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集 1-5篇

第 一 集 1-5篇

新「十日談」(第一集)

一愛因斯坦婚變真相

愛因斯坦與前妻及孩子們之間在動蕩的「一戰」時期的磕磕絆絆,讓人們看到偉人在物質和情感生活也有不如意和遭折騰的一面;不像現在,舉凡名人,名聲成為利益和慾望的「期貨」。

世界已進入二十一世紀。揭去歷史的封塵,人們看到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普通人一樣兒女情長。

父子情

1915年4月至12月。愛因斯坦與妻子米莉瓦?馬里克的婚姻爆出危機。馬里克是一名塞爾維亞物理學家,個性強,愛思考。1905年她曾在數學方面幫助愛因斯坦的論文,現在她要與他分道揚鑣了。馬里克帶着兩個兒子,11歲的漢斯?阿爾伯特和5歲的愛德華特離開柏林,來到瑞士的蘇黎世。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糧食缺乏,愛因斯坦胃病加重,胃疼一直使他痛苦不堪。在他身邊伺候的是他的大表妹埃爾莎?愛因斯坦,後來他甚至與她結了婚。此前,他提出特殊相對論,意指時間和空間相互關聯,此種關聯與觀察者從不同視角和經常變化的速率有關。此刻,他在歸納這個理論,用設想中的重力,一種有曲率的「編織物」,他稱之為「空間時間」的東西,說明自已的理論。

對科學的追求和對愛子的眷戀叩擊同一個心扉。

是年早春,兒子漢斯?阿爾伯特寫信懇求父親在春假時到蘇黎世探望他和弟弟。

「親愛的爸爸,您的泰特(小兒子)已能做加減法了,我正在做幾何題呢!泰特說,媽媽讓我做複雜的練習,但我們們只有幾個小本本。為什麼你沒有給我們們寫過片言隻語呢?我只想復活節那天,你會來到這裏,我們們將有個爸爸了,你的兒子阿爾伯特。」

「親愛的爸爸,今天讓我們們來談談各我們們的夢境吧!」泰特說:「我夢見了爸爸出現在我們們面前。如果你真與我們們在一起多好啊!我已能在鋼琴上叮叮咚咚彈出好聽的聲音。不久前,我演奏了海頓和莫扎特的奏嗚曲;簡單說,我可以與你合奏了。」

「考試快要來臨,復活節也快到了。上次過復活節我們們感到很孤單,這次你能與我們們一起過嗎?如果你給我們們回信,就是說你會來;對我們們來說,你是復活節最好的小兔子。我們們住在這裏會很棒。你知道要是媽媽有一天生病了,我真會手足無措的,面面相覷,只有靠女僕打點了。每每想到這些,我們們就會想到要是你和我們們在一起那是多美的事啊!你的兒子阿爾伯特。」

戰爭使愛因斯坦沒有成行,他回了一個明信片,允諾在7月與漢斯?阿爾伯特到瑞士的阿爾卑斯森林遠足。「夏天我將只和你一塊去旅行。」愛因斯坦寫道,「我們們年年如此。泰特長大后也與我們們一起去。」愛因斯坦對兒子喜歡幾何表示高興,這使他想起孩提時代,不同的是,「當時沒有人來教我,所以我只能向書本學習。」

「每次你寫信告訴我學了什麼,我會給你留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讓你解決。」愛因斯坦給兩個兒子寄去了玩具,並且囑咐他們不要忘了刷牙。「我身體力行,所以我能有一付健康的牙齒。」

然而,愛因斯坦與米莉瓦?馬里克為錢和假期的時間仍爭論不休。是年6月,漢斯?阿爾伯特發來一張草率的明信片惹出了一些麻煩。

「親愛的爸爸:你應該與媽媽聯繫,如果你對媽媽如此不友好,我也不想與你一塊去度假了。我們們雖然有一個完美的計劃,要是那樣的話只好放棄了。我們們準備在7月開始旅行,並將用完全部假期。」

這封冷漠的信是親子關係變壞的證據。

事業愛子一肩挑

愛因斯坦確信是米莉瓦口授了明信片的內容,一為表達她的哀情,使愛因斯坦有負罪感,二是暗指他在夏天不要來此旅行。愛因斯坦心領神會,決定與他的新歡埃爾莎共度夏日假期。

1915年7月,愛因斯坦寫信給住在蘇黎世的好友,醫學教授海因里希?贊格爾,後者試圖調解海因斯坦夫妻關係。

「我的兒子與我疏遠是我的妻子在作祟,她在報復我。外面眾說紛紜,人們被她欺騙了。如果你知道我忍辱負重,你可能會責備我,為什麼在那麼長時間裏沒有足夠的力量與她分手。我收到小漢斯寄來的明信片,要是我回去見不到小傢伙,我在信與他說些什麼?這不是她授意的?活見鬼。」

愛因斯坦沒有去看兒子,而是應數學物理學家戴維·希伯特之邀作講演,讓他有機會對複雜的相對論作一次全面解釋。

愛因斯坦最擔憂莫過於尋找正確的數學方程式,用以描述他的重力理論,同時,他面臨來自希伯特的更大壓力,此人從愛因斯坦演講中領悟到物理學行將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突破,想憑藉自身數學方面的優勢,趕在愛因斯坦之前下山摘桃。

1915年11月4日,愛因斯坦首次演講,承認迄今還不擁有描述相對論的精確數學公式,他於心不安。但只要一講完課,他的整個身心似乎都飛到兒子身旁,,筆下流淌的不是一個個數學公式,而是一顆慈父的心,在訴說父子分離內心的痛苦和被諷刺的感覺……

「我要每年有一個月與你呆在一起,你會從我身上學到許多有用的東西,這是別人不能給予你的。我獲得的成果不僅對局外人彌足珍貴,對我的兒子更是一份寶貴財富。在以後的幾天裏,我要完成我一生中最好的論文。當你們成年後,我將告訴你們與此有關的一切……我對自已的工作如此着迷,以至我經常忘記吃午飯。」

