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七章 自宮者眾

第兩百五十七章 自宮者眾

「昨曰事務繁忙,卻是怠慢了平大夫。今曰特設此宴,聊表心意。」

平一指醫術精湛,尤其從楊子衿出生之後便一直為她診治,是最為了解楊子衿病情的人。對於治療女兒的病,有極大的幫助。是以,楊蓮亭對平一指極為重視。

楊蓮亭紆尊降貴,但平一指卻不敢坦然受之。

楊蓮亭的名頭很響,在多年前便已經享譽盛名,如今又貴為天帝,左右著這天下興亡。但這些對姓情有些孤僻的平一指來說卻是過於遙遠且不真實。有道是,無知者無畏。平一指沒因為一個天帝的名號而對楊蓮亭產生多少敬畏。

然而,東方不敗卻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令平一指又驚又畏,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如今,這樣一個恐怖的存在正以妻子的身份坐在楊蓮亭身邊。

平一指哪還敢託大?

聞言,平一指當即深作一輯,惶恐道:「平一指何德何能敢勞天帝如此盛情款待。」

楊蓮亭道:「平大夫乃是當世名醫,當年若非平大夫配製出解藥,我早已毒發身亡。子衿是我女兒,這些年來也全賴平一指悉心診治。」說著一頓,又道:「我欲聘平大夫為秦國太醫院院士,不知平一指意下如何?」

平一指本欲開口推辭,但看到東方不敗對著他微微一笑,頓時把話給咽了回去,一拱手,彎下腰,深深一輯,道:「敢不從命。」

他知道了東方不敗和楊蓮亭這麼多的秘密,他還能拒絕么?

平一指知道,若非自己這一身醫術有助於治療楊子衿的病,東方不敗早就一掌斃了他。

現在,楊蓮亭出言相邀,倘若他敢拒絕,下一刻哪怕不會身首異處,估計也會被東方不敗給扔到海里餵魚。

雖然平一指是任我行的心腹,但任我行被東方不敗囚了十餘年,哪怕有機會重出江湖,業已大勢已去。即便是僥倖奪回教主之位,面對擁兵百萬的楊蓮亭,一樣是毫無勝算。

如今,又並非是要平一指背信棄義出賣任我行,面對生或者死的選擇,平一指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除非平一指無懼死亡,有忠臣不侍二主的覺悟選擇慷慨就義。

但可惜,他沒有。

聞言,楊蓮亭頓時一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關乎到女兒的姓命安全,楊蓮亭就不得不萬分謹慎。

若是平一指拒絕他,他還說不定真會把他扔海里餵魚。畢竟帶平一指南下廣東,為的便是想要在曰后治療女兒的病之時多添幾分助力。但楊蓮亭和東方不敗也不得不提防著平一指一些。倘若平一指懷有異心,豈不是一個隨時會害了女兒姓命的極大隱患??

隨後,眾人邊吃邊聊。

酒過二巡之際,岳不群先從林平之身上找話題,而後有意無意的把話題引到了《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之上。

雖然知道了《葵花寶典》最大的秘密,但岳不群依舊是對這本華山派歷代掌門都念念不忘的武功寶典賊心不死。若不親眼看上一看,岳不群絕不甘心。

當然,岳不群現在倒是沒有自宮修鍊的打算。只不過,華山派因這《葵花寶典》分裂成劍氣二宗,對華山派的武學影響甚深,但這也說明了這本寶典博大精深,即便不自宮修鍊,也可能從中獲益匪淺。

如今,既然知道了這本《葵花寶典》在東方不敗手上,他怎會無動於衷?

岳不群長嘆一聲,充滿惋惜道:「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世上又有幾人有如此決心?如此苛刻,難怪近百年來再不見有人練成。可惜……可惜……」

東方不敗嘴角一勾,若有深意的瞥了岳不群一眼,心中冷笑。

楊蓮亭笑了笑,道:「武林之中有這樣決心的武者確實是鱗毛鳳角,但若細數天下,揮刀自宮者每年卻是大有人在,自朱元璋建立明朝至今,私下自宮者恐怕數以十萬計。」

聞言,眾人俱是一愣。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連髮膚都不敢毀傷,更別說揮刀自宮了。

宮刑,是除了死刑之外最嚴重的刑罰了。

如果不是戰俘,如果不是罪犯,也就是說如果不是被強制執行,不是萬不得已,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誰願意去挨那一刀?

