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四十八章下

63第四十八章下

林夫人跟前,元徵從來不會和雁卿表現得過度親密。縱然目光看向她時專註得騙不了人,可發乎情止乎禮,倒是容易讓長輩感到放心。

也只略點頭,含笑道,「雁卿。」也就罷了。

雁卿才又去回林夫人的話,「玩了一大圈呢——沿着堤壩先往南再往東,過了灞橋又去對岸杏花林……」說到這裏目光不由就閃爍,將遇見了太子一節含混過去,又道,「最後去了很南邊的一個小山谷里,遇上了二哥哥……和他的朋友。」

林夫人忍不住就又看着她笑,「你二哥哥的朋友?」

她豈能不知道是謝景言。只是雁卿素來大方從容,提及太子都不曾扭捏怯懦,偏偏不肯直說是謝景言。這般小女兒的情態,也不由林夫人不起意戲弄了。

她一問雁卿就滿臉紅。囁喏著,片刻后又欲蓋彌彰的告狀,「二哥哥給我摘頭上沾著的茅草,把我的頭髮都給弄亂了!」此刻終於又想起件事來,忙喜滋滋的對元徵道,「七哥,我摘了許多白茅給你。」

林夫人見她轉眼就討好元徵去了,也不由一愣——再細思雁卿的神色,片刻后就隱約明白了什麼。

面色不由就有些沉。

雖則林夫人一向開明,可元徵若和雁卿有什麼私底下的約定,林夫人也少不得要專斷不講理一回——雁卿這會兒能懂什麼?若真有私情,必然是元徵趁她年幼無知故意誘導拐帶。那就太卑鄙可恥了。

——也不怪林夫人想多。實在是「自牧歸荑」這行為,頗有些引人深思。何況雁卿采了那麼一大捧花草,為何非要給元徵白茅?須知白茅柔軟潔白,素來都是少女表白心跡的贈物。

雁卿自然沒意識到她阿娘的危機感。去歲她贈給元徵扇子墜兒,元徵曾笑言「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雁卿自然知道是《詩》裏的句子,就順着聊起來。後來元徵便說,「便是你贈我一把白茅草,我也必定喜愛珍惜。因是你所贈,倒無關乎贈的是什麼。」雁卿便上了心。

此刻便興沖沖的去丫頭懷裏尋找白茅草。

翻了兩遍卻都沒找著,自己就疑惑起來。還是墨竹提點,「大姑娘自己拿着的。」雁卿才又記起來——只怕是跟太子爭執的時候,不經意遺失了。便十分懊惱。

元徵見她說了卻又拿不出,難免也略感失望。卻依舊笑着上前摘取一枝山杏花,替她解圍道,「用這個來換吧。」實則他想將雁卿發上簪著的那簇摘去,只是當着林夫人的面不能罷了。

雁卿才又燦爛微笑起來,「七哥喜歡就好。」

兩人之間原本就是親密無間的,縱然刻意收束著不去做什麼親密的姿態,可顰笑言談間已天生就是一雙小兒女。

林夫人心裏也暗嘆一口氣。便對雁卿道,「好了,快進去收拾收拾吧。」

雁卿想起先前的隱瞞,不由又臉紅。卻還是拉了元徵的衣袖叮嚀,「我進去梳頭……七哥你等我出來再走。」

元徵便輕笑着,道,「放心。」

雁卿進了青帳,林夫人少不得又吩咐下人,「去將二姑娘找回……」然而話未說完,目光便已追遠。

——下方蜿蜒坡路上,正有少年領着小姑娘走過來。那少年雪膚褐發,生得明耀奪目,雖刻意做出溫柔優雅的姿態,卻依舊遮掩不住動靜之間囂張飛揚的神采。少女嬌柔文弱,懷抱一隻兔子。看上去是拘謹疏離的姿態,可不經意抬頭,目光里流露出的分明就是小心翼翼的喜愛和憧憬。

正是太子帶着月娘回來。

林夫人默然片刻,回頭一望元徵——元徵也分明看見太子了,此刻雁卿在青帳後頭,他不好躲避進去。便隨着林夫人起身相迎。

元徹走在月娘前頭,此刻已下了堤壩。臨近有山石,道路崎嶇不易行走。他既要溫柔對待月娘,便不時停下來等她。只是月娘雙手緊抱着那隻雪兔,亦步亦趨卻又同他保持着恰到好處的距離,不曾給他機會騰手去拉。

和她的姐姐門戶大開的性情不同,這小姑娘天生就十分細緻周密,很善於自我保護。無懈可擊,且又隨時準備逃跑。

不過元徹還是隱約能察覺到——月娘喜歡他。只是天性沉默,也或許是自卑,便只默默看着他,並沒有進取追逐的意圖。

元徹對她雖沒什麼興緻,可被人喜歡也還是得意的。只是這又喜歡他又要戒備他就未免煩人了,真喜歡他難道不該讓他為所欲為嗎?可見她這喜歡和旁人的一樣虛偽、自私。元徹便又有些不忿,只覺得連她的喜歡也有些可憎了。