迎接挑戰

因擔心希伯特拔得頭籌,愛因斯坦不得不修訂方程式,這樣的「硬仗」使愛因斯坦身心疲憊,甚為狼狽。

即便如此,愛因斯坦對家人的愛未受阻隔。11月15日,星期一,愛因斯坦寫了4封信。給兒子漢斯·阿爾伯特的信中說,他會在聖誕節和新年到瑞典旅行,探望他們。「當然如果我們們能在某個地方單獨相處就更好了,比如在一處隱蔽的鄉村小客店裏,」他問兒子:「意下如何?」

他也給漸行漸遠的妻子寫了一封撫慰的信,感謝她深明大義,「對我與兒子的關係網開一面」愛因斯坦還給他的摯友贊格爾寫道,「我已經修改了重力理論。為看我親愛的兒子,我很高興在新年來臨之際到瑞典一游。」

最後的信是給勁敵希伯特,「你的分析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不過,此刻我太累了,被胃病折磨得不能自已……;如果可能,請將你改正的數據寄給我,以緩解我的煩惱。」

11月18日,愛因斯坦收到了希伯特新的論文,看到這些似曾相識的內容后,他簡潔和清晰地回復對方:「我的工作先於你提供的內容」。

次日,希伯特向愛因斯坦喊話,聲稱自已沒有話語優先權。話雖這樣說,一天後,希伯特將論文,連同相對論方程式交媒體發表。對與愛因斯坦「撞車」,希伯特並不溫良恭儉讓。

11月25日愛因斯坦第四次在普魯士科學院演講:,報告內容涵蓋了一般相對論的一套正確方程式。雖然此件公佈於眾的時間稍晚於希伯特提交的論文,但愛因斯坦的版本更全面,而且完全出於他自已的思想。科學界還給愛因斯坦一個公道。公道在人心。

據榮獲諾貝爾桂冠的量子力學先軀pauldirac說,「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科學曾經做出的最偉大的發現。」二十世紀另一位物理巨匠maxborn稱,「它是人類思考宇宙的最偉大的功績,是哲學的穿透力與物理學的直覺和數學的技巧最令人驚嘆的結合。」

無奈的結果

對照錢學森夫人相夫教子,蔣英的選擇告訴人們什麼是愛?愛不是索取,愛是付出,為心愛的人付出,義無反顧。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貴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留有遺憾的。

愛因斯坦與兒子漢斯?阿爾伯特之間持續的不和諧,使前者對學術上大獲全勝的感受打了折扣。阿爾伯特來信說:「親愛的爸爸,元旦期間從除夕到元月3日我將過來。我不想呆太長時間,因為聖誕節還是在家裏最有味。另外,我搞到一付雪撬,媽媽為買這付雪撬化了70法郎,說好由你償還。我想就算作為你給我的聖誕的禮物吧!你的adu。」愛因斯坦讀後不悅,並告知兒子旅行取消。

「你信中不友好的語調使我驚愕不已,」愛因斯坦剛做完相對論最後一次講演就提筆疾書:「我想此刻我過來也不會帶來快樂。原本想送些現錢給你作禮物,但化70法郎買雪撬太奢侈了,這與我們們節制的環境不相符合,」父親如是說。

1915年是愛因斯坦推出相對論的頂峰之年,也是他終結一段複雜的父子情感的時段。他把親子情變告訴朋友贊格爾:「阿爾伯特的信是『造反有理』。我不去見他比感受新的失望要好些。孩子的心靈被一系列錯誤行為毒化了,竟然連老爸也不相信。現在我不與兒子jiē觸,免得造成進一步傷害。我就在我的角落裏靜靜地吐絲……」

愛因斯坦在信中還提到了他的競爭者,「從心底里講,我祝願他心想事成。所以我留在柏林的公寓裏度過聖誕之夜也不足為怪。」

希伯特也隔空放話:對相對論的信任歸屬愛因斯坦。兩位科學巨匠冰釋前嫌,很快再一次互訪。

次日早晨,愛因斯坦開始給遠在瑞士的骨肉至親寫名信片,他說復活節回來團聚,允諾之事不會變卦。孩子們很高興,漢斯說給老爸彈鋼琴,「你也可以拿小提琴參加合奏,這樣在復活節可以同唱一首歌了。」

復活節來臨了。愛因斯坦實踐諾言來到蘇黎世看望家人,孩子們非常高興看見久違的老爸,愛因斯坦也為米莉瓦寫下了一段感謝家事進展順利的感言:

「我為孩子們健康成長深感欣慰,他們在學業和情感方面表現得很優秀,我知道這是你提供給他們的;我同樣要滿懷感恩地說,你沒有讓孩子們疏遠我,他們能主動地、充滿甜情蜜意地提出來與我見面,是你的功勞。」

愛因斯坦帶着阿爾伯特到山上旅行,俯瞰蘆塞恩湖的美景,實現了孩子的宿願。

世事難料。

經過一段相互克制與偽裝后,愛因斯坦的家庭關係繼續緊張和變化。為解決與米莉娃的離婚,愛因斯坦提出,如她同意離婚,將諾貝爾獎金歸她所有。米莉娃考慮一周后同意簽字畫押。

米莉娃用這筆錢在蘇黎世買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

小兒子泰特因父母離異受刺激,行為失常,只能居住在蘇黎世附近的精神病院度過餘生。由此可見,佛家的功德圓滿實是人生一種期許。愛極生恨。大兒子漢斯?阿爾伯特的情況好些,他進入了蘇黎世綜合大學,這裏是愛因斯坦和妻子米莉娃相識的「鵲橋」。

漢斯學工程專業,後來成了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愛因斯坦臨終時,漢斯就在他父親的床邊。愛因斯坦征服重力理論40年後,人們仍然不清楚是否有一種更為神秘的力量在這位世紀偉人的家庭四周轉悠,曲解了偉人的真意。偉人主張世界應是和諧的。

二浪跡天涯的吉卜塞人

>

>>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

隨着歌聲的遠去,歌手的身影也漸漸地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為了享受自由,身心不受地域的桎梏,吉卜塞人來到一片新的土地。他們信奉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儘管寄人籬下,仍是執拗地向遠方世界發出一遍遍地呼喚:流浪,流浪。

