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陽縣戰役(二)

第四十六章 陽縣戰役(二)

公元一八三年七月

太平教教主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在兗州發動大規模起義活動之後,其弟張寶,在同一時段,於青州發動了起義。

由於張寶很早之前,便奉其兄長張角之命,在青州暗中發展太平教。故而,張寶在青州發動起義后,戰火迅速蔓延,在極短的時間內,青州大半城池和土地,被張寶的起義軍所控制。

青州刺史田楷,也被起義軍逼至東萊郡一帶,苦苦支撐。

在青州沒有任何威脅之後,日益勢大的張寶,便將目光瞄向了冀州。不僅因為冀州的豐厚資源,更因為其弟張梁,亦在冀州的統治者靠山王劉辯的手中,生死不明。

於是,張寶親自領軍十萬,從青州臨淄出發,兵臨冀州渤海郡,企圖打開冀州的第一扇門。

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靠山王劉辯,早已在渤海郡的陽縣,等候其大軍來襲……

……

上章說道。

劉辯的華威軍和張寶的黃巾軍,對陣在陽縣城外。雙方各派大將文丑和許褚,交戰於兩軍陣前。

兩人大戰二十餘回合之後,許褚不敵文丑,敗退而走。

由於文丑的勝利,劉辯一方,士氣高漲,順勢攻向了黃巾軍;同樣,因為許褚的失利,張寶一方則士氣有些低落。

一時間,被劉辯的大軍,攻打的是節節敗退。

正當劉辯準備率部一鼓作氣擊敗敵軍的時候,卻被賈詡勸說退兵。了解賈詡智謀的劉辯,儘管萬分疑惑和不舍,但還是聽從了賈詡的勸說,果斷的下了退兵令。眾將士正殺的起勁,見劉辯下退兵令后,雖心中不願和疑惑,但同樣,堅決的服從了命令。

從這一點來看,劉辯的華威軍,紀律性還是很強的。

回到城中,安慰眾將稍安勿躁后,劉辯快步的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中,賈詡已經在此等候。

「先生,辯,不明白為何在如此良機下,勸我退兵?」

見賈詡不說話,劉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詢問道。

看到劉辯着急的樣子,賈詡請劉辯坐下之後,說道:

「主公,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允許詡,先問主公一個問題!」

「先生,但說無妨!」

見劉辯沒有反對和任何的不快,賈詡說道:

「對於張寶這數十萬大軍,主公意在剿滅,還是收編?」

「當然是收編!」

劉辯想都沒想,直接說道。

聽到劉辯的話后,賈詡點了點頭,說道:

「如此,詡,方可為主公謀劃一番!」

「先生,這和勸我退兵有何關係?」

看了一眼劉辯,賈詡恭敬的說道:

「還請主公移駕城樓之上,到時,主公自有分曉!」

說完之後,賈詡做了一個請勢,沒有多想,劉辯便和賈詡,來到了城樓上。

順着賈詡所指的方向,劉辯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黃巾軍,以及黃巾軍兩側大量的騎兵。頓時,劉辯恍然大悟。

當即,恭敬的向賈詡抱拳彎腰說道:

「辯,替軍中將士,謝過先生了!」

賈詡趕忙扶住劉辯,說道:

「主公無須如此,實乃詡之職責所在!」

看着城外的大軍,劉辯剛準備下令,說些什麼的時候,賈詡似乎猜出了劉辯的心思,湊到劉辯耳邊,輕聲說道:

「主公勿憂,詡,斷定此刻,敵軍不會攻城!」

聽到賈詡的話后,劉辯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賈詡,後者則是微笑不語。不管如何,劉辯最終還是下令,命各部準備好防備工作,隨時迎敵。

在城樓上又呆了一會,劉辯便和賈詡回營了。

「辯,實在不明白,先生是如何看出敵軍之計的呢?」

兩人坐下之後,劉辯給賈詡倒了一杯茶,詢問道。

道了聲謝意后,賈詡微笑的說道:

「主公,在昨日文丑襲營失敗后,詡,就斷定,敵軍之中,肯定有謀士,今日看來,此人智力還不低!」

聽到賈詡說對方謀士智力還不低的時候,劉辯就明白了。賈詡雖然話中誇獎對方謀士,言外之意,就是在說,對方智雖高,和他相比,卻還差一點。

抿了一口茶之後,賈詡接着說道:

