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舊的一頁

第一章 舊的一頁

明天就大年三十了,在此,小生祝大家新年快樂!

……

……

……

公元一八三年,八月。

持續了數十天的陽縣戰役,落下帷幕。

在這場劉辯和張寶的爭鬥、漢軍和起義軍的初次較量中,最終,劉辯所代表的漢軍一方,獲得了巨大的勝利。而張寶數十萬黃巾軍,除去在這場戰鬥中死亡和逃跑的人員外,餘下約八萬黃巾軍全部成為了劉辯一方的俘虜。可憐的張寶,從最初的數十萬大軍,最終僅以百人之眾逃亡。。。不得不說,世事弄人。

言歸正傳。

從這場戰鬥中,劉辯所得到的,只能用受益匪淺來形容吧。不僅獲得了勝利,個人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自己最終的目的也達到了。這一切,足以讓劉辯高興一段時間,要說唯一讓劉辯遺憾的事情,估計也就是張寶逃脫了吧。

不過,對於這將近八萬的黃巾降軍的安排,倒着實讓劉辯為難了一番。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八萬黃巾降軍,絕非歷史上黃巾後期的那樣(老弱病殘混淆在一起),要知道,這八萬黃巾降軍可是張寶曾經的部下,張寶是誰?太平教起義的第二號人物!也可以說現在投降劉辯的這八萬黃巾軍,都是精壯。

可能有朋友就會說了:這樣還不好?

如果站在劉辯的角度來看的話,就知道了。劉辯倒是很有心,想將這八萬黃巾降軍編入到屬於自己的華威軍中。奈何,原本就五十萬的華威軍,已經是幽、冀兩州目前能夠負擔的一個極限了。可謂是有心無力,也就如此了。

若是將這八萬黃巾降軍放入民政方面的話,倒也不會浪費。只是劉辯有些捨不得這現成的兵力資源,估計換做任何人都有些不舍。這也就是讓劉辯為難的地方了。

不過,不管再怎麼為難,對於這八萬黃巾降軍的安排,終究還是要劉辯決定的。畢竟這八萬黃巾降軍每天的糧食消耗,也不是個小數字。在為難的情況下,劉辯不得不給曹操和劉虞分別快鷹傳書了一封。因為這方面的問題,目前,劉辯也只能請教這兩人了,賈詡只是軍事上的而已。

經過商量后,對這八萬黃巾降軍的安排,劉辯也有了一個決定:所有黃巾降軍免除一切罪責。另外,從八萬黃巾降軍中,精挑細選出兩萬精壯,編入華威軍中,餘下的六萬黃巾降軍,恢復原本身份,打散在幽、冀兩州各地。

其實,在這個命令下達的時候,劉辯倒是用了一個小心眼。別看這些人都免除了一切罪責。從軍的還好一點,那些恢復原本身份的,只能漸漸的走進劉辯為他們設的「圈套」里。其實大家細想一下就會知道,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命令下達后,具體的操作,劉辯再次交給了曹操和劉虞兩人。那麼他自己此時此刻又在做些什麼呢?

原來,陽縣戰役雖然結束了,但是趙雲、高順等軍中武將,都對此戰役有些疑惑,秉著以戰養將的風格。劉辯召開了在地球上很平常,但在這個時代卻是屬於超前的戰後總結會。

出席人員:劉辯、賈詡、程昱、趙雲、高順、顏良、文丑、許褚八人。主講人:賈詡。這也是劉辯可以安排的。第一,賈詡的智謀比他高,但是卻不會輕易和別人交談,而劉辯則希望通過賈詡的智謀,去影響和帶動某些人。

原本賈詡對劉辯所提倡的這種戰後總結會的方式感到很奇怪,但心細的賈詡,很快就明白了這樣做的好處,身為劉辯目前的首席謀士,他也只能支持!

