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暗流涌動,涼州刺史

第72章 暗流涌動,涼州刺史

「監察使!」

「你是...?」

「奴才是永樂宮的御房主管,將軍稱呼老奴為王公公就好!」

永樂宮?那不是皇后居住的宮殿嗎?

劉真暗自嘀咕,這個時候來找他,指定不是什麼好兆頭。

「王公公,你來找我,所為何事?」

「回將軍,我家娘娘想要見您!」

果然,這個節骨眼上,後宮掌權者都坐不住了!

「我若不去呢?」

「那奴才只好得罪了!」

顯然,王公公有備而來,劉真周圍,數十位黑衣人現身。

以劉真的武藝,對付這些人,輕而易舉,但這裡是皇城,對方又是皇后的人,貿然動手,只怕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既然皇後娘娘誠心相邀,我就走上一遭好了!」

……

永樂宮,寬敞遼闊,每個建築各有特色,分佈均勻,且宮殿用料充足,連鋪路的石料都極其稀有,整體看去金碧輝煌,秀麗絢爛。

「將軍在此稍後,容奴才稟報一聲!」

「好!」

他去過長樂宮,兩宮大同小異,裝飾風格,相差無幾,因此並沒有表現的過於驚訝!

王公公進去沒多久,一名丫鬟就走了出來。

「大人,請隨奴婢來!」

前殿內,布置精妙,隨處可見的名貴花瓶、裝飾,佔據房內三分之一的空間。

繼續深入,劉真越發疑惑,前殿都到盡頭了,再往後就是後殿,那可是後宮嬪妃沐浴、休息的地方,除皇帝、太監、宮女以外,不允許他人涉足,一經發現,論罪當誅!

但劉真是個例外,不僅去過太后的寢宮,現在還來到皇后寢宮。不出所料的話,劉宏早已知曉。因此,究竟是皇帝的試探,還是皇后、太后的陰謀,一時間無從判斷。

「大人,娘娘吩咐過,您在此等候即可!」

又是熟悉的場景,碩大的浴池,水霧瀰漫,若隱若現的屏紗,增添一抹神秘感。

「皇宮裡的達官貴人,嬪妃皇后都喜歡這樣會面嗎?」

劉真很無語,太后之前就給他搞這麼一出,現在皇后也來這一出?

不多時,一道倩影緩緩映入眼帘。

「劉監使久等了!」

魅音如絲,撩人心弦,這位大漢皇后,明顯不是簡單的主。

「不敢,不知娘娘叫微臣前來,有何要事?」

「不急,旁邊有茶水,愛卿自行取之!」

劉真明白,對方不表明來意之前,自己是走不了的,只好尋桌而坐。

「本后何氏,請監使前來,有事相問!」

女人邊說,邊褪去薄紗。潔白無瑕的玉腳,輕點池水,溫度剛好。

「娘娘有何吩咐,盡可說來,臣若能做到,定當全力以赴!」

池中佳人,嬌艷一笑,百媚千嬌,陣陣漣漪,絡繹不絕。

「此事簡單,只需監察使一句話即可,事成之後,重重有賞!」

劉真沉默,他不是重利之人,不在乎所謂的重賞,他所擔憂的,是怕皇後跟太后一樣,讓他站出來支持劉辯繼承大統。

「還請娘娘示下!」

「百官皆知,皇上命不久矣,而太子遲遲沒有結論,陛下所有皇子中,唯有劉辯、劉協可擔大任,本后希望愛卿能夠支持劉辯為皇太子!」

果然,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擺脫太后魔掌,又入皇后圈套。

「娘娘,下官人弱言微,不敢妄談軍國大事!」

「人弱?言微?愛卿莫不是跟本宮說笑?」

「地方上:獨斷專權,擁有任免地方官員的權力,上至刺史、太守,下至地方縣令。

朝堂上:位比丞相、大將軍,既可彈劾百官,又能調動軍隊,隻手遮天,莫過於此。

就這樣的權威,監使自詡人弱?」

何氏有理有據,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劉真確實大權在握。同時也意味著,他要面對敵人,多不勝數。

