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張獻忠入蜀(一)

第五章 張獻忠入蜀(一)

李白一首《蜀道難》,道盡了巴蜀的天險。其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是為後人廣為流傳,只得望蜀興嘆。

蜀地位於明朝西南的腹地,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川西包括阿壩、甘孜、涼山三個自治州,毗鄰青藏高原的西部,俱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川東以盆地為主,山地所環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

蜀地天然屏障,西北以高原為主,由西北入川比登天還難,《蜀道難》所說的劍閣就在西北部。東南主要山地、丘陵為主,相對於西北,由東南入川,天地之別。高原、山地繞環,鑄就蜀地「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之美名。

蜀地的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諸葛亮隆中對就是看重蜀地的天險。進,劉邦創立漢室四百年基業;退,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後來又有多少豪傑於蜀地創立割據政權,無不證實蜀地頂呱呱好地方。

李自成勢頭高過張獻忠,張獻忠豈是小媳婦,甘居人下。張獻忠拿下重慶,巴蜀告急。左良玉擁兵自重,不願出兵。南京方面相隔千里,君臣正坐地分贓沒空,你們看着辦吧。

蜀地作為帝王視野中的西南重鎮,明初朱元璋當然極其重視,派愛子朱椿就藩蜀地視為蜀王。

1644年,蜀王已傳12世,人丁興旺,富甲一方。

巍峨的樓宇層層疊疊,坐北朝南的輝煌建築群,由南進入端禮門、承運門,即至王府正殿承運殿。層巒疊嶂雕樑畫棟的承運殿,頗有皇宮氣勢,只是缺少所謂越制的御用裝飾,承運殿以外佈置了樓台亭閣山石花草的皇家苑。

王府四周築有高大的城牆,長打2公里。在外還設置防衛水壕,俗稱御河。在在外,還有一道長4.5公里,高一仗的蕭牆作為外圍防區。著名的金河從蕭牆南腳由西向東逝去,跨越金河至端禮門,由3條氣勢雄偉的漢白玉石橋連接。

有明一代,也只有蜀王的王府可與皇宮相比。蜀王府建於洪武十六年,朱老爺子愛子心切,總不至於就這件事問罪自己的愛子,老頭子都不管,後世帝王也就將就將就不管。況且蜀藩財大氣粗,天高皇帝遠,你皇帝敢動我一下看看,小心我掀翻你的龍庭。

大西張拿下重慶,已經進入蜀地平原地界,兵鋒直指成都。逍遙兩百多年的蜀王終於第一次感到生命的危機感。

第12代蜀王朱至澍和他的同宗兄弟一樣,第一個念頭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逃。他可不想做王爺第幾,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農民軍到底殺了多少個王爺。

朱至澍整裝待發,行禮大包小包,金銀首飾,字畫古玩,值點錢的東西一律全收,不納下一絲一毫。

這麼大的陣容,瞎子也看得見。小鬼未動,大鬼先行。

這下可把成都巡撫劉之渤氣暈啦!仗未打,士氣全讓你給泄了。藩王逃跑,皇帝不會怪罪,他們並沒守城的責任。但是成都城的大小官員就不同啦,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不然就是有一百張嘴也沒用。

朱至澍還沒走幾步,劉之渤快馬加鞭,滿頭大汗,趕到車架前,雙手一張,喘氣道:「蜀王、、、蜀王莫走。」

蜀王掀開車簾,「哦,是劉大人啊!有何事?」腦袋一想,莫不是要和我一起走。

「王爺,不能走啊!蜀地不能沒有王爺啊!」說着跪倒在地。

朱至澍頭皮生熱,直撓痒痒,不知所措道:「劉大人這不是為難本王嗎?」憑你們要是能擋住八大王,我還用逃嗎?

「王爺,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您就此一走了之,張賊一來,城中軍民只得束手投降張賊。」

「再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城不可一日無主。您是蜀地的王爺,黃天貴胄,沒您我們做不了主啊。」

真理面前,誰敢辯駁,滅了你。朱至澍無話可說,不知如何是好。

「嗒、嗒」馬蹄聲漸近,「駕啊」一群人快馬加鞭。

「嚦」,馬停。眾人下馬,跪倒於地,齊聲道:「王爺莫走。」

總兵、知府、知縣大大小小官員齊全,劉之渤留了一手,夠絕的!將大小官員叫齊,制止自己走人,看來自己是走不了啦!

蜀王只得乖乖打道回府。

回到府中,百官齊聚,共商國是。總兵劉佳允開口道:「王爺,張匪人多勢眾,手下又是些殺人不眨眼的暴徒,可比正規軍。而我們兵少將寡,宜儘快招募兵勇。」

「是啊,王爺,應該儘快招募兵勇,否則晚了就來不及啊!」眾官互相應和,爭相呼應。

「草,要錢就直說嗎?還拐彎抹角,你們以為我是傻子啊!」蜀王心中暗罵,誰人不知道招募兵勇又要發錢,蜀中府庫的錢糧少得可憐,也不知進了哪個混蛋的口袋。都知道我蜀王富甲一方,府庫就算最富之時也比不上蜀藩藩庫中三成。蜀王經略蜀地12世270餘年,推擠起來的財富可能比國庫還多。

蜀王為難道:「太祖高皇帝有遺命,藩王不得干預國家軍政,此乃祖宗之法,萬一本王把銀子拿出來募兵打仗,皇上肯定會以為本王要謀反。這、、、、、、」蜀王看上去頗似為難。

「王爺都火燒眉毛,生死關頭啦!王爺若您拿出藩庫中銀兩避過此次大劫難,我等願上書稟明緣由,力保王爺。」知府龍文興施禮失聲懇求。

眾人又是一番應和,「我等願聯名上書。力保王爺。」

話都說到這份上,就是割肉刮骨也得給。蜀王臉色難看,笑比哭還難看,答應出錢募兵。

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蜀地平原沃野千里,一馬平川,張獻忠大軍頂着炎炎烈日快馬飛奔,一個個灰頭灰腦的傢伙,成群結隊頗似蟻群,所經之處寸草不留。

獵物的肉香,鮮血的腥味,牽引著虎狼之師前進的步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復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復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張獻忠入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