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韓林兒草莽稱帝朱元璋號令群雄

第139章 韓林兒草莽稱帝朱元璋號令群雄

第139章韓林兒草莽稱帝朱元璋號令群雄

元朝遍地烽火,各地農民起義大軍,風起雲湧,國家局勢危在旦夕。在元朝的都城大都,元朝宮廷里,內無賢臣,外無良將,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正在焦頭爛額,疲於應對。在南方的草莽之中,有一位起義軍領袖,異想天開,沐猴而冠,也穿上龍袍,頭戴冕旒,當上了皇帝,他就是名噪一時的韓林兒。

韓林兒出身低微,過去也弄不清做皇帝是怎麼一回,更不知道什麼叫龍袍,什麼叫冕旒。隨著起義軍隊伍的擴大,身邊的文武官員也越來越多,其中也有熟悉朝廷典章制度的人,不遺餘力地慫恿他當皇帝的好處,給他詳細講解龍袍的來歷,龍袍的製作規格,還告訴韓林兒只要穿上龍袍,才能成為天下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號令天下。

為了製作好皇帝的龍袍,那位好事的文人,寫出了龍袍的規格。告訴他,龍袍的空地為褚黃色,龍袍上並綉有九條龍,間以五色雲彩。領前後正龍各一條,膝部左、右、前、后和交襟處行龍各一條,袖端正龍各一條。

那位文人告訴韓林兒說,過去的龍袍並不是專供皇帝穿著,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只是不能用黃色,其他官員是不能穿著的,只有得到皇帝親賜才能穿著,但在穿著必須「挑去一爪」,以示區別。

龍袍的色彩選用頗有研究,並十分嚴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並非單純是人的本性需要,同時又作為一個種族或部落的標誌,在遠古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穿用採用赤鐵礦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紅色、到了漢朝推繹周崇尚紅、秦崇尚黑,漢滅秦后則崇尚黃,漢文帝劉恆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其後長期以黃色為最高貴,它象徵中央,因此,這種風氣一直延用下來。龍袍上的字紋樣的顏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藍組成,「蝙蝠」有朱紅、棗紅、絳色、香色、青銅色等數種顏色。「如意頭」有明藍、月白、藏青和水紅、桃紅、棗紅、雪灰兩種顏色組成。

文人們告訴韓林兒說,除了龍袍以外,皇帝專用的帽子叫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用玉製成。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

為了讓韓林兒名正言順地當上皇帝,起義軍大造輿論,有人說他是唐朝李氏的子孫,帝王的後裔。其實他的祖先利用白蓮教燒香惑眾,被流放到永年,在那裡居住了下來。

元朝末年。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傳言,說:「天下正當大亂之時,彌勒佛將降臨於世。」黃河以南、江、淮之間的很多百姓都相信他的話。潁州人劉福通與其同夥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郁等也宣揚:「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掌管中原。」於是殺白馬黑牛,對天地發誓。圖謀起兵,並決定以紅巾為號。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五月,事情泄露,劉福通等人急速進入潁州,起兵造反,而韓山童卻被元朝官吏拘捕處死。韓林兒與其母楊氏則逃至武安山中。劉福通佔據朱皋,攻克羅山、上蔡、真陽、確山,攻打葉、舞陽,攻陷汝寧、光、息,部眾增至十多萬,元兵已不能抵擋。當時徐壽輝等在蘄、黃起兵,布王三、孟海馬等在湘、漢起兵,芝麻李在豐、沛起兵,而郭子興也佔據濠州響應。當時都稱他們為「紅軍」,也稱「香軍」。

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二月,劉福通到處尋找韓林兒,最後在碭山夾河找到了他,並將他迎至亳州,韓林兒於是在亳州登基稱帝,又號小明王,建國號為宋,年號龍鳳。拆除鹿邑太清宮的木材,在亳州修建宮闕,在草莽之中建立了小王朝。尊奉楊氏為皇太后,任命杜遵道、盛文郁為丞相,劉福通、羅文素為平章政事,劉六為樞密院事。

