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特戰訓練標準

第二章 特戰訓練標準

楊頡根本沒有再看一眼被襲擊的三人,楊頡自信在這種情況下能躲過楊頡襲擊的人不多。楊頡揮拳向左邊一人擊去,同時飛起左腳踢向旁邊一人。楊頡的拳頭擊在那人的舉起抵擋的手臂上,隨着一聲殘叫,那人飛出三丈之遠,跌落在草間。楊頡左腳本是虛招,左腳一晃,身子一扭飛起,右腳一下子踢在那人的太陽穴上,堅實的特戰軍靴,兇狠的力道,竟把那人的頭踢爆,白色紅色飛舞成血霧,殘相使人目不忍睹。

這突然的襲擊慘烈的場面使剩下的三人一陣獃滯,等他們想伸手拔刀時,卻發現因以為豪的強健的肌肉筋骨竟不聽使喚,見過生死,經過戰火的恐怖分子們知道自己是被對方恐怖的殺氣震懾,當然也知道這樣的後果,可是身子總有些發軟,腿有點打顫。

楊頡牢牢的記着教官的話:「戰場上生死一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要獅子博兔盡全力」

獃滯的三人甚至還沒有拔出戰刀,就被掌刀砍斷脖子、拳頭震碎心脈、鷹爪捏碎喉骨而死。

楊頡從地上拉起來因恐懼而發抖的李影,他知道李影並不怕死,但被男人姦污而死的恐懼是她無法忍受的。他不知道李影的恐懼還因為他製造的慘烈場面,作為特戰隊員,李影是不怕殺人和被殺的,但是當她看到楊頡一腳踢爆敵人的頭顱時,她還是不能控制自己渾身的戰慄。一直到後來楊頡再三告戒特勤大隊的隊員們要獅子搏兔盡全力時,她才漸漸明白自己對這一要領的理解竟比楊頡晚半年之舊。實際上,不要說李影,當時同時受訓的特戰隊員能真正理解並運用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而已,儘管教官再三強調這是用血換來的教訓。楊頡也是因為當學生養成的好習慣------記憶並運用老師強調的重點。

李影不自覺的順勢趴在楊頡的懷裏,楊頡感到李影的恐懼,很自然的拍拍李影的後背,那絕對是每個男人在那種情況下從心裏湧起的父愛的自然表現。但楊頡說了一句極不應該,致使後來後悔不已,在李影聽來卻是震動心魄,深入靈魂的話:「影子乖,不怕啊」

李影慢慢的平靜下來,本以為瘦弱文靜的楊頡是靠了特殊裝備才能剋制忍者的李影,心裏對楊頡戰力的看法卻有了極大的改觀。

楊頡從地上揀回自己的武器,順手拾起敵人的武器,發現竟是美軍最新裝備的g38c突擊步(本為g36c突擊步槍),因為是模擬實戰演練,所以各參賽隊用的都是演慣用的空爆彈。楊頡見李影平靜了,隨手遞給她一柄g38c,兩個彈夾。

「會用嗎?」

李影點了點頭,接了過去,極為熟練的檢查了一遍,隨手打開保險。

楊頡抬眼望了望基地方向,猛烈的爆炸聲中混雜着各種輕重火器的射擊聲遙遙傳來,輕聲問了一句:「能行麽?」

李影明白楊頡的意思,他要殺回基地。李影自從見了楊頡,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便在心裏扎了根,那是一種找到歸宿和依靠的感覺。並不高大威猛的楊頡以其過人的氣質和自信讓李影深深信服。

楊頡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刃,透射著濃濃的戰意,正是這種無形的戰意,讓李影找回了特戰戰士的感覺和鬥志。

見李影點頭,楊頡輕輕一揮手,率先隱入草叢中。

上午十點的陽光已然變得猛烈,淡淡的水汽從地面上雜草間升起。楊頡和李影已經潛入基地外圍工事之內,恐怖分子們正在竭力的攻打基地的最後一道防線。

突然,一陣巨大的轟鳴從兩人頭上掠過,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停落在距離二人七八米遠的地方。