沒有多餘的開場白,看了一眼眾人後,賈詡開始說道:

「此次陽縣戰役,我軍採取的方式,可以算是防守反擊,嗯,詡在這裏想問一下大家,我軍面對敵軍,為何會採取防守反擊的方式呢?」

說完這句話后,賈詡再次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劉辯,似乎對劉辯交代的這種講話方式感到很不適應、很不自然,劉辯則是微笑着點頭,卻不語。

「某記得,在開戰之前,主公和先生就曾講過,敵軍千里來襲,我軍當以逸待勞,而且,在敵軍初臨之際,我軍也曾主動出擊過,只是某不懂的是,為何在第一次主動出擊后,我軍便不在主動出擊,而選擇被動的防守呢?某一直認為,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一邊的劉辯,聽到高順的話后,不說別的,至少知道了高順需要改變些什麼。不過,他並沒有說話打岔,眼神反而時不時的瞄趙雲,趙雲似乎明白劉辯的意思,沒有任何做作,直接說道:

「高大哥說的也有道理,不過,雲猜測,王爺和賈先生之所以選擇固守不出,應該和糧草有關,而且會是對方的糧草問題!」

「趙將軍,接着說!」

聽到賈詡鼓勵趙雲的話,劉辯似乎覺得,賈詡也開始重視起趙雲,劉辯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心理反應。至少,他還沒看過賈詡對誰這麼關注過。

趙雲點了點頭,接着說道:

「張寶率數十萬的黃巾精銳,聽聞是全速趕路而來,雲,以此猜測,其意在於快速佔領陽縣城。如此一來,也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黃巾軍的糧草不足。不然,雲認為他們沒有必要在沒有攻城裝備的情況,去強攻陽縣。不知王爺和賈先生是否因為打探到此方面的消息,故而選擇防守反擊之策吧?呵呵!這只是雲的一點愚見,讓各位見笑了!」

趙雲似乎永遠都是那麼謙謙君子。不得不說,趙雲除了在歷史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是有很大的個人魅力的,這是劉辯通過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的。

趙雲和高順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疑惑后,賈詡將目光看向了顏良,詢問道:

「顏將軍有什麼問題嗎?」

顏良則是傻笑了一下,道:

「呵呵,某沒意見,反正王爺說打哪,某就打哪!」

賈詡又把目光看下文丑,直接說道:

「想必文將軍和顏將軍一樣吧?」

文丑也是傻笑的點了點頭,眾人見此,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原本還比較嚴肅的氣氛,頓時就比較輕鬆了,這也是劉辨希望看到的,畢竟在陽縣戰役的最後,他們是勝利者。一邊的許褚和程昱並沒有說話,不過,他們的內心,也被劉辯這邊的原班人馬如此寬和的氣氛,感到不可思議。

回到正題上。

笑過後,賈詡說道:

「高將軍的疑惑,在於敵軍千里來襲,按常理,敵軍加速趕路,全軍必然睏乏,而我軍以逸待勞,完全可以當頭棒喝,主動出擊!對吧?」

見高順點了點頭,賈詡接着說道:

「如若真按高將軍的想法,恐怕這場戰鬥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家可以想一下,敵軍數十萬,我軍不過五萬,而且,我軍是守城一方,則軍力大可持平。如若我軍主動出擊,收穫會有收穫,但我軍不可避免的也會有所損失,如此一來,我們的城防力量就會一點一點隨着我們主動出擊的次數而慢慢減少。這樣,就達到了敵軍的目的,而於我軍不利!」

聽到賈詡的講解后,高順才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賈詡見狀,微笑了一下,接着說道:

「而趙將軍,雖然猜對了,但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已!」

聞言后,眾人都瞄著賈詡,賈詡則順勢望向劉辯。劉辯內心苦笑一聲,賈詡的意思,他怎麼會不明白呢?不過,賈詡能用如此方式,來講解一場戰役,已經很不容易了。慢慢來吧!劉辯在心裏默默說着。

見眾人又將目光看着自己,稍作醞釀后,劉辯說道:

「的確,如先生所說,剛才所說的,都只是我軍計劃中的一個原因而已。在這裏,我想說的是,消滅敵軍,其實並不難,雖然敵軍數量是我軍的一倍有餘,但是,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又在陽縣等候已久。反觀敵軍,雖然聲勢浩蕩,但是卻沒有一個軍隊的樣子,在加上全速趕路了那麼多天,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疲乏。所以,我認為,若論戰鬥力,我軍以一擋二,沒有多大的問題。」

「那主公,所圖為何?」

聽到高順的話,劉辯笑道:

「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不想消滅敵軍!」

聽到劉辯這句話后,不僅高順,趙雲等人都很是疑惑。不過,隨即一想到現在的結果,眾人都有些明朗了。看到這裏,劉辯方才正色道:

「其實,說黃巾軍是敵軍,我不如說,他們不過是被逼無奈在加上被鼓惑、被利用而已。說到底,他們和幽、冀兩州的尋常百姓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鋌而走險了。如果有安定的生活,我相信,他們不會這麼做。在我的眼裏,他們也是我大漢子民。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能給他們一次機會呢?」

「主公(王爺)高義,我等受教了!」

對於劉辯真誠的「演講」!眾將都有些感動,雖然對於劉辯的胸懷他們早有所領教,不過對於叛亂此等重事,劉辯依舊為民所想的胸懷,則更加讓他們佩服!

