的看法上加以歸納分析所做的判斷。其實還可以從《黃帝內經》的哲學思想、理論體系、內容特點、先秦古韻等諸方面論證《黃帝內經》的絕大多數篇章(也即《黃帝內經》的主體部分)成於戰國。限於篇幅,這方面的論述只好從略了。

《難經》【簡介】

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作者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託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消化道的7個衝要部位)和八會(臟、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並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有多種刊本和註釋本。

傷寒雜病論序(桂林左德序)

余聞吾師張紹祖先生之言曰:「吾家傷寒一書,相傳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傳抄殆遍城邑,茲所存者為第十二稿,余者或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傳為第七次稿,與吾所臟者較,其間闕如固多,編次亦不相類,或為叔和所篡亂,或疑為宋人所增刪,聚訟紛如,各執其說;然考晉時尚無刊本,猶是傳抄,唐末宋初始易傳抄為刊刻,遂稱易簡,以此言之,則坊間所刊者,不但非漢時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余聆訓之下,始亦疑之,及讀至傷寒例一卷,見其於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法,盡載其中,於六經已具之條為並不重引,法律謹嚴,始知坊間所刻之辨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以及發汗吐下后各卷,蓋後人以讀書之法,錯雜其間,而未計及編書之法固不如是也,不然孔氏之徒,問仁者眾,問政者繁,何不各類其類,而憚煩若此耶!吾師諱學正,自言為仲氏四十六世孫,自晉以後遷徙不一,其高祖復初公,自嶺南復遷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

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三月桂林左盛德序

《神農本草經》簡介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為託名。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後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該書最早着錄於《隋書-經籍志》,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舊唐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均錄「神農本草,三卷」,宋《通志-藝文略》錄「神農本草,八卷,陶隱居集注」,明《國史經籍志》錄「神農本草經,三卷」,《清史稿-藝文志》錄「神農本草經,三卷」。歷代有多種傳本和注本,現存最早的輯本為明盧復輯《神農本經》(),流傳較廣的是清孫星衍、孫馮翼輯《神農本草經》(1799),以及清顧觀光輯《神農本草經》(1844)、日本森立之輯《神農本草經》(1854)。

神農,古傳說中「三皇」之一,傳稱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書名冠以神農為尊古之風的假託。現行本為清孫星衍、孫馮翼輯。孫星衍(1753~1818),字伯淵,又字淵如,清代江蘇陽湖(今武進)縣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刑部主事等,一生博覽群書,貫通經史、訓詁、諸子、醫藥,除輯本書外,尚有《**方》、《秘授清寧丸方》、《服鹽葯法》等著,於古代醫籍整理多有貢獻。

書凡3卷,載葯365種,其中植物葯252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根據藥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立為3卷分別論述。卷1為「上經」,論「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卷2為「中經」,論「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贏者,本中經」。卷3為「下經」,論「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本書系統地總結了我國秦漢以前的藥學知識和用藥經驗,為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至今仍是研究中藥和方劑的最重要的經典文獻之一。首先,在藥學方面,所論365種藥物的療效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藥;創立了葯有「四氣」、「五味」的理論,和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類方法,並反映了部分化學知識。其次,在方劑學方法,指出葯可單用亦可組方配用,創立了藥物之間「七情合和」理論和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則,總結了丸、散、湯、酒、膏等基本劑型。再次,在用藥方面,提出了辨證用藥的思想,所論藥物適應病症達170多種,對用藥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定。

《神農本草經》標誌着中國藥學的誕生。後世對它進行註釋、補充,形成了眾多的本草文獻。較早的有漢魏之際的補註本《名醫別錄》、梁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494),後有明繆希雍撰《神農本草經疏》(25),清代張志聰撰《本草崇原》(63)、徐大椿撰《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鄒澍撰《本經疏證》(1837),今有尚志鈞著《神農本草經校點》(1981)等。

[編輯本段]十大名醫之祖

一、針灸之祖——黃帝,姓:姬,公孫.氏:有熊、軒轅.氏:有熊、軒轅.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二、脈學介導者——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三下。《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三、外科之祖——華佗又名敷,字元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四、醫聖——張仲景名機,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五、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時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六、藥王——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輝縣)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因治癒唐太宗唐太後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采「長生不老葯」獻皇上,偷跑了。監視人謊報採藥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藥王。

七、兒科之祖——錢乙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葯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辯證證治的範例。

八、法醫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九、葯聖——李時珍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十、《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編輯本段]淵源

中醫在遠古是屬於經、史、子、集中「子學」的範疇。

和中醫關係密切、並相互聯繫的學科統稱為:五術。

提到「五術」,我們時常在報刊雜誌或訪問書籍上看到這個名稱,然什麼是五術呢?所謂五術,就是「山、醫、命、相、卜」這五學問,它是以《易經》為版本,是人類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種趨吉避凶的方術,大體言了解五術的意義與運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義。然什麼是「山、醫、命、相、卜」呢?

