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雙子)

第222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雙子)

滎陽大周營帳中,孫炅腆著一個大大的肚子坐在主座上,孫沛斐一身戎裝立在軍帳中,風神俊立如同初升的朝陽,瞧著牆壁上掛着的輿圖沉聲道,「如今咱們大燕瞧著局勢大好,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實則威如累卵。」

「周帝姬澤如今坐鎮陝郡親自督戰,周軍上下士氣大振,悍不畏死,洛陽城關城牢固,器械糧草齊備,有名將封長玄坐鎮,又有着這股子士氣,可謂銅牆鐵壁,不是很容易打破的。而若咱們率兵繞過洛陽直襲陝郡,又擔憂封長玄洛陽城中出來,與護守陝郡的高留仙前後夾擊,將大燕軍包了餃子。便是僥天之幸,咱們費了大堆軍力人力攻破洛陽城,消息傳出去,周帝得了消息再行避入潼關,時間綽綽有餘。」面上閃過一絲肅然之色,

「如此想來,姬澤此番出潼關,瞧著極為冒險,仔細分析,竟是進可攻,退可守,竟是個有大氣魄的!」

孫炅聞言怫然不悅,若是此時發此話的人是旁人,不是素來心愛的幼子,怕是早就直接發作命人拖出去責打了。「你可是老子的嫡親兒子,有這麼長對方誌氣,滅自己老子的威風的么?」

孫沛斐微微一笑,「瞧父皇說的,我是你的兒子,難道竟不盼着你功成,想着自己兵敗身死么?」

他眸中泛起沉沉精光,「兒子的意思,如今咱們和大周在東都城外纏鬥,徒耗功夫,待到天下其他各處醒悟,出兵勤王,我們腹背受敵,局勢便會變的不妙。不若分一支兵向東南而下,襲睢陽城。取江淮之地糧米補充咱們後勤,方可將戰線拉持久,就算當真丟了河北後方,也不至於立即潰敗1!且江淮之地乃是大周重要的錢糧之倉,縱然周軍多了嶺南之地,想來那等瘴癘之地也沒有什麼糧食產出規模,關中糧食賦稅可謂大半來自江淮,咱們佔了此地,可以逼急周軍,逼着他們主動出兵與咱們出戰,一旦封長玄用兵焦躁起來,說不得咱們就有取勝之機了!」

孫炅聞言面色閃動,似乎開始深思此事。

帳中大燕軍中宿將謀士聽聞孫沛斐建言,面上閃過欣慰之色。

其實如今東都戰局焦灼,孫炅帳下諸多人士心中亦有焦躁之意,未必沒有有識人士瞧出江淮之地的重要性,只是東都洛陽如今懸在孫炅面前,更有一個親征的大周皇帝姬澤鎮駐在離洛陽附近的陝郡,猶如掛在孫炅的甜美果實,散發着致命的吸引力,吸引了孫炅的全部注意力,孫炅一心一意盯着東都洛陽,根本不肯將心思半分移開去其他地方。且近來這位新帝性子愈發暴躁,眾人畏懼孫炅脾氣,略一提出被斥退後便不敢堅持己見。慶王孫沛斐到底是孫炅多年以來最寵愛的兒子,方敢理直氣壯的諫言。

傅弈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願意帶一支軍隊南下,遠襲睢陽。若半個月內不拿下睢陽城,便以死領罪。」

孫炅聽聞此言神色微妙,遲疑良久,方道,「此事不好現在就決議,你們都下去吧,容朕在想想,再想想!」

洛陽城外圍近日周燕雙方軍隊發生過數次相遇大戰,屍山血海,燕將由勒康結束了一日大戰,神情疲憊的回城,捧着手中的頭盔大跨步走在滎陽太守府中,待到走到孫炅屋子門外,慶王孫沛斐從屋子裏走出來,見了由勒康,面上露出敬重神色,有禮道,「由勒將軍。」