>>普世價值

>>

>人,來到這個日益捉襟見肘的世界,以自已所講的語言集合成講中文的中國人、講印地語的印度人、講英語的英國人、美國人,和語的法國人、講俄語的俄國人、講日語的日本人等。語言,表面看是用於人際溝通的工具,實質是人類心靈集體的呼聲。語言作為抒發情感的物質載體,在這個愈來愈物化的世界顯示出它強大的功利化傾向。這是心理層面人類共同訴求的反映。

>隨着全球一體化進程不可逆轉性,語言的趨勢是,強勢的語言越來強,影響力小的,只在小範圍內流通的語言正在被融合,抑或消忘。>人,還以勞動技能和職業區分,如工人、經理、科學家、軍人、藝術家等,這是人立足於世,為謀生所用之本,也算是普世價值。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至今並不認同上述兩項普世價值觀(語言和技能)的「零類」——吉卜賽人。他們既沒有自已專屬的語言,也不想為自已找一份固定的工作劃地為牢,養家餬口;甚至他們反其道而行之,甘心情願地自我流放,以永生永世做一個流浪者為快事。吉卜賽人的自我異化是人類生命共同體一個頗有玩味的現象,說明除宗教對人類有感召作用外,還有與身俱來的生活方式和獨特的歷史進程,打上了人與自然關係的烙印。

>>

>吉卜賽人的名言是:時間是用來流浪的,靈魂是用來歌唱的,生命是用來遺忘的,而生軀是用來相愛的。這就是吉卜賽人。吉卜賽人早就浪跡天涯,現在他們的足跡遍及歐洲、亞洲、美洲、北非和澳洲各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爾幹成為世界上吉卜賽人最集中的地區。在巴爾幹各國的大小城市,到處都有吉卜賽人的身影。

>

>千年之間

>>

>從10世紀開始,吉卜賽人離鄉背井直面世界;又是10個世紀過去了,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已進入太空時代,作為異類的吉卜賽人是否隨着地球人科技的進步生活有所改觀?他們不再自我異化?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吉卜賽人的境況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全球約500-1000萬吉卜賽人依然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

>>

>住在波黑首都薩拉勒窩郊區的一個吉卜賽人的定居點熱鬧異常,原來人們在慶祝聖佐治日(5月6日),這一天是吉卜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要放下手中的各種活兒,來到親人身邊,宰羊慶祝。姑娘們要穿上平時捨不得穿的美麗裙子,光着髒兮兮的腳丫子,踏着優揚奔放的吉卜賽舞曲的節拍,在破敗的小院裏翩翩起舞。

>>在已經入歐的原東歐的一些國家,隨着社會主義制度的解體,一些原本還享有勞動和工作制度性保障的吉卜賽人現在跌入更為悲慘的處境。在捷克的一個吉卜賽人聚居區,300多個吉卜賽人擠在用木頭和泥巴糊成的一個個破房子裏,屋頂是用揀來的舊鐵皮鋪蓋着,上面壓着舊輪胎的和石塊。屋子四周垃圾、瓶子、膠袋狼籍一地。馬吉斯和他已成年的兒子葉拉西都沒有工作,僅有的收入就是靠區區幾十歐元的每月的社會福利。

>>

>住在羅馬尼亞鄉村只有15歲的吉卜賽小姑娘勒思熹,父母已決定讓她嫁人。吉卜賽人認為找一個乘龍快婿是解決老有所靠的好辦法。「讓女孩子坐在椅子上,如果腳尖能觸到地面,就可以出嫁了。」父母們擔心,如果不儘快將女兒嫁出去,有朝一日跟人私奔,不是雞飛蛋打了嗎?

>>

>馬斯古拉是匈牙利布達佩斯警察局的一名吉卜賽警察,他為了改變當地人對吉卜賽人的歧視,發誓要努力進入當地的主流社會。為此他「西天取經」,歷訪歐美各國。他的誠意終於感動了「上帝」,布達佩斯終於建立了一家吉卜賽人電台,馬斯古拉與一批吉卜賽人終於如願以償地加入當地的警員隊伍。

>>馬斯古拉的例子說明,隨着社會的劇liè變化,吉卜賽人傳統「相遇為安」的思維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新一代吉卜賽人要做命運的主人的意識正在迭現,越來越多的吉卜賽人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試圖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學業上「出人頭地」,不再成落伍的吉卜賽人的接班人。

>

>>無國子民

>>

>吉卜賽人出現在國人的視線當歸於改革開放后西方電影的「入侵。國人從墨西歌電影中的葉賽尼亞和法國影片中的艾斯米拉達的形象,較為具體地感知吉卜賽人灑脫、熱情奔放的性格。吉卜賽人是一個能歌善舞、浪跡天涯、四海為家、篤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視個人命運與宇宙萬物的運動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知天派」。

>>

>世界已進入21世紀,但是世人對同為地球子民的吉卜賽人了解得並不是很充分,對於他們的前世今生還有許多疑惑,「他們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這本是全體地球人面臨的共同命題,不過對吉卜賽人似乎更添一份神秘色彩。

>>

>直到19世紀,世人關於吉卜賽人的出處才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說法,在此之前學界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將吉卜賽人的祖先歸咎為埃及人,這是15世紀時歐洲人對於在歐洲各地流浪的吉卜賽人一種傳統稱呼。原因之一,吉卜賽人(gypsy或gypsies)是從英語埃及人(egyptian)一詞演變而來,經過時間的沉澱,「埃及人」慢慢變成「吉卜賽人」。在這裏,時間的流逝和習慣思維是阻擋真相問世的兩把利刃。當然也不乏一些吉卜賽人自身不明自已的真身以訛傳訛推波助瀾的作用,如公元1427年冬,有一批吉卜賽人到達巴黎,當他們被問及「你們從哪兒來?」的問題時,這批人聲稱自已的祖先是埃及人。

>>

>對習慣四海為家的吉卜賽人而言,從哪兒來並不重要,關鍵是自由之身不可失。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在他們看來,天下四處皆芳草,同是天下淪落人。是時間的大浪淘沙把他們帶到這塊地方,與當地的民眾一起生活,接受他們的宗教信仰,直至入土為安。因此世上的「強勢語言」在一段時間左右吉卜賽人的身世之謎不足為怪。

