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409

此時正是朝堂風雲變幻之時,容府在這個時候選擇退隱朝堂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舉,楊嵐帶着孩子們在家鄉守孝,容逸則帶着兄弟們一起看護族學,教導孩子們成才,瑜哥幾個則教導族學的孩子考學等需要注意的要點。

三年時間裏容府兒孫認真的守孝,沒有一絲一毫的偷懶懈怠,容逸算是容家很出色的兒孫了,因此對老家的族學族務等事也是盡心儘力。

楊嵐以幾個孫子的名義又在老家大手筆買下千畝良田作為祭田,使得族人很感激他們,對他們一家子盡其所能的給予照顧。

她還在老家這裏買下了幾棟大宅子連成一片,為的是將來給孩子們一個退守的後路。

還讓兒子們對族裏的事能出力就出力,多幫幫窮苦的族人孩子,給與指點和幫襯,對族學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針對自己多年辦學堂的經驗給與了一些意見。

設定了獎罰制度,對於考得好的學子,有了功名的按照族規給予一定的獎勵,例如獎勵銀子或是筆墨紙硯這是最簡單的考試考得好的,若是考中舉人或進士的,那就按照族規獎勵宅子或是良田給家人更好地照顧。

這些舉措得到了族老們的認可和讚賞,由容逸三兄弟出面具體實施,帶着毓哥幾個已經在朝堂有了位置的人,教授孩子們一些在朝堂上的一些經驗之談,這些是書本上所沒有的東西。

三年孝期讓毓哥三個有了更多的時間沉澱自己,比以往更加成熟懂事了,他們在一年前被皇帝召回京城,如今正是缺人才的時候,皇帝肯定不會忘了他們。

楊嵐則在老家盡其所能的幫襯著族人一把,給孩子們留一份善緣。

三年後他們必須要離開了,容逸還要去江南教書,楊嵐也需要去江南看看學堂的事,老三被陞官了。回京城任禮部侍郎了,老四繼續留任江南坐鎮江南的穩定。

回到江南之前她去福建看了看父母哥嫂,看他們精神都還不錯,父親的風濕也好了一些。精神矍鑠,讓楊嵐放心不少。

回到江南后楊嵐的生活變得平靜悠閑,在三年又一次悠悠劃過后容逸徹底將書院的事移交給了別人,至此無事一身輕了。

他帶着楊嵐在周邊開始轉悠,打算一年去一個地方,多轉幾個地方,他們每到一個地方會有遊記還會作畫,二人都很喜歡這樣的生活,覺得這算是此生最高興最開心的時光了。

玩了兩年後,楊嵐回到福建陪着父母。在他們身邊盡孝,一年後送走了父親,在半年後傷心鬱結的母親也走了,楊嵐痛哭失聲,跪在靈堂前久久無法平靜。

父母的喪事很多武將家屬都來弔唁。還引起了當地的轟動,甚至是皇帝都寫了批詞,親封父親為忠勇候。

無論多麼風光的讚許都無法彌補楊嵐的傷痛,父母對她極為疼愛的,給與了最多的呵護和最大的包容與成全,讓她得以在這個時代找到一絲絲溫暖和歸屬感,她這樣糾結難過的傷痛之中病倒了。

大哥回來弔唁后匆匆再次回到京城。皇帝不允許他回家守孝,要知道守孝是要卸掉官職的,這對於掌管京城安全的大哥來說是很嚴重的事,皇帝肯定不會願意的。

就連二哥也沒能成功讓自己回家守孝,依然需要鎮守福建,楊嵐不願意父母墳前連個燒紙錢的人都沒有。選擇留在了福建給父母守孝三年。

三年吃素讓楊嵐看上去越發清瘦了,容逸很是心疼,可除了幫襯著兩個舅兄招待好客人之外,其他的也做不了什麼,他和楊嵐的心情是一樣的。爹娘和岳父岳母都走了,自己就少了個指路的明燈,尤其是老岳父,給與自己很多的指點,自己能有今天這樣高的威望,少不了岳父的一份功勞。

因此也是認真的陪着楊嵐吃素守孝,幫着招呼族人,給族人幫襯,在族學給孩子們指點一番,得到了族人的讚賞。

三年孝期后楊嵐並沒有回去京城,對京城她已經沒有依戀的東西了,兒子們大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知道他們過得很好就足夠了。

容逸因為楊嵐一直鬱結不開心,決定帶着她去泰山那邊轉轉,也好散散心。

這兒年曆他們轉了很多地方,拋卻了榮華富貴,做一對最簡單的平民夫妻,吃遍美食玩遍山水,楊嵐常常恍惚,夜裏每每做夢,似乎夢見了爺爺和奶奶在自己的病床前掉淚,還看見了當兵的哥哥們都回來了,在窗前凝望,那傷痛的眼神刺傷了她的心。

她經常會被驚醒,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情形,她有很多疑惑卻沒法提問,只是深深的壓在心裏。

