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公眾問

答公眾問

19、答「蒼藍の風」11月30日書評留言。

請先看看081章最後「答讀者問」第2、3,及正文前作品相關中「瞧不起的女人」,因多人不滿大馬哈魚破壞了蔡琰的「形象」,原文已刪掉,但仍留有「皇甫規遺妻」的故事,您可以看看什麼樣的女子才值得尊敬,多少會明白一點我的想法。

另補充一點,關於對蔡琰的論點,在大馬哈魚來講,實在是多說多錯,不說不錯,越說越錯,您如果實在想看刪掉的原文,可以將您的郵箱或qq發來我的郵箱,我私下發給您,但我想來,如果您看完了,九成會與這本書永別,甚至再罵上兩句,最好還是算了。

再提個問題:為什麼絕大多數小說中的男性都有好有壞,但女性卻一律是善良可愛、溫柔賢慧、白璧無瑕?為什麼怎麼罵男人都可以,寫一點女人不好就不行?現實中,大家被女人騙、被女人害的還少嗎?

大馬哈魚知道這樣寫肯定會流失很多讀者,但如同本書簡介中寫的一樣,如果網絡上也不允許說真話,那實在是中國的悲哀。

小說,不僅是娛樂,還要知道民族、大義、榮辱、廉恥,但現在的中國,太缺這些了……

書中得罪「蒼藍の風」等各位之處,請多原諒了。

18、關於許多讀者提及的一個字章節名,我始終覺得沒什麼看不明的。

每個字都是對該章內容一個凝練。比如第03章破是說唐榮心懷憤恨要打破這個世界,第04章擇是指對未來的選擇,第0章身是指其身份,第06章雪是指雪夜襲肥如,第07章恩指公孫瓚施恩,第08章飛指唐榮飛將之名,第09章恥指郎須順之恥……第06章董指救董太后,第066章校指校場選兵,第067章典指典韋出現,第068章軍指軍隊,第069章練指練兵,第70章帝指救少帝,第71章戲指戲弄張讓等宦官。

我想只要大家好好想一想,應該明白標題一個字的意思,同時發現一個字的好處——

一來我不喜歡在標題寫一大堆字,看着眼花、累(個人習慣,不是詆毀其他作者,千萬千萬不要誤會。),二來標題將正文內容全交待清了,就少了看下去的懸念,而一個字的標題,既能交待出一部分情節,也會保留一些情節,讓大家不會早早知道結局,另外,也有排版設計方面,有一些清爽的感覺。

唉,以前說過,如果大家實在看得不爽,就當不認識這個字,或把它當圖案一樣放過不行么?

17、關於漢時「金銅」互用。

謝謝眾多朋友關於漢時「金銅」的留言,我再查閱了一些史料,更傾向於「金銅同時使用」的說法,比如考古出土的漢馬蹄金、以及眾多漢時的金銀器皿,便證明漢時黃金的盛行。所以這裏正文就暫時不換了,必竟同時使用之下,我寫黃金也不算錯。但也謝謝「秦始」等朋友的留言。

16、史實確鑿、為何說是按《演義》?——十分不解。

有讀者說大馬哈魚參照《三國演義》太多,您完全說反了,從石門山,到隨公孫瓚戰烏恆、再到薊縣、常山、徐州、東郡、河內,無一不是按歷史寫,而演義中根本沒有這些內容——何來照《演義》?

簡介中說的「以史實為本」絕對是本作宗旨,到目前為止,除了前段時間的劉備富於感性以及眾將武藝排名二處,是以演義為主(這裏道歉),其它均是以史書上的歷史事件、背景展開,甚至連當時的社會現狀、當時存在及使用的物品,都是以史為本(當然也有小說的杜撰,比如趙霖此角色。),毫無演義中的痕迹——何來照《演義》?有些地方,演義是按史實寫,那我也按史實寫,是否就代換為我抄《演義》?沒道理吧。其實說實話,大馬哈魚寫本作時,身邊放的不是《演義》,而是《三國志》、《漢書》、《後漢書》、《後漢演義》、《資治通鑒》以及其他史學家的相關作品!很多時候因為一個想法不能肯定,要查閱眾多史實資料,就是為了不誤導讀者,也導致進度不能太快。