楊頡心中一動,輕輕碰了一下李影,向李影作了一個奪機的手勢。李影做了一個ok的手勢,又指了指前面。楊頡悄悄抬眼觀看,見從飛機上下來三個人,很明顯中間的人是個頭目,另兩個是保鏢。飛機並沒有熄火,還有一個飛行員在機上。遠處有十幾個人向飛機跑來。

楊頡輕輕放下手中的g38c突擊步槍,放低身子從掩體中退回來,將自己的軍刺匕首吹箭一一檢查一遍,然後向李影做了一個掩護的手勢,悄悄的潛伏了過去。

李影心中大吃一驚,顯然楊頡是想在那十幾個人到達前擊殺三人,從而奪取飛機。李影迅速的判斷出楊頡的意圖並作出最有利的火力支援方案。

兩名保鏢不停的四下游望,就在左邊保鏢發現不足四米遠的一堆草叢有點異常時,楊頡猛的站了起來,向前緊跨兩步,身子突然躍起,手中的軍刺匕首抖手射出。

楊頡無形之中佔了地利,躍起兩米多高的身影引得左邊的保鏢一仰頭,明晃晃的陽光使他的眼瞬間失明,就是這一瞬間,楊頡手中的軍刺像閃電一樣刺穿了他的喉嚨,他甚至都每來得及發出一聲警告。

右面的保鏢極為機警,發覺受襲后,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尋找襲擊者的身影,也沒有像一般武者那樣翻滾躲避,而是想很快的擋在首領身前,保護首領。但是,楊頡的目標根本不是他的首領,而是他。就在這名保鏢縱身飛起,想用身體保護首領時,楊頡那把美軍特種兵專用的m9多功能匕首就準確的射中他的咽喉。

楊頡匕首出手,根本沒再看一眼那人,雙手化為掌刀,以力劈華山之勢劈向中間之人。

楊頡這招名叫「雄鷹搏兔」,上面兩手的動作本是虛招,真正的攻擊是下面的腳的彈踢,動作隱蔽,力道驚人。楊頡不知道,他所攻擊的人就是令整個世界又恨又怕又不敢惹的寂寞軍團的總首領布魯姆斯,布魯姆斯號稱「銅筋鐵臂」,歷經生生死死,經驗豐富,倉促受襲之下,並不慌張,極為自信的舉拳相迎。

掌刀與鐵拳相遇,聲音並不太大,布魯姆斯頓覺拳面如中刀割,一股劇痛沿着手臂傳來,痛徹心底,緊接着就感到心口之處如中巨錘,一口鮮血噴了出來,身子倒退了幾步,蜷縮著到了下去。

無論是誰,後來說起這件事,都不相信,世界頭號恐怖頭目,被美軍追殺十幾次戰力非凡的布魯姆斯竟被一招而斃。布魯姆斯本人至死也不相信,有人敢在那種情況下偷襲自己,這恐怕也是楊頡成功的因素之一,所以後來楊頡一直強調「越安全越危險」。

李影在後面有一種看電影的感覺,因為這些動作太和諧了,簡直就是事先排練好的。但她知道這正是楊頡的厲害之處,制敵之先,算敵之未動。

楊頡本是「江南太清門」傳人,從小就被母親用祖傳秘方配置的藥水洗毛伐髓,筋骨氣脈異於常人,而楊頡又是天生習武的料。他不僅是練武,而且是研武,每一種武術招式都被他該的似是而非,但有非常實用。他在練飛刀時,就分成靜、動、欲動不動、欲靜不靜四種來練。以他自己的方法,他前後用了八年的時間才有所成。

所以他對自己的飛刀絕技信心十足,事實證明,他的確有自豪的本錢。

當楊頡一擊功成時,前來迎接布魯姆斯的恐怖分子們距離楊頡已不足十五米,就在楊頡落地的瞬間,李影手中的g38c突擊步槍幾乎同時響了起來,一排子子彈橫掃了過去,這些恐怖分子完全被楊頡吸引,根本沒來得及躲避,好在有防彈衣,死傷不重。但這給楊頡創造了寶貴的幾秒鐘,楊頡就地一滾,隨手將身上兩枚手雷扔了出去。李影藉著手雷爆炸的塵土,迅速躍出掩體,邊射擊邊向楊頡靠攏。