可也不曾表露出來,只溫柔親切的同她說着話。在她不經意被吸引住目光時,瞭然於胸的向她微笑起來。

……他原本就生得美貌近妖,刻意向人展現,總能輕易令人面紅耳赤起來。

月娘忙就垂下頭去。

臨近青帳,又有一段陡路。元徹便在心裡冷笑,默默計算著時機,決定主動向她伸出手去,看她敢不敢握住。

可他才回過頭去,已有丫鬟托住了月娘的手臂,輕輕的將她扶了上來。

因先前月娘的丫鬟們都不敢近前,元徹便也鬆懈,不曾十分偽裝自己的心思。想來是被丫鬟們看出了。可就算如此,敢當着太子的面近前護主,也需要十足的勇氣。

元徹便一愣——他一貫以為月娘艱難的在林夫人手底下討生活,不成想她竟也有忠僕。這才略覺得有趣起來。

已到了目的地,月娘便乖巧的向他屈膝行禮道謝,才又見過林夫人和元徵。

林夫人便和藹道,「你阿姊在後頭你,快去找她吧。」

月娘向太子行禮道別,又向元徵頷首,便溫順的進青帳里。

太子就注視着她的背影——月娘似乎察覺到了,那短短的幾步路便也走的心不在焉。丫鬟為她打起帷帳時,她終究還是微微側過頭來,用眼角餘光偷偷望向太子,卻見太子溫柔凝望着她。月娘手上不覺便一抖,慌忙逃向帳子裏去了。

元徹這才在心裏輕輕的哼笑了一聲。

此刻閑雜人等盡退了,便只太子、元徵和林夫人正面相對。

要說太子不疑忌,林夫人是不信的——一者,皇帝遇見樓蘩時她就在一旁。二者,樓宇借元徵之力得見天顏。只怕太子心裏,他們兩個就是造成他今日被動局面的罪魁。

可太子半點都沒流露出來。雖對元徵一如既往的冷淡,可對林夫人卻依舊敬重誠懇,「微服出遊,師母請不必多禮。家中太夫人可好?雁卿妹妹可好?」又不吝做人情道,「路上恰遇上令千金,似是迷路,便送她回來。」

林夫人想到適才他凝望月娘的目光,只覺得「令千金」三個字真是意味深長,難得他竟叫的這麼冰冷無趣。

亦只道謝罷了。

太子瞧見元徵手旁放着的杏花兒,目光便又一頓,這才似笑非笑的道,「七哥好雅興。」

這堂兄弟兩個已是相看兩厭,也就沒有明面上撕破臉罷了。元徵答得便也不殷勤,「友人所贈爾。」

太子便笑道,「哦……」卻克制住了,沒有追問下去。只對林夫人道,「先前似乎瞧見雁卿妹妹往偏僻處玩耍,不曾來得及追過去——不知道她可回來了?」

林夫人只得道,「已回來了。因有外客來訪,便令她迴避入青帳。」

太子便笑道,「這就放心了。」

因要送月娘,太子回去得便十分晚。給樓蘩的杏花自然不用他親自登高去采,侍衛們早替他選好。比元徵那枝更大更繁茂。

太子心知元徵那枝杏花是雁卿所贈,心中煩亂之餘,更生憤恨。

——她就只知道逃跑。且偏偏要同他厭惡的人交好。他哪一樣不比元徵強?

真是不知好歹。

可明明是雁卿不知好歹,為此難受起來的卻是他。

縱然難受,當着皇帝和樓蘩的面也要談笑風生起來。將杏花兒給樓蘩,免不了也要解釋,「恰遇上太傅的女兒迷途到杏花林里,便送她回去——耽誤了些時候,母后不要介懷。」

樓蘩便笑道,「這有什麼可介懷的。」反倒若有所思,就望向皇帝。

皇帝早知道太子同趙世番兩個女兒淵源深,少不得綳了臉先質詢,「這回沒又欺負人家吧?」

自有了繼母,太子在皇帝跟前便也拘謹小心起來,再不插科打諢,皇帝這麼問,便難免令他尷尬難堪。

便小聲辯解道,「就只是年少無知時欺負過一回罷了。那回也不是真的欺負……」就只是雁卿太倔強了,他才非要令她折服。

皇帝熟知太子當日的荒唐,這辯解便略微無力。不過他也不會在繼後跟前揭太子的底細,便不多說。倒是樓蘩立刻察覺出這不是能調笑的往事,便說,「便是那個抱兔子的小姑娘?」因見太子怔愣,便笑着解釋道,「你們一拐上灞橋,這邊陛下和我便看到了。」

太子才鬆了一口氣,道,「就是她……是太傅的二女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雲胡不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雲胡不喜
上一章下一章

63第四十八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