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國策篇

大宋國策篇

這一切,都被站在遠處冷眼旁觀的趙普看得清清楚楚。四周沒人時,趙普慢慢的問「您到底怎麼了」宋太祖這才說出了心裡話「我在想一件事。這50多年內,天下換了8個姓氏,還不算周邊那些稱國主的。這麼亂下去,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其實更有沒說出的話「現在,我趙匡胤是第9家了。要怎麼辦才能不讓第10家出現」接下來趙普的一番話在宋史上分量極重。趙宋三百餘年的安定富足、孱弱痛苦,可說就從這一刻深深種下了根「陛下慮及此,天地人神之福。此非他故,8個字而已:方鎮權重,君弱臣強。陛下若想根治,普有12字訣: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趙普下面還有話要說,可語未畢,上止之「你不用說。我已明白了」為什麼不讓趙普接著說下去呢?因趙匡胤害怕趙普一說出口就是削啊,殺啊,砍啊之類誅功臣的話。可這話不能隨便說。一說出去,那就成了五代亂世的通病:君臣相疑。況且趙匡胤也不想做第二個劉邦。而怎樣削禁軍將領軍權,趙匡胤尚未有定論。看來趙普雖滑頭,但初擔大任,一下要他拿出平天下這樣的大計,卻不是一日就可得的。但趙普一語已道破天機。必須承認,趙普開出的藥方的確對眼前這50餘年的病症是藥到病除。但再往深處想,往遠處看呢?趙匡胤、趙普這對君臣難道就沒想過,這樣做會從根本上把國家活力和民族自尊都壓抑住,最後每況愈下精盡而亡?他們就真的認為這樣做不會有第10姓(無論百家姓上有的漢族姓還是沒有的外族姓)來挑戰他們嗎?我並不能替他們給出答案,但歷史已為他們做出回答:他的王朝一共存活了319年。自秦皇統一后,這個記錄僅次於兩漢而排名亞軍。且幾乎沒有女禍、閹禍、宗戚禍、強藩禍。而漢朝歷史觸目所見,幾乎都是以上之禍,這樣比較的結果還不夠嗎?

建隆2年(961)閏3月,禁軍2位老大:慕容延釗罷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度使。從此,殿前都點檢這個官職被永久珍藏進了大宋歷史博物館。如有人想再複製趙匡胤的成功之路。對不起,此路已不通。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由石守信暫掌,有效期100多天。到期后請你喝酒,另簽合同。

令趙匡胤暫停收兵權的原因是他的母親,大宋第一老太太杜太后在6月2日駕崩,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一千古之謎。

話說臨死的杜太后突然問自己的兒子,大宋天子趙匡胤「你說你是怎麼當上的皇帝」當時趙匡胤都哭傻了,啥也答不上來。可杜太后就是不閉眼,定要他回答。趙匡胤只好說「這都是祖宗遺德」杜太后搖頭「不對。你能當上皇帝,唯一原因就是周世宗英年早逝,幼主太小,人心不附。所以你死後,要立你弟弟光義當皇上。這大宋江山才能安穩」史稱趙匡胤馬上就答應了(也許是出於安慰臨死老母的心理吧)。接下來杜太后趁熱打鐵「趙普,你當著我面,立即把這份誓書寫下來,我們都立字畫押,不要反悔」趙普寫完誓書,並在紙尾處簽上「臣普記」3字。然後裝在皇宮專用盒子「金匱」里,由謹密宮人收藏保管——以上,就是關於「金匱之盟」的官方記載。

關於「金匱之盟」的真假之謎,只要再看一下它的下一次出現是什麼時候,什麼環境,就可昭然若揭了。金匱第二次出現是在太平興國6年,是趙光義已當了5年皇帝后,才由急於在政治上復出的前宰相趙普突然提出來。

想一想當時這對君臣的處境:趙光義此前一直都活在「篡位」「殺兄」等惡性傳言的陰影里。且第一次遠征燕雲,由於他的一意孤行和臨陣脫逃而告失敗,趙匡胤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趙德昭已被他逼得自殺,無論是大宋朝廷還是他的個人威望,都已跌到谷底。而趙普則已被死敵盧多遜壓制了近七八年,不僅他自己度日如年,連他兒子都差點成為**犧牲品了。請問趙普如真有這樣的法寶,他為何不早點祭出,而使自己和趙光義鹹魚翻身呢?