一晃神他們也出來十年了,京城傳來消息,皇帝要給太後過大壽,特意邀請他們回去,這是沒法推脫的事情,楊嵐和容逸不得不帶着行囊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容府,兒媳們特特來接他們,早就預備好了上房,正院一直收拾得很乾凈給他們預留着,不過因為楊嵐一直沒回京城也沒住過,但兒媳們也不曾搬進去。

王婉兒如今也歷練成合格的大婦了,能夠幫着毓哥應酬官夫人,管家理事都處理的一把手。

因為沒有分家只是分了楊嵐的嫁妝,所以幾個兒子還是住在一起,就連老三也住在侯府照顧幾個孩子,在朝堂能指點一下,家裏一直有他們的院子,容家兄弟還是滿團結的。

「娘你們回來就好了我們早就盼着你們呢,這回回來就別走了吧,我們都可想你們了,逢年過節就念叨著呢。」大兒媳笑容滿面的給楊嵐請安,讓兒子女兒們挨個給磕頭。

這些年老大有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二則有兩個兒子,老三小武有了一兒一女,都算是兒女雙全了。

楊嵐給幾個孫子都準備了禮物,看着兒孫們都很健康懂事,禮儀規矩都很周到,相互間也懂得謙讓,可見孩子娘都教導的很好。她笑着點頭,「老大媳婦這些年管家理事很辛苦,你做的很好。」

她先承認了老大媳婦的努力,也是讓其他兩個小的能尊重老大媳婦。

王婉兒不好意思的笑笑。「娘,這都是我該做的,平日裏弟妹們也沒少幫我呢。」

楊嵐點頭露出讚許的目光,「嗯,我知道你們都是好孩子,容家爺們娶了你們是他們的福氣,孩子教得很好,我最滿意這點,任何時候兒孫的教養都是重中之重,不能放鬆的。其他的都可以往後放。」

「是,娘說的是,我們不敢忘呢。」兒媳們在一旁笑着點頭。

楊嵐和兒媳么說說笑笑,中午和他們一起吃了頓飯,享受了一把做婆婆的高級待遇。不過也就是讓大兒媳象徵性夾了一筷子菜就讓她坐下了,一家人在一起說說話是緊要的。

楊嵐夫妻二人主要聊了這些年朝堂的變化和局勢,聽說輝哥和大皇子對上了,爭鬥演繹的越發厲害了,皇帝則從中漁翁得利,玩著平衡之術。

甚至把大皇子調任了軍部里歷練,還給大皇子娶了有軍權的許家女。使得大皇子更是如虎添翼了,前些日子更是把大皇子和輝哥封了王。

給輝哥娶了清流大族的女兒做正妃,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好像在玩蹺蹺板,這邊起來了就壓一壓,那邊起來了就打一打。如今京城分成兩派,一派是皇后黨,一派則是貴妃黨。

這些年貴妃越發張揚了,雖然遠不如前些年那樣得寵了,但她依舊是宮裏獨一份的寵愛。無人能比,加之大皇子很受寵,她雖然失了些寵愛,卻也不是很要緊。

楊嵐他們也算是皇后黨了,輝哥對大哥的孩子瑜哥,兩人玩得很好,有點孟不離焦的意思,也不知道他們是何時走到一起的,等發現時瑜哥已經在朝堂站穩了腳跟了,讓大家大跌眼鏡。

小武在福建歷練的很不錯,來往於西洋人之間,銀錢更是大把的往家搬,採買了很多物資往外運,一面佈置海島的防禦,一面將人送往海島安置。

暗衛訓練的很不錯,有一隻小隊已經悄悄秘密的送往京城安頓下來,用於保護容府的安危。

楊嵐和容逸這些日子在家都是在了解有關朝堂的事請,對於大皇子有了兵權的事很不滿,覺得皇帝將帝王權術玩的越發純熟了,但對朝堂可不是件好事,不過他也沒有要給皇帝說一說的意思,有些東西早就變味了。

太后的大壽到了,楊嵐和容逸孩子們也需要大妝進宮給太後過壽。

楊嵐這幾日總覺得眼皮突突的跳,為了以防不測,將匕首藏在靴子裏,反正他們也不敢檢查自己全身,不過是略看一眼就進去了。

太后大壽,壽誕辦的很是隆重,臣子和皇孫們都有禮物送上,還表演了歌舞等活動,場面一片平靜。

太后他老人家耐不住熬太晚,看過了熱鬧后就先一步離開了,讓皇帝和臣子們留下繼續喝酒熱鬧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楊嵐的錯覺,總覺得這些太監和宮女有點怪怪的,站的方位很奇怪,楊嵐皺着眉頭朝大哥看了過去,大哥給了一個安心的眼神,她才覺得踏實了些。

ps:

明兒雙更,月初就完結了,還有番外不多,十月初是單更了,主要是修改大結局,十一月新坑開,十月寫存稿,到時候我再上來打個小廣告哈,雖然這個問題還是有一些缺點,但我自己也收穫不少經驗,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十月完結后省下一些時間需要慢慢回去修改一下錯字等問題,可能不會很快更改完結狀態,完結狀態修改後無法該稿子了,就是給大家絮叨一下後續的安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妻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妻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