楊頡扔出手雷后,幾步跨上飛機的台階,一個魚躍,撲入機艙。一顆子彈擦著楊頡的左肋射過,楊頡早在扔出手雷后,就抽出自己最喜歡的92式5.8毫米手槍,這種手槍在威力、精度和火力持續時間這最重要的三大因素上,都體現出近乎完美的優勢,特別是20發的彈夾,因為敵人是不會等你換彈夾的。楊頡身體一蜷,抬手對着飛機駕駛員就是四槍,因為敵人都有防彈衣,楊頡四槍廢了他的四肢,隨後走進駕駛艙。楊頡知道ah-64(阿帕奇)駕駛艙的前後兩部分都裝置《標準》的飛行操控裝置,以及控制直升機飛行所需的顯示幕.其中最重要的是「目標獲得標定瞄準器」和「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tads/pnvs),這些都裝置在阿帕奇的機鼻上。「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位於阿帕奇炮塔的上方,包括一具熱影像瞄準器,而這具瞄準器和飛行員的飛行頭盔是同步移動的。這個頭盔是很傑出的設計,可以配合每個機員的頭型加以調整,使他(她)只要轉一下頭,就可以使用直升機的武器和感測器瞄準。

楊頡摘下飛行員的頭盔,不禁一愣,一雙美麗的灰藍眼睛正恨恨的望着自己,雖然楊頡不知道眼前的女人就是寂寞軍團的二號人物-----威廉•茉莉沙,英國前情報處主要成員,英國政府懸賞六百萬英鎊緝拿的重要分子,但是他清楚的記得教官的生存鐵律----對敵人的憐憫就是自殺。所以他揮手一掌將其擊斃,扔下飛機,自己戴上頭盔,按照訓練時教官講的試探著駕駛這架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

李影剛跨上飛機,飛機就搖搖晃晃離開了地面。

後來李影讚歎楊頡竟然會駕駛飛機時,楊頡的一句話差點沒讓李影氣死,「那裏啊,我根本就是瞎碰,上了天之後,才摸著怎麽讓它飛。」

ah-64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先進攻擊直升機,具有很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可執行戰鬥、救生等任務,並可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執行反坦克任務。

武器裝備:一門xm-230-e1型30毫米機炮,備彈1200發,其外掛點可攜帶16枚「海爾法」導彈「地獄火」導彈,也可選掛4個19管火箭發射巢,共76枚70毫米火箭彈。

尺寸數據:旋翼直徑14.63米,尾槳直徑2.77米,機長17.76米,機高(至垂尾)3.52米、(至尾槳)4.30米,短翼翼展5.23米。

重量數據:空重509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9525千克,最大外掛載荷771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365千米/小時,巡航速度293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12.7米/秒(海平面),實用升限6400米,航程482千米,最大續航時間3小時9分。

前駕駛艙內,是阿帕奇武器系統的主要控制系統。武器的目的主要是摧毀敵人,而ah-64幾乎可以摧毀它所偵測出來的任何種類的目標。阿帕奇機首下方是一門30毫米m230鏈炮(麥道公司所製造的),這種鏈炮所發射的是一種重量很輕的30毫米炮彈,而不是a-10攻擊機gau-8機炮所使用的那種重量型30毫米炮彈。而它的炮彈的編號是m789,有着很小的錐形裝葯彈頭,可以射穿幾公分厚的裝甲。這表示,它可以從上方或後上方摧毀一輛坦克,而且幾乎可以摧毀目前使用中的任何種類的裝甲人員運輸車,或是戰鬥車輛(也許只有布萊德雷戰鬥車和英國的「戰士」戰鬥車例外)。m789炮彈也有人員殺傷破片彈,對於暴露在炮火下的敵人地面部隊最有效果。這門m230鏈炮的裝填器可以裝填1200發炮彈(摘自網絡)

