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級騙術

第62章 高級騙術

這種隨時站在他人立場思考的能力,整合固有信息發現異常狀態的能力,立刻應變做出反饋為對方開解的能力,就是所謂的【隨形好】。

邏輯健全、視野開闊的聖人心境,表現出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通過換位思考得到的超高情商。

就算有人先天持有聖人級假心境也完全無法做到跟聖人一樣給人帶來如沐春風的感覺。

因為本能只能提醒擁有者什麼行為是應該做的,什麼行為是不應該做的,無法讓擁有者擁有完整的行為邏輯。

這種割裂的觸髮式判斷就會使得擁有者總會出現細節上的瑕疵,這種瑕疵就會降低其他人對擁有者行為的觀感和評價。

前後情緒調動不圓潤,前後行為之間有斷續,就會從使人如沐春風的聖人變成「熱血」、「正義」、「勇敢」的凡人。

熱血、正義、勇敢當然不是貶義詞,但這些詞也絕無可能出現在聖人身上,形容聖人的行為邏輯和心性。

聖人的心境會波動,但是不會改變,因為他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地步,所以他們不會熱血。

聖人心中有善惡之分,但他們並不依靠善惡評判標準去改變凡人的行為,所以他們並不正義。

聖人對客觀世界達到了全知的程度,包括智慧生命的行為區間這種抽象概念,他們也已經認知到了具體的範圍。

世間沒有值得他們恐懼的未知,也就沒有能讓他們鼓起勇氣面對的勇敢。

這些也是凡人無法真正認識聖人的原因。

聖人的善,並非出自善念,而是來自於他們的認知和行為邏輯。

聖人的惡,並非出自惡念,也是來自於他們的認知和行為邏輯。

聖人與凡人有著認知層面上的巨大差異,所以凡人根本無法理解聖人的行為邏輯。

於是在凡人看來,聖人很善良卻也很無情,所有矛盾的特質都在聖人身上顯現出來,根本無法理解。

受王頒布的封神禁令,能夠在整個四象世界所有文明同時生效,並且在他被珷王逼退位之後依然實行,當然有其必然的原因。

聖人的存在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凡人來說,本就是一種「污染」。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墜魔道。

這些都是對於認知差異最簡單的表述。

聖人的言行舉止是絕對正確的,但凡人無法真正全面地理解,所以在傳播的過程中必然會被扭曲、篡改。

借著聖人名號的謬誤在凡間肆意傳播,能夠給凡人認知帶來的破壞力可以說是足以遺毒萬年。

就算是有可以完全記錄場景的大衍陣都會被扭曲,就更別說口口相傳的話語了。

這三千年來受王和珷王都沒有敢把記錄聖人言行的大衍陣傳播給凡人,怕的就是凡人錯誤領會聖人言行中包含的深意,給凡間帶來禍患。

凡人可未必能考慮聖人言行的前後文承接關係;聖人是在何種環境、何種情況說的這句話、做的這件事;聖人這句話中每一個字、詞,以及整句的含義和深意。

任何聖人言行,在脫離其所處環境之後都不能生搬硬套。

聖人言行中包含的深意,也絕對不可以拓展、發散、扭曲釋義。

王遙在來到四象世界之前就察覺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定義的「騙術分級」之中,借著聖人言行蠱惑人心的「皈依者」就是高級騙術的使用者。

中級騙術是九真一隱,高級騙術是主動將聖人言行拓展、發散、扭曲釋義。

聖人言行即便是無知凡人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哲理,但是困於他們的視野、認知、知識積累,他們只能感受到哲理,無法言說。

陷入一種「玄之又玄,無可言說」的境地。

這時候,聖人言行的解釋權和定義權就掌控在了「皈依者」手裡。

這些皈依者便是高級騙術的使用者。他們利用「宣揚聖人言行」來為自己塑造權威,再利用自己的權威來隨意解釋、扭曲聖人言行的原本含義,誤導凡人,荼毒眾生思想認知。

地球跟四象世界文明差距這麼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流價值觀的差異。

地球的主流價值觀已經被高級騙術的使用者們從法、理兩種角度扭曲成了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去賺錢吧。

你不知道生活有什麼意義?就去賺錢吧。

你想活得更好,讓子孫後代享福?就去賺錢吧。

一切苦難都是因為財富不夠多,一切幸福都是由財富產生。

這種扭曲的思想在凡人心中根深蒂固之後,就算是王遙他們這些先天聖人都無法立刻改變,只能等待他們通過自下而上發起的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來逐漸走回正道。

相比扭曲墮落的地球主流價值觀,四象世界的主流價值觀還處於一種比較混沌的狀態。

就像鍾靈、路漫漫這種,她們沒有什麼稱得上人生目標的東西,只是因為資質足夠好,便逆來順受地選擇修鍊。

如果四象世界的主宰者不是聖人呢?