「娘娘此言差矣,下官為處這等爵位,乃是陛下隆恩,實際權力,可沒有這般大!」

劉真既知靈帝宏圖,又怎敢輕言泄露,即便手握權柄,也不能暴露給當今太后、皇后。

何后眉頭緊鎖,能掌握此等權力的人,絕非泛泛之輩,自己若不拿出誠意,恐怕難以說服對方。

「劉愛卿,你若助我兒奪得太子之位,登基之日,本宮許諾你丞相之位,另賜王爵,如何?」

「娘娘,你這不是把微臣往火坑裡推嘛?大漢有規定,非劉姓者不可威望,違逆者,天下共擊之!」

何后聽他這麼一說,誤以為王爵之位,吸引到了對方,隨即道:「這簡單,本宮讓陛下賜你劉姓,如此一來,名正言順矣!」

劉真嘴角抽搐,何氏真是膽大妄為,此等違逆祖訓的行徑,竟說的這般輕描淡寫,好似祖訓是她擬定的一樣。

「還請皇后慎言,你我皆是大漢臣民,此等行徑,娘娘比我清楚意味著什麼!」

何后不怒反笑,意味深長道:「劉監使是覺得大漢還有救?當今天下,諸侯群起,朝堂混亂,稍有不慎,便是將死之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話雖如此,卻不到江山傾覆之時,我勸娘娘好自為之!」

劉真轉身離去,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何氏見狀,眼角泛光,膚如凝脂的嬌軀,微微一顫。

「有趣,本宮倒是要看看,你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

涼州,曹操快馬而至,曹仁、曹洪緊跟其後。

「大兄,我們來這裡作甚?」

「子廉吶,我記得老早就跟你說過,多跟子孝、子和學學,不要總是無頭無腦的,子孝,你來跟他說說,我們來這裡幹嘛的。」

「額...那個...大兄,俺也不知道!」

噗!

曹操剛飲用水,猛的噴出,沒料到曹仁也會如此。

「你們兩個,唉...」

曹操恨鐵不成鋼,想他曹家先輩,文治之士層出不窮,怎麼到他這裡,全是武夫了呢?

「兩頭蠢豬,虧你們還在一邊旁聽,子成讓我們來這裡,無疑是說服涼州刺史,共同舉兵討伐董卓!」

「大兄,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涼州刺史是梁鵠吧?」

「不錯,正是梁鵠!」

「聽聞此人是我朝的大書法家,不知是真是假?」

「準確無誤,梁鵠、蔡邕、馬融可是當年的「三傑英豪」,可惜馬融老先生故去,蔡邕老先生退出朝堂,梁鵠請命駐守涼州,二朝元老就此退隱,滿朝文武鮮有人記得他們。」

曹操不免惋惜,漢桓帝在位期間,三人皆是肱股之臣。梁鵠負責學府教導、篩選官員;蔡邕協助丞相,監察百官,同時統籌軍糧,便於出征,權力可謂極大;馬融更是了不得,門生遍布天下,才智過人,故而受封為侯,桓帝念其能力不俗,再度加封為巡使,負責在外官員、刺史的行為舉止,擁有獨斷裁決,先斬後奏之權,跟劉真現在的權力,相差無幾。

涼州,西涼城,雖不如東都繁榮,百姓卻能安居樂業,因為有梁鵠在,黃巾之亂並沒有在涼州,當地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來者何人?」

曹操幾人的衣著打扮,跟當地人大不相同,士兵故而將其攔下。

「這位將軍,勞煩通報一聲你家刺史,就說驍騎督尉曹操求見!」

「你是朝廷的人?」

「正是!」

士兵了解情況后,不敢怠慢,讓其稍作休息后,疾馳而去。

府衙內,一中年男子正在辦案,別緻的官袍,盡顯獨到之處,見其眉宇清揚,神態自若,專心致志批閱公文,下筆如神。

咚咚咚!

