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幾處卻相思

第二百六十二章 幾處卻相思

又到一年寒冬臘月,屋外大雪紛飛。

印着簇簇繁錦重瓣大牡丹的油染窗紙上,結出一朵朵晶瑩剔透的冰花。

溫榮托腮凝視冰花萬千變幻,冰渣子時不時剝落下,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許是盧瑞娘開的補身子藥方頂用,溫榮不似往年那般畏寒了,這會就算不用手爐,手腳也不會冰涼麻木。

溫榮雙手交握,抵唇呼出一團白氣,又搓了搓手拍拍臉打起精神,起身將放在床頭的紅木匣子抱到桌案上。

匣子裏小心收存着李晟從邊疆寄回來的每一封信。

溫榮一封一封打開一字一字地看,又一封一封小心折好放回去。

碧荷進廂房添炭爐子,見主子又在一個人傻愣愣地看信了,無奈搖搖頭,心裏忍不住嘆氣。

主子和王爺分開整整一年,原先主子是隔三差五把信翻出來,現在是每天都要看上三兩遍。

碧荷知道主子很想念王爺,主子心裏有苦但不能說,半夜不知哭濕了幾次錦衾。

王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機靈的碧荷也開始盯住一處發怔,這望穿秋水、度日如年的日子,於主子而言實在太難熬了。

外院小廝進園子送信,廊下婢子喊了一聲,碧荷正要出去,溫榮已經蹭蹭蹭越過她跑出廂房了。

碧荷眨眨眼,掐指算了下日子,王妃有半月未收到王爺來信了,往常都是兩到三天一封的。不過那些貴人都說是因為寒冬到了。山路被雪封堵,所以信才送不出來。

碧荷思忖間,溫榮已捏著一封信。一臉失落地回到廂房,悠悠嘆息。

溫榮心不在焉地將信揭開。綠佩聊撩帘子進屋,兩眼放光,根本未注意到碧荷和她打的眼色,巴巴兒問道,「主子,是王爺的信嗎?」

溫榮將信放在一旁。搖搖頭,鬱鬱寡歡地說道,「是丹陽長公主的。明日丹陽要帶郡主進宮探望太皇太后,問我是否一起去。」

丹陽前兩月生了小郡主。聽說丹陽的阿家甄氏頗為失望,丹陽本人倒是不以為意,而太皇太后、太上皇更是將小郡主視若珍寶。

丹陽身子恢復極好。出了月子后。就常帶小郡主進宮尋琳娘和年兒玩,兩個孩子也放在一處帶。若不是小郡主的阿爺林子琛還在千裏外的邊疆,丹陽恐怕已咋咋呼呼的替年兒和小郡主定娃娃親了。

守在溫榮身旁的綠佩知曉不是王爺來信,整個人耷拉下來,嘴一撅,就要開始抱怨,被碧荷撓了一下。碧荷在旁笑道,「聽說宮裏梅花開的正好。主子不若進宮賞梅散心。」

溫榮目光飄忽起來,怔怔地說道。「才結好兩條梅花絲絛,可送不去邊疆了。」

溫榮低下頭,雙手擺弄李晟送她的瑩玉簪子,嘟囔道,「宮裏有甚可去的,論起梅花,還不如溫府碧雲居開的漂亮……」

思緒悠遠難定,溫榮向來覺得梅花襯晟郎。

四年前在宮中郁儀亭她見到了李晟。那時亭台四周梅花開得正好,李晟自曲折幽徑朝她緩步而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這是溫榮腦海中對李晟的剎時印象。

再後來就是溫府碧雲居,李晟為了養傷在碧雲居住了一段時日,記憶里李晟肩上箭傷還未好完全就開始練武了。

劍刃揮起散滿院劍氣,開得正興的梅花被片片斬落。梅花瓣在寒風中紛揚飄散,繞一襲精白袍衫的李晟翩躚飛舞。

那時溫榮雙手遮目,不屑欣賞,只不斷在祖母面前抱怨,抱怨李晟糟蹋了滿院盛開寒梅,恨不能將他趕了出去……

溫榮向碧荷和綠佩吩咐道,「宮裏就不去了,收拾收拾,我們一會去溫府,問問祖母和阿娘這幾日是否收到軒郎的消息。」

二人應聲退下,綠佩低聲嘆道,「主子越來越不喜歡同皇后、長公主在一起了。碧荷,你說皇后、長公主她們也真是的,明知道主子在王爺回京前不可能懷孕生孩子,為何她們二人碰在一起就只討論與孩子有關的事情呢,什麼小皇子又長個子,前兒新做還未穿的小衫不能用了,什麼小郡主又得了太皇太后的賞賜,還有呢……」綠佩走下長廊,環視一周見只有侯寧能聽見她們說話,遂大膽起來,「長公主太可惡,竟然將小皇子穿過的肚兜討走了,皇后之前才說要將肚兜送主子的……」