所以,決不能同意您說的本作按《演義》,不知您所指是何處,敬請提供證據,以便修正。

1、答希望主角見一個收一個的某位讀者。

本書早在簡介便說過不會見一個美女收一個美女。

可是真的寫到這裏了就有讀者不滿了,而您不滿之下,寫幾句反對也完全可以,但有的人卻要穿小鞋、政治化、上綱上線,甚至無中生有,這就過份了。

比如,大馬哈魚在寫三射呂布期間,多次提到趙霖對李典的仰慕與好感,然後,又是李典主動求婚,最後,又是在李典多次追求下,趙霖主動答應(見64章)。雖然期間有趙成李乾等參與,但那也是以趙霖同意為基礎。完完全全是趙、李的自由戀愛。

——卻有某讀者無中生有,說主角出賣妹子求人才,搞政治聯盟,我請問一句,雙方的自由戀愛,就因為不能滿足你見一個上一個的要求、就因為嫁給了其他三國英雄,便要如此無中生有、顛倒黑白地踐踏愛情嗎?

雙方的互相愛慕,就算沒有李、唐的結盟,按照前面的鋪墊,也一定會走到一起!!

而同樣,李、唐的結盟,就算沒有趙霖李典的婚姻,也是會走到一起!!

想看收盡天下美女的,這裏沒有。也請不要因此污衊真正的愛情。

——另外,本作是《三國「清」》,又不是《三國「情」》,何必要在感情上糾纏不休。

………………

14、關於李典的才能(以下有較多拷貝,希望起點編輯在審核時通過,因為希望讓讀者了解歷史真相。)

很多讀者反對趙霖嫁李典,只因為李典是「二流武將」,大馬哈魚實在為李典受此不公而痛心。現將《三國志》中李典的介紹原文拷貝如下,請仔細閱讀,可以說,如果李典不在36歲早死,很可能成為曹魏頂尖人物。(額外一句,既然唐榮來到,就絕不會讓李典早死,那他以後的成就大家可以自己想像。)

而有讀者說到火燒新野是李典中計,您完全弄顛倒了,中計的是于禁和夏侯惇,李典勸二人不聽,見二人中計後上前相救,劉備一見李典來到就跑了。——由此也可見,李典與于禁之流誰高誰低。

原文如下:

原文如下:

李典字曼成,山陽巨野人也。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氏,慰勞諸縣。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欲懼叛,乾不聽,遂殺乾。太祖使乾子整將乾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整卒,典徙潁陰令,為中郎將,將整軍,遷離狐太守。

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輸谷帛供軍。紹破,以典為裨將軍,屯安民。太祖擊譚、尚於黎陽,使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典與諸將議曰:「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軍不內御;苟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昱亦以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里,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從圍鄴,鄴定,與樂進圍高幹於壺關,擊管承於長廣,皆破之。

遷捕虜將軍,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餘家,居乘氏,自請願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餘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乃率眾與遼破走權。增邑百戶,並前三百戶。

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年三十六薨,子禎嗣。文帝踐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禎邑百戶,賜典一子爵關內侯,邑百戶;謚典曰愍侯

13、有讀者言及紙張的傳播速度。

請再看看原文,倒數第一段,我是說半年後才在冀州小有名氣,至於風行大漢——倒數第五段「此是后話」,久了去了。

12、關於薊縣話的問題,當初只想做為一個讓主角快速融入東漢的契機,一筆帶過,但既然多人關注這一點了,就再說說。(僅在正文中保留一周。)

曾見一些歷史書中,將漢朝方言分七八區,或十三四系類,至於漢朝的官方語言,則與現時廣東客家話略有相似,因為客家人的第一批祖先是從王莽篡位到三國時期南下的漢人,所以保留了相當部分的漢古語,而且連習俗也延續了下來,因此現在有說,要研究漢朝文化,一定要先研究客家文化。