如果珷皇、受王、聖皇、天皇這些九州大夏文明的主宰者們是空有聖人力量卻沒有聖人心性的凡俗強者呢?

略作推演,王遙便看到了無數種悲劇般的未來。

四象世界凡間的主流價值觀應該分為兩個層次或者是三個層次。

最底層的普通人最看重實力,但是沒有實力也不會太過在意。因為武者也好,朝廷官府也好,都不會欺壓無力反抗的他們。

唯一欺壓剝削他們的世家還是間接出手,很難讓他們察覺,所以這些普通人的價值觀更傾向於維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家庭親情,愛人戀情,兄弟友情等等。

低境界武者最看重的是獲得他人尊重、實現自我價值這種精神滿足。

他們吃喝不愁,大多卻也沒有接觸更高層次的渠道,無法得知世家籠罩的灰色地帶有很多變態的享樂方式。

所以,在四象世界科技不發達、無法追求更高級物質享樂的情況下,低境界武者大多更看重「面子」、「名聲」。

這些能收穫他人尊重,給予他們精神享受的東西才是他們習武之人異於常人的優越之處。

而第三境的宗師最看重的則是「我」。

他們會把「我」放在第一位,追求自我、真我、本我,認知它們,感受它們,理解它們,接受它們,掌控它們。

通常來說,能達到第三境就已經摒棄了世俗影響,變得不再迷茫,堅定追逐自己的目標,堅定踏上自己的道路。

但是像鍾靈這種,先天就無欲無求的人也是有的。

路漫漫跟她一樣,只有執念,沒有欲求。這種人突破第三境很難,但是一旦突破,想要達到第四境卻也很簡單。

之前也說了,心境關鍵節點就是一三五。達到心一代表自己能夠認清世界,達到心三代表自己不再迷茫。

有欲求的人迷茫,是想要尋找的是自己正確的道路。

沒有欲求的人迷茫,是需要認清的是自己空無一物的本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中無一物的人,需要認清的迷茫便是「尋找迷茫」。

只要放下尋找迷茫的執念,立刻便能踏入心三境,直到想要突破心五境時才會有所阻礙。

所以王遙才會反覆對路漫漫強調,她執念太深。

她表面上不想突破,實則只是在佯裝鎮定。如果她真的沒有執念,又何必執著於「歷練」?

只有出了那座酒樓,她才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執念並非慾望,而是對於塵緣的無法忘懷。

而這也需要機緣和理解。

鍾靈能夠在十八歲便突破第三境,她對於問道的「執念」必然沒有路漫漫那麼深。

或許這也跟環境有關。

同樣都是孤兒,路漫漫的養父對她以禮相待、相敬如賓。在她進入修羅門之後,又發現修羅門中的高層都出了問題,低端武者更是被扭曲。

整個修羅門能被她掛在心上的只有師父聶無憂、師兄王君和小師弟。

相較之下,鍾靈可以說是十分幸運、幸福。

有宗門祖師幫忙觀察病症、師兄們幫忙照拂生活中的瑣碎事務、師父對她也是視如己出。

鍾靈在這種環境下,反而沒有體會到路漫漫經歷過的這種極致反差、人間冷暖。

終生都生活在溫室里的人,怎麼會理解幸福和關心有多寶貴呢?

鍾靈不理解這種寶貴,只是將這種珍貴的幸福當成了尋常。

當然,她也「尋常地」給予其他人這種幸福,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

因此她才會收穫問道上下的一致認可。

無欲無求、天性純良、以仁愛慈愛惠及他人並習以為常,這種只存在於童話世界的公主,卻在問道那種環境下被順理成章地培養了出來。

路漫漫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她經歷過世間之嚴寒,所以更渴望親情之溫暖。

感情的作用是相互的,就算她假裝不在意,這麼多年,師兄師弟和師父也早已成為了她的牽挂、她的執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章 高級騙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