一句話,所謂「金匱之盟」不過是個小小的政治把戲,不過是大宋2個頂級陰謀家趙普和趙光義間一小小交易——你讓我重新上台,我讓你平安過渡。

當然,有人要拿最後大宋滅亡之時,元將伯顏對趙宋君臣的那句傳世之語「汝家得國由小兒,失國由小兒」來證明大宋的亡國正是因為沒遵守「金匱之盟」的精神,對此,我嗤之以鼻,不屑反駁。請問,以上3位姓趙的,誰能預知伯顏的這句話?

27天之後,宋太祖守孝期滿,收兵權的問題就又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趙普不停的勸趙匡胤要收禁軍將領的兵權。趙匡胤道「他們都是我生死兄弟,必不叛我」趙普「我也不是擔心他們會反。只是他們皆非統御之才。萬一有他們的手下也用黃袍披他們身上,到時該如何收場」宋太祖恍然大悟。7月上旬,他請石守信等人飲酒(中國歷代皇帝將酒宴文化發展到極致的定非趙匡胤莫屬)。喝到興頭上,趙匡胤突然摒去左右,對石守信們說「不是你們,我做不了皇帝。可你們不知道,做皇帝真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甚至整晚都睡不好覺」石守信等人問怎麼回事。皇帝的回答直指要害「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此話將石守信們嚇得跪地發誓,絕無二心。請求皇帝給指一條活路,趙匡胤果然給了他們一條生路——釋去兵權,出守大籓,約為婚姻,多積金錢,厚自娛樂,終其天年。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即主動提出退休。

961年7月9日,宋太祖遵守諾言,給他們一一安排了新工作:侍衛軍老大石守信天平節度使,老三張令鐸鎮寧節度使。殿前軍老二高懷德歸德節度使,老三王審琦忠正節度使。且嫁女兒的嫁女兒,娶媳婦的娶媳婦,與這些功臣們都結上了裙帶。除石守信繼續保有一份有效期14個月的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這虛銜外,其餘所有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全部解除!繼殿前都點檢這極為敏感的職位(創製到撤銷擔任過的共有3人:張永德、趙匡胤、慕容延釗)之後,副都點檢一職也被永久取消(共2人:慕容延釗、高懷德)次年9月3日,石守信合同到期,自請解職獲准。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一職也被永久收藏。且從此把馬軍與步軍分開。「兩司」變成了「三衙」,最高長官變成了3個人——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合稱「三帥」

以上,史稱「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將功成萬骨枯,而眾將皆平卻不過一杯酒就打發了。落日餘暉,這幾位前周遺將、宋朝大兵打點行李就此步出汴梁,到各地安享富貴去了。他們日後跟子孫們也可說說當年勇:在鄴都如何北拒遼兵、澶州如何兵變擁主、如何平定叛亂、如何在高平以少勝多、如何縱馬淮南、如何直逼幽州。也許說到下面的陳橋兵變,李筠李重進之事,他們可能會稍稍臉紅,然後一筆帶去,不願多提吧?然後再往後?下面沒了。他們軍族生涯戈然而止了。在這些馳騁沙場的老將心中多少應還有些不舍。畢竟昨天自己還是領千軍萬馬的豪雄。天下也還有許多用武之地。江南未得,燕北猶失,西蜀割劇,北漢硬撐。要是留下來,也許能成就人生另一個偉業高峰吧?可就此退休,只能坐吃等死了。可他們內心更多的應是感謝和慶幸。翻開中國史書,得天下殺功臣的例子比比皆是。前面的文種、韓信,後面的徐達、李善長。或不用前翻后推,看看五代,郭崇韜、王峻等不就因功高主疑而最後悲慘收場嗎?

