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集 想有個家(下)

第七十三集 想有個家(下)

孫丘的故事講完了,監舍內一片沉靜,大家無不長吁短嘆。曹指導員驚訝地問道:「從那以後,你再沒和妹妹聯繫過?」

「沒有!」孫丘答道。

面對這一特殊情況,曹指導員一邊勸他安心服刑,一邊說:「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尋找妹妹!」

來到辦公室,曹指導員就讓汪副分監區長發函與天都市的民政部門取得聯繫,希望他們幫助查找孫丘失散一年的妹妹孫林。

民政部門的人得知后都認為,孫丘的妹妹一定是一個人在街頭流浪,於是派人在街頭、車站等乞丐較多的地方查找。可是,事情過了許久,曹指導員也沒得到迴音。

分監區民警考慮到孫丘年齡小,有着同齡人少有的沉着與穩健,不僅安排他做一些較輕的勞務加工活,而且考慮到他的文化水平有限,還安排他在監區的掃盲班進行學習,並為之購買了一些初級教材。

孫丘深深知道,眼前這一切來之不易,他也更清楚自己唯有儘快學會勞務加工的活,才能不辜負曹指導員對自己的那份關懷。冬去春來,近一年來,孫丘改造積極,在一次監獄舉辦的技術比武大賽中還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了嘉獎。

一天吃飯時,孫丘老是感到肚子不舒服,以為是鬧肚子,持續幾天後,他找到犯醫檢查。犯醫告訴他:「可能得了肝炎病。」

「肝炎,就是人們常說的富貴病嗎?要花很多錢吧?」孫丘問道。他想了想,然後說,「醫生,我不用看了,給我點葯吃就行了。」

回到監舍,孫丘心想:妹妹都無錢看病,如今自己是個罪犯,監獄會花錢為一個罪犯看病嗎?不可能!還是就這樣忍一忍算了。他決定把這件事隱瞞下來。

晚上,曹指導員把他叫到值班室,問道:「孫丘,得了病,為什麼要隱瞞?」

「我不要緊,不礙事。」孫丘不安地回答。

「不要有什麼想法,有了病,該怎麼治就怎麼治,隨我去監區衛生所。」曹指導員命令道。

住進監區衛生所,醫生為他量了體溫。見曹指導員走後,孫丘鼻子一酸,想起孤苦伶仃的流浪日子,不禁流下淚來。

第2天醒來時,見曹指導員正坐在床邊望着他,床頭柜上還放着一大袋水果和一個飯盒。

「指導員,這……」他靦腆地說。

「安心養病吧。」曹指導員笑道,「你先吃個蘋果,我把這盒雞肉熱一下,有點涼了。」

不一會兒,曹指導員端著熱氣騰騰的雞肉走到床邊:「來,趁熱吃。」

孫丘答應着,流着激動的淚水一口一口吃下了。曹指導員又倒了一杯水,從葯袋裏取出藥片,囑咐道:「要按時吃藥。」

孫丘連忙道:「指導員,我自己來,這個病會傳染的。」

「什麼,傳染?」曹指導員呵呵一笑,「你忘了,我也是『醫生』,天天和病人打交道,還怕傳染嗎。」

「醫生?」孫丘迷惑了。

「是呀,我是『醫生』呀。」曹指導員雙眼注視着他,笑着說,「是專門醫治心靈的醫生!」

孫丘笑了,明白了曹指導員的意思。此時此刻,他感覺曹指導員就像是一位父親,那麼慈祥、那麼偉岸。他多麼希望自己有這樣一個父親啊!他想起了《我想有個家》這首歌,這是他和妹妹在街頭流浪時,在一家小店門口經常聽到的,當時就被吸引了: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誰不會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沒有它/臉上流着眼淚只能自己輕輕擦/我好羨慕他/受傷后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單的孤單的尋找我的家……