當時薊縣話應該屬於幾大區的方言之一,但不是官話。那麼究竟薊縣話是怎樣的方言,又與現在的北京(普通)話又無大的差別,就真未再見過相關的文獻資料了。(不過這裏非常歡迎古文學、考古學有心得的大師指教。)也有鑒於此,才敢放膽給主角設定了這樣一個快速融入的契機,本來還想再寫一寫主角學完薊縣話,再學官話的內容,但怕讀者說羅嗦,也就省了,或者也因此引起有讀者誤會。總而言之——

漢朝官話不是京腔、也不是薊縣話,薊縣話僅是幽州一個方言。

11、實在怕用qq。

大馬哈魚打字不快,而且十分怕qq。

因為前段時間常常一上qq,便被四五條或更多的留言包圍,剛復了這條,那裏又有幾條冒了出來,我打字不快,人也不太聰明,嘿嘿。所以往往顧得了東,顧不了西,手忙腳亂,有時自己都不知說些什麼了。所以,唯有感謝朋友厚愛,大家有留言還是發給我的郵箱好了daahayu06@ina,qq我現在一般很少上。怕怕。

10、關於昨日「答公眾問」中眾將武力排名,想不到引起如此眾多反響,還似乎得罪了不少讀者,真是……唉。

其實大家應再看看昨日大馬哈魚排名的前提——是按《三國演義》,按史書根本無法排——所以我一直不願參與排名,就知道肯定有人不滿意。這一點上還請大家不要搬歷史,而歷史也無可讓你搬。還是就三國演義而評吧。

不過,最好還是放了老魚吧,如果這方面爭論日久,陷得太深,影響到以後的寫作就不好了,畢竟大馬哈魚每天寫作時間最多也只六七個小時。到時無暇回復、無可奈何之下,只有學那以前的「評蔡琰、論兵器長短」一樣,為不犯眾怒,刪了了事。——所以,有些事大家無用太過在意。

另外,答有讀者關於呂布年齡的問題,呂布生於約16年,比唐榮大近10歲。此時189年應已34歲了。

9、答「摯藍」、「ahu02」等朋友關於武力問。

一、唐榮不是神,絕對打不過關張聯手,第018章就是寫關羽一刀斬下唐榮三尖槍,分開二人。另外,就算有好幾個「高手」陪練了一段時間,但相對呂布也都只能算「低手」,再怎麼也超不過呂布。二、關於眾武將武力排名,短期內還真是費神傷腦筋想不出來,只覺好幾個都差不多,甚至可以並列。實在要說,暫時只能有四個可以說一說,呂布絕對第一,馬上步下都是如此。以張飛武力為標準值1的話,(此只參照《三國演義》,因為按史實就完全排不出來。)呂布=2個張飛,唐榮18個張飛,黃忠應該打不過關張聯手,所以排13個張飛。關羽09個張飛(老關自己在降曹時對曹操說的不如張飛)。

8、關於主角太過正氣。

有讀者反映主角寫得太正,人格太完美。我想說,自古以來,岳飛、包拯、蘇武、文天祥、孫中山、周恩來等等,以及三國中的趙雲、諸葛亮,其人格、品德,在歷史上不都是人們心中的完人?這些人能寫,一樣正氣的主角也應該能寫吧?三國小說琳琳總總,就讓這本《三國清》也成為這個大家庭中的一種風格,讓三國小說類別更加豐滿一些吧,況且這類小說還是如此之少。

並不只有象《亮劍》中李雲龍那樣時不時違一下軍紀、為朋友不聽命令,才算是血性男兒、才算是英雄,岳飛、包拯等一身正氣、秉義守節,更是難得、更是真正的英雄。

1、感情戲:

說實話,我是極其不認同現在網絡上流行的感情寫法:男女一出場,一章以內,甚至十幾個字之後,立刻翻雲覆雨,肉袒相見,又或者是文雅一點,也是一見鍾情,非君不嫁。或許這類書會有市場,會有捧場,但是,這樣的場,我心裏實在過意不去,這樣的場,沒人捧也罷——因為我無法將這樣的書給自己的親人看,無法面對自己的親人,告訴他們這是您的兒子、丈夫、父親的作品。