杜遵道受韓林兒恩寵掌握實權。劉福通很嫉妒他,暗地裡命令披甲的士兵捕殺了杜遵道,然後自封丞相,加太保,從此劉福通掌握了大權。不久,元軍在太康大敗劉福通,進一步包圍亳州,劉福通挾持韓林兒逃往安豐。沒過多久,兵力又重新強盛起來,劉福通便派其部將分路奪取地盤。

「香軍」大破元朝蒙古大軍。至正十七年,即1357年,李武、崔德攻陷商州,然後攻克武關以圖關中,而毛貴則攻陷膠、萊、益都、濱州,這樣,山東的郡縣多數已被攻下。六月,劉福通率軍進攻汴梁,並且分兵三路:關先生、破頭潘、馮長舅、沙劉二、王士誠直趨晉、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直趨關中;毛貴出山東向北進犯,勢頭很銳。元鎮守黃河的義兵萬戶叛附劉福通,攻陷濟寧,但隨即兵敗逃走。同年秋天,劉福通兵陷大名,然後從曹、濮出發攻陷衛輝。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攻陷興元,然後進入風翔,但屢次被察罕帖木兒、李思齊所敗,只得逃入蜀地。

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田豐又攻陷東平、濟寧、東昌、益都、廣平、順德。毛貴也數敗元兵,攻陷清、滄,佔據長蘆鎮,隨即又攻陷濟南;進而引兵北上,在南皮殺宣慰使董搏霄,攻陷薊州。進犯淳州,奪取柳林以進逼大都。元順帝徵調四方兵力前來保衛都城,並商議要遷都以避敵鋒,經大臣勸阻才作罷。毛貴隨即被元兵擊敗,退駐濟南。而劉福通則出沒於黃河南北,五月攻下汴梁。汴梁守將竹貞逃走,於是劉福通迎來韓林兒,以汴梁為都城。

關先生、破頭潘等又將其軍一分為二,一路出絳州,一路出沁州。越過太行山,攻克遼、潞,然後攻陷冀寧;攻保定不克后,轉而攻陷完州,奪取大同、興和等塞外諸郡。直到攻陷上都,毀其宮殿,轉而又進攻遼陽,直抵高麗。十九年,攻陷遼陽,殺懿州路總管呂震。元順帝因為上都宮闕完全被毀,從此不再北巡。李喜喜餘黨再陷寧夏,奪取靈武等邊疆地區。

元朝蒙古大軍反攻「香軍」。當時太平已久。州郡都無防備。州郡守官們一聽說有紅巾軍來犯,總是棄城而逃。因此紅巾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然而韓林兒本自盜賊起家,胸無大志,又聽命於劉福通,徒有虛名。在外諸將都不守約束,每到一處總是焚火打劫,甚至烹食老弱。慘無人道,況且這些人都是劉福通的平輩,因此劉福通也控制不了他們。這樣,兵力雖然強盛,軍令卻得不到執行。屢次攻下城鎮。卻不能久守,元軍屢次跟隨其後奪回這些城鎮。只有毛貴稍有智謀,他攻克濟南后,便立賓興院,選用曾任元朝官吏的姬宗周等分守各路,又在萊州屯田三百六十處,每屯相距三十里,製造挽運大車上百輛,規定凡官民有田的,十取其二。正因為毛貴進行了這麼多的謀划,所以才能佔據山東達三年之久。元將察罕帖木兒屢次將義兵打敗,將關、隴全部恢復。

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五月,察罕帖木兒大舉出兵,秦、晉之軍在汴梁城下會合,駐紮杏花營,各軍環城而壘,韓林兒守軍每次出戰都失敗,守城百餘日後,城中糧食將盡。劉福通想不出破敵之計,只得挾持韓林兒在百名騎兵護衛之下,打開東門逃回安豐,後宮嬪妃、官吏家屬以及符璽印章、珍寶財物等全都落入察罕之手。當時毛貴已被其黨羽趙均用所殺,有一個名叫續繼祖的人又將趙均用殺掉,毛貴所部就這樣自相殘殺。只有田豐佔據東平,勢力稍微強大。

至正二十年,即1360年,關先生等攻陷大寧,再犯上都。田豐攻陷保定,元朝派使者前去招降,使者被殺。王士誠又踐踏晉、冀,被元將孛羅在台州打敗,於是進入東平與田豐會合。劉福通曾經指責李武、崔德故意拖延時間,要懲罰他們。