楊頡很快就弄明白其中的訣竅,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不用懂太多的技術,只需要知道讓它向前向上向下,怎麽開火就行」。

李影喊到:「注意狙擊手和防空武器!」

楊頡一句「收到」,一名躲在草叢中的狙擊手被炮彈炸成碎片。一名肩扛毒刺」導彈的恐怖分子成了李影的槍下之鬼。

基地正遭受到恐怖分子最猛烈的攻擊,大衛上校清點人數時發現,基地所有留守五百六十四名隊員已死傷慘重,能夠作戰的已僅有不足三十人,他清楚的知道,這些人再也不可能抵擋住恐怖分子的下一輪進攻了。絕望之中,他甚至有放棄抵抗的想法,如果對手不是寂寞軍團的話,因為他清楚寂寞軍團對美軍戰俘的摧殘和折磨。當他懷着對生命極為留戀的心情拿起望遠鏡搜尋救援部隊時,他驚喜的發現正有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着恐怖分子開火,在望遠鏡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恐怖分子慘死的情狀。

他興奮的大叫道:「夥計們,飛機!飛機!我們的人來了!」殘餘的人員紛紛涌到瞭望口,果然,空中盤旋著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正對着基地的防空武器發射導彈。一種患得患失的心態襲上大家的心頭。

楊頡駕駛着飛機巡迴飛行了一圈之後,狙擊手和能對飛機構成威脅的東西全被消滅,連基地僅有的兩座多功能防護台也被楊頡用導彈摧毀。

大部分恐怖分子並不知道這一變故,當飛機飛臨他們的頭頂時,有些人甚至熱情的向飛機揮手。現實很快摧毀了他們的熱情,xm-230-e1型30毫米機炮的威力甚至可以穿透幾公分厚的裝甲,這些恐怖分子身上的防彈衣形同虛設,就連李影操控的那台恐怖分子自己架在機艙口重機槍也能輕鬆的撕碎他們的身體。

整個飛機就是一部死神收割機,射出的火舌足有四五尺長,子彈像長了眼睛,在人群中跳躍着,尖叫着。

沒有了防空的威脅,飛機大搖大擺的在恐怖分子頭上飛來飛去,一輛剛剛駛出叢林的裝甲車還沒來得及參戰,就被楊頡的目標獲得標定瞄準器鎖定,一枚「地獄火」導彈輕鬆搞定。後來楊頡發現人群密集的地方,就扔上一枚「地獄火」,反正不用白不用,拿導彈當手雷用唄。

基地殘存人員,紛紛走出掩體,有的爬到高處,指點着叫罵着看熱鬧,剛才欲死的絕望化作一種歇斯底里的發泄。

收割戰很快就結束了。寂寞軍團苦心經營十幾年的家底,一千四百九十五人,包括大小頭目無一漏網。

當中國特戰隊奉命趕回基地時,楊頡正很紳士地站在飛機旁,一手牽扶著李影的縴手,一手作出「請」的姿勢。

看着滿目狼藉的戰場,隊長不由得長出了口氣,擁抱着親切地拍拍楊頡的後背,不知說什麽好。畢竟李影不僅沒受到任何的傷害,還勇敢的殺敵立了功。

長出了口氣的還有一直通過衛星觀看全程的指揮中心的各國將領們,尤其是美軍中將莫里,當他看到老對手布魯姆斯蜷縮著到地后,馬上命人將鏡頭切換放大,布魯姆斯那臨死前的每個細節,都通過屏幕展現出來。激動的莫里就在指揮中心向美國總統報告了這一消息。美國上下一片轟動。

最激動的卻是美軍參賽特戰隊的瓦里夫少校,他仔細的統計了被楊頡擊斃的匪首的數目,並算出應得的賞金。當他興奮的向楊頡報告獎金數目為四千五百七十萬美元,另加六百萬英鎊和對抗賽主辦方獎勵的六百萬美元時,楊頡毫不猶豫的表示將用五百萬的薪水聘請他全權負責處理此事。瓦里夫少校高興的差一點暈過去,他原以為能有二十萬的報酬就很不錯了。