因此,一方面,本人、本書絕不會有黃文,另一方面,如同我在本書簡介中說到幾個「沒有」,我是想盡量避免快餐式的感情,將男女之間的感情寫得更加豐滿一點,符合邏輯一點,發展得更自然一點。也因此篇幅長了些。

於是問題來了,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得到的幸福與痛苦不同,對感情的感受也各自不同,所以有不少朋友認為徐州之行這幾章枯燥,不能引起共鳴,我能理解,但是,這些原則問題還是要堅持一下,一本書,首先要作者能夠忍受,如果我自己都無法忍受一兩章內美女發花痴投懷送抱,而強行這樣寫,那還是收筆罷,——要對得起讀者,一定要先對得起自己的責任心。

希望大家能理解與包容。令「風塵00浪子、摯藍、lfy」部分讀者不滿之處,真是抱歉了。另外再預先說一句,下周即將離開徐州,重起硝煙。

2、又是老掉牙的經商?

這一切都是造「廁紙」惹出來的,見第018章。

造紙這一點,無論是誰,天王老子都沒得改,因為作者及唐榮絕對無法忍受沒有廁紙,一天到晚門吊著坨化肥,自己糟蹋自己。所以要造紙,一定要造,就算作者以後寫一部回到原始社會的書,第一時間也是要造廁紙,沒得改。其它科技都可以按歷史,都可以忍,但紙、廁紙一定要造。而且也不算yy,因為漢末造紙術已誕生了一百年以上。

那麼既然造出了廁紙,也就以此為一門生意,開始經商,大馬哈魚也覺非常符合邏輯與自然。

但是,唐榮決非想從商,也決不會造玻璃、釀白酒——因為造紙已是計劃中的極限。至於商業方面,一早便已決定了後路——找糜竺,將一切商業活動交給他。唐榮還是一心投入天下爭霸。書中第一時間到了徐州,就是為了這個過渡。

所以經商情節,「﹎壞尐瀦」等朋友,先前的章節對不起您了,辜負您們的厚望與鼓勵,請大家以後不用再擔心了。

3、yy:

我在簡介中確是說了幾個「沒有」,但請「雲上無心」等讀者仔細看一看,有沒有說不yy、不會武功?而那幾個「沒有」,是不是如我承諾沒有?迄今為止,將唐榮的yy列舉如下:

武功高、會詩詞…………再想不出其它了。造紙?不算。毛筆字、繪畫?作者本來就略通。唉……

4、什麼總落俗套又是都選趙雲?(0923)

一、人人喜歡。二、唐榮從幽州出發,常山距離最近,當然是第一站。三、190年趙雲就投了公孫瓚,所以要早點下手。四、想早點把趙雲培養成一個岳飛式智勇雙冠的頂級大將。——唉,又透露了以後的情節……

、答「萬鑫2006」等眾人關於更新速度問。(0922)

本作從9月日發佈,到昨天9月21日共17天,發佈116萬字,減去摘錄作者精華約五六千字,共約11萬字,平均每日六千多字。對比一下同是新人榜的其它小說,也可以對比一下以前的舊作品,憑良心說句,這樣的速度怎麼算得慢?這樣的速度竟是蝸牛?

難道大家真的只看章節數的門面功夫,不看每章的具體字數?

我不是專職作家,也有工作,也有加班。一天能抽出6小時寫作已是極限。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寫的作品,是字字句句斟酌過,對得起自己的心,更對得起讀者化在這本書上的時間、精力。

關於作品簡介中最後一段話,「萬鑫2006」讀者9月21日留言,認為我是在說大話,那麼我告訴您,這段話,主意是表達我的不滿,我的希望,我真的不希望大家喜愛的三國變成這樣。「沖榜」,那是二分廣告,八方鞭策,是懸在我頭上的利劍,提醒我盡心地寫作、甚至心驚膽戰地寫作。以致於我害怕到除了告訴了我的母親自己在寫一本書,便再未對其他任何人說過。