>

>>除英國人認為吉卜賽人源出於埃及外,法國人認為吉卜賽人可能來自波希米亞,所以就把他們稱作波希米亞人,也稱他們吉卜賽人、吉坦人(gitan),西班牙人則稱他們為弗拉明戈人,俄羅斯稱他們為茨岡人。茨岡人,是人種的名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至於彈丸小國的阿爾巴尼亞人稱吉卜賽人為埃弗吉特人,希臘人稱他們為阿金加諾人,伊朗人稱他們為羅里人,斯里蘭卡人稱他們為艾昆塔卡人等,不一而足。

>>

>世俗將吉卜賽人看成是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吉卜賽人作為一個民族一直處於游移和動蕩中,他們居無定所,以大篷車作為交通工具和住所,在一個個城市和鄉間流浪,靠賣藝為生,樂此不疲。這抑或與他們的天性有關。但是從社會角度思考的話,或許當他們呱呱墜地的時候,作為一國的君主從來就不準備善待他們,因此,他們不願用固定的邊界將自已固定下來,仗着自已的才藝,浪跡天涯,難說這不是事情的原委。

>>

>按照現代國家學說,吉卜賽人沒有自已的核心利益,關心的則是一家一戶的喜怒哀樂;他們沒有宗教,沒有上帝,沒有國君,毋需對他們一一效忠;他們只是一技浮萍,飄到哪裏,就在哪裏生根。這種隨遇而安的「小民」心態的形成其實有深刻的社會根源和歷史根源。歷史地看,這支弱小民族在當時深重的社會壓迫下沒有走向滅亡,而是一步步以自已特有的方式走向世界,說明吉卜賽人的民族性格中有其優秀的元素,經受了時間的刷洗。他們舉手投足間強烈地表現出來美妙的舞姿,快樂的歌聲,強烈的節奏,憂鬱的眼神,傳遞着他們對生活的獨特理解。他們將流浪的生命抒寫成一代一代的歷史,享受生命的過程,而視苦難和不幸為生命樂章的插曲,視死如歸,這抑或是自然賦予生命的本意。

>>

>語言的奧秘

>>>

>吉卜賽人與世俗大相徑庭的性格必定有其緣由,因此,關於吉卜賽人究竟出自何處一直成為學界的不解之謎。吉卜賽人自稱羅姆人(rom),這個名字在吉卜賽人語言中原意是「人」的意思。這也許是解構吉卜賽人身世的「突破口」。

>>

>眾所周知,語言是心靈訴求的外化和載體,語言就是心聲。學者們研究吉卜賽人身世最權威、最簡便的管道還是從吉卜賽人使用的語言着手,可謂事半功倍。事實證明:吉卜賽人的語言源出於印度的語言,吉卜賽人的發源地在印度。

>>

>在這方面做出突破性貢獻的是18世紀後期的三位科學家:德國學者魯迪格和格雷爾曼和英國學者雅各布;布賴恩。他們三人都是語言學家,分別研究吉卜賽人使用的方言,發現歐洲吉卜賽人的日常用語來自印度,其中很多辭彙與印度的梵文極為相似,也與印度語系的印地語雷同。三位科學家幾乎同時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

>此後,英國學者桑普遜在對意大利威尼斯的吉卜賽人使用的方言作進一步研究,為吉卜賽人來自印度的說法找到更加充分的證據。桑普遜認為,在威尼斯的吉卜賽人日常用的是一種混合語,這對外來移民是十分正常的,因為他們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架起與外界交流溝通的橋樑,採用混合語是一種既科學又符合人性的選擇。按邏輯常識,在混合語中,佔主體地位的首推本民族的母語,其次應是居住地語言和強勢語言(如英語)等,按適當比例配置。語言學家研究吉卜賽人日常用語的構成,分析表明:理性的科學分析竟與事實結論相仿:在吉卜賽人日常語彙中,印地語辭彙達518個,其次是他們生活的地方和與此有關的波斯至威尼斯的各種語彙430個,再其次才是英語辭彙150個和意大利辭彙36個。從此項外來語參與強度遞減的程式中不難看出,吉卜賽人的「母語」在對外交流和溝通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印度語言對於吉卜賽人的語言有強大的影響力。後來又有許多學者發現此種情況不僅出現在歐洲的吉卜賽人使用的語言中,亞洲的吉卜賽人也是如此,他們使用的語言同樣含有大量印度語辭彙,其書面語言的語法也同印度語言相似。

>>

>除了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的傳承,不可忽視的還有肢體語言的作用,後者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此外,無意識的習慣,以及有意識的心靈活動的外在形式,如藝術、歌舞等,無一不讓人產生聯想的空間:吉卜賽人來自世界的歌舞大國——印度。

>>

>>多姆在哪裏?

>>

>

>>從語言、習性角度介紹了吉卜賽人的老家在印度,他們也自稱是多姆人。那麼多姆在哪裏?據史學家和語言學家考證,吉卜賽人最初來自印度西北部,血統屬高加索亞里安人,語言屬印歐語系中的梵文。歷史上,公元4世紀在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出現一個分佈很廣,也很有名的族群——多姆族。歷史只有重合,不會巧合。

>>

>公元6世紀,一篇用梵文寫的天文學的論文中曾提到過多姆族,並稱其為干達爾瓦(gand—harva,

>>音樂愛好者)。多姆人有樂天的本性,也有歌舞的藝術細胞,但是才藝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好運,婀娜多姿的舞蹈,婉醇的歌聲只不過供王宮顯貴的消遣。當曲終宴散時,多姆人全身而退,完全沒有了在舞台上那分忘情的投入。儘管他們多才多藝,但連當地的農民也自以為比多姆人高出一頭,禁止與他們通婚。

>>

>在一個以種姓、血統為依歸的等級森嚴的社會中,藝人和以手藝為生的工匠都是下等人。歷史就是王者的歷史,當然沒有「下里巴人」的一席之地,所以,吉卜賽人的大規模出走,與其說是出於吉卜賽人追求自由的本性,毋寧說是不堪忍受從心靈到身體的封殺。