至正二十一年,即1361年夏天,他們倆叛逃,投降李思齊。當時李喜喜、關先生等轉戰東西,部隊逃的逃、死的死,損失很大,余部從高麗返回進犯上都,又被孛羅擊敗投降。而察罕已經攻取汴梁,於是派遣其子王保保征伐東平,脅降了田豐、王士誠,乘勝平定山東。只有陳猱頭獨守益都,未被攻下,與劉福通遙相響應,相互聲援。

韓林兒的離奇死亡。至正二十二年,即1362年六月,田豐、王士誠尋找機會刺殺了察罕帖木兒,進入益都。元朝將兵權交給王保保,王保保率軍將益都重重包圍,陳猱頭等向劉福通告急。劉福通便從安豐引兵支援,在火星埠與元軍遭遇,被元軍大敗,逃回安豐。元軍急攻益都,挖地道進入益都,殺死田豐、王士誠,而將陳猱頭套上械鎖,押送京城,韓林兒勢力大受損害。

至正二十三年,即1363年,張士誠手下將領呂珍包圍安豐,韓林兒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說:「如果安豐被攻破,張士誠的勢力就會更強大。」於是親自率軍前往支援,但這時呂珍已經進城,殺了劉福通。朱元璋趕走呂珍,擁韓林兒返回,讓他住在滁州。第二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又過了兩年,韓林兒死去。有人說是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韓林兒回應天,船到瓜步時,韓林兒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也有人說是朱元璋所謀殺。

韓林兒船翻人亡,死得不明不白,想做皇帝成了一場春夢。其實韓林兒早就知道,當今天下,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英雄豪傑。當初,朱元璋駐紮和陽時。農民起義軍領袖郭子興剛剛去世,韓林兒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當時朱元璋孤軍守城,而韓林兒因自稱宋朝之後,四方群起響應。於是朱元璋便用其年號以號令軍中。韓林兒死後第二年,朱元璋才將這一年定為吳元年。當年,朱元璋派大將軍平定中原,元順帝逃至北方,此時距韓林兒死僅一年多時間。韓林兒在草莽之中,稱帝共十二年,最好夢成空,死於非命。

當時的河南強盜首領劉福通,拉大旗作虎皮。遵奉韓林兒為小明王,號稱皇帝,建都亳州,把國號定為宋,改元龍鳳年,以韓林兒的母親楊氏為皇太后,任命自己為朝廷的丞相。劉福通異想天開,立了皇帝。建立了國號,立即分兵四齣。對河南各郡縣,大肆焚燒房屋,搶劫財物,殘害民眾,讓當地民眾深受其害,當地民眾對他們恨之入骨。元朝宮廷接到地方的警報。立即命令答失八都魯,統領朝廷大軍前往河南增援討伐。

答失八都魯奉命率軍西征,蒙古大軍開到許州的時候,剛好遇到劉福通派來的軍隊,農民起義佔據有利地勢。隱蔽在叢林中預先設伏,等到元朝大軍進入伏擊圈以後時候,農民起義軍官兵,就像猛虎下山,出其不意地與朝廷大軍展開激戰,朝廷大軍猝不及防,被打得措手不及,最後大敗虧輸,不得倉皇逃走,不久之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答失八都魯倉皇逃跑,到了中牟才停息下來,喘一口氣,這時元朝潰散的官兵,才得方稍微聚集起來,他們正在忙亂之中,忽然看見遠方塵土飛揚,又開來了一路兵馬,朝廷官軍不禁心驚膽戰,異常恐慌。答失八都魯連忙派出偵探前去打聽,不久回來報告說,那從大都中派來的增援大軍,增援統領名叫作劉哈剌不花。

正當答失八都魯驚魂未定的時候,看見朝廷派來了增援大軍,真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異常欣喜,連忙走出軍營,接見增援將領,敘述戰敗經過。劉哈剌不花全身披盔戴甲,英氣逼人,顯得異常忠誠勇敢,他一邊對答失八都魯拱手行禮,一邊氣憤地說:「朝廷現在連年征戰,都勞而無功,沒有讓一處得以平靖,我們身為將帥,難道還不羞死!愧死!明天我們就去和敵軍決死一戰,我首先出陣,為前敵先鋒,你率領大軍作為後援,如果能夠打了勝仗,就可以為我們元朝蒙古大軍揚眉吐氣了。」答失八都魯雖然身為朝廷將帥,卻是一個不會打仗的膿包,只得依從他的命令。