我一直在忐忑地等第一個說我講狂言的人,只要一聽,我就刪掉,現在,包您滿意,我已刪除,只是,這份鞭策、這把利劍,卻永遠不會刪掉,沖不上榜,都不會刪掉。

我不敢保證以後的作品令您們每個人滿意,但我敢保證對得起自己的心,那絕對不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讀者所說「為上高樓強說愁」的做作之心(詳見「答個人問」第6),是有赤子之血的心。我不管世界其它地方還有沒有真心,在我的心中,一定還有。

如果質量令您們不滿意,我只能說聲:「對不起,請原諒我的無心之過。」

如果您們還覺得更新速度慢,我也只能再說一句:「限於作者水平有限,請多原諒我這個笨人。」

做人貴在將心比心。

謝謝。

——笨人「大馬哈魚」於2006年9月22日。

6、關於後世科技在三國的出現,及答「火焰の紋章」先生9月19日關於「造紙」留言。(0920)

心有點苦。

首先聲明一點,我是堅決反對「工業革命」、「主義」搬到三國,我決不會在三國造火槍、造大炮、造蒸汽機,也不會有什麼共和、議會,因為人類觀念的發展需要時間。只是看了太多yy小說中的光怪陸離,心裏沒底,才發出來讓讀者表一下態——卻不想引出許多誤會,此處向您們道歉,也謝謝大家的關注。

至於有人說西方如何如何好,各國的文化是不一樣的、人民是不一樣的,而且五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大家可以看一下,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古希臘、埃及、巴比倫以及所謂的羅馬文明,一一與國俱亡,能持續下來而不隨時間流逝、儘管經歷多個朝代更替,卻反而更加璀燦光芒、輝煌壯麗的,還有誰——只有中國的華夏文明,僅此一點就可以見到中國古文明多麼的偉大與富有生命力。

我寫《三國清》,其實除了有些內容看不慣、想表達一下不同的看法,更希望在此,稍稍正一正三國史,一來,它並不象某些人眼中的那麼貧窮、落後、無知,簡直象個原始社會,另外,有些本來沒有的事物,也盡量加以糾正,第三更重要的是,為人物正名,分忠奸,識正邪(別說讓我去看《三國志》好了之類的話,因為小說藝術加工也應有個史實尺度!)——廣電部0年發文大力整頓戲說歷史類電視劇,今年更是限播,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因為在如今的年青人越來越少讀歷史的情況下,這些戲說潛移默化之中,真是害人非淺。

但是,尊重歷史並不是說一塵不變,現代人回古代,如果只有「知道歷史」、「會些詩詞」這兩點優勢可用,好命的話,再加一點武藝。——那你後世學那麼多知識、看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我不如直接寫一個三國當時人的野史外傳,以一個三國野史人物為主角,而不是現代人。

所以,我希望能讓後世一些並不十分高科技、尖端的元素出現在三國。比如改良后的造紙、農業、醫學等方面,對科技、社會、人文不會發生大的衝擊。

再說回這造紙,真不是一件難的事,我在電視中見過廣東客家有些農村現在還保留着手工造紙,並不複雜——取材、成捆、浸泡、拌入石灰及蚌殼,長期浸泡,清洗石灰水、再浸泡、打漿、加料、煮漿、抄紙、晾乾。基本就是這樣。只是紙的質量比不上機器紙。

更有,真的不明白,「火焰の紋章」先生,為什麼歷史上公元10年蔡倫都造第二代的蔡侯紙了,加上之前第一代紙更早的歷史,在紙出現、發展一百年後,漢末紙業已漸普遍的情況下,唐榮189年造紙怎麼就成了跨時代之舉?一個土法的手工作業怎麼就變成了高科技?別人做了一百年的東西,又不是飛機大炮、到自己手裏怎麼就成了yy了?改良了一下古人做了一百年的東西,怎麼就戴上一頂「中國的古人都沒你聰明」的帽子?自己怎麼就成了神?