>>

>有的研究者認為,吉卜賽人自10世紀前後出走系突厥人入侵之果。遷移的路線有兩條:一是經波斯、土耳其進入南歐;另一條經亞美尼亞、俄羅斯到達東歐。文字資料表明:吉卜賽人5-7世紀出現在伊朗,15-16世紀已遍佈全歐洲。

>>

>一個熱衷於追求個性解放,嚮往充分自由生活的民族,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下遠走高飛了。他們一路好嗎?吉卜賽人一路走過的歷史告訴世人,人的主觀意願並不一定代表客觀現實。主客觀的分離是經常出現的事。這也是整個人類的悲劇。

>>

>從15世紀後半葉起,外部世界對吉卜賽人採取限制措施,迫害他們的法令條例層出不窮,僅在德國和奧地利就有68條之多,這對憧憬旅行夢幻的吉卜賽人無疑是當頭棒喝。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世界公民」吉卜賽人也難逃納粹的魔爪,約有1/10的吉卜賽人死在集中營。這個事實再次證明了西方「自由世界」是多麼的虛偽和蒼白。

>>

>

三平民「皇后」入主白宮

平凡身世

奧巴馬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美國黑人出身的總統,有關他的家庭,特別是作為第一夫人的米切爾·奧巴馬必然進入公眾的視野,米切爾是怎樣一個人呢?

米切爾出生在一個普通美國黑人工薪家庭,住在南部海岸的一個聚居區,一家四口擠在一居室帶擱樓的平房;雖然小,但很溫馨。晚上睡覺時,米切爾與比她大2歲的哥哥克雷格住在起居室,用隔板分開;這樣的蝸居生活直到她和克雷格都上大學才告結束。

母親瑪麗安是一個厚道本分的女性。在她看來與丈夫長相廝守,將孩子們撫育成人就是上帝賦予於她這一生的使命。

米切爾的父親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給家人樹起一個強者的榜樣。在米切爾看來,父親就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特別在他身患多種器官硬化症時也不將自已的困境掛在嘴上,作為俄勒網大學籃球隊主教練,拖着僵硬的身軀在世界各地走動,根本不把殘疾的身體當作行動的攔路虎。「所以我們們不忍心看他起床。為了不勞頓他,我都不想去上學了。」米切爾說。

米切爾除了繼承父親真誠,有擔當的品格,還從母親瑪麗安身上繼承了善良、厚道、通達的品質。心地善良的黑人老婦對女婿奧巴馬從政不感興趣,老人習慣在孩子們回家時談些家長里短的事,對子女的社交從不打聽。當米切爾首次與母親談起她的婆婆,奧巴馬母親是位白人,瑪麗安心靜如水:「這在我們們家會成會問題嗎?」米切爾說「我現是才知道他的母親是位白人,我覺得這不是個問題。」真是知母莫若女呵。

米切爾不諳政治,她的理想是當名醫生,把病家從肉體痛苦中解放出來,這是她的一個夢。現在她站在他(指奧巴馬)身邊,並不意味在政治上是他的同盟軍,或者日後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麼。「我是作為他的妻子站在他身邊。我有責任保護我的家人。就像我的父母,兄長保護我那樣。」

美國中西部有一句褒獎人最高級別的話:「他(她)生活得依然很正常。」什麼意思?就是國人說的「心靜如水」,不為外界誘惑所動。

大智若愚

到了談婚論嫁的米切爾一路尋尋覓覓,她與奧巴馬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她倆的事之所以成為新聞,當歸奧巴馬橫空出世。美國政府經歷了小布希兩屆折騰后元氣大泄。現時的美國需要改革,大量握有選票的白人勞工階級呼喚有別於白宮政客背景的新領導人,引領美國繼續前進。奧巴馬此時出現有一定的必然性,這就是國人說時勢造英雄。

「一個成功男人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中國古話說「夫唱婦隨」。

米切爾與奧巴馬邂逅在1988年,當時奧巴馬在芝加哥的塞德樂-奧斯汀法律事務所從事夏季業務,恰好米切爾也在那裏做知識產權的法律事務,她被指派成為奧巴馬的學生,而奧巴馬此刻也剛結束他在哈佛法學院第一年學習。命運將這對年青人聯在一起,西人說是上帝的安排,國人叫緣分。

奧巴馬回憶他倆第一次見面,「我記得你的個頭很高,穿着高跟鞋幾乎與我齊肩,模樣很可愛,態度很友善,談吐頗專業,穿着縫製考究的套裝,外罩一件無袖衫。」

米切爾對面前的這位高材生也傾慕有加,恍惚覺得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突然闖進了她的生活。他們之間的關係發展神速,很快奧巴馬被米切爾「恩准」帶回家亮相,他受寵若驚。

儘管如此,米切爾也不否認此舉有唐突之嫌。屆時,她的父母,還有兄長格雷克會說:「又是一個不能將愛情進行到底的人選而已,」他還說要家裏同意這件事有難度。

但直覺告訴米切爾不放棄,要將交友進行下去。她要求格雷克助一臂之力,在籃球場上考察奧巴馬,因為她曾聽到籃球教練出身的父親嘮叨:在球場上可看到一個男人立體的性格。格雷克不以為然:「人生的缺陷與球場上的表現無關。」然而,米切爾與奧巴馬都有人生歷練,舉重若輕,他倆大事都不糊塗,按既定方向辦。奧巴馬是個籃球迷,要果真在籃球場上考察奧巴馬,沒準歪打正著給他「放水」的機會。

米切爾與奧巴馬是同一類型的人,志向遠大,放眼世界;他們既是伴侶,也是戰友,從共同的理想中獲取愛情的養分,使愛情保持可貴的鮮艷。2007年,在新奧爾良,米切爾向丈夫傾訴她墜入愛河,為他的激情澎湃的愛國主義演說而傾倒:「當美國認識的世界現在展現在我們們面前時,現實令人失望和感到不公平。但我們們美國公民需要朝着構建一個未來去努力,未來應該是人們期待的。」米切爾為丈夫的偉人胸襟感到興奮,自豪。