看着曹指導員,孫丘想起自己那可恨的父親,想起自己可憐的母親,想起至今下落不明的妹妹,他不禁再次流下了淚水。

曹指導員知道,要徹底使孫丘放下思想負擔,積極投入改造,只有儘快找到他的妹妹,使兄妹倆得以相見才是最好的辦法。於是,他向清河監區領導彙報后,決定親自出馬。

他想到孫丘與妹妹分散是在醫院,但人來人往的醫院經過快兩年了,誰能完整記憶起這件事呢?曹指導員考慮到那個給妹妹看病的醫生,就問孫丘可有印象,如醫生姓名等。

孫丘依稀記得:「有點瘦,40歲左右,好像是姓劉……」

※※※

順着這條線索,曹指導員來到天都市這家醫院。經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當年給孫丘妹妹看病的劉醫生。劉醫生向曹指導員細說了詳情:

原來,孫丘走後,劉醫生把他妹妹扶進治療室,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也許是天意,也許是緣分,一位不知名的中年男子看到孫丘向醫生乞求那一幕,深深地感動了,就悄悄地把錢給付了。再後來,由於孫丘一直沒回來,妹妹無處可去,就由中年男子收養了……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曹指導員又驚又喜,忙問道,「那,那位中年男子在哪?他姓什麼?」

劉醫生想了想說:「姓趙,好像是在機械廠工作。」

曹指導員告別了劉醫生,興沖沖找到這家機械廠。可是,這名姓趙的中年男子又因工作調動到了外地k市,線索就這樣斷了。

曹指導員決定趕往k市。猛然間,他想起孫丘的家鄉在順道上,於是準備順路趕到他的家鄉,希望找到那個不稱職的孫丘的父親,好好談一談。可來到鎮上,聽鎮上的人說:孫鐵匠去年在河裏被淹死了,欠了一屁股賭債,不知是自殺還是他殺,至今還是個謎……

曹指導員感嘆:「這就是賭徒的命運啊!」

離開小鎮,曹指導員再次踏上列車,來到k市。幾經周折后,直到深夜,才風塵僕僕地找到了那個中年男子的家。

面對突然的造訪,中年男子先是很驚訝,得知曹指導員的來意后,十分高興,趕緊叫醒已熟睡的孫丘的妹妹孫林。

通過交談,曹指導員得知,這名好心的中年男子叫趙濤,不到0歲,是一名普通工人。夫妻倆收養了孫林后,一直對她很好,總希望有一天也能找到她的哥哥。

趙師傅說:「後來我還去醫院裏找過幾次,也沒見她哥哥回來,還一直為這事操心呢。」趙師傅接着驚異地問,「他哥哥怎麼了?怎麼會進了監獄?」

曹指導員訴說了孫丘的犯罪經過。聽完,趙師傅夫婦無限感慨地說:「真是苦命的孩子啊!」

「是啊!」曹指導員說道,「不過現在好了,總算找到他的妹妹了。我明天,不,現在已是今天了,就帶他的妹妹去監獄與她哥哥相見,行嗎?」

「行,當然行!」趙師傅滿口答應。

清河監區會見室。分散兩年多的兄妹奇迹般在監獄里相見了。妹妹望着哥哥,哥哥拉着妹妹,眼淚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掉下來。

「妹妹,你的病怎麼樣了?」孫丘關切地問。

「全好了,哥,你看,多虧了他們。」妹妹指著身後的趙師傅夫婦說,「哥哥,是他們收養了我,我有爸爸、媽媽啦。」

孫丘走到趙師傅夫婦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和妹妹的相見,謝謝你們收養了我妹妹。你們的大恩大德我不知該怎樣報答!」

趙師傅夫婦深情地說:「孩子,好好乾,早些回來,如果願意就到妹妹這裏來。今天與你相見,多虧了你們指導員,昨晚快一點了,才找到我們,又連夜往這趕。多虧了你們的指導員,你們兄妹才會有今天的相見啊。」

