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皇帝要出門,是異常麻煩的。先不說政事吧,光是要帶的人就夠讓發愁的了:明裏的,暗裏的,太醫,小太監,這些是標配;再加上皇后,要帶的人就更多了:宮女總要帶兩個吧,總不能讓皇后自己梳妝打扮吧?嬤嬤總要帶兩個吧,總不能讓皇后自己拋頭露面吧?

後續的事情就更麻煩了。太子就算再是能幹,現在畢竟還是個二把手,遇到重大事宜還是要跟皇帝彙報的吧?好吧,現在交通發達了不少,可路修得再好,也是需要用到馬匹和人的,這一路上來來回回,人力物力總是要浪費許多的吧?對了,就算人來人往馬來馬去,還是要注意到保密,不然某些不法分子腦子一抽玩刺殺該怎麼辦?

福臨沒有想到自己一時興起就讓朝廷上下忙個不停,再面對苦口婆心的御史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勸說,不由得鬱悶了——以前看電視里的皇帝們不是都很喜歡出去玩的嗎,還只帶個妃子帶個太監帶個和尚,可以一路遊玩兼泡妞,怎麼輪到自己,就這也麻煩那也麻煩呢?

麻煩的不單單是這麼點,還有鬧脾氣的孩子們。珊瑚第一個表示要帶着女兒一起去;景額對自己被排除在外很不滿,表示他是識大體的,可以退一步,讓兒子代替一起去也可以;還有永干,他倒是不會直接要求,而是用自己充滿感情的水汪汪的眼睛盯着福臨,也不管自己已經大婚了的年紀,無恥的賣萌,表示自己好可憐好乖,不帶他去就是十惡不赦一般。

麻煩死了!福臨看什麼都不順眼,幾乎就想帶着仁娜兩個人趁著天黑偷逃出宮算了!仁娜對自家表哥忽然冒出的孩子脾氣又無奈又好笑。她對出遊一事也充滿了希望,每日忙忙碌碌的收拾這個收拾那個,還列了一個長長的單子,寫滿了要去江南買那些東西,以及要將禮物送給誰。

本來氣氛一片祥和,正在一切都有條不紊進行的時候,戰爭忽然爆發了。順治四十一年春,日本和朝鮮聯手,攻打琉球。

他們不是仇人的嗎,什麼時候聯合在一起的?得知這個消息后的理藩院所有人都感覺不好了,難道他們都看走了眼?其實這是兩個狼狽為奸的國家?

答案很簡單,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他們被欺負慘了。對這兩個國家,福臨一向都沒有好感,底下人做事自然也不會和皇帝對抗,對朝鮮和日本自然不客氣,再加上這兩個國家並沒有強大的後台,在一堆飛速崛起的歐洲國家之中毫無優勢,理藩院的人對他們自然多有輕視。這就算了,琉球是大清的從屬國,但它的地理位置距離日本比較近,一貫是對日本畢恭畢敬的,每年要上貢不少東西。可現在,他自持考上了大清這座靠山,一年比一年牛,到了今年,甚至用「我們的好東西是要進貢大清的,對不起了不能給你們了,有本事你們就自己去問大清要啊」這樣的理由,拒絕向日本進貢。

火大了好不好!當時的日本德川幕府為了防止大清的物品入侵,採用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沒有對外貿易,日本的經濟看似繁榮,其實是一片虛假,琉球的進貢可以說是幕府的重要進項,現在忽然沒有了,足以讓他們抓狂了。

可是,琉球畢竟是大清的屬國,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直接去打的話,幕府也沒有這個膽子,正在左右為難之際,一批海盜冒充大清軍隊,打了朝鮮。

海盜的首領確實是大清出身,姓魯,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做魯衛,本來只是個普通的打魚人,後來因為倭寇的騷擾,跑到了東北一帶做山農,結果,又因為誤闖了中朝邊界,被朝鮮守邊的官兵們揍了一頓。魯衛一生氣,下海做了海盜。他膽子大身手好,很快就闖出了一些名堂,決定去報仇。

單論他的武器裝備,並不是朝鮮的對手,可他扯出了大清官兵的旗號,朝鮮方面不知真假,就被打了個正著。事後,朝鮮趕緊向大清彙報,希望大清嚴懲兇手,偏偏遇到了個極度偏心的皇帝。在福臨眼裏,別人是堅決不可以欺負自己人的,而自己人偶爾欺負欺負別人就不要緊了,因此,只是做做樣子的罰了魯衛一些銀兩,反而是魯衛因禍得福,他的部隊得到了一個正式編製,打散後放到軍營里去了。