就在那次刻骨銘心相互傾訴中,奧巴馬向米切爾揭示了他深藏的愛的定義:「我最需要的是父愛,那是我從未擁有過的渴求。父母離婚後,父親回到非洲,我僅探望過他一次。」米切爾聽后心靈震顫:原來這個在萬千民眾前滔滔不絕,充滿自信的男人竟是十分戀家的傢伙。奧巴馬在一次父親節的演講中說:「多年前我下決心實現我的承諾,我要擊碎發生在我身上的『輪迴』——如果今世還能做些什麼,我會把愛給我的孩子,我會成為一個好父親。」

由此可大致推斷奧巴馬需要的女**應具有父母般慈愛的風度,以彌補他生命中的缺憾。米切爾是在父愛的陽光下長大,對一個有擔當男人的需要,她心領神會。

父親是她的精神偶像,哥哥格雷克在家中是項樑柱。「格雷克總是準備着災難的降臨。」米切爾說,有一次家中不幸發生火災,格雷克在火勢中拖着父親沉重的身軀下樓梯,這一刻讓米切爾好感動。格雷克還總是忙不選地找活干,右手做正經事,左手練習寫字;如果格雷克有朝一日失去視覺,他也不會安分。「他就是這樣性格的人。」母親瑪麗安平靜地說,「他不得不面對事實,他攤上一個時運不濟的父親。」

也許命運教會了逆境中兄妹倆該如何善待生活。倘若父親能夠站起來,能夠去工作和享受生活,那麼米切爾和格雷克就不用強裝歡笑了?人有時很無奈。

米切爾找到一個能忍受病殘父親的男人做自已的朋友,戀人,丈夫。「不是她特別有眼力,而是她想要找的就是這種人。」孔子說:「道不孤,必有鄰」。

回歸本色

有情人終成眷屬。米切爾與奧巴馬於1992年結婚。由於為他倆證婚的牧師里維德·傑里邁亞·賴特以反美立場著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人們由此質疑奧巴馬的愛國心。此時此刻,米切爾挺身而出:「顯然,如果聽信這樣的讒言,我們們就不會走到一起了,」她還說,「布萊克從在這個城市工作起,即完成角色轉換,成為令人尊敬的教士。我喜歡和他在一起。」

布萊克和米切爾雙雙走上電視台發聲明,與觀眾交流,以澄清社會流傳的不實之詞,「這是我成年以後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與公眾交流,我真的為我的國家感到自豪。」米切爾說。

米切爾的大度還表現在十分注意自已的講話和行為舉止,因為選民抑或通過觀察她來了解奧巴馬何許人矣!

2007年2月,在威斯康星的一次教士集會上,米切爾說,「我尤其榮幸成為目擊國家變化的見證者,我周遊各州,心中留下的印像是,我們們的人民是團結的:我看到衣阿華州的農民與芝加哥南部的人一樣辛勞,我看到美國人民忍受一樣的痛,我們們需要為自已的家庭做一樣的事。」米切爾體察民間疾苦的言行為奧巴馬競選加分。notredame大學的羅伯特·施穆爾說,「可能關係到她丈夫能否贏得白宮總統寶座。」

布萊克·奧巴馬終於成為開創美國新一頁歷史的人,他的當選說明美國的民意並不是隨政治而動的假貨,米切爾也可以放心拋棄一些矛盾的想法,「我甚至想過布萊克無非是精明的男人,不過有一付菩薩心腸。如僅此而已,我倒不想他當選總統,因為我與他結婚了,把我們們倆的小家經營好是我們們的當務之急。但人民需要他,我就不能這樣自私了。如果布萊克當選,我除了充當樂於助人的角色和做好一個母親,別無他求。」

奧巴馬大選勝出后,他們的女兒還在同一所學校上學,米切爾一如既往每天送她們到學校,放學后又按時將她們接回家。最近,米切爾的母親接任了這個「工作」,他們仍然沒有僱用一個保姆。「孩子們的生活沒有變化,或者說被攪亂,這就是米切爾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奧巴馬說。

四人類最早的驛站

人從哪裏來

科學與藝術是人類區別於其它任何動物的分水嶺,是至今我們們仍不清楚從何而來的思維的兩大高峰。人類擁有科學思想,說明人類有發現自然界秘密的能力,並進而利用這些發現為人類自身的發展服務;科學的本義不是充當裁判,發現和探索才是科學的要義。藝術則是展現人類內心世界或稱精神世界訴求的一面鏡子。而動物僅有本能(條件反射)。人類的內心世界之大從他墜地的那刻起,已經超越了地球的界面,進入了廣袤無際的宇宙,這與動物僅靠本能存活有天壤之別,這也從思維角度證明人類不是從地球動物演化而來。

那麼人類來自何處呢?惟一的解釋人類來自太空,人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移民」。現今顯現之地球歷史不過是外星人的一次太空「奇遇」而已,就宇宙之廣博和生成年代之久遠,區區幾百萬年的地球人類史不過是展現宇宙的「某一天」在「某處」小行星上的片斷遭遇而已,如同不時有小行星襲擊地球的新聞。

從人自身的慾望來說,與生俱來的飛天夢,古往今來的飛天故事,以及今天人類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果,都印證了人類來到地球不過是隨遇而安,人的生生不息的追求(由基因決定)——飛出地球,回歸太空,才是人類的真正歸宿。

人類不是地球動物的同道,地球僅是人類的驛站。人不是從動物演化而來,人與動物沒有「共同語言」,有的只是偶爾的「獸性發作」;相反,人與神化的天卻「心有靈犀一點通」,其「大怪路子」就是與人影形相隨的宗教,這是地球上的「原住民」——動物,無法擁有的信仰。

所有的宗教其核心教義是倡導人類向善。為善者死後升天,為惡者下地獄進入六道輪迴。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徑謂分明的善惡概念?原來善與惡是相對人與天,人與鬼,人與神而存在,這是一種自然存在的制約「機制」,或日自然法則,沒有規距不成方圓,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是一樣。沒有人神、人天、人鬼之說就無所謂善惡;沒有善惡,就沒有道德、精神、心靈,乃至文化,一切都是一筆糊塗賬,這與目前井然有序的世界,無論是從物理還是從人文都是不相符合的。人類的神鬼和善惡文化,不過是人類對自然隱性法則的繼承,也是自然法則在地球的宣示。此種宇宙意識從「人之初」就進入「世界大同」了。宗教信仰是人的自然屬性之一。

動物中有善惡之分嗎?動物只有本能。這一切都是無稽之談!顯然不是。如果人類的祖先真如一些學說所闡述的那樣是從動物一路演化而來,在動物中(包括人類)出現宗教才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新聞。今天,在大洋彼岸,在全世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最多,現代科學最發達,斗膽用人造探測器轟擊慧星的國度——一場關於達爾文進化論之爭已進入了普通學校的課堂,這在國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美國人覺得是一件很正常的討論。

人們應該相信美國的政府和社會還不至於那麼傻冒去討論那些在我們們看來是在「誤導」可愛的下一代,且答案十分清晰的問題。他們這樣做可笑嗎?不對嗎?

