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從野蠻到文明的過程,就是心境超凡脫俗的過程

第58章 從野蠻到文明的過程,就是心境超凡脫俗的過程

這確實是對鍾靈的幫助,不過也是在合理範圍內滿足他自己的私心。

就像剛剛王遙對鍾靈的調戲,當然也可以換成其他更為緩和的方式。

鍾靈可是個仙人,她與凡人不同,無需留下足夠深刻、痛苦的印象就能記住王遙的意思。

所以他根本沒必要讓鍾靈感覺不舒服之後再跟她牽手,用心靈溝通解釋自己那段話對當下情況沒有任何實際影響。

不過嘛,為了達成他的另一個隱藏目的,王遙也就只好使用這種賤兮兮的方式來順理成章地跟鍾靈牽手了。

這個隱藏目的自然就是借用鍾靈的手打開燃氣開關。

其實這個目的也不必刻意隱藏。鍾靈是仙人,她能夠理解聖人有諸多奇思妙想,也知道聖人那的愛有多麼平等和冷酷。

但現場畢竟還有個宗師。

王遙很難跟一個無比重視「平等」的人解釋,自己在參加一個遊戲、把四象世界的眾生當做NPC或怪物的遊戲。

當然,王遙也可以使用九真一隱的欺騙方式,跟他們說自己身上有著某種奇怪的限制,無法獨自使用部分炊具。

可是在場的三人又並非全是宗師,還有兩位超凡脫俗可以接受事情真相的仙人。

王遙既不想因為欺騙宗師而浪費時間給仙人解釋事實真相,也不想因為給仙人解釋事實真相,而浪費時間扭轉宗師的片面認知。

因此,王遙選擇了一個並不折中,卻又是最好的辦法。

即隱瞞問題,逃避問題。

通常情況下王遙不會選擇使用這種手段來迴避交流溝通,但今天不一樣,今天是他跟鍾靈約會的日子。

浪費大量時間跟其他人進行「與鍾靈和王遙兩人無關」的溝通,這就是典型的分不清主次。

為了滿足王遙自己的好奇心和信息收集去聊天也就算了,鍾靈不會介意王遙這個異界聖人借著約會的機會加深對四象世界各方面的認知。

歷史、經濟結構、政治體制、江湖勢力、武者系統、世家立場......這些都是可以幫助王遙更完整地認識鍾靈社會身份、社會地位、社會背景的信息。

可是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想法,改變他人片面的認知,這種已經算得上「教育」、「指點」的行為,真不是正常約會中應該出現的環節吧?

王遙可以對鍾靈進行說教,那是因為鍾靈作為仙人無法完全理解聖人。

但鍾靈又不是「完全不理解」聖人。

為華豐這種幾乎完全不理解聖人言行的宗師講解,根本無法讓身為仙人的鐘靈更加完善地認識王遙這個人,因為鍾靈理解這部分邏輯。

對王遙這個聖人來說,他的任何行為都是有目的,都是最優解,所以他不會做出與更高一級目標相衝突的行為。

沒錯,身為聖人的王遙也是有一級一級的目標的。

最高精神追求,追尋感動。

次級目標,模仿人類。

再次目標,完成主線。

再次目標,與鍾靈約會。

所以他的行為不能與以上的任何一個目標相衝突,才能算得上是最優解、不會留下遺憾和後悔。

越高級的目標越寬泛;心境越高,可以容納的最優範圍越寬。

這兩點也使得王遙無需浪費什麼心力在「選擇」與「抉擇」上面。

只要按照潛意識中的期望去做,基本就不會偏離目標。

只要做事的時候腦子是清醒的,做事時有完整的行為邏輯,就算王遙所做的行為在其他人看來是「錯」的,也一定是最優解。

無需選擇正確的道路,也無需抉擇正確與錯誤,只要一直走下去,就必然是對的、無悔的,這就是聖人。

雖說聖人的心境完全是依靠充足且完善的信息,但空有完整的信息也無法使凡人達到聖人的心境層次。

因為思考過程與認知過程才是個人邏輯建立的根本依據。

如果聖人心境真這麼好達成的話,直接像六道輪迴世界那樣給眾生增加額外感官,為眾生構築第六識、第七識不就好了?

