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原產地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的刀具,世界三大名刃之一。大馬士革刀通常為彎刀,其最大的特點是刀身佈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鑄造中形成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鍊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

大馬士革刀以伊朗為代表。伊朗古代鐵兵極為著名,當時的蒙古、印度、土耳其以及東方各國王室均聘用波斯良匠鑄兵,但是各國的兵器形狀不同,而制刃者又未留銘文,隨着年代的推移,人們已無法辨認這是波斯人造的。現在我們只能用伊朗境內自用兵器為代表。從比較而言,波斯出產的熔冶花紋鋼刃,其脈絡猶如絲綢織紋,光澤奪目;印度出產的花紋鋼刃,其橫行脈絡常呈數十層雲梯形,即所謂穆罕默德梯,奇巧名貴;土耳其刀的花紋呈翻卷形,其脈絡猶如瑪瑙形。

其實大馬士革鋼刀是歐洲人的叫法,這種鋼在鑄造成刀劍時表面會有一種特殊的花紋--穆罕默德紋,所以它是屬於花紋鋼中的鑄造型花紋鋼,區別與摺疊鍛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紋鋼(包括中國劍、馬來刀等等)或者淬火型花紋鋼(日本刀),當然,幾乎所有古代的花紋鋼都是用來製作武器的,因為花紋能夠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鋸齒(肉眼無法分辨),使得刀劍更加鋒利。大馬士革鋼刀上的魔性的花紋簡直就是鋒利和珍貴的象徵。

鋒利原因

大馬士革彎刀之所以如此鋒利,主要是因為其鍛造方法與眾不同。現代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大馬士革彎刀獨特的花紋竟然是由無數肉眼難看到的小鋸齒組成得,正是這些小鋸齒增加了大馬士革彎刀的威力。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簡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動人的傳說和自身的優異性能,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刀具,成為刀具收藏界的極品。近年來有一些公司採用鍍錫工藝模仿大馬士革鋼的花紋,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又稱為結晶花紋鋼,是古代粉末冶金和鍛造技術完美的結合,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炭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炭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里均勻散佈着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炭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而且也非常堅韌而不會折斷的刀身。大馬士革鋼的花紋和摺疊鋼有明顯的差別,大馬士革鋼花紋比較細緻看起來比較自然黑白的對比也比較大,在古代由於有在刃上喂毒的情形。很多大馬士革鋼的刀刃呈現黑色的現象,在黑色的刀刃上分佈着亮晶晶的雪明炭鐵,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樣漂亮,此外大馬士革鋼比起摺疊鋼來是很不容易生鏽,幾百年下來不用像日本刀一樣的費心保養卻也能光亮如新不生鏽。

裝飾

大馬士革彎刀不僅鋒利,而且裝飾也是世界一流的。貴族的刀大量使用了玉石和其它寶石鑲嵌,普通的刀也採用了琺琅、金銀錯絲等工藝。大馬士革良刃上有手工紋飾,嵌滿黃金寶石,印度刀還飾有琺琅彩工藝,真是珠聯璧合,精美之極。這些刀劍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使其成為歷次十字軍東征時的掠奪對象。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與土耳其、阿拉伯、埃及聯軍騎兵相遇,一陣槍戰將其擊退。拿破崙一向以治軍嚴明而聞名,但這次卻控制不了局面了,因為法國士兵發現敵軍死屍身上均佩有鑲嵌金銀珠寶的彎刀,爭相搶奪,場面大亂。拿破崙本人也禁不住好奇擇取了一件很好的帶回,這件至今還陳列在巴黎東方兵器博物館中。

對歐洲的工匠而言,大馬士革彎刀是如此的神秘和華麗,但是不論是刀身還是把手,他們都無法完美的仿製,他們沒有鑄造「魔性」花紋的鋼--烏茲鋼錠;同時也不具備伊斯蘭金銀珠寶工匠的手藝,伊斯蘭工匠加工鑲嵌的金絲經歷千年不會掉,而歐洲工匠模仿的製品一般50年後就開始變得斑駁了。

<ahref=>起點中文網</a><a>手機用戶請到閱讀。</a>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迷緣
上一章下一章

大馬士革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