那麼問題的實質在哪兒呢?思想才是我們們的靈魂,要承認思想無禁區,這是思想的屬性,也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可以肯定,與宇宙一樣博大的人類思想是任何僅靠本能生存的動物無法企及和能夠傳承的。相信地球對人類也不過是一個驛站而已。

現代科學不是已經從大腦結構和行為方式等方面證明黑猩猩並不是現代人的祖先。現代人最早的地球驛站在哪裏?

研究人員相信在人科家族中,原始人與非洲類人猿約在500——1000萬年前曾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在某一階段,原始人從類人猿中分離出來,首先開始發展成能直立行走的人。直立行走能力是一項最重要的人的特徵。

南方古猿

人類最早的祖先為已知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通常叫作猿人。1925年,在南非taung附近的一處石灰窯,人類學者雷蒙特·達特(raymonddart)發現第一具南猿的樣本。這是一個僅為6歲的具有人猿特徵的頭顱。南猿個子較小,有長長的手臂,保留爬樹的習慣,腦容量小,其骨骼有顯著特徵。

自1925年來,在非洲東部和南部,主要圍繞著名的非洲大裂谷,相繼出土了不少南猿化石。非洲大裂谷是地球表面的斷層,從紅海到莫桑比克長達3,500公里,由於大裂谷的土壤和沉積層沒有受到酸性腐蝕,使它成為保持原始地貌樣本的理想之地。1997年,在約翰內斯堡北部的sterkfontein的一處窯內,發現一具南猿的骨骼,據認為距今350萬年之久。此具骨賂已與現代人十分接近,現場考證死者系中箭跌入陷阱。有關南猿最著名的一次發現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亞的奧馬爾大裂谷(omovalley)。這是一具40%完整的年青女孩的骨骼——外部世界名噪一時的「露茜」(lucy),在埃塞俄比亞「露茜」如同國寶一樣美妙和珍貴。據信,「露茜」的年齡與斯泰克方丹地區的(sterkfontein,地名)男人的歷史相仿。

南猿分裂為幾個不同的人種,一些發展成為具有利齒硬顎,後人稱為「粗人」,還有些則成長為細肢靈巧的「細人」。

智人

距今約250萬年前,一支更接近現代人祖先的智人——會製造和使用工具的人面世。至此,人類學者雖不能肯定人類的祖先直接由南猿演化,但如果此推斷成立,那麼人類來自於「細人」那一撥卻是可能的。

現代人的祖先是「細人」中獨特的一支,他們有較大的腦,用來思考和製作簡單的石頭工具。他們將卵石擊碎,然後設法打磨出邊沿,用以切割其它物品。

類似這樣的技術「製品」在非洲最特別的地質遺址之一——坦桑尼亞的發掘現場隨處可見。大峽谷縱向剌穿了非洲大陸5座色彩斑爛的火山斷層,每一座代表了一段不同的歷史,時間跨度從200萬年到5000年,這裏保留了人類最早的「驛站」痕迹。

直立人

眼前是一具來自於150萬年前的化石樣本,與現代人極為相似,這就是所謂直立人。直立人的個頭高於智人,長得更為粗壯,並有一個較大的腦袋。他們進一步能造工具,製造出具有手的特點的斧子。

南猿和智人的化石僅在非洲發現,但直立人化石在遠東和中國都已找到;與此同時,手斧之類的石制工具也在亞洲和歐洲出土。這些埋藏在地下萬千年之久的化石相繼在全球各地被尋覓到,說明以直立人為趨向的人類已走出非洲大陸。人類大批量地在地球各處找到自已的庇身之所,有了他們在地球的驛站。

今天,人類認定從非洲走向世界,承認非洲大陸對人類演化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非洲(人)是首先運用身體的能力來擴大人腦的功用,這表現為他們開發了用石頭做工具的技術,通過直立行走最終步出密林的束縛,第一個進行跨海探索史無前例地登上亞洲和歐洲的洪荒,這些,對每一個人類後裔,都是要感激涕零並永誌不忘的一段「發家史」。

理論之爭

150萬年前現代智人——直立人留在非洲,大約在12萬年以前,現代智人的足跡已遍及全球,問題是他們如何進行「擴張」的?

然後他們怎樣又如此幸運將自已擴張到全球去?這裏有二個通常能接受的解釋:一是替代論。基於「走出非洲」模式的思考,現代智人首先是在非洲發展起來的,然後在100-20萬年之前的階段中他們走出非洲來到其它各洲,替代了所有的其他原始人種。這一理論的爭論之點在於所有現代人都是非洲人的後裔。二是「多地區發展模式」。此理論認為現代智人的演化是在全球不同部分生活的原有直立人基礎上形成的。此理論意味着中國人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直立人群的後裔,而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可能是來自東南亞直立人群的後裔。

這兩種理論都不乏堅定的保衛者——他們擁有dna證據。遺傳路線圖分折要表明基因的代代相傳直至到達高級層面。「走出非洲」理論模式支持者說,在非洲發現了人口中最為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此說表明人類在非洲演化過程最長。雖然有關爭論遠未得出結果,但是一種可能較為公允,且得到大多數科學家支持的是——「走出非洲」的假設。這就是說他們相信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五天外來「客」