第二早晨,劉哈剌不花天不亮就全軍開飯,率領朝廷大軍誓師出征,憑藉著一股銳氣,殺氣騰騰地撲向敵營。當時正是拂曉,天還沒有大亮,起義軍還的睡夢之中,毫無防備,突然被元朝軍隊衝殺進來,措手不及,立即車馬混亂,被敵軍瘋狂砍殺,最後敗得精光,被敵軍殺得片甲不留。這時答失八都魯也率領增援的大軍,衝進敵人軍營,這時已經不見留下一個敵人,營地里一片狼藉,周圍的山川水碧山清,一片寧靜。

兩支大獲全勝的朝廷大軍,一鼓作氣,齊頭並進,乘勝追擊,從汴梁直到太康,逼近農民起義軍的老巢,劉福通看見元朝蒙古大軍來勢兇猛,立即自行出戰,與劉哈剌不花展開激戰,劉哈剌不花手持長矛,愈戰愈勇,蒙古大軍亂箭齊放,農民起義卻裝備落後,劉福通手持寶劍迎敵,被敵軍將領打敗,不斷敗退。蒙古大軍乘勝追擊,直抵亳州,蒙古大軍英勇善戰,晝夜攻擊敵軍,毫無喘息的機會,嚇得草莽皇帝韓林兒魂飛魄散,驚惶失措,只得與劉福通悄悄地打開城牆後門,逃到安豐躲藏起來,苟延殘喘。

劉哈剌不花等人很快就攻佔了城市,立即派出快馬,向朝廷傳送捷報。元朝宮廷得亳州城被攻破的消息,朝廷上下喜氣洋洋,一片歡騰,元順帝立即召劉哈剌不花返回都城,論功行賞。戰場立即失去能征善戰的猛將,起義軍得知消息,頓時群情激奮,重新振作起來,整頓大軍,與元軍對抗。

劉福通為了聚集力量。向全國各地傳送捷報,召集梟雄豪傑,共同協作,相互增援,壯大力量。因此喚醒了潛伏海底的蛟龍,鳴鳳朝陽。在濠州大地,就湧現出了一位不文不武,也能文能武的亂世梟雄,他四處征戰,平定天下,接受天命。這位亂世梟雄是誰呢?就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祖先居住在沛縣,後來又遷徙到泗州,到他的父親朱世珍的時候。又全家遷徙回濠州,居住在鍾離縣。朱元璋在他**歲時,父母雙亡,朱元璋只好跟著養母生活。秋季的一天,養母讓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領著一村的小孩做遊戲。他們在一個土丘上用土坷垃壘了一座金鑾殿,之後。他們開始扮演「做皇帝」的遊戲。朱元璋在台上坐著的時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山呼「萬歲」。朱元璋在台上坐著四平八穩,沒有一點事兒,可是當別的小孩扮演皇帝時,朱元璋每向他磕頭時,那個小孩就一頭從台上摔了下來。讓當地人極為稀奇。人們爭相傳說,真龍天子降臨人世了。

在朱無璋十七歲的那天。發生天災,當地民眾缺少吃穿,由於飢餓,他的父母相繼去世,朱無璋從此孤苦無依。為了生存,他就到當地的皇覺寺,成為了那裡的僧人,在各地州縣,化緣求吃求穿,生存下來,不久他返回到皇覺寺,寄居在那裡。

不久郭子興在濠州起兵,反抗元朝的統治,到處兵荒馬亂,民間不得安居,民眾紛紛逃亡,躲避戰亂。朱元璋亦也逃避戰亂,他向鬼神占卜,尋求指點出路,但是無論是去還是留,都不吉祥,朱元璋不禁想入非非,自我解嘲說:「現在去也不行,留也不行,難道是上天讓我當皇帝嗎?」他想到這裡再次占卜,果然獲得吉祥的卦象,他就立即決定不再當僧人,投軍作戰,征服天下,圓皇帝美夢。