一、山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鍊「**」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的一種學問。

食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加強體力,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築基——是利用禪、靜坐法以控制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種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莊子思想為基礎,進而達到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拳法——是以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種通靈、修鍊的法術,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鎮煞、趨吉避凶等的一種方術。

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禪、靜坐、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二、醫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即現在的中醫。

方劑——是利用各種藥物製成散劑、丸劑來治療疾病和修鍊的一種方術。

針灸——針法和灸法和合稱,是利用人的脈胳、氣血循環的原理,刺激患部,來治療疾病的方術。

靈治——利用掌握人的心靈(心理狀態),進而以治療人疾病的一種方術。也就是現所稱謂的「心理治療」。

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命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四、相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

印相——就是觀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運的方法。印在中國,以前是權力的憑證。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鋪的名稱,通過五格剖相,同時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吉凶發展的一種方法。

人相——又分為面相與手相兩大類,通過觀察面、手部的紋線與氣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種方法。

家相——也就是陽宅的風水,以觀察其格局,進行分析來推斷對人類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種方術。

墓相(風水)——也就是陰宅,以通過選地安葬祖先,而達到對後代子孫陰庇的一種方術。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五、卜

所謂「卜」,它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為「易斷」及「六壬神課」。

占卜——所謂占卜,是以《易經》為理論依據,結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約而推斷吉凶的方法。

選吉——主要著作以《奇門遁甲》為代表,通過佈局、布斗、符咒等結合,處理事物發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運用於古代軍事。

測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數》為代表,通過十二運卦象之術,是推算國家政治命運、氣數、歷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

「醫易同源」一詞,即是中醫與五術關係的演變。今古大醫,皆通周易,全曉風水,俱會祝由。五術之內容,一通百通也。

唐代藥王孫思邈:「不知易不可以言醫,不知易不足以為太醫。」

明代中醫巨擎張景岳:「易之為書,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道生之心鑒」

[編輯本段]發展

近現代,1996年開始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創造性的發展,揭示了「氣是流動着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藏象分形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哲學觀的新發現: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中醫分形集等。

中醫在亞洲

新加坡

近20年來,中醫藥益發成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須臾離開。新加坡的中醫藥有悠久歷史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有中醫醫療機構30餘家,中藥店開設的中醫診室有1000餘家。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經營中藥的店鋪約3000餘家,有中醫師工會會員800餘人,多數開店兼診病,以祖傳藥店為多。馬來西亞衛生部向來對中醫十分關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醫師的註冊,在那裏甚至不註冊也可行醫。政府對藥物重金屬含量有控制標準,對有毒品及瀕危野生動物藥品一律禁售。

泰國

泰國政府承認了中醫藥的合法地位,只給考試及格的中醫師發臨時執照。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過和批准了中草藥議案。有中藥店800餘家,多有坐常中醫師診病,也有許多私立中醫院廣泛應用中草藥和針灸進行治病。較大的中藥批發商約為10家,中小型約為40家。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東醫與西醫相結合,規模較大的中藥店有近200家,中小藥店更是遍佈城鄉。現從我國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藥就有180種。中藥材種類繁多,品種齊全,無論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葯應有盡有。目前,我國共有家藥品生產企業獲得在越南的經營許可證。

日本

自上世紀80年代后,漢方醫學在日本發展迅速起來。據統計,目前日本從事漢方醫學為主的人員有15000人左右,從事針灸推拿的醫務人員約10萬,從事漢方醫藥研究人員近3萬。有漢方醫學專業研究機構10多個,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藥科大學或醫科大學的藥學部也都建立了專門的生葯研究部門,還有20餘所綜合性大學設有漢方醫學研究組織。日本官方對漢方醫學的應用和研究充給予了愈來愈多的支持和關注。首先在醫療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規定大部分漢方製劑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外,還規定針灸費可部分地從醫療保險中支付。同時還同意在西醫院內開設東洋醫學科。在漢方醫學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規的針灸大學,使漢方醫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行列。

韓國

目前韓國在國內已家喻戶曉,其政府將中醫命名為「韓醫」意在「申遺」以竊取中國文化成果。

中醫在歐洲

英國

英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也是現代醫學發源地之一,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文明和科學技術,一般引進外來文化與科技比較慎重。然而隨着人類回歸自然的影響,近十年來,中醫藥在英國的發展甚為迅速,並成為歐共體的第三大中草藥市場。