最新研究表明,微生物可能經歷了從火星到地球的星際之旅。

生命大播種

隨着科學研究向宇宙更深更廣的層面推進,生命的「地產」現象和理論已不是科學界「統一天下」的經典,一些科學家將目光投向太空中的其它星體,「生命來自太空」和「外星人」的理論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和認同。如果人僅是地球幾百萬年生化反應的自然結果,那麼地球人為什麼其思維卻是宇宙型的呢?西人說人的思維是宇宙思維的一支。一語中的。顯然僅用「地產」系列生化反應不能解釋人的思維為何具有宇宙特徵;另外,僅用理化層面的知識也不能對人的「宇宙性」自圓其說。我是誰?我們們來自何處?這個人類自身的命題沒有現成的答案。

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從東方神秘主義的角度來解釋人的宇宙情懷反倒顯得園融些。現代科學研究,無論是從方向,還是在結果,都在向中國古老的「天人合一」說靠攏。生命來自太空,用科幻小說的語言就是生命細胞的「先軀」在太空與地球撞擊時,有幸來到了地球。過去幾十年這方面的研究為此觀點提供了可信的解釋:來自太空的一場壯觀的播種生命的「機會」

為地球生命圈的形成提供了機遇。也許,生命的「種子」無時不刻在太空播撒,不同的是落到地球則適逢「妊娠期」,而落在別的星球則在「沉睡」期。

生命的火星情結

據美國nasa火星探測機構的資料證實,科學家原先對火星的假設是有根據的,至少在這個紅色星球的過去周期性呈現過水流。所以,火星過去有生命,甚至可能現在還存在,這不是一個無理的假設。科學家們甚至設想在木星的第四大衛星——木衛二(europa)也可能有生命,因為在它表層的冰雪下面有水。另一個行星titan——土星的最大衛星,有豐富的氧化物,氣溫低,如果在titan發現生命物質,會令人大吃一驚,但仍然不能排除有這個可能。生命甚至可能在優勢很小的灼熱的金星存在。儘管金星表面太熱,對於居住要忍受太大的大氣壓力,但它仍然有可能支持微生物在它的大氣層高空生存下來。金星的表面可能並不一直如此嚴酷,它很可能曾是一個與地球相似的星體。

科學家在尋找外星體可能存在生命的同時,在過去20年,他們也發現在地球上有30餘塊來自火星的隕石,生物學家從這些隕石中發現了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有機物質。它們的存在顯示生命可以在火星存在。它們是如何來到地球?它們源於何處?

生命物質的星際遭遇

有一種理論為生命胚種論(自然發生論),最早是由希臘哲學家阿那薩格拉斯提出的,意思是說宇宙中到處都存在生命種子。起先這是一種哲學假說,它要傳遞的是生命物質怎樣有可能來到地球。現在讓我們們來描述生命的開始

在早期混沌的太陽系歷史中,行星遭到強烈的隕星攻擊,在這些隕星中包含着簡單的有機物質。年青的地球接收了具有酶作用的相當複雜的分子。

分子是生命前的一種形態,它以自已的方式進入自然生態。當它在我們們的星球着陸並遇到合適的條件,這些分子就可繼續自身的演化,達到生命細胞形態。換句話說,生命可能既在地球,也可在太空落腳。

星際旅行通常是一次漫長的旅程。每年落到地球的火星物質大約一噸,這些火星「來客」在抵達地球新家之前,有的已在太空度過了百萬年之久,不過也有約為千萬分之一的火星岩石「幸運兒」,光臨地球之前僅在太空飛行不到一年時間,它們的太空之旅無疑是一次「艷遇」。在火星蒙受三年的行星衝撞期內,有些火星物質有拳頭的10倍大,重量超過100克,脫離了火星的羈絆,來到了地球新居。一些小碎石,如卵石,或者塵埃粒子是星際旅行的常客,體積很大的岩石鮮有這樣的旅行奇遇。

生物實體在太空旅行中能否生存下來?它們要遇到的接踵而至的絕地阻擊有,當與隕星高速撞擊的速度超過它從火星逃逸的速度時,有可能「玉石俱焚」;還有進入地球大氣層后微生物能否存活的問題。

星際旅行本身也充滿不測。負載生命的流星體和塵埃粒子暴露在真空、絕對溫度和不同的輻射中,特別應予關注的是紫外線,能破壞有機物分子中的炭原子粘結。有幸的是躲開紫外線不難,僅需幾百萬分之一米的不透明物質的屏蔽,即可保護細菌。

除了紫外線照射外,真正在宇宙中阻擊微生物的還有太空射線;輻射和承載生命的隕石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作的高速運動。星際旅行的行程越短,承受太空輻射的「總劑量」就越少,微生物未來生存下來的機會就越大。

事實上,微生物的生存能力表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堅強。看看現實生活中我們們與微生物作「殊死鬥爭」的例子:如經消毒和輻射處li的食品中存有微生物是平常事,甚至還有激活物質原子反應的情況。同類細胞的機能還有修復自身dna的作用,構建成附加的厚厚的細胞壁,保護自已免遭輻射,還能緩解因脫水造成的傷害。從理論上說,如果從火星彈射出來的物質含有有機物,那麼它們旅行到地球,又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已在實驗中得到體現(那是在沒有超高溫的條件下)。一些碎片中的有機物經歷了幾年、幾十年的星際旅行后仍能存活。

關於生命的普遍性原則

至此,原生論似乎是一個有理的學說,它已從假設向量化科學轉軌。隕石的證據說明在太陽系的歷史中,存在着物質的星際轉移;此類轉移過程還在安「既定方針」持續下去。而且,實驗室研究進一步顯示,由火星分裂出來的含有微生物的碎片在太空「旅行」中能夠存活,並且成功地進入地球大氣層。

但是科學家不能確定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萬物是「海處來客」的惟一「傳承」,也不能肯定地球上現在的生靈全部是「地產」版本與外界無關。因為要做這樣的決定必須掌握關於生命體系起點的足夠資料,包括生命在地球上的全部情況。「巧婦難做無米炊」,所以勾勒原生論在任何特定世界存在的可能性,這需要合適的「配料」和條件。也許,生命需要數千萬年的時間才能開始,也許5分鐘足矣。但大家都同意的說法是:27億年前,或許幾億年前,有生命意義的「形形式式」已開始「走紅」地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來自地球村的報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來自地球村的報告
上一章下一章

第 一 集 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