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98章

`p`**wxc`p``p`**wxc`p`在每個時代,每個陣營必然至少會出現一位高瞻遠矚之人,得以預言未來終將發生之事。

譬如魯肅早在投奔孫權時就將北方隱患以及南方優勢盡數分析告知孫權他一定可以成就霸業;譬如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說只要趕走劉璋佔據西蜀再佔領漢中也定可以成就霸業;再譬如赤壁戰後郭嘉對曹操說只要北方隱患盡除死占漢中等孫劉內訌也一定也可以蕩平天下。

三方說的都對,三方也都想得太美好。以至於如今一個小小漢中,成為是否得以三分天下的關鍵。

為何呢?

其首要原因,是漢中自古乃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它地處關中,南以以秦嶺為險,北以大巴山為界。因大巴山綿長,而秦嶺險峻,此前曹操占漢中,越秦嶺南攻益州太難;若劉備占漢中,越大巴山北上則較易。如今西蜀中心在成都縣,由通往漢中的金牛道北上要比從米倉道繞道更為捷近;益州與荊州相接,由米倉道進軍入三巴,則可威脅西蜀與荊州邊境。再因嘉陵江與漢水緣由,漢中對於劉備而言地位遠遠重於曹操。

其二,劉備麾下有謀士法正以為,如今漢中的將領才能不足以保全漢中。且北方瘟疫連年,必有內憂。倘若此時可以攻取漢中,不僅鼓舞西川將士,更能看盡涼州、關中,威脅曹軍。哪怕劉備此番再無力北上,至少得以確保西蜀安穩。

正是這兩個原因,使得劉備終於下定決心,領兵親征漢中。

事實上,倘若曹操大方一點願將漢中「借」給劉備,那麼可想而知接下來形勢必為孫、曹、劉三分天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新世紀和平年代。而作為苦逼主角,曹植也順利升職出任世子,本文也可以馬上迎來大歡喜的完美蛇精病結局了。

可惜,漢中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既然劉備得到了它便可瓜分天下,曹操是絕對不會允許這般事情發生的。

先前早在建安十六年正月,曹操聽從郭嘉諫言西征漢中張魯。是時馬超韓遂等人反,賈詡以離間計破之,後為鍾繇樂進埋伏斬殺。不久,張魯不戰而降,漢中始定。現下,至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歷時三年半——劉備終於平定西蜀,在法正建議之下,領兵直取漢中。

十二月,劉備親率黃忠、法正等人至陽平關攻漢中,再命張飛、吳蘭、雷銅等屯武都郡下辨伺機攻雍州。

翌年正月,張飛分兵固山,與下辯吳蘭攻雍州,不久,企圖為曹休看穿。曹休領兵突擊涼州斬殺吳蘭,張飛無奈退後。

同月,劉備攻漢中,夏侯淵據守。五月,久攻不下,

建安二十三年五月,曹操至漢中。

曹操的到來,無疑是如久旱逢霖般振奮鼓舞了軍心,令張郃、夏侯淵因對峙五月之久而產生的些微疲倦感一掃而空,心中愈發沉穩冷靜。

曹植見狀,心中略有計較。他首先觀察

曹操到來后,首先與留守漢中的夏侯淵等人做了一番商議部署。

從地圖上看,此時的劉備佔在平陽關。陽平關位於漢中治所南鄭之西,二者間隔定軍山與沔陽縣。沔水自西向東,橫貫其中,地勢極其複雜。而曹操麾下徐晃、于禁守馬鳴閣道,確保關中安全;張郃屯廣石,正面對抗劉備軍。

夏侯淵在漢中的防禦已臻至完美。

但也僅是防禦,而無任何進攻平陽關的餘力。現在曹操最重要的,就是部署兵馬,非但要做到防禦萬無一失,更要攻克平陽關。

這些天曹植也在反覆觀摩地圖,建了一個模型推練演兵。有時候楊修或者郭嘉會陪他演練幾局,有時候曹操心情好,也會陪着他親自演習。

曹植這些年雖然閱讀了很多兵書,也向王琦、王敏討教過領兵對陣,對付楊修與郭嘉很是輕鬆,但一旦對上曹操,除了依靠地形展開奇襲或者據守能打出個平局,大多是輸。

他並不氣餒,愈發沉溺於其中,深思揣摩。

雖然有些紙上談兵的嫌疑,但機會難得,他到底還是學到了一些東西,並且漸對漢中形勢瞭若指掌,至於如何對付劉備,他也有了一點想法。

郭嘉見狀,心中略有一分驕傲。

他不能算是看着曹植長大,但必是最了解曹植的人,哪怕楊修也比不上他。他知道他年幼的沉默寡言,也知道他現在的鋒芒畢露,都是為了一個人。

許是他的目光太過專註,曹植回神對上他的視線,輕聲道:「先生有什麼建議嗎?」

郭嘉斂眸微笑:「我最擅長的是觀察時局,揣摩人心。但我對打仗用兵用計謀,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你想要依仗我,恐怕就得失望了。」

曹植也笑了起來。他握住郭嘉的手,眼中儘是慶幸與溫柔:「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得先生真心。就算先生不擅長這些,我也知道,先生從來不會令我失望。」

郭嘉笑而不語。

這時候,有一首歌曲流傳於樂府。除了歌,還有不少文人將之改編成了長篇詩章。它說的是先前廬江府吏焦仲卿與其妻劉蘭芝受焦母逼迫而分離,兩人不另再嫁娶,不久雙雙自殺殉情的故事。世人同情他們的遭遇,便有了詠嘆此事的歌曲與文章傳世。