中醫是世紀傳入英國的,17世紀被人們接受。一批國內本科畢業生出現在英國中醫隊伍中,對中醫中藥人員的技術素質提高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英國政府當局及醫學管理部分對中醫藥的態度正在逐漸變化之中,開始是歧視和限制,繼之因民眾的需要而適當放開,近幾年,因中藥療效顯著採取默認許可,中醫藥得到了英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在民眾的醫療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英國,中國的醫藥還受到皇家的信賴,女皇每次外出旅遊,總是帶着順勢療法的各種藥物,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藥治療同期性偏頭痛,皇太后也贊成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病。

或許在皇家的默許下,使中草藥、針灸等各種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英國蓬勃興起,現每年大約有250萬英國人採用順勢、中草藥、按摩、正骨和針灸療法,支付醫藥費用多達9000萬英鎊。英國現有中藥店350餘家,60%的中草藥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藥材品達1200餘種,其中60%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藥材量達8000萬美元,在歐洲名列前茅。但從1995年進口中藥的情況來看,英國全年進口中藥1043萬美元,其中中藥材9893噸,計1012萬美元,中成藥約31萬美元,還有很大的貿易潛力有待開發。

德國

德國是一個文化十分發達的國家,人們的整體素質較高,對東方的文化了解甚多,當然對古老的中醫和針灸也有一走的認訊,普遍持歡迎的態度。德國的針灸醫生大多數為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的醫生,經過一定的西醫實踐后改為學習中醫的。他們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熱衷於東方古老的中醫針灸醫術,對它們的神秘療效懷有一種崇敬感,一種是由於德國醫生的失業率很高,迫於生計,被迫改為學習中醫的;但前者遠遠高於後者。當然,在德國醫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專業學厲者,他們經過艱苦的努力,自學成材而成為醫生的。在臨床醫療中,德國醫生把針灸作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方法或手段,診治病人既用西醫療法,也用中藥和針灸,以便爭取治療更多的病人。

由於西方醫學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來越多的過人開始選擇中醫來進行治療。

據一份數據顯示,在德國大約有5萬個醫生從事中醫,並且每年有將近200萬個患者接受中醫的治療。

然而雖然上百萬的德國人已經接受並信任中醫的治療,但是德國政府以及國家健康保險基金仍然沒有確立中醫在德國享有和西醫平等的地位,並將其置於各國衛生保險體系之外。

中醫在美洲

美國

隨着針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國傳統醫學在美國的發展勢頭良好。據不完全統計,1987年全美已有2500餘名有執照的針灸師,從事針灸醫療工作的達萬餘人。1989年全美與針灸有關人數增至2萬人。

目前僅加州有執照針灸師己達8600人(這些針灸師64%是本科大學畢業生),診所800多家。目前全美有20多個針灸醫療中心,從事針灸研究和治療,研究項目有200多項,所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過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數十種,特別是中藥、針灸治療愛滋病出現了較好苗頭而很受關注。現有規模較大的中醫、針灸學校20多所,有40多個中醫針灸學會或基金會,創辦近10種中醫、針灸雜誌。並在不同地區召開了一些國際性中醫藥或針灸學術會議,交流研究成果。

近年來,美國公眾和醫學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廣泛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隨着中醫、針灸在美國的發展,中藥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據統計,美國人每年要花費60億美元用於營養保健品,而且這一市場以每年增長20%的速度拓展。美國約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藥物,其中80%的人在治療過程中服用中藥。

加拿大

加拿大中醫針灸醫療,主要是以私人診所形式開展的。目前全加拿大約有中醫針灸從業者2000餘名,中醫針灸診所遍及全國各省。這些診所大多為華僑開辦的,但都附設藥店。

每個診所一般有五六位醫護及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面手,一人數職,即當大夫又能抓藥,又會製劑。診所主人不僅會看病,而且又會經營採購,銷售中藥,服務熱情周到,看病療效好,深受患者的歡迎。因此,在加拿大的中醫針灸開業者,經濟情況都很好,即使受診所聘用的中醫師,按每個病例取酬,每天可診20餘人,收入也不菲。這也可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中醫針灸醫療在加拿大是深受歡迎的。

目前,中醫藥療法、針灸療法在加拿大還不能享受醫療保險,病人需要自付醫療費用。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醫那裏自費看病。