朱元璋徑直來到濠州,拜見了起義軍首領郭子興。郭子興立即接見了朱元璋,他看見朱元璋身材魁梧,相貌奇特,英氣逼人,就把他留下來作為親兵,留在身邊。當時剛好遇到元朝蒙古將領徹里不花,率領大軍前來攻打起義軍,朱元璋立即跟隨郭子興出戰,朱元璋在戰場上,作戰英勇,一馬當先,把元朝大軍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去。

後來元朝宮廷又派遣賈魯再次向起義軍發起進攻,包圍了起義軍,發起猛烈攻擊,濠州幾乎被敵軍攻陷,面對強敵,朱元璋臨危不懼,他率領敢死隊,衝出城門,奮勇衝殺,最後把蒙古將領賈魯擊退,轉敗為勝,挽回了戰局。看見這種情景,郭子興不禁心花怒放,立即提升他為鎮撫,又將養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作為妻子,就是後來有名的馬皇后。

當時除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外,還有李二起義軍的殘餘黨羽趙均用、彭早住,他們看見郭子興勢力強大,也率領部眾前來投奔,但是他們率領的部眾,殘暴野蠻,蠻橫無禮,在起義軍隊伍中稱王稱霸,幾乎喧賓奪主。看見這種情形,朱元璋認為郭子興懦弱無能,治軍無方,不足以與共圖大事,就私自率領他的家鄉人徐達、湯和等人,離開郭子興,自立門戶,攻佔了南方的定遠,接收了當地投降的驢牌寨民兵三千人,壯大了起義軍隊伍。

朱元璋率領獲勝的大軍,繼續東征,邊夜襲擊和攻佔了張知院佔據的橫岡山,接收投降的士兵三萬多人,他在道路遇到了前來投奔他的定遠人李善長。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從小就喜愛讀書,有智慧和謀略,通曉法家學說,預計事情,大多被他說中。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時候,李善長前往迎接拜見。朱元璋知道他是當地年高有德之人,並對他以禮相待,並將他留下掌管文史書籍。元太祖朱元璋曾經神情從容地問李善長:「天下之亂什麼時候才能平定呢?」他回答說:「秦末戰亂之時,漢高祖從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亂殺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業。現在元朝綱常已經混亂,國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漢高祖,天下便可輕易平定!」朱元璋稱讚他言之有理。

率領起義軍四處征討,取得節節勝利的朱元璋,不久后就聽說郭子興被趙均用緊緊圍困。他立即設下計謀,讓郭子興安然脫險,朱元璋把郭子興迎接到滁州,讓他在那裡擔任主帥。朱元璋還派遣部將張天佑攻陷和州,郭子興命令朱元璋前往那裡住守,統帥各路起義大軍。

郭子興生病死亡后。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繼任主帥,得劉福通通報檄文,任命郭天敘為都元帥,任命張天佑和朱元璋為左右副元帥,朱元璋當初心裡很糾結,嫌官職太小,本來不想接受。後來他想到韓林兒雖然是一位草莽皇帝,沒有多大作為,但是現在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勢力很強大,旁上這棵大樹也好暫時乘涼,因此仍然使用他的龍鳳年號,號令天下群雄,繼續與元朝對抗,把起義軍做大做強。

這時,正在朱元璋猶豫不決的時候。忽然有士兵奔跑進來報告說,懷遠人常遇春率領大軍前來投奔。朱元璋頓時欣喜若狂,連忙說:「快請!快請!」不一會兒,一位戰將帶領著幾位隨從,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那位戰將身披戰甲,相貌英武。燕頸豹頷,相貌堂堂,朱元璋見了十分高興,一邊拉著常遇春的手,一邊激動地說:「常英雄。兄弟我久仰大名,你的到來,真是讓我猛虎添翼,求之不得呀!你就讓我的帳下總兵吧!我這裡所有的軍隊都聽從你的指揮!」

接著又士兵前來報告說巢湖渠帥,有書信到來,願意率領水師和千艘戰船,前來投誠。朱元璋從士兵接過書信,滿臉喜色看了一遍,一掌拍在桌子上,大聲說道:「真是天助我也,我對渡江戰船的事兒發愁,今天巢湖統帥廖永忠、俞通海等人,願意前來歸附,真是天賜良機,助我成功了!」