朝鮮自然不滿,德川幕府便抓住這個機會,派人跑去和朝鮮商量:大清惹不起,咱們去打琉球吧,打下了以後咱們平分。朝鮮有些遲疑,萬一大清打過來怎麼辦?日本方面很有把握的告訴他:不怕,大清要面子。等打下琉球之後,我們一起手拉手的跑去做大清認錯唄,我們也是從屬國,他肯定不會因為琉球而怪罪我們兩個,我們兩個加起來的份量絕對比琉球重得多!

朝鮮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平時坐下來是仇人,但在遇到一定利益誘惑的時候,就成了朋友。事情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下來,兩國從兩個方向出發,夾擊琉球。

琉球敗得理所當然,趕緊派使臣來向大清求救。而朝鮮和日本搶了一通,發了一筆財后,手拉手的過來求和了,表示他們只是窮瘋了,向琉球要點資源,他們現在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福臨不舒服得很,這個兩個國家就好像齊心給他添堵一般,他表示,打吧,給他們點厲害看看,最好滅了他們。而大臣們卻集體表示:罰點錢就算了,別鬧得上綱上線,反正是他們從屬國之間的事情,大清只要調停就行了。

不爽,太不爽了!福臨堅持要戰,南巡事宜只好放下,朝堂上開始扯皮。

此時,日本和朝鮮的使臣要多老實有多老實,手拉手跪在朝堂上,說起自己國家的情況,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好像他們不打這一仗就活不下去了一般,琉球的使臣連話都插不上。而大臣們也開始勸解:皇帝啊,你別老想着打來打去,你已經打了許多仗了,真正的仁君是不會像你這麼暴力的,如果實在覺得過不去,多賞賜點東西給琉球也就算了。

不行,憑什麼他打敗仗跑到朕這裏來要東西啊,這樣倒好了,從屬國之間可以沒事做你打打我我打打你,反正輸了的那方可以從朕這裏得到補償,這是發家致富的一條道路啊!

福臨表示,不打可以,讓日本和朝鮮將搶了琉球的東西統統交出來,然後以後給大清的歲貢要加倍。

皇帝你不可以這麼無恥的!攤上這麼一個小氣的皇帝,大臣們都快哭了。所有人都開始勸福臨,就連景額都撐不住了,也去勸自家老爹,象徵性的罰點錢就算了,別鬧得大家都不開心。

福臨瞪着兒子,有一股濃濃的無力感。他是兩世為人,上輩子對這兩個國家的恨意維持到現在,難得有了個揍他們的機會,他怎麼都不肯放過。

事情就這麼僵住了,皇帝一意孤行,大臣們難得的擰成一根繩子來跟皇帝對抗。最後,福臨佔了上風,順治四十三年,皇帝下旨,命日本和朝鮮歸還所有搶佔財物,兩國不服,拒不歸還,六月,皇帝派兵,攻打日本。

說實話,這次出兵,除了皇帝和一些狂熱的戰爭愛好者外,沒有人是心甘情願的。可就算不願意,也要做好一切工作,畢竟打仗總是打贏了會比較好。後勤由景額負責,領兵的則是施琅和索額圖。

日本如臨大敵。他們的海軍遠遠不如大清的無敵戰船,無敵戰船可是當年奪得馬六甲的神兵利器,經過多年的演化越發的牢固,技術也越發成熟,碰到日本的戰船根本就不用打,直接撞都能撞死一堆。

德川幕府內部開始爭吵,有的說乾脆投降吧,不就是些東西嘛,先交出去,然後再扮演海盜搶回來就是;有的說士可殺不可辱,既然人家打上門來了,就不能這麼輕飄飄的認輸。

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大清贏得毫無懸念十拿九穩的時候,上天開了一場大大的玩笑。一場颶風突如其來,就連擁有多年海上經驗的施琅都沒有能夠預測成功,幾十米高的海浪如同一面牆一般迎頭撲下,大清海軍傷亡慘重,三艘戰船被海水淹沒,死亡四百餘人,傷者不計其數。

當這個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朝堂上死一般的寧靜,所有人的眼神都投向了皇帝。福臨先是愣了片刻,隨後,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

他記得,當年成吉思汗也打過日本,是在八月出發,敗在颶風之下。為了不出現這種情況,他特意請了欽天監算好日期,選擇在風暴不強烈的六月出發。可老天的意思就是這麼的令人捉摸不透,歷史驚人的重合了。

難道說,是老天在護著這個島國?老天都不允許自己滅了他?難道說,歷史是不可違逆的,自己就算做得再多,國家依舊不能逃脫那段灰暗的將來嗎?不可能!