「按常理,敵軍千里來襲,理應休整,而並非急於攻城。這一點常識,詡認為對方謀士不可能不知道。而敵軍昨日剛到,今日就來攻城,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以此,詡,猜測敵軍很可能有詐!」

劉辯點了點頭,沒有打岔,賈詡接着說道:

「而敵將許褚敗退後,敵軍的表現,讓詡,更加確認了心中的猜測。主公在陽縣,不過五萬軍士,敵軍卻有十萬。主公不過以兩萬軍士,在城外迎敵,這一點,是瞞不過敵方那位謀士的眼睛的。而主公卻能以兩萬大軍,殺的數萬敵軍節節敗退,就算黃巾軍在怎麼是烏合之眾,但數量高於我方數倍,而且,敵軍的退兵速度很快,難道,這一點不值得懷疑嗎?」

聽到賈詡的解釋后,劉辯明白了,接着賈詡的話,說道:

「如此,敵軍是想誘敵了!」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敵軍就是為了誘敵。藉此來消耗我軍的兵力,減少陽縣的城防力,從而為攻城,做準備!」

聽完賈詡的整個介紹后,劉辯的背後出了一身冷汗。

他也越發的佩服賈詡。賈詡在戰場上的冷靜,是他所不能及的,也是他要學習的一點。當時,在萬軍之前,劉辯拔出佩刀的那一剎,劉辯根本沒有想太多,他的大腦已經被熱血所填滿,怎麼可能去冷靜的觀察形勢?估計換做任何一個現代人,都會如此。更別說,劉辯穿越之前孤兒的身份了。

……

「可惡,劉辯那廝,居然沒有上當!」

同樣的時間,在張寶的營帳中,張寶氣惱的說道。

他的旁邊,則是那位讓劉辯頭疼的軍師了。

佯裝退兵,達到誘敵的效果,然後再以兩側騎兵為埋伏,合圍敵軍,那劉辯就是瓮中之鱉了。

想着自己的計謀,那人並沒有發現什麼遺漏,卻還是被劉辯一方看出來了。

「看來,敵軍之中,也有高人所在啊!」那人以此斷定,劉辯一方,肯定有智力不低於他的謀士存在。

「軍師,可還有良策?」

懊惱歸懊惱,張寶還是很關心以後的戰局的。

那人搖了搖頭,說道:

「將軍,敵軍之中,肯定有高人存在,經過此役后,敵軍肯定會謹慎,不會在輕易上當,如今之計,唯有強攻了!」

聽到軍師的話,張寶陷入了沉思……

……

「先生,如今之計,我軍該如何?」

知道了前後計謀的劉辯,頓時不再魯莽,虛心向賈詡請教著。

摸了摸鬍鬚,賈詡說道:

「主公,今後任憑敵軍攻城,我軍只需嚴守在城內即可!」

賈詡的話,讓劉辯有所猜測,說道:

「此舉,是否為以逸待勞呢?」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之前我們在此準備,就是為了以逸待勞,如果主動出擊,有怎能達到以逸待勞的效果呢?」

見賈詡如此微笑的樣子,劉辯就知道,賈詡肯定已經有了定計,詢問道:

「還請先生告之!」

「哈哈,還是瞞不過主公啊!」

兩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過後,賈詡正色說道:

「目前,黃巾軍勢大氣盛,收編還不是時候。我軍當嚴守城防,不與之正面交手,時間一長,必會挫其銳氣,到時,主公在以軍力之威,大義之詞,方可達到收編的目的。」

聽到賈詡的計謀后,劉辯覺得很可行,說道:

「先生言之有理,敵軍千里來襲,糧草絕對耗不過我軍,待得敵軍糧草耗盡之日,就是我軍出動之時了!」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不過,主公還需派大量細作,隨時掌握敵軍動態,方可隨機應變!」

說到這裏,劉辯很有自信的說道:

「這一點,先生勿憂,辯,早已派出大量細作,估計明日就會有消息了!」

見劉辨如此說道,賈詡不在啃聲,他知道,劉辯有自己的情報系統,故而,對此並不擔心。

商討之後,

劉辯又叫來了陽縣的縣令,詢問了各種物資的情況。

結果,讓劉辯很是滿意。

自從知道張角起義后,兩州就開始準備,目前陽縣城內的糧食也好,城防裝備也罷,都足以耗上個幾個月,要知道,在陽縣的後面,還有整個冀州在支撐著。

次日。

張寶率軍,在此來襲。

不過,這次對於張寶的挑釁,劉辯並沒有和昨日一樣,出城迎戰,反而閉守城門不出,弓箭手都準備好了射擊,投石車等,也都在準備中,只等張寶攻城了。

張寶見此,無奈,只得下令強攻。

雖然張寶的軍隊是黃巾軍中的精銳,但是卻缺乏攻城裝備。

只得選擇人海戰術,用登牆梯,強行登陸,企圖攻佔城門。

不過,劉辯的城防可不是假的。

弓箭手的射擊、投石車的巨石、床弩的勁箭、火油,統統招呼在黃巾軍的身上,一時間,整個陽縣的城牆上,充滿了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城牆下,堆滿了屍體。

可是,這些依舊阻擋不了黃巾軍攻城的步伐。

整整三個小時,黃巾軍都在前赴後繼的攻向陽縣的城樓,沒有良好的攻城裝備,黃巾軍就採取後方弓箭手掩護,前方死士不停的以攻城梯強攻的方式,進行攻城。城下的屍首也越來越多,鮮血已經將城牆染成了一片紅色。

看到此景,劉辯很是感慨,冷兵器的對抗,視覺上來看,比熱兵器要震撼許多。

在敵軍攻城的時候,劉辯不顧賈詡等人的勸阻,親自登上城樓上,與眾將士協力抗敵。

劉辯的到來,極大的鼓舞了城樓上的軍士,一時間,士氣高漲,黃巾軍則更加的艱難。劉辯來城樓上的目的,一是鼓舞士氣,二是感受戰場,此刻,劉辯的心智,也隨着敵方遺留的屍首一般,越來越堅硬!

從上午,一直打到下午,從下午一直打到傍晚。

最終,張寶無奈的下令退兵。

而此刻,劉辯做了一件讓黃巾軍都佩服的事情,

在敵軍前來收屍的時候,劉辯下令,不準射擊,不準攻擊。並且對城下的黃巾軍說道:

「各位都是我漢民,今日卻受難於戰亂,本王所作的,也只能讓爾等將鄉親們的屍首運回去,好生埋葬!」

這些,都被賈詡看在眼裏,對於劉辯的舉動,賈詡的內心裏是贊同的。劉辯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所作,都是為了今後的收編,做着鋪墊。而在此刻,劉辯已經將敵軍當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

來來回回的走動,足以證明張寶的焦慮。

今天強行攻城,所帶來的巨大死傷,讓他不得不憂慮,看着旁邊的軍師,張寶詢問道:

「軍師,想不到敵軍又如此防城裝備,我軍死傷慘重,依你之見,我軍接下來該如何?還是強攻?」

那人原本閉着的雙眼,在聽到張寶的詢問后,張開了雙眼,說道:

「將軍,我軍千里來襲,如果不早些攻下陽縣,一旦糧草耗盡,我軍將亂!」

「軍師的意思是,明日繼續強攻?」

那人點了點頭,說道:

「目前,也只有如此了!」

聽到這裏,張寶只得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說道:

「如此下去,就算攻下陽縣,我軍也損失慘重啊!」

那人勸說道:

「將軍,也不必如此,待得攻下陽縣后,將軍的損失都會得到補充的!」

聞言后,張寶冷聲說道:

「待得城破之後,必將血洗陽縣!」

……

有人歡喜有人愁。

和張寶的焦躁不同,劉辯雖然心裏感到沉重,但他面臨的狀況還是比較好的。

至少,他不是被動的。

在抵擋住張寶強攻后的第二天。

細作的消息傳來了。

「居然是他?」

看着來信,劉辯充滿了不信。

「如果真是此人,那前日的誘敵之策,想必也是出於此人之手了!」

此人是誰?

劉辯又會有怎樣的措施應對?陽縣的戰事,會不會因此轉變?

一切,在未來的幾日,都會得到答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劉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國之劉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陽縣戰役(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