稍稍停頓了一會兒,劉辯便示意賈詡繼續。儘管賈詡不是很願意,因為他覺得這樣講很彆扭,但對於主公的要求,他又不好拒絕,只得強撐著繼續說道:

「的確,我軍的計劃就是,俘虜這數十萬黃巾軍。」

見趙雲似乎有話講,賈詡相似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說道:

「趙將軍,有何見解,何不說說?」

「如此,雲,獻醜了!」

趙雲站了起來,向在座眾人抱了一拳后,說道:

「王爺和賈先生在當時敢定俘虜數十萬黃巾軍的計劃,到着實讓雲感到意外,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第一,黃巾軍畢竟屬於是叛軍,是不可能長久的。第二,機會來自於張寶下令全軍食用死屍的事情。第三,在自於程先生和許將軍的暗中幫助了!」

劉辯不得不說,趙雲在軍事上,是很有天賦的。「看來,得讓他和賈詡多相處相處,只是不知趙雲會不會因此有很大的變化呢?」一時間,劉辯忽然想到了這。只得暗暗發笑。。。

接着趙雲的話,賈詡接着說道:

「不錯,這一次,趙將軍把計劃中的幾個重要步伐都講了出來。也的確如此!在張寶下令軍士食用死屍之後,我軍便開始了行動。第一步,在城門上,當眾斬殺張梁,激怒張寶。第二步,在張寶怒火中燒的時候,分兩軍,一軍偷襲敵營,另一軍埋伏在攻城的黃巾軍的兩側,第三步,則是黃巾軍士氣低下的時候,城內準備已久的軍士和城外埋伏在兩側伏兵一起,擊退黃巾軍,也可以說是嚇退!」

聽到這裏,眾將都笑了起來。一直沒有插上話的文丑,此刻也笑道:

「難怪先生讓我軍不停的騎馬在後面奔跑,而且馬後面,還系著樹榦。這應該叫做草木皆兵吧?啊!哈哈!」

「不錯,不然,怎麼能達到嚇退敵軍的效果呢?」

賈詡接着說道,眾人又是一樂,唯獨程昱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看來,在這場計劃中,草木皆兵則起著大作用哦!」

這時候,高順也明白了過來,說道。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第一次草木皆兵,是將黃巾軍嚇退到山谷中,第二次,則是讓八萬黃巾軍直接投降了,不然,僅憑着我軍五萬之眾,在留下一些軍力守城,也就差不多四萬,想用四萬軍中嚇退敵軍數十萬大軍,不用草木皆兵,怎麼可能呢?不過,話說回來,若是沒有主公的兩次大義呵斥,恐怕不會有這麼好的效果哦!哈哈!」

在聽到整個介紹后,一直沉默不語的程昱,感慨道:

「難怪張寶會敗得如此慘!先生之智,某深感欽佩!」

「呵呵!仲德(程昱的字)謙虛了,若非張寶倒行逆施,恐怕也不會如此下場了!」

賈詡的這番話,說的在場眾人的心情都難免有些沉重。同時,也結束了這場戰後總結會!

講到這裏,想必大家也明白了。

不錯,這次計劃的成功關鍵,就在於兩次的草木皆兵。

第一次,是從城門口,將黃巾軍嚇退到山谷中。因為山谷中實施計謀更加有效。畢竟漢軍居高臨下,黃巾軍本來就是潰敗下來的,戰意全無,在加上劉辯早就說過,只有張寶有罪,其餘眾人無罪的話。所以,投降也是必然的。

一場戰後總結會就這樣,在笑聲中,結束了。

但是,劉辯和賈詡的事情還沒完。

因為,劉辯發現了一些端倪。至少,他知道,張寶的逃脫,肯定和賈詡有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劉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國之劉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舊的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