由勒康點了點頭,心中生起一股滿意之色,「原來是慶王殿下。」

孫炅起兵之後,性子日益暴躁,身邊將領從人都深受其害。自孫沛斐來到滎陽后,苦勸孫炅收斂少脾氣。軍中宿將都因此受益,對慶王孫沛斐都頗有好感。且這個青年年輕俊朗,待人接物謙遜有禮,進退有道,對每位帶軍的將軍都十分有禮,實在是一個招人喜歡的青年。

「殿下剛剛從陛下身邊出來?」

「是。」孫沛斐頷首,「父皇不愛一些文書瑣事,我便幫着整理一番。」

「那等文書瑣事確實繁瑣,也虧得是慶王殿下方能處理的來。」由勒康滿臉堆笑,「慶王殿下,我家中有一個小女,今年十六歲,生的也算是美麗,性情明快,是咱們河北女兒的典範脾氣,想要將她許配給你,你覺得如何?」

孫沛斐面上微微顯出一道裂痕,「多謝由勒將軍抬愛,只是沛斐如今心無旁騖,且雷鳴寺方丈早年對沛斐有批語,命格頗奇,不宜早娶,只好辜負您的一片心意了!」

「不宜早娶有什麼關係?」由勒康大咧咧道,「我那女兒只要能夠許出去就好,便是給你做妾也可以啊!」

孫沛斐聞言一個頭兩個大,連忙一番塞責悄悄溜走。

滎陽夜色如水,一月如鈎,高高掛在藏藍色的天幕之中。這一日的戰役中燕軍小勝,封長玄丟下了近千人的性命。孫炅心情頗是暢快,結束了一日的國事後,竟有心情在夜色中略散一散步。

「高尚啊,朕聽聞近日軍中對慶王殿下頗有贊語,說慶王為人仁善,見識卓著,比安王優秀,可是有這麼一回事?」

高尚笑着道,「慶王殿下確實頗為優秀,近日來在軍中表現不錯,他又是龍虎將軍曹平的嫡親外甥,曹平在軍中自是為之一力交遊,要說得了一些讚譽那是有的。但兩位親王究竟誰更優秀,微臣等卻是不敢亂議。」

孫炅聞言心情頗好,指著高尚道,「你這老貨,竟會避重就輕。」

天上的星子閃爍,照耀着府邸中亭台樓閣閃閃爍爍的影子,孫炅眯了眯眼睛,靜默下來,自己雖避諱太子之事,但膝下只有這兩個兒子,他日這大燕江山自然也只能交到這二子之一繼承。從前孫沛斐一心愛好山水詩文之事,避諱入政從軍,自己麾下諸多文武官將無奈之下只得擁捧長子孫沛恩。便是次子舅家曹氏心又不忿之意,也沒有什麼反抗的底氣。如今孫沛斐改了從前念頭,留在自己身邊效力,這等格局便登時被打破。大燕百官不得不考慮分立站隊之事,軍中念頭便有幾分奇怪。便是自己,也不得不正式面對這個問題。

「高尚,」他問道,「你覺得朕該立安王和慶王誰為太子?」

高尚聞言大駭,連忙低下了頭,推脫道,「此乃陛下家事國事,微臣不敢妄言。」

孫炅擺擺手道,「沒有關係,你儘管說你的真心話,無論什麼,朕赦你的罪過就是了!」

高尚聞言方正了正神色,朝孫炅恭敬道了一個禮,「既是如此,微臣便說了!」

「兩位親王都是人中驕子,安王尚武,慶王好文。安王殿下十六歲就入軍中,浴血沙場;慶王殿下自幼隨大儒開蒙,熟讀詩書,。兩位大王都是一時人中佼佼者,任得一位,都可繼承陛下打下的江山成為一代明君。究竟誰更適合做太子,依臣看來,看的不該是兩位殿下誰更優秀,而是陛下您了!」