福臨掙扎着想要說些什麼,卻又是一口鮮血噴出。朝堂上下一片忙亂,誰也沒有心思去說什麼日本不日本的事情了,皇帝的身體要緊。

海軍不戰而退,德川幕府興高采烈,再次拜祭所謂的神風,這些東西福臨都不能管了。經年累月的早起晚睡,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好,這兩口血徹底的將他身體掏空,他不得不躺在床上,慢慢將養。

而海上的這場颶風,在有心人的嘴裏,演變成了對皇帝一意孤行不行仁義之道的懲罰。又要忙着政事,又要壓制謠言,還要照顧皇帝,景額第一次感受到了無比的壓力,迅速的成長起來,同時,他又由衷的希望自己的皇阿瑪快些好轉,畢竟,二把手有時候還是挺好的。

事與願違,福臨的身體日益虛弱了下去。他自己倒是很清楚。這麼多年,他一心撲在朝政上,身體早就透支,如同一根繃緊了的橡皮筋,一旦松下來,便會老化崩潰。可是,他又不甘心,日本他無論如何都要打下;蒙古和西/藏那裏的教育初見成效,他還要抓緊;與歐洲各國的交流不能斷,同時還不能忘記南美洲,他正準備在那裏買地呢;江南已經出現了一些規模化的織造廠以及老闆雇傭員工的生產模式,他不得不在這些地方多下些心思;多餘的八旗兵丁可以放到東北一帶屯田,以農桑和練兵來消耗他們過多的精力;還有,還有......

事情太多太多,他不甘心啊!

順治四十四年五月,正是春暖花開之際,福臨卻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了。他急詔明珠、廖俠、桑吉、范承謨、索額圖等人入宮,又叫來皇后太子以及孩子們,拉着景額的手,笑道:「眾位愛卿是朕一手提□□的,如今,朕要先一步離去,太子也要託付眾位了。其實,朕本應該尋你們一個錯處,將你們壓制了,然後再讓太子施恩與你們,這樣可以換得眾位對太子衷心。可是,朕不願意。朕與你們一同治理天下,如同兄弟一般,朕不願意用這種心術來制衡你們,朕相信你們的衷心。等朕去后,你們定會好生輔佐太子,共建我大清盛世。」

眾人泣不成聲,福臨又道:「景額,你皇額娘喜歡熱鬧,你莫要把她總是關在宮裏,有機會就帶她出宮轉轉,照料好她,知道嗎?你的兄弟們,還有兩個妹妹,朕都託付給你了。」

景額哭着點頭,珊瑚抹着眼淚,道:「皇阿瑪,我又有身孕了,這次肯定是個兒子,你可要看着他長大,還要給他起名字呢!」

福臨笑了:「你們的孩子朕早就取好名字了,小華子都收著呢。朕自己騎馬射箭都不行,就不教他了,這些讓你額駙教,不能饒他。」說着,又轉向明珠,道:「珊瑚是朕最為寵愛的女兒,朕將她交到你們手裏,你們可不能拘着她,要好好待她。你的兒子是個好的,朕沒有選錯人。」

明珠跪倒在地,哭道:「請皇上放心,奴才的兒子,終其一生都只會是公主的額駙,一生一世一雙人!」

福臨虛弱的笑了笑,一旁的仁娜再也忍不住,也不管什麼舉止端莊了,沖了出來,撲到他的床頭,喚道:「表哥,表哥,你就忍心拋下我嗎,拋下你的仁娜嗎?」

福臨費力的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臉:「仁娜,你不要哭,你要好好的,你真漂亮......」——你永遠是我心裏那個明媚可愛的小蘿莉,而我,註定要早走一步,不能陪你一輩子了。

順治四十四年五月己未,帝崩。留下遺詔,不要謚號,不要悼文,不要墓誌銘,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又詔,願與成祖皇帝多爾袞,孝文純太后布木布泰合葬。

六月,太子景額即位,年號建安,第二年,改元建安元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順治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清]順治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