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集-謀臣篇

三國人物集-謀臣篇

謀略篇

1司馬懿

司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闢為為文學掾。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漢后,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掌握重權。曹睿繼位后,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後接替曹真總管對蜀防禦工作,數次成功防禦諸葛亮北伐。曹芳繼位后,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后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司馬懿病逝后,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後導致晉朝代魏的發生。司馬懿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

司馬懿是魏國後期卓越的軍事家,其精明老練,堪稱三國第一。歷史上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剋星。因為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馬懿,採用離間計使司馬懿失去兵權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後,諸葛亮和司馬懿相持良久,始終也不能獲勝。他們互相不能奈何得了對方。但是看諸葛亮北伐,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總是很被動,簡直是忍讓,遭受百般凌辱而不怒,其膽怯心理讓魏國的其他將軍都看不起。而且司馬懿每每在優勢明顯的時候讓諸葛亮輕易的脫(當然諸葛亮有優勢的時候一樣被司馬懿化解)。可以這麼說,司馬懿幾乎靠拖得諸葛亮病死,最終才贏得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司馬懿好像一開始就沒想過能戰勝諸葛亮,一味退讓,永遠是防守,如果諸葛亮在多獲二十年,相信司馬懿也是這樣應對。然而司馬懿真的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嗎?司馬懿的戰術作風真的是被動防守嗎?看司馬懿擒孟達,不待聖旨,不出十日。其時機把握之准,行動之迅速,令人嘆為觀止。其後一次的遼東叛亂,叛軍起兵十五萬。當時相隔四千里地,魏軍兵少路遠,司馬懿竟然能夠做到」往百日、攻百日、還百日,休息六十日」,僅以四萬兵力,一年破敵。其攻擊之強,戰術之主動,與對峙蜀軍時判若兩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分析一下,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馬懿曾被離間下野。諸葛亮死後,司馬懿還要靠詐病欺瞞魏國的君主,讓魏君以為自己不會造成威脅。原因就是司馬懿一直在魏國受到猜忌。而司馬懿官復原職的原因是什麼?是魏國沒有對付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馬懿。由此可見司馬懿的生死仇人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馬懿掌握權力的人。鳥盡弓藏的道理,司馬懿沒理由不知道的。於是司馬懿採用了維持現狀的平衡戰略。一方面防止諸葛亮獲得大的優勢,對魏國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脅,另一方面又不擊潰諸葛亮,還要保持諸葛亮的攻擊力。

2郭嘉

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戰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為其大局觀出色,在對於作戰目標的選擇和作戰時期的把握上經常有精闢獨到的成功建議。在曹操徹底粉碎袁紹,呂布等幾個實力強大的軍閥,成就北方制霸的過程中謀功至偉。郭嘉達於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賞也被傳為佳話。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烏丸清剿袁勢余患后,篤疾而夭,年僅三十八歲。

陳壽曰: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曹操表版本一: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

3諸葛亮

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謀略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撫養長大,后因徐州之亂,避亂荊州,潛心向學,淡泊明志。后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蜀漢建立,拜為丞相。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謚曰忠武侯。其「鞠躬儘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陳壽: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4程昱

三國時魏國名臣。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后從曹操於兗州,封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於范縣。昱常為曹操出謀獻策,漢獻帝定都許昌后,以程昱為尚書,后又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後文帝踐阼,程昱為圲尉,進封安卲侯。黃初元年逝世,壽八十,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謚曰肅侯。

5龐統

龐統是荊州地區的名士,赤壁之戰後加入劉備集團,最初只作一名縣令,經諸葛亮和魯肅的chayexs.com.chayexs.com推薦,為劉備所重視。劉備任命他為治中從事,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親信僅次於諸葛亮。龐統力勸劉備取蜀,並跟隨劉備入川,計擒蜀將楊懷、高沛,進軍成都,但在圍攻雒城的戰鬥中,中流矢而死,劉備為之流涕。

陳壽評曰: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

6荀彧

從小就被人認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辭官回鄉帶領族人遷到冀州。荀彧認為袁紹終不能成大事,便去東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賞他,把他比作張良並任他為司馬,那年荀彧二十九歲。曹操攻打陶謙時呂布襲取了兗州,荀彧臨危不懼單身前往說退豫州刺史郭貢的數萬人馬,並與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不久呂布敗走,荀彧又勸說曹操迎接漢獻帝,因此被升為侍中、尚書令。因為荀彧多次chayexs.com.chayexs.com推薦優秀人才給曹操如戲志才、郭嘉等,所以曹操更加敬重荀彧,每有大事都先與他商議。袁紹勢力強大,曹操對是否與他開戰而猶豫不決,荀彧就用四勝四敗之說開導曹操,使他終下決心抗袁。官渡之戰時回信堅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後得已擊敗袁紹統一中原,這都是荀彧的計劃。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勸曹操即公位,荀彧私下表示反對,因此遭到曹操的忌恨,並在征討孫權時帶他出征,因為以往曹操出兵荀彧都是留守後方,因此荀彧又愁又怕,終於在壽春病亡,死後被追謚為敬侯,后又被追贈太尉。

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7荀攸

年少就很有名氣,被朝廷任為黃門侍郎,他曾與人密謀誅殺董卓不成而被下獄.後來董卓死了,荀攸就回家上表要去蜀郡做太守,但因道路難行留在了荊州,不久就被曹操請去任軍師.曹操攻打張綉,呂布,袁紹等強敵時,荀攸都在他身邊為他出謀畫策,並每每成功.荀攸也因此一直陞官加職,一直做到了尚書令.荀攸備受曹操,曹丕敬重,有次他生病,去探病的曹丕竟拜倒在他的床邊.他還與鍾繇是至交,鍾繇為荀攸整理撰寫他設想的12條奇謀妙計,還沒寫完鍾繇就去世了,因此那些妙計就失傳於後世.荀攸死後被追謚為敬侯.

陳壽: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勸變,其良、平之亞欺!

8魯肅

是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早年魯肅在袁術手下當東城長,后經周瑜的chayexs.com.chayexs.com推薦,成為孫權的參謀,很早就為孫權謀劃了成就帝業的戰略計劃,深受孫權器重。赤壁戰前,魯肅在聯合劉備、勸說孫權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在之後協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戰後,魯肅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繼續鞏固孫劉聯盟。周瑜去世后,魯肅接任他的位置,負責處理荊州事務。

陳壽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9賈詡

原為董卓部下。董卓滅亡后,賈詡為求自保,建議李傕、郭汜等人襲擊長安,造成大亂,又先後依附段煨、張綉,屢獻妙計。后勸張綉投降於曹操,成為曹操手下重要謀士,在戰官渡、平馬超以及立嗣等問題上多有建議,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賈詡升任太尉,數年後病逝。賈詡極有智慧,擅於自保,是當時公認的智謀之士。

10陳宮

陳宮字公台,東郡人也。性剛直烈壯,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天下亂,始隨太祖,后從呂布,為布畫策,數諫於布,布每不從其計。下邳敗,為曹操所俘,宮求即就戮,從容赴死。

荀攸:夫陳宮有智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北地梟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三國之北地梟雄
上一章下一章

三國人物集-謀臣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