望着曹指導員,望着他熬紅的雙眼,孫丘感激的流下眼淚,他再次鞠了一躬。。。

※※※

孫丘的文化水平很低,這制約了他的發展。只有不斷地提高他的文化素養,他才能在越走越遠。曹指導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把自己兒子上學的書拿來給孫丘學習,還特別推薦孫丘閱讀《讀書與作文》,要求他看過文章后寫出感想,並抽時間幫他仔細檢查,提出指導意見。曹指導員還督促他堅持寫日記,定期佈置他作文任務。

在曹指導員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細心的教育下,孫丘慢慢地又和書交上了朋友。在改造之餘,孫丘就拚命地讀書、練字、寫作文,經過民警們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他的文化知識也在不斷地進步。

孫丘的每一個進步,民警都為之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但民警們也深知,監獄有其自身的缺陷,長期的關押可能導致罪犯人格的形成。孫丘是一個失足少年,健康的心理對於他的成長尤為重要,所以他的改造之路,需要更多的關愛,需要社會的幫助與認可。為了讓孫丘健康的成長,民警們想方設法多給孫丘接觸社會的機會。

這天,省政法委組織全省「十佳政法幹警」來清河監區幫教。在民警的安排下,孫丘成了「十佳政法幹警」肥南縣司法局王局長的幫教對象。幫教會上,王局長在了解孫丘的情況后,慈愛地對他說:「孩子,你的成長很不容易,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你在這裏一定要好好改造……」

慈父般的話語和關心,讓孫丘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英模的關愛,還有親情般的溫暖。他感激地說:「謝謝您!我不會辜負您的希望。」

幫教會後,孫丘的心裏還是顧慮重重:王局長工作這麼忙,他真的會和自己聯繫嗎?惴惴不安中,孫丘提筆給王局長寫出了一封信,向他彙報了自己的思想和改造情況。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不久就收到了王局長飽含真情的來信:

「孫丘:你好!來信收悉。

看了你的來信,十分理解你的心情,但同時也有幾分沉重之感。今天是我兒子的生日,我在給你回信后再給我兒子發信息。你比我兒子大1歲,我會待你像我自己的兒子一樣。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大人們更看重的是你今天怎麼做,你昨天犯的罪已成為歷史,但你可以通過今天的努力拚搏,把握住今天,並努力為了明天而奮鬥。這樣的話,你的路會越走越寬。

你現在雖然身處逆境,但你在這樣的環境下,仍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管教幹部們對你的認可和肯定,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你也不要自認為外界都歧視你的,只要不放棄你的追求,堅定信念,努力學習就行了。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路只能靠你自己踏踏實實去走。你現在做得很好,但這需要持之以恆,改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相信你會堅持到底的!

學習是苦中有樂的事,學習靠的是積累,你的情況比較特殊,一定很困難,你一定要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學習的時間是靠平時擠出來的。在學習上如有什麼困難,請隨時寫信給我,我會儘力去幫助你的。同時希望你能把你在那裏的每一點進步都告訴我,讓我為你高興,為你祝福!」

王局長多次在百忙中給孫丘寫信,鼓勵他積極改造,把刑期當學期;節假日打來電話向一分監區民警詢問孫丘的改造表現;還利用周末時間,來清河監區一分監區探望孫丘,送給他《中國歷史》、《幽默笑話》、字帖等各類書籍。此外,王局長還不斷地給他寄錢,讓他購買生活和學慣用品。

一句句誠摯樸實的鼓勵,一封封真切感人的信箋,穿越大牆,給了孫丘巨大的精神鼓勵,也給他的改造注入了新的動力。孫丘激動地告訴曹指導員:「王局長的來信,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感受到了社會的寬容、人間的真情,讓我看到了人生路上新的希望和光明。」

2008年底的一天,孫丘被叫到值班室。何警官拿出一份表格,遞給了孫丘。

何警官不到30歲,在清河監區甚至在白湖監獄也算是年輕的民警了。與一分監區其他民警都是法律專業大專畢業有所不同的是,他學得是中文專業。他戴着一幅金絲邊眼鏡,目光深邃,說起話來多少有點斯文。他喜歡寫作,常有新聞、通訊、散文等見諸報端,是清河監區小有名氣的「筆杆子」。