瓦里夫為此辭卻了自己的工作,專門解決此事。瓦里夫的辦事效率是極高的,美國政府這次也極為說理,毫不猶豫的兌現了承諾。

李影雖然從中分得了兩千多萬美元的獎勵,但沒有絲毫的興奮,尤其是看到柳青青親熱的摟着楊頡的脖子歡呼跳躍時,一種痛,痛入心骨的痛,痛的讓人心碎神傷的痛,在她身上從裏到外,從上到下的蔓延。

彷彿失卻了自己的另一半一樣,李影的心隨着楊頡的遠去而消散。李影病了,特戰戰士李影,走出飛機時還精神百倍的李影,病了。

一病三個月。

李保國,男,二十四歲,山東大學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稱「格鬥王」。四年軍齡中,從一名普通的戰士,打成特種兵,又被「舉薦」到特勤大隊。檔案里評語為「目無領導,無組織無紀律,打架滋事是常事。」特勤大隊的評語是「擅格鬥、無線電、計算機,技術全面,為人正直,愛衝動打抱不平。」楊頡的評語是「肯學習,肯動腦,知錯能改」

楊頡的評語是有來頭的。非洲對抗賽之後,中央組建特勤大隊,前期人員由各部隊推薦,人員已到位。隊長一職卻成了困擾軍委各位老將軍的大問題,本來參賽隊隊長李勤虎最合適,但李勤虎文化水平略低,不太符合軍委要將特勤大隊建成中國最新型戰力最全面的要求。要震住各部隊舉薦的這些「人才」,還真的用李勤虎這樣的人。

各位將軍將情況向主席反映,希望主席拿個主意。不料主席卻說:「我看那個楊頡就很好,我們的小影子可以作他的副隊長。說起來我們這些人的下一代中,還就是小影子是這塊料,而且交給她,我們也放心。」

各位將軍對主席讓李影做副隊長沒有一點意見,本來讓李影參加對抗賽就有培養的意思,否則有怎會在基地被圍后,由指揮中心發出那樣的命令。

在楊頡上,政治部主任劉楠山首先發表意見:「楊頡固然是最合適的,可是他就怕不願意干,上次好說歹說才以特約隊員的身份參加,我們答應給他的六百萬人民幣還沒兌現哪。」

李上將也說:「楊頡的脾氣軟硬不吃,怕不好做工作。」

主席笑了笑:「小影子的病好了嗎?」

李上將趕忙笑着回答:「這點小事怎麽驚動了您?好了。」

主席笑道:「我還知道小影子是因為這個楊頡病的,楊頡有個女朋友叫柳青青,對吧?」

眾人一驚,主席連這個都知道?

主席看了一眼眾人,對旁邊的秘書揮揮手,秘書緩緩拉開投影屏幕上的帷幕,一會兒,楊頡在非洲軍事對抗賽上的所有表現都清楚的播放出來,甚至連與柳青青親熱的鏡頭和李影悵惘若失的鏡頭。