「好了好了,叫人聽見仔細你的長舌頭。」碧荷停下來,撇嘴道,「你快去同侯侍衛說,我們主子要趕去溫府用午膳的。」

……

到了溫府,問了祖母和阿娘才知道,她們已經有數月不曾收到軒郎家信。

謝氏闔眼靠在矮榻上,手中把玩幾顆文玩核桃,不悅地說道,「你這哥哥是個靠不住的,若不是你夫郎信里會時不時提他兩句,我們真連他是死是活都不知曉。」

林氏一聽這狠話,眼圈馬上就紅了,「阿家,軒郎也是沒得法子,南賢王是三品大將軍,有單獨的營帳,可軒郎呢,只一床褥子,去哪裏尋筆墨紙硯寫信呢。」說着說着林氏就哽咽起來。

溫榮趕忙執錦帕替阿娘拭淚,「祖母也是太想念軒郎,才會說那些氣話的,阿娘莫要往心裏去。」

林氏連連點頭,握住溫榮的手擔憂道,「榮娘,不想王爺也十幾日沒送消息進京,宮裏有甚消息嗎,我又擔心的每晚睡不着覺了。」

溫榮拍拍林氏手背,「那些老將軍都說了,這兩月大雪封路,漫說晟郎、軒郎他們的家書,就連宮裏的捷報都被耽擱不能準時送到。」

謝氏頜首道,「我知曉的。對了,榮娘,這幾日是否有人去尋你。」

溫榮疑惑地搖搖頭,「除了丹陽和琳娘時常送帖子過來,邀請相聚,其餘人都鮮少往來。畢竟天寒地凍的,大家都寧願在房裏窩著,不願意出門了,不知祖母指的是誰?」

謝氏面色沉了沉,「就是你哥哥在平康坊惹的風流債,尋上門了。」

溫榮一愣,腦海里浮現出鄭大娘子明亮清麗的面容,雖只見過一面,只說過幾句話,可溫榮對鄭大娘子的印象不差。鄭大娘子不該是那般死皮賴臉上門攪擾平靜的人。

「若不是看在她還算識趣的份上,我早叫人將她趕出盛京了。」謝氏眉頭一皺,「也不知是誰在背後幫的忙,將那鄭大娘子從平康坊里贖出來,又給了宅子。軒郎我是知道的,沒那本事和能力。」說着謝氏狐疑地看林氏,她懷疑是林氏耳根子軟,偷偷給軒郎錢帛。

這一眼嚇的林氏收了眼淚,連連擺手,「阿家,府里的賬可清楚了,兒絕不敢私下裏幫軒郎,否則漫說阿家不喜,就是讓珩郎知道,也定要數落和責備兒的。」

「是了,怎可能是阿娘呢,祖母多心了,軒郎這幾年在外頭結識了不少朋友,就是當今聖主,還不也是軒郎好友么。」溫榮替阿娘說了兩句,就連忙岔開話題,坐在錦杌上替謝氏揉腳,「對了,前幾日祖母說腿腳不利索,現在可好些,宮裏醫官如何說的。」

「年紀大了腿腳自然不利索,有甚好請醫官的。」謝氏點了下溫榮額頭,語氣輕緩不少,「你和你阿娘一唱一和,我倒像是個惡人。那人沒來尋你就好,我開始擔心那女娘有了軒郎孩子,現在終於可以放心。」

幾人用過午膳聊了些宮裏和坊間趣事,冬日天色暗的早,溫榮又安慰祖母和謝氏一番后,便告辭回府了。

到了南賢王府,溫榮一下馬車就看到一個頗為眼熟的身影,那身影正在南賢王府大門處徘徊。

溫榮定睛一看,不就是先才祖母提到的鄭大娘子嗎。

溫榮擔心祖母懷疑到她頭上,故未敢詳問鄭大娘子何故去溫府。

溫榮朝鄭大娘子走去。想來鄭大娘子是遇到困難了,否則不會在溫府吃了閉門羹后,又焦急過來尋她。

鄭大娘子朝溫榮行禮,臉一紅,頗為不自在地說道,「冒然過府尋王妃,還請王妃見諒。」

溫榮笑道,「有甚見諒不見諒的,左右我也是一人在府里,還盼著有人過來陪我說話呢,外頭風大,我們進府去花廳。」

鄭大娘子驚訝地看着溫榮,趕忙搖頭,「不敢打擾王妃。」

溫榮也不與鄭大娘子多言,牽了鄭大娘子就往府里走去,小廝準備了肩輿將二人徑直送往花廳。

碧荷送上熱騰騰的茶湯,鄭大娘子端著茶碗頗為不自在。

溫榮親切地問道,「不知鄭大娘子過來尋我是為何事。」

鄭大娘子抬起頭,一臉焦慮,「民女只是想問問軒郎近況,軒郎離開盛京一年了,這一年裏民女只收到一封報平安的信,所以……」

溫榮嘆一口氣,「之前我去了溫府,祖母和阿娘也在抱怨……」

溫榮大致說了些關於哥哥的消息,也都是李晟告訴她的。

鄭大娘子知曉溫榮也有十來日未收到信時,沉默半晌,似下了極大決心,堅定地說道,「王妃,民女打算去邊疆……」(未完待續。。)

ps:啦啦啦啦啦~麥子也想晟郎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榮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榮歸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幾處卻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