「哦?」孫炅聞言感興趣問道,攏了攏身上的大氅,笑道,「這話怎麼說?」

高尚微微笑道,「依臣所看,誰更適合做太子,便看陛下立儲之時打下的疆土。若是陛下依舊如同從前一般只鎮河北三鎮之地,這儲位當選安王,河北之地胡漢雜生,胡人乃是其中主流,其好尚武力,安王殿下胡人血統更純正,且頗有軍武之功,自然更受河北軍民擁護。」面色微微肅然,「若是陛下成萬事之功,為天下之主,坐擁萬里江山,則當選慶王。——畢竟,放眼天下不僅是胡人的天下,佔了大多數的是漢人。慶王殿下身上有一半是漢人血統,更能夠安撫天下漢人軍民;且,」頓了頓,

「打天下的時候可以依靠軍武之力,日後天下平定治理國事,難道還能夠依靠馬上勇武么?慶王殿下自小隨范陽大儒學習,精通漢人書文之道,批閱奏摺決斷國事較諸安王殿下更是容易!」

夜色藏藍,一片烏雲飄過來,遮住了天上月光。孫炅聞言沉默良久,方道,「夜深了,咱們回去吧!」

東都城外大周和偽燕朝兩軍相對峙焦灼,萬里之遙的河東軍帳中,安王孫沛恩接到滎陽傳來的書信,沉默良久。

蕊春一身軍甲走到帥帳前,揮開帳簾進了軍帳,一股酒熏之氣撲面而來,孫沛恩坐在帳中抱着酒罈喝的醉意深深,不由心疼不已,上前一把握著孫沛恩手中的酒罈,急急勸道,「殿下,你別再喝了!」

孫沛恩推搡蕊春的手,喝道,「滾,別攔我!」

蕊春跌倒在地上,瞧著醉意熏熏神情低迷的孫沛恩,眸中閃過心疼之色,「殿下。」

孫沛恩滿腹怨言,忍不住道,「春兒,本王一心想得到父皇承認,十六歲就入軍營,征戰十數年,本以為父皇看的到我的好處,定是屬意我做太子。沒有想到,」面上露出諷笑之色,「二弟不過去了滎陽幾個月,便得了父皇青眼,父皇麾下大大小小的官員亦是對之交口稱讚,我得了密聞,父皇有意將大燕江山交到他的手上。父皇究竟將我這個兒子當做什麼?我已經努力打拚至此,父皇為什麼這麼瞧不上我?難道我就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么?」

蕊春只覺心中溫柔疼痛,將孫沛恩擁在懷中,柔聲安慰道,「殿下您別難過,只是你如今不在陛下身邊,與陛下感情生疏了些,沒有考慮到你的感受罷了。待到你回到陛下身邊,陛下自然會注意到你的好!」

孫沛恩望着蕊春,眸子露出一絲迷茫之色,「會么?」目光慢慢堅定起來,

「不,不可能。孫炅他當年為了奪得軍中曹氏派系了支持,逼死了我娘親,對我這個娘親留下的兒子自然百般看不順眼。孫沛斐,孫沛斐,卻是他從小就十分喜歡的兒子,

孫沛斐出生的時候他剛剛當任平盧兵馬使,正是最春風得意的時候,覺得孫沛斐是他的福星,從小就十分喜歡。我十六歲入軍營,常年住在軍營與軍士同甘共苦,摸爬滾打的時候,父親卻在府中親自教二弟弓馬;我這些年大大小小打了數十場戰,受傷無數,好幾次差點死掉回不來,那對曹氏母子卻什麼也沒做,只在范陽府中和父皇做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呢。」

蕊春聽着孫沛恩怨毒的話語,「殿下,越是這般您便越是不能放棄。難道你心甘情願瞧著大燕天下落到慶王殿下手中么?」

孫沛恩聞言瞧著蕊春,眸光一點點的犀利起來,森然道,「孤自然不肯。」

他立起身來,聲音沉着堅定,「曹氏母子如今有的一切都是她從我們母子手中一點點的搶去的,孤要他們通通還回來,付出代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恩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2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