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天兵計劃

第九十一章 天兵計劃

?陽雄與陳宮連夜趕到陳留,就宿於客棧。

當夜陽雄潛去曹家,尋得曹『操』父親及其夫人丁氏兩個最易讓自己穿幫之人,毒殺之,以化屍粉毀其屍。再將四箱金銀從系統空間挪移而出,放於密室之中,以備起兵之用。然後再悄悄回到客棧。

次日陽雄與陳宮「回家」,自是尋不著父親與夫人,命庄丁四下找尋不獲,只能不了了之。於是與陳宮商量盡散家資,招募義兵。

陽雄從密室翻出那四箱金銀,以作軍資。著陳宮先發矯詔,馳報各道;自己卻外出「採辦」軍械。

陽雄外出閑逛數日,在陳留附近成安城租下一個莊子,將自己早已存在系統空間的十數萬兵刃挪移出三成,雇了十數輛大車,連夜運回陳留曹庄。

陳宮大喜,見這批兵刃件件不凡,暗贊主公辦事之能。他哪裏知道,陽雄的這批軍械,乃是後世造出,其時冶鐵鍛造技術自不可與現在同日而語。

第二日,兩人開始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數日之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十餘日過去,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紛紛來投。陽雄皆封校尉,封陳宮為長史。

陳宮置辦衣甲旗幡。四方鄉紳送糧食者,不計其數。一月過去,竟聚得義兵達四萬餘眾。

陽雄命曹洪帶領自己的一千軍士,作為自己的親兵隊。然後將剩下的四萬軍士分為數隊刀盾兵八千、長槍兵八千、弓箭兵六千、弩箭兵五千、大刀兵五千、錘兵三千、斧兵三千、重裝戟兵三千、一千投石兵。由眾校尉各自練兵。

陽雄爽點因此增長到1223點。

在與夏侯惇等人談論武功之後,陽雄知道,這時也有內功。但因『穴』道經脈所識不全,內功都較為粗糙,多為增加力氣之用。很少有內氣外放傷人的功法。戰陣之中,多用長槍大戟,內氣外放幾無用武之地。

一日,陽雄與陳宮閱兵之即,見朝陽初升,光芒萬丈,普照大地。陽雄嘆道:「今董賊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狼戾不仁,殘害生靈。何人能如這朝陽一般,驅散天下昏暗,普照黎民百姓?」

陳宮道:「主公所行,不正如此么?當初主公謊稱自己名為陽雄,不就是『胸』有此志么?」

陽雄道:「我祖上本姓夏侯,夏侯為陽,是以自稱陽雄。唔,若我真能如這朝陽一般,即使焚燒自己,光耀天下,也在所不惜。公台,我就此更名陽雄,你以為如何?」

陳宮心中大震,要知道當時改名換信乃是極為恥辱之事。但想主公改名以銘志,其志甚堅,還是說道:「甚善。」

從此,曹『操』之名不再用。

陽雄道:「若各路諸侯真應約前來,破關直入洛陽,公台以為,董賊會如何應對?」

陳宮尋思良久,道:「一旦汜水關或虎牢關吃緊,按董賊狼心,必將劫遷天子,豪奪洛陽財物,棄城而走,經崤函古道,西去長安,憑函谷關與潼關天險而守。」

陽雄點頭道:「我也是如此想。公台可有妙計應對?」

陳宮皺眉道:「崤函古道,襟帶兩京,只此一道可通長安。而函谷關泥丸可封,潼關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使各路諸侯齊聚,要想破此兩關,也恐力有未逮。只有一法,那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汜水關或虎牢關,趨兵直進洛陽,西追董賊,在其未入函谷關之前滅之。」

陽雄皺眉道:「各路諸侯為討賊而來,但也各懷異心,割據雛形已現。我所擔心的是,聯軍一旦攻入洛陽,怕是不願再西追董卓了。我想,是否可事先在弘農與函谷關之間,伏下一軍。待董賊西逃之時,於崤函古道據險截殺。屆時其他諸侯若不願再追,我等可引本部人馬追擊,與伏兵成夾擊之勢,董卓必將『插』翅難飛!」