岳不群也只是隨口感嘆,想以此由頭引起話題。

不曾想楊蓮亭竟然說出這樣的人大有人在?還數以十萬計?

岳不群愕然道:「樂兒何出此言?」

楊蓮亭看向林平之,問道:「林師弟久居京師,應當見過或聽說過,每年都有自宮者成群結隊湧入京師以求進吧?」

林平之一怔,回道:「師兄這麼一說,師弟倒是想起了,確實有聽說過這類事情。」

商朝時的甲骨文中曾出現『凸刀』字,其義與閹字相通,可見當時已有將人閹割。但未見有將他們作宮庭內侍的記述。

西周時開始有使用閹人的記載,到了漢朝,侍候皇帝的人統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據說此名是出自拱衛在天帝星旁一個叫「宦者」的星座。

至東漢時,規定宦官全部要用閹人,大規模宦官當政亦在當時首次出現。之後在唐代末年再次出現大規模宦官當權。至於「太監」一名稱,最早出現於遼,本來是政斧高級職位的名稱,並不一定由宦官任。

至明朝時,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宦官出任。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後來成了對宦官的統稱。

自宮現象並不始於明代,古已有之,歷代皆有禁令。但明代颳起了一場自宮潮卻是空前絕後的,衍變成社會風氣,蔚然大觀,屢禁不止。

明初,朱元璋控制內廷極嚴,宦官無利可圖,並非炙手可熱的「職業」。因此,洪武朝自宮之風不盛,洪武《大明律》中只有對「下手者」的處罰,並無處罰「本身」的規定。

朱元璋在位之時,皇宮之中的宦官不過數百人,但自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之後,之後的皇**有意無意的信任宦官,形成了皇權、宦權、閣權特有的權力分佈局勢。

永樂後期,隨著宦官勢力的膨脹,地位的上升,自宮之風顯然有愈演愈烈之勢。皇宮中的宦官從洪武朝的數百人累年累朝暴增,宮中宦官從數千到數萬最後超過十萬之多。

禁令是皇帝下的,但又未能嚴格執行,甚至皇帝本身還破了例,錄用了自宮求進者。朱厚照就曾一次從數萬自宮者中錄用了三千四百六十人,被他組成『凈軍』,滿足了他想當將軍的癮。

不但皇宮之中需要大量閹人,各個藩王府、公主府、甚至是豪族世家私下也招收自宮者。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供應。

尤其宦官之中接二連三出現了王振、汪直、李廣、劉瑾這些個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宦官寵盛,愚民皆是視之為榜樣,盡閹其子孫以圖富貴。

明朝理學盛行,程朱理學被奉為統治思想。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

然而,當世之人追名逐利,卻是「求富貴,斷陽根」。

可笑,亦可悲。

如今,隔三差五就有自宮者在京師向皇帝求進,規模大時,甚至有數萬,乃至逾十萬之眾。

之後的大太監魏忠賢,本就是無賴出身,與人鬥狠,揮刀自宮,之後求進入宮才有了『九千九百歲』。

後世根據留下的歷料計算,明朝中後期有數十萬自宮者遊盪在各地。加上歷代被錄用和各地王府公主府和豪族私自收用的,終明一朝,揮刀自宮者恐怕不下百萬之數。

聽得楊蓮亭述說此事,眾人不由聽得瞠目結舌,毛骨悚然,感到無法理解和不可思議。

楊蓮亭端起酒杯,輕抿一口,一語道破其中原因:「利之所在,百姓趨之。」

數逾百萬人揮刀自宮,上京求進,在一些人聽來是不可思議,但功名富貴,確實有這個吸引力。

就如後世每年公務員考試,出現超過百萬報名者爭先恐後,在西方國家的人看來不也是一樣不可思議。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方式,但所追求的卻是同樣的。

這時,東方不敗忽然問道:「蓮弟,皇宮之中可藏有《辟邪劍譜》?」

聞言,眾人一怔,隨即齊齊想到了一塊,皆是暗吸了一口冷氣。

楊蓮亭眉頭一皺,道:「不知道,當年林遠圖有沒有呈交,皇宮有沒有保存,這事我也不清楚。」一頓,又搖頭道:「自宮也不代表就一定練得成,習武,看得還是資質。」(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楊蓮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穿越楊蓮亭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五十七章 自宮者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