好一個杯酒釋兵權,一場極有可能引起兵變的政治鬥爭、軍隊劇變,卻以皆大歡喜局面順利謝幕。

後人卻將此事之功多記在趙普身上。朱熹「趙普佐太祖治天下,收藩鎮之權,立國家二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仁是仁,可不是趙普之仁,卻是趙匡胤之仁。就像岳飛之死,過不在秦檜。杯酒之功,又豈歸趙普?趙匡胤才是真正仁之高手,善以不戰屈人之兵。當年陳橋兵變,幾乎兵不血刃奪了天下。而今天又是一個吃吃喝喝就斷了五代之亂根。其謀略之深而兼備仁義,往前推一千年,往後推一千年。我選他為第一人,怕是異議不多吧?也許有人要反對:你不要往趙匡胤臉上貼金了。陳橋兵變明明是不仁不義,欺負孤兒寡婦。而杯酒釋兵權,也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小人行徑罷了。是啊!這兩件事是不光彩,有些虛假。可不光彩的不一定就是壞的,而虛假的東西有時也是該得到尊重的。試想趙匡胤不奪皇位,而柴宗訓以8歲之齡身處五代亂世,他的天下坐得住嗎?周朝不保是遲早的事。而又有誰能像趙匡胤一樣做得這般完美,於民無傷呢?而在對待功臣上,烹狗藏弓不過是帝王之道。劉邦、朱元璋不能免,當然趙匡胤也不能免。可又有誰做得像他一樣漂亮之極,仁義之極,最終皆大歡喜呢?

接下來一年半,宋太祖的政績乏善可陳,大致也就是以下這幾件小事。先是原後周的三大宰相:王溥於961年1月修成100卷《唐會要》。8月29日又修成40卷《周世宗實錄》。很好。有前途。我們大宋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文人騷客。魏仁浦雖是趙匡胤親家,可已厭惡了權力富貴的爭奪,沒多久就稱病要告退。雖經皇帝強加留任,卻是只在其位不謀其政了。范質則在961年7月連上2封奏疏。前一封是推薦皇帝的2個弟弟。於是7月11日,趙光義成為開封尹,趙光美成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后一封是推薦皇帝的2個幕臣:呂餘慶、趙普。趙匡胤統統欣然採納。是嘛。這才是交接工作應有的態度。8月18日,因懷疑定州義武節度使孫行友有圖謀不軌,宋太祖下詔削去孫的官爵,禁錮私第。這段期間,趙匡胤還嘗到了漢家天子的威風。961年8月,女真國不遠千里進貢名馬。次年4月,党項首領李彝興進貢戰馬300匹。趙匡胤大喜,戰馬是宋朝急需卻不出產的好東西。感動之餘,皇帝親自監工做了條玉帶賜給李彝興。此時沒人會想到:女真、党項,這點微不足道的貢品,要讓趙宋官家及中原億萬無辜百姓怎樣加倍償還。962年1月15日,趙匡胤按洛陽宮殿的圖紙改建開封皇城。4月18日,追贈已去世的大哥趙光濟為邕王,五弟趙光贊為夔王,自己第一位夫人賀氏為皇后。將10歲的柴宗訓遷去房州安置。10月17日,升趙普為樞密使,掌握全國軍政。杯酒釋兵權之後的963年2月3日,趙匡胤想讓自己的親戚,也是名將的符彥卿掌管禁軍,卻遭趙普的強烈反對。趙匡胤「朕待彥卿至厚,彥卿豈能負朕」卻被趙普反詰道「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陳橋到崖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從陳橋到崖山
上一章下一章

大宋國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