隨後,主席靜靜的說:「楊頡是個人才,天生的軍事人才,如果不能為我所用,他日必為人所用,你們看。」

說着,向秘書點點頭,屏幕上顯示出美國的莫里中將與總統的對話圖象,電腦合成聲音:「這種人才在**那裏竟然只是一個普通士兵,簡直就是對人才的侮辱!」

「那你就想法把你心中的想法變成現實!我會給你提供一切幫助的。」

「這是對抗賽指揮中心的原版資料,我們原來看到的都是被處理過的。怎麽樣?還有多大的困難?」主席雖然沒有明確的指責誰,但大家都明白主席的意思。

「那就讓李勤虎先代理幾天,你們要抓緊時間,恐怕李勤虎支持不了幾天。」主席接着說,「我們要組建的部隊已經超出李勤虎的認識能力之外,再說這些士兵恐怕也不好帶。」

主席說這話是因為這次向各部隊下達的命令其中有一條「有一技之長,不愛安分守己」的優先。各種刺兒頭、毛病兵組成的精英們的長官必須得有兩把刷子。

果然,李勤虎上任沒三天,就被人出了洋相。

李保國可不管你是隊長,也不管你曾經參加過非洲軍事對抗賽。用他的話說就是你衝出亞馬遜也不行,必須有真本事-------打過我。

兩人一伸手,沒四個回合,李勤虎就被李保國一腳踹出去,圍觀的士兵激動的嗷嗷直叫。

接着一個叫南為仁的,戲謔地要求和隊長比槍法,李勤虎雖然也是連種十環,可是南為仁把靶子有拖遠50米,而且十發子彈竟從一個彈孔穿過!驚訝的士兵們好幾分鐘沒緩過勁來,掌聲尖叫聲足足持續了十分鐘。

李勤虎再指揮就不太靈了。

這時,劉楠山親自出馬,終於弄的楊頡退無可退,只好說徵求一下柳青青的意見,劉楠山聞言一笑,因為柳青青……

果然,柳青青極力支持楊頡出任大隊長。但是楊頡提出不能耽誤他的學業。劉楠山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楊頡果不孚眾望,上任一個月,李影催了三四次,始終不見迴音。特勤隊的傢伙們私下裏洋洋自得,以為嚇住了這個還沒出校門的學生隊長。

一個月後,特勤隊突然接到命令,全體開拔,前往福建某基地受訓。楊頡大膽的對特勤隊作了改革,,只留有財務和政訓兩個單位,取消了包括後勤部在內的一切閑雜機構,相應的隊員的伙食實行商業運作,公開對外招標,當然招標的對象要經過政工考察。隊員的伙食標準作了大幅的提高,相應的,所有隊員都接到一本《特勤隊隊員考核標準》,在《標準》中,楊頡要求除李影之外的所有人必須在一個月內作到單項達標;兩個月內,戰略戰術考核達標;第三個月實戰檢測。

《標準》中不僅有達標要求,更多的是解說各項動作技術、及其運用和意義。楊頡的《標準》實際上就是一部全面的特戰戰士手冊。楊頡根據實際情況,限定特勤隊隊員在一個月中必須達到的《標準》,楊頡是根據實際情況預測限定的,包括體能與徒手格鬥的訓練、刀、箭與技法,槍的射擊訓練、輕重武器與使用,如何佈雷、詭雷安裝,野外生存等。楊頡說,這幫傢伙都是在一些方面出類拔萃的,如果沒有更高的要求,讓他們開開眼見識見識,他們的尾巴要翹到天上去的。

楊頡給李影的命令是不做要求,不統一訓練,不強迫,給他們最大的自由。因為在《標準》的最後,有楊頡少有的粗話:不能達標的,滾蛋!

也就是說,李影只負責最後的檢測驗收。

這幫傢伙拿到《標準》之後,在新基地轉了一圈,紛紛感嘆:「這還真是***折磨人的地方。」

李保國看了《標準》后,不由長嘆一聲:「見了天外人,方知井底蛙!」

南為仁看了《標準》中火器部分后,感嘆道:「射擊,小道也!」

軍委各位將軍看到《標準》后,不由得齊集在主席處,紛紛向主席進言,要求將《標準》印發各部隊參照執行。主席笑了笑,指了指李上將,(因為楊頡直接受命與他):「還有更多哪。」

李上將將手中的材料分發給眾人,笑道:「還是主席有遠見,這個楊頡還真是個人物。這是他給軍委提的建議:組建黑客部隊,招收高學歷特戰隊員,建設一支女子特勤隊。

主席笑道:「看,都想到我們前頭了。部隊就需要這樣有遠視的人才。」

一個月後,特勤隊戰士百分百達標;兩個月後,達標90℅。人數僅剩下三百四十六人。

第三個月,楊頡特意請了一個月的假,制定了囊括襲擾破壞,暗殺綁架,敵後偵察、竊取情報,心戰宣傳,特種警衛,反顛覆、反特工、反偷襲,營救人質、抓捕罪犯,滲透敵後執行偵察、破壞、襲擾等秘密任務在內的實戰檢測方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之抗日夢――特戰鐵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我之抗日夢――特戰鐵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特戰訓練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