孫丘拿起表格,見是「陽光救助」申請表,便有些疑惑地看着何警官。

何警官問道:「你知道『陽光救助』是怎麼回事嗎?」

孫丘答道:「知道。『陽光救助』活動是由省司法廳、省婦聯、團省委、省監獄管理局和幾家企業共同組織的。他們救助的對象就是目前尚在監獄內服刑的、因家庭貧困造成子女就學困難的省級服刑改造積極分子。」

「你說得很對,」何警官點點頭說,「去年,『陽光救助』活動分成9個小組,歷時半個多月,行程近10000公里,遍佈全省17個市,把救助款送到了每一位受救助的服刑人員子女的家裏。『陽光救助』是近年來我省在推行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科學化、法制化、社會化時的初步嘗試,活動產生了積極的效應。它不僅樹立了監獄機關良好的社會形象,也激發了服刑人員的改造熱情,穩定了改造次序,為今後開展此類救助工作探索出了路子。省監獄管理局還將繼續整合社會資源,利用各界的資金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救助活動,並適時建立相對穩定的『陽光救助』基金,以保證這一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你是省級服刑改造積極分子,所以我們把你妹妹也納入了救助對象,你填好這個表格就行了。」

孫丘非常感激,他拿起筆,認真地填了表。

半個月後,孫丘收到了妹妹的來信。妹妹在信中說:

「哥哥,當『陽光救助』小組的人,把救助款、衣服和一些書送到我的手上時,我太激動了,我沒有想到,自己的哥哥犯了罪,大家還這麼關心他,還愛護着他的妹妹。我向『陽光救助』小組的叔叔、阿姨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

孫丘看着妹妹的來信,感動得流淚了。他想,大家都沒有拋棄我、歧視我,我只有爭取優異的改造成績,早日回歸社會,盡起自己的責任。

※※※

幾陣春風,數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

清河監區的三個分監區召開了服刑人員減刑、假釋大會,有30餘名服刑人員獲得了減刑和假釋。孫丘由於改造成績突出也獲得減刑1年的獎勵。

減刑大會後,服刑人員還自編、自演了一些文藝節目。有歌曲、相聲、小品、大合唱等,場面十分熱鬧。孫丘還上台激情演唱了一首歌曲《我想有個家》,這是他一直以來都十分喜歡的歌,每次唱他都會流下動情的淚水: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雖然我不再渴望有奇迹/但是我知道絕不能放棄/傷痛不容許再等待/勇敢地站起來/重建一個夢重建一顆心/讓我重建一個家……

幾天後,這是一個風光明媚,蝶舞蜂喧的日子。趙師傅夫婦帶着孫林再次來到清河監區的大門口。

今天是孫丘刑滿釋放的日子,他流着淚對曹指導員說:「指導員,我真不想離開這裏,這裏就是我的家。我不知該怎樣報答您和關心我的人。」

曹指導員用親切的口吻說:「你的改造成績就是對監獄民警最好的回報。希望你以後要走出更堅實的腳步來,遇事不能再莽撞了,要三思而行。」

妹妹跑上前來,拉着哥哥的手,高興地說:「哥哥,我們回家吧!」

「是啊!」趙師傅夫婦也親昵地說,「我們這個家一直等待着你的歸來!」

孫丘跟着趙師傅夫婦一起離開了清河監區,一對苦難的兄妹終於擁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愛源於家庭,愛在家庭中成長。今天的世界,人們缺乏的就是愛,這也正是人類痛苦的根源。」不知怎麼,曹指導員忽然想起了特雷莎修女講的這段話。曹指導員覺得這段話講得十分深刻,道出了當今這個紛亂世界的真相。不過今天他看到了一個新的家庭的組成,他看到了愛的力量,他感到了無比的欣慰。他想: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雷莎修女如果看到眼前這一情景也會感到欣慰的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監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監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三集 想有個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