朱元璋立即在軍營外的練兵場上,集合隊伍,率領將士浩浩蕩蕩地開進巢湖,與廖永忠、俞通海等人相見,他們在戰船上舉行宴會,受到熱情接待,他們開誠布公,真誠相待,訂下友好盟約。他們在那裡停留了三天,率領水師揚帆出發,直接開到了銅城。他們在那裡與元朝的中丞蠻子海牙軍遭遇,被阻住水路通道,戰船無法通過。

那天剛好天下大雨,河水暴漲,起義軍用輕快的小船,偷偷地通過小港,出其不意,襲擊元朝官兵,一鼓作氣,大獲全勝,打敗了元朝水軍,起義軍戰船順風挺進,直抵牛渚。牛渚南岸就是采石磯,地處重要關隘,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與牛渚相互為犄角,兩岸都有元兵駐紮守衛,刀槍林列,壁壘森嚴,易守難攻。

朱元璋觀察了當前的戰事和地形,果斷下令起義軍先攻牛渚,後攻采石磯,起義軍將士奮勇爭先,勇往直前,爭先登上了牛渚渡。元朝守軍也傾巢出動,拚命抵抗起義軍的進攻,雖然元朝軍隊人多勢眾,但是並沒有什麼戰鬥力,無法有效抵抗,漸漸敗退下去。常遇春一邊率領士兵徒步前進,一邊揮戈殺敵,就像出水蛟龍,下山猛虎,殺得元兵鮮噴涌,血肉橫飛,死傷無數,元兵只得望風而逃,全軍潰敗,倉皇逃竄。

起義軍攻佔了牛渚,又集中全部力量,向采石磯發起猛烈的攻擊,采石磯高出水面,大約有一丈有餘,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起義將士使用快艇進攻,都被上面亂箭和巨石打退了回來。常遇春看見那種情景,急中生智,一馬當先,左手持著堅固的盾牌,右手持著鋒利的長矛,飛身而上,登上了采石磯,一刀刺死守衛采石磯的元朝首領老星卜喇,孤身一人瘋狂砍殺,奪取陣地。

起義軍將士看見常遇春登上了采石磯,立即爭先恐後,蜂擁而上,無數將士奮勇爭先,齊心協力,霎時間就攻佔了采石磯,掃蕩了所有的元兵,起義軍一鼓作氣,乘勝進攻太平,元朝總兵靳義兵敗后,赴水自殺。起義軍的各位將領,興高采烈地將朱元璋迎接進城,召集軍事會議,決定成立太平興國翼元帥府,朱元璋被推舉為元帥。任命當塗人陶安任參議戎幕,當地的著名學者李習被任命為知府。新政權發布公告,安定民眾人心,發布嚴厲的軍事禁令,當地民心喜悅,衷心擁護。從那時開始,太平路真的太平了。

起義大軍在那裡休整了幾個月時間,朱元璋又率領大軍進攻集慶,連破元朝軍隊的大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直逼集慶城下。此時的元朝將軍福壽,是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奉命守衛集慶路,看見起義軍重兵壓境,形勢危急,屢次督促元朝蒙古士兵出戰,迎戰起義軍,都沒有獲勝,節節敗退。直到集慶城陷落,政權機構全部土崩瓦解,窮途末路,福壽無可奈何,最後只得獨自端坐在軍營里,為起義軍的亂兵所殺,成為元朝難得的忠臣。

朱元璋率領大獲全勝的起義軍進入集慶城,發布公告,安慰撫恤當地官員和民眾,改集慶路為應天府,朱元璋自稱吳國公。派遣起義將領,率領大軍四齣出擊,分兵多路向鄰近郡縣發起猛烈攻擊,先後佔領了鎮江、廣德等處,戰果輝煌,振奮人心。

朱元璋號令天下,橫掃天下,起義軍風起雲湧,聲勢浩大。起義軍佔領安慶后制定戰略方針,部署強大軍隊,向元朝發起猛烈的進攻,決定推翻元朝政權,徹底消滅元朝蒙古大軍,建立新的王朝。(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朝帝國風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元朝帝國風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9章 韓林兒草莽稱帝朱元璋號令群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