陽雄之所以考慮要在途中截殺董卓,乃是因為他知道董卓西逃之時,是幾乎將洛陽洗劫一空,財物裝了千餘車。若將這批財物得到,於今後發展,大有裨益。

陳宮略一尋思,知道此舉絕不可行,但顧忌陽雄顏面,於是說道:「主公此計大妙。然我軍如何能繞過汜水關或虎牢關,再繞過洛陽,於其後,在函谷關前設下埋伏,卻是頗廢思量。」他話雖如此說,實則心中卻想,陽雄這乃是異想天開,這根本無法做到。

陽雄道:「可讓李典樂進,帶領一萬人,北渡黃河,在未達到黎陽之前,向西翻山越嶺而走,直抵弘農之後,函谷關前。」

陳宮道:「此舉絕難辦到。洛陽以北,乃是數百里崇山峻岭,人雖可涉險而過,但糧草輜重,軍械被服,那是絕對無法通過的。軍士沿路沒有補給,只能餓死途中。」

陽雄道:「若沿路設下一個個補給點呢?我軍只需輕裝出發,各帶數日口糧,多備鋼爪繩索,堅持到第一個補給點;休整一日,又帶數日口糧,再往下一個補給點出發。」

陳宮只以為陽雄乃是閑聊,說道:「在崇山峻岭之間設補給點,實在比行軍過去還難上十倍。主公是在說笑了!」

陽雄正『色』道:「我只問你,如沿路有補給點,此舉是否可行?」

陳宮道:「若有補給點,當然可行。」

陽雄道:「好,我明日就前去佈置。」

陳宮疑『惑』不解,道:「主公將如何佈置?」

陽雄神秘一笑,道:「我自有妙計。」

兩人計議已定,陳宮以陽雄(註明原曹『操』)之名,作檄文送達諸郡,還專『門』修書一封,並檄文一起,派遣曹仁早一步專程送往平原縣,邀劉備前來。劉備當時不過一小小縣令,正落魄之間,接到書信自是受寵若驚,帶上張飛關羽,引兵數個,欣然前來。

陽雄則獨自來到倉庫,將糧食被褥等行軍之物,大量挪移入系統空間,當夜即繞過官渡,北渡黃河,向北而去。行出數十里,陽雄向西翻山越嶺而去,沿途留下明顯記號,並將自己所行路線繪製成圖。

陽雄內力深厚,輕功卓絕,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天明時分,在嵩山之中一處乾燥的山『洞』中,從系統空間挪移出一批補給物資,稍事休息,繼續西行。沿路不時留下補給,設置補給點。

數日後,陽雄已到洛陽以北的太行山脈之中,在其中留下三個補給點,繼續西行,于山間繞過洛陽,進入崤山,又設了數個補給點。最後一個據點,陽雄查看地形,設在了弘農以西三十里處。

此處兩山夾道,下面就是洛陽至函谷關的必經之路。陽雄將據點設在了山頂,並在山間將一些山石挪移入系統空間,再到山頂挪移而出,堆在離山崖不遠處。若有軍隊通過,只需推下山石,必給下面軍隊帶來重大傷亡。

再將所有糧食被褥等物,以及約莫萬人用的刀劍軍械,全部挪移而出,藏於不遠處的山『洞』之中,繪出地圖。

做好這一切,陽雄向東而望,遙遙可見弘農小城。陽雄知道,此時弘農守將乃張濟。而張濟之妻鄒夫人,卻是一個大大的美『女』。若按後世排名,其僅次於貂蟬、大小喬之後。

陽雄心道:「不知這鄒夫人能貢獻多少爽點。」臆想着沿路返回。

陽雄這一去一回,只十數日,就為一隊「天兵」鋪好了道路。陽雄回到陳留大營,當即命李典、樂進,帶領一萬軍士,按自己的地圖行進,埋伏於弘農以西,伺機而動。並告知兩將:「若遇王允家眷,應力保之。」

兩將應命而去。陽雄知道董卓西逃之時,乃是百姓一隊,間軍一隊,怕貂蟬死於『亂』軍之中,是以特此告知二將。

陳宮自是疑『惑』不已,但見陽雄『胸』有成竹又不細說,自己也不便過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暴爽系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暴爽系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天兵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