就算要說聰明,那也只能說三國后近二千年的億萬萬中國人民的勤勞、聰明,時至今天,這近二千年中國人民的心血彙集成的科學成果,的確是百分百、千分千比三國時代更聰明,但不應該說某人比古人更聰明,唐榮只是個中國人民心血結晶的學習者與應用者。

而紙的發明在誕生前,你會覺得複雜不可思議,可是一旦誕生並將原理解剖,你就會覺得它並不複雜,這是很正常的,並沒有半點貶低古人之意。

再回復「火焰の紋章」先生這造紙發財的第三點,我在現代社會沒親自造過紙,但由於工作關係多少懂一點,電視中也說得清楚,這種土法造紙賺不了錢,因為它的科技含量不高,生產成本更遠遠超過機器造紙。——但我相信在三國能賺錢。

還有一點不明,別的書什麼yy都可以寫,yy一百倍以上的都有,為什麼我寫個簡單的、根本不算高科技的、當時已發展成熟了一百年的「造紙」,您就怒髮衝冠?您手下留情,放一條活路好不好?

「火焰の紋章」先生,謝謝您能關注我的書,提出寶貴意見,雖然看了有點心苦,但也知道您一片好心,希望您日後不斷地監督並提出好的意見,讓大馬哈魚不斷改進,也一直保持清醒。只是,懇請您用語上委婉一些,也別那麼激動,大家都心平氣和一點,所謂「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常應放眼量」,謝謝。

最後說一句,大馬哈魚在簡介中說的「以史實為本、以人性為鏡、以破立為綱」,以及六個「沒有」,肯定是本書的原則,就算有yy,也絕對有史實為據的yy、合乎邏輯的yy,請讀者放心,也請您們監督。比如這造紙,依史按據,正常得很,就根本不算yy。

7、主角今後是投身某勢力或獨立?

自武昌起義推翻封建王朝實行民主共和,至今近百年來,中國人言行觀念中的私與公、家與國,雖經歷過數次衝擊與顛覆,但始終來說,現代人的天下觀是要強過古人,對民主、民權、民生的認識,對科技、經濟、文化的引導力,也是要強過古人,所以,我認為,如果真正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國家強盛,人民安居,主角就必須成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

另外,就算你成了天下第一良臣,恐怕也免不了兔死狗烹,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三國群雄除了劉備最不可能殺手下,其它霸主,沒一個是可以讓你安睡的,除非你學項少龍遠走他鄉。何況,很多後世的先進觀念思想,在古代推廣是會遭遇極大的豪強、門閥阻力,缺乏君主那樣的中央鐵權,是很難實施的。同殿臣僚們容你不得,連君主恐怕也容你不得。——所以主角的走向,大家很清楚了吧。

唉,其實我本是不想透露今後的情節,因為會少了許多懸念,但又怕得罪大家,上帝們啊,您們也別逼得我太緊了,否則這樣寫書我也難做啊,而且如果您們對一本書今後的情節一目了然,自己都能掐算出來,還會有興趣看這本書么?

至於有讀者說回師幽州后就少了戰爭、詭計——大哥(大姐),幾百本三國小說都那樣寫,幾千本歷史小說都那樣寫,您看得不累啊、不脹得慌啊?就象我這本書的名字一樣,您們吃多了麻辣火鍋、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吃得大腹便便,今天到這裏看看《三國清》,如品一杯清茶,清清腸胃也是好的啊。何況,唐榮也只是暫時離開戰場,不久就會重新進入爭霸,您們放心好了!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還是各相交替的好。

再說一下這個快點獨立的問題,如果很快獨立,那麼題材會有極大的限制,因為主角將被困於百廢待興的基礎設施、農田設施建設,以及招兵訓練等,不免會非常枯燥,相信很多讀者看這一類章節時都跳得比劉翔還快。而自此之後,主角由於與群雄爭霸,受人身安全之限,也會少了很多自由與灑脫,——你們就不想讓主角在自由之身時,與他一起,多幾分遊俠,多幾分經歷,多幾分冒險與傳奇嗎?

最後,本書初定字數在100萬以上,會將場面、情節做儘可能多的創新與人性化,這裏,不僅讓您看得到三國天下的壯闊,更有人性的那份酸甜苦辣。或許,三國清的「清」字,更多在於清新、清朗、而要說概括這人生百味,怕還是只能算一個引子了。

書友群283632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國清
上一章下一章

答公眾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