「進!」

「大人,城門來報,朝廷遣曹操來訪!」

「哦!孟德竟然來了,快快請來!」

「喏!」

梁鵠跟曹操同朝為官過一段時間,彼此有過幾面之緣,二人很多事情都能聊到一起。

「孟德,許久不見!」

「曹操見過梁尚書!」

「你這人,不在其職,何須行此大禮!」

「哎,刺史亦是大官呀!」

「你呀,一點沒變!」

「哈哈哈!」

「走,裡面坐!」

客廳內,梁鵠屏退下人,親自上茶。

「孟德怎的有時間來我這了?」

「要職在身,不得不來啊!」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說說吧,所謂何事?」

曹操見四下無人,便將兩封書信拿出。

「這是...?」

「此乃陛下秘折,另一封是子成寫給你的!」

「陛下?還有劉真?莫非有大事發生?」

「您看看信件,自會明了!」

梁鵠拿起密信,細細閱覽,越看越心驚。

「這...丁建陽竟犯此等過錯,還有董卓,他真的會謀反嗎?」

曹操知道只靠信件難以說服對方,解釋道:「刺史大人,試問,如果你有三十萬兵馬,又恰巧碰上天下大亂。而你的大軍,離天子只有一步之遙,你會如何做?」

「當然是起兵護駕,掃蕩外敵啊!」

曹操滿是欣慰,大漢還是有忠臣的。

「刺史心懷大漢,曹某佩服,但不是所有人,都跟您一樣滿腔熱血!」

「那依你之見,他們會如何?」

「起兵進宮,以護陛下之名,博取封賞,位極人臣,隨後發兵天下,名正言順!」

「這...孟德此言何解?」

梁鵠一臉茫然,曹操所言,跟他說的似乎沒多少區別?

「梁兄,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當前亂局,確實只能放權,讓才能出眾之人,平定叛亂。但你想過沒有,掌權者手握重兵,還會不會聽從朝廷號令?」

「這...」換做以前,梁鵠會毫不猶豫回答,但現在的情況,非從前可比。

「若兄台想通,請觀此信!」

梁鵠思索片刻后,還是打開了信件。

許久,他放下書信,眼中透露出懷疑的目光,「孟德,劉真的名號,我倒是聽過一些,但他剛入朝堂,豈會被陛下如此看重?莫不是你們欺詐於我?」

「梁兄此言差矣,曹某是什麼樣的人,你還不清楚嗎?至於子成為何會被器重,且聽我細細道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操將劉真先前頂撞皇帝,為民請命的故事侃侃而談,又將「朝堂三策」如數相告。

「天佑大漢,降此人物,真乃百姓之福矣!」

梁鵠聽后,倍感痛快,劉真的才能,完全值得重用。

「梁兄,現在可還有疑惑?」

「哈哈哈,孟德請原諒,多事之秋,我也是迫不得已,你也知道,西涼戰亂頻發,若大軍出走,恐生變故!」

「子成早已考慮好了,只要西涼一郡兵馬即可!」

「西涼郡只有三萬兵馬,董卓的并州軍,可是有著三十萬吶?」

「這就是子成的睿智之處,不管是涼州還是冀州,只要有一郡出兵就行,高舉大旗,表明立場。董卓就算在目中無人,也不敢同時對抗三家,畢竟,并州也不安生,沒有呂布的并州狼騎,還能震懾外族?」

「哈哈哈,孟德啊!大漢有你跟子成在,必定當興吶!我們這些老傢伙,後繼有人了!」

「梁公老當益壯,亦是朝堂棟樑之材!」

梁鵠貴有自知之明,自桓帝駕崩后,他就知道自己該退休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這樣的前朝老臣,當今天子不會重用的。

「孟德,別的我不敢保證,但十萬人馬,我是能湊出來的,事不可取時,大可調用!」

「多謝梁公!」

「來,我們許久不見了,今夜不醉不歸!」

「樂意之至!」

……

與此同時,孫堅也抵達了冀州。

冀州刺史名為蔡衍,字孟喜,汝南贛縣人士。為人清正廉潔,桓帝在位期間,擔任地方縣令,後為王允、蔡邕舉薦,入朝為官,因才能出眾,又與丞相交好,故而擔任冀州刺史,統領州內大小事務。

孫堅開門見山,說明此行緣由,蔡衍也是直爽之人,當即讓其展現實力。並非他不想幫助朝廷,而是當下局勢混亂,他必須保證冀州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出手相助。因此,朝廷的實力,務必要強於冀州。

「孟喜兄,你要如何證明?」

「這樣吧文台,我也不難為你,你我出四員大將,各自帶領百人互相攻伐,戰至最後為勝,如何?」

孫堅想了想,欣然接受,自己的虎將可不少,只要不是遇見劉真、呂布這樣的高手,贏下比賽也不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從益州爭霸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從益州爭霸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2章 暗流涌動,涼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