而這一大堆的文章里,有一篇名《孔雀東南飛》的文章,寫的尤為簡潔動人,世人對之認可度也是最高。

曹操等人閱之,除了感嘆作者文采之斐然,更多的則是將目光放到了那一句「自掛東南枝」上。他甚至還命人喚來了曹植,讓他說說感想。

曹植看着營帳中自家父親、大哥、老師們齊齊忍俊不禁的表情……滿頭黑線加霧水。

他早已忘記自己年幼作不出詩時的那一句蛋疼「不如自掛東南枝」,也忘記了正是這一句奇奇怪怪的詩,還有他奇奇怪怪的想法引來了曹操等人的關注。以至於這些年曹丕屬下中有人懷疑誹謗曹植這些年所作文章其實皆為楊修暗地裏捉刀、甚至在楊修府中找到所謂的證據時,曹操只撤了那些人的官職,反而對曹植沒有絲毫的懷疑。

——倘若一個人小的時候就有超乎時代的奇怪想法,那麼他長大后,想像力一定愈發不拘一格。

以上結論究竟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論。總之在曹操心中,這些年望盡兒子們所為,除了早逝的曹沖,便最喜愛這個兒子。

當然,在曹衝去世后,這種偏愛他已不敢隨意表現出來了。又因年紀漸長,他對繼承人的要求也愈發高了起來。他當然看得出曹植與曹丕的暗中較勁,但現在既還是良性競爭,他也樂見其成。

現在,他打算做一點最後的考核,然後便立世子罷。

建安二十三年八月,曹操整頓完畢,攻劉備。

先前劉備於平陽關築城,十月,久攻不下。

曹操久攻不下的最大緣由並非兵馬不夠強壯將士不夠英勇,而是劉備堅守平陽關,拒不應戰。

因為在法正計算中,北方暗中齟齬過多,曹操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來此地抵禦他們。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曹操非但來了,更領十萬精兵,助夏侯淵守漢中!

他也可以輕易想到,曹操不但要守住漢中,更要以漢中為依託,重複幾年前夏侯淵攻打巴郡的老路。

這些年夏侯淵在漢中佈置已趨近完美,儘管他們花了半年時間,命關羽、張飛等出征無數次,與夏侯淵軍隊相撞無數次,依舊處於劣勢。現在曹操來了,他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原先是夏侯淵守城,劉備攻城;現在卻成了曹操據守漢中,攻打平陽關。

難,太難了!

好在平陽關地勢複雜,哪怕人手眾多,曹操短期內也攻不下來。

但時間一久,且不論糧草供應、軍心疲憊等問題,一旦劉備軍隊有了一次失誤或者失敗,接下來必是節節敗退。一旦曹操截斷他們後路,平陽關終成一座圍城。

劉備的心已經漸漸沉下去了。

他站在城牆上,冬季的天空一片灰濛,壓在城牆上,彷彿有千斤之重壓在心上。寒風呼嘯而過,如刀般刺骨。他眯了眼久久凝視漢中,不言不語。

他身後的法正也已陪他站了許久。

這一次諸葛亮並未出征,留守益州管理朝政,並為他們提供兵糧等軍需用度,正如昔年曹營荀彧一般。不久前他聽聞曹操親至漢中,書信一封交由劉備。信中大意,與法正不謀而合。

諸葛亮告訴劉備:曹操雖然親自到了漢中,但他這些年身體已不大好了,恐怕無法支持長久作戰;二則,北方剛經歷瘟疫飢荒,軍需不足;第三,曹操年長的兒子們現在正在爭奪大位,曹操將他們帶來此地,想來是為了擇優而立,一定會命他們領兵出征,到時不妨從他們入手。可縱是如此,此戰依然十分艱險,想要獲勝太難。

劉備嘆了一口氣。

他年輕時在各種地方討生活,遇見的艱難險阻比現在多太多了。後來有了張飛關羽,有了諸葛亮,有了益州。同樣,他看重的很多人,也都死在了曹賊手中。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如此,撤兵又豈能甘願?

劉備深吸一口氣。

他緩緩道:「軍師,將所有人都叫來。孤還有一個法子,也許能攻下漢中。」

`p`**wxc`p``p`**wxc`p`

作者有話要說:這星期好忙,再加上時不時要和相親對象出去吃飯。。。

草泥馬好難寫!

最近幾天一直在研究漢中這場戰鬥,歷史上這次雙方爭奪漢中長達4年之久,從建安二十年曹操攻漢中,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放棄漢中。其中比較有亮點的戰爭以及轉折有以下幾點:

1.建安二十年曹總佔領漢中后北還,讓張郃夏侯淵攻下巴郡然後再攻成都。當時張飛守城,他組織了一場非常漂亮的防禦戰,使得張夏久攻不下,保住了劉備在益州領導地位,張夏二人只能回去漢中。

2.劉備在建安二十二年採納法正建議,攻打漢中。歷史上曹總那會還在許昌和鄴城,當時夏侯淵的防禦體系非常完美,劉備攻了整整一年都沒打下漢中。

3.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定軍山攻張郃,夏侯淵親自來救援。劉備讓黃忠埋伏在唯一的救援路線上,一舉斬殺夏侯淵。夏侯淵死後,曹總在漢中的完美防禦體系由此崩潰。這一戰後劉備形勢由弱轉強,攻下漢中只剩時間。

4.守城的郭淮在夏侯淵死後,迅速安定軍心,穩守陽平關。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親征,大軍到漢中,劉備堅守不戰。不久,關羽圍襄樊,擒獲于禁、斬殺龐德,曹總被迫差點遷都。後來他派徐晃增援,這時候孫權命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被殺。

但當時曹總身體完全不行了,只能放棄漢中。由此,劉備奠定了蜀漢三分天下的地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七步成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三國]七步成濕
上一章下一章

第98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