信息收集情況只能代表個人對事件本身的認知完整度而已,凡人得到足夠多的信息依然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聖人得到片面的信息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結論。

而且這個微小有效結論的完整性,會隨著信息補充而不斷以指數級提升並完善結論的信息量。

想要理解聖人、成為聖人,必須要走過自己的路,這是獨屬於凡人的認知習慣缺陷。

只有凡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思考、不斷捕捉更全面更完善的信息,凡人才能逐漸建立並完善自己的邏輯,直到面對海量無用信息時仍一覓即中。

這就跟政治體製革命是一樣的。

王遙不去幫助地球人使地球文明蛻變,就是因為文明需要不斷演化的過程,作為其歷史、根基。

在人均道德素質極低的文明中,其價值觀一定是趨同於野蠻的,也就是趨近於野獸本能的達爾文主義。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在這種低級文明的社會中,主流價值觀必然是野蠻的以「擁有財富的數量、賺取財富的速度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當權者是清是濁都沒有意義了。

因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會使任何形式的實力,無論是權力、勢力、名望等等,都逐漸轉化為攫取利益的手段。

就算政府機構清正廉明,司法機構鐵面無私,執法機構一心為民,也只是減緩社會墮落與腐化的程度罷了。

是愚蠢的人民選擇了污濁的社會,然後才是污濁的社會加速人民的墮落。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推翻多少次王朝都沒有意義,因為主流價值觀不會改變。

怎麼才能改變主流價值觀呢?就是提高社會生產力。

這就是王遙他們大力推動地球科技發展的最重要原因。

生產力提升,生產關係就會變化,社會倫理道德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人類就會逐漸變得越來越「文明」。

慾壑難填。

對凡人來說,慾望有時會大於當前生活質量,有時會小於當前生活質量。

表現出的現實,就是貪婪、野心、同情、慈悲。

像之前提到的叔本華,他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並且他斷言,人類的慾望是無法得到滿足的,成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

可是人的慾望真的無法滿足嗎?

當然可以,而且很多哲學家思想家,甚至普通人都意識到並做到了這一點。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寫道:「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很明顯,他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人應該有意義地生。

趙氏孤兒中,程嬰跟公孫杵臼的對話也一樣表達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人應該有目標地生,人應該有意義地死。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目標,或者說人生目標,就是抹殺慾望波動的東西、引領人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東西。

人類從蠻荒時代可同類而食,逐漸演變出快被餓死了也易子而食的倫理道德,演變出在富足時「聞其聲,不忍見其死」的同情與慈悲。

再到現在願意為家人、族群、國家、人類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壯懷之人。

很快人們就會發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決定社會道德,社會道德決定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決定社會美好程度。

在更美好的世界中,人們失去了零碎的、浮動的慾望,但是人們的慾望會變得更強烈、更純粹、不可動搖。

人們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生活、奮鬥,而不是為了攀比、地位、盲目享受而去不擇手段賺取財富。

但這一切,都需要人類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一點一點體會這個過程中遇到的一切難題。

只有人類自己學習並解決了這些難題,人類文明才會真的發生蛻變,否則只會像心境的假境界一樣,無根無憑,一戳就破。

心境就是個人的文明。

認知事件的角度、完善程度就是文明的生產力。

對事件的平均認知逐漸完善,代表著生產力穩定提高,也就容易使生產關係發生變化。

生產關係就是思維中的邏輯。

通過邏輯處理完的信息,便是結論。這個結論越接近真實、真理,就代表個人心境層次也就越高。

所以結論的完整度和扭曲度,對應著社會道德。

社會道德越文明,文明內部的成員越幸福,這對應著精神滿足。

結論越接近正確,個人精神滿足度越高,就會更幸福。

答案正確正反饋這種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非常簡單、似乎不具有任何深意的「現象」,其實就是凡人通往聖人的道路,也是野蠻通往文明的道路。

所以王遙始終認為,哲學,或者說求知慾,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一切學科的發展反過來推動哲學(人類認知)的發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在武俠世界當超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58章 從野蠻到文明的過程,就是心境超凡脫俗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