歐盟

中國傳統醫學最近在歐洲獲得重大突破,由於醫療效果顯著,保險業者開始將針灸治療納入保險範圍;同時經過中醫業者的奮鬥不懈,歐洲聯盟也成立了中國醫學聯盟。

據「中央社」消息,中醫在保守的歐洲醫學界受到正式承認,並獲得合法地位,在西歐行醫的中醫師林國明教授的努力,功不可沒。

[編輯本段]韓醫申遺中對中醫的歪曲

繼端午祭申報成功之後,韓國又傳出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拿一本所謂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鑒》做文章。而我國自2003年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中醫藥「申遺」工作列為專項進行研究,並成立了「申遺」委員會,醞釀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雙方互爭高下,一時間引發多方爭論。

話說韓國將一本問世400周年的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鑒》作為引子,提出「中醫申遺」。殊不知,《東醫寶鑒》的內容多取自中醫,主要參考中國醫書如《素問》、《靈樞》、《傷寒論》等撰集而成,其核心是以醫學「氣血運行,四象分辨,五行生剋」來提示醫學本質,是受中國道教影響頗深的一部醫典。

檢索歷史,日本侵佔朝鮮半島前,「韓醫」的記錄為零。過去,由於「漢醫」、「韓醫」的韓文表達方式是一致的,1962年,韓國政府廢除了韓醫師制度,遭反對后韓國政府才放棄該念頭,韓國醫院招牌上所謂「漢醫院」、「韓醫院」,其實就是中醫。1986年4月,韓國國會通過了《醫療改正案》,才明確把「漢醫學」改為「韓醫學」。上世紀90年代,韓國的醫生協會和藥劑師協會提出改革方案,建議韓國政府實現韓醫與西醫結合的一元化,又遭強烈反對。

大難不死,「韓醫」發福了,現在做韓醫須6年的韓醫學專業學習,通過全國統一資格考試。韓國保健福祉部還投入7.62億美元,舉辦韓醫學國際博覽會,進行海外韓醫學古文獻調查研究(多來自中國的圖書館)等。

除了彈藥準備,韓國「中醫申遺」策略中還派出強勁推手。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成立「人類口傳及無形遺產」國際評審委員會,韓國學者林頓熙就積極參與,韓國這次申遺,他是主力。另一學者徐慶浩則成為「世界記憶遺產」國際顧問委員會的委員。

韓國申遺招數百出,甚至把中國的神農氏、李時珍變成高麗人。他們稱自己發明的針灸,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篇·卷四》「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東方」就是韓國,針灸就是他們的東西。

自2003年以來,無論是官方或民間,都為中醫申遺打了不少漂亮戰。先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中醫藥「申遺」工作列為專項進行研究,並成立了「申遺」委員會,開始醞釀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11月,中醫藥管理局向文化部報送了《中醫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草案》。該草案將中醫理論、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和民族醫藥(含藏醫藥和蒙醫藥)八部分「打包」成一個項目,規模大、規格高。

2006年,國家頒佈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醫藥作為第九大類共9個項目列入名錄。近日,中國傳統醫藥申遺委員會召開會議,重點研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內容和策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申報進度報告中稱:「建議由我局從國家的戰略高度提出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能引起有關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優先申報。」

韓國「中醫」申遺,亦引發民間弘揚中醫**。由中醫師徐小周舉辦的北京厚朴中醫學堂最近來了位德國學習者,德國學生在中國學習針灸、艾灸、拔罐、刮痧等傳統的中醫療法,見識了真正中藥配製的過程,又體驗了美味葯膳。另外,「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今年7月在北京啟動,活動計劃3年完成,行程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皆受到百姓強烈追捧。

英文: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編輯本段]中醫有關問題和展望

中醫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藥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藥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是宏觀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現代,隨着西方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進入,西方醫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構成了對中醫學的挑戰。

一些學者認為,中醫已經跟不上了時代先進科技的發展,「老藥罐子」煎藥還在使用,中醫四診法的診斷還拿不出確鑿的科學實驗依據,隨着科學進步和人們思維觀念的不斷更新,中醫是否科學,中醫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在近現代革命的歷史中,中醫也不止一次受到過質疑。在面對諸多質疑的情況下,不少中醫界有識之士認為中醫亟待改革,以適應科學的發展,拒絕更新的知識是缺少生命力的。另一些學者則認為,中醫學的價值遠遠沒有得到發揮,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傳統技術和理論的科學性將會隨着社會的進步而逐步顯現出來。因而復興傳統成為中醫學發展的另一個前景。在這種爭鳴中,各種主張下的學者付出了不同方向的努力,使中醫學與所有學科一樣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端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後宮人氣御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後宮人氣御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