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探索星空(上)

第102章 探索星空(上)

2012年3月,李富貴的修鍊境界終於突破瓶頸,成功邁入元嬰中期。此時,國際局勢相對穩定,沒有太多重大事件發生,人們正忙於從金融危機造成的創傷中恢復過來。

隨著修為進入元嬰中期,李富貴的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他發現自己現在能夠運用乾坤戒收取直徑達35公里的鐵質小行星,這無疑增強了他的實力和信心。於是,經過深思熟慮,李富貴決定在4月份之後展開一場太陽系內的星際旅行,以更好地探索廣袤無垠的太空世界。

然而,由於高遠遠等同伴的修鍊等級尚低,他們暫時無法適應太空環境並生存下來。這意味著這場旅行將成為李富貴獨自面對的孤獨旅程。儘管如此,他依然堅定地做好了準備,期待著在浩瀚宇宙中揭開更多神秘面紗。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自古以來留下來無數關於月球的傳說。因此探索星空的第一步是先直接瞬移到了月球之上,現在的李富貴瞬移距離已經能超過了10萬公里,地月之間平均距離是約38萬公里,所以幾次瞬移之後就站在了月球表面,總耗時只有零點幾秒,要不是第二次瞬移前還花了點時間確認方位,用時會更短,可惜瞬移的速度雖然很快,不過功力消耗比較高,而且因為實力還比較低,瞬移的最大距離還有點短,並不適合長途星際旅行。

我國古代常用的農曆就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因古人稱月球為「太陰」,故又稱「太陰曆」,簡稱「陰曆」,因為對地球來說月球的潮汐力比太陽大得多,所以海水的漲潮落潮周期主要受月球影響,用陰曆會更同步。而陽曆則是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來制定的,所以一年四季節氣變化用陽曆會更同步。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直徑約是地球的27.3%,體積約是地球的2.05%,密度約是地球的60%,質量約是地球的1.23%。有關月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這一假設認為,太陽系演化早期,在太陽系空間曾形成大量的「星子」,先形成了一個相當於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長合併形成一個原始地球。這兩個天體在各自演化過程中,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硅酸鹽構成的幔和殼。由於這兩個天體相距不遠,因此相遇的機會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硅酸鹽殼和幔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這些飛離地球的物質,主要由碰撞體的幔組成。受到巨大撞擊的地球,絕大部分也是地幔和地殼物質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幾乎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一個環,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這個模型清晰地解釋了,月球的平均成分與地球的平均成分相比較,月球相對貧鐵、貧揮發分,月球的密度比地球低。具有地球和月球「基因」對比特徵的某些元素的同位素組成,如氧、鉻、鈦、鐵、鎢、硅等的同位素組成。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

月球的自轉周期與繞地球的公轉周期均為27.32天,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在地球上永遠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太過神秘的現象,在宇宙中這是比較常見的天文現象,很多公轉軌道離主星較近的衛星都有這種現象,用科學來解釋這是因為潮汐力影響導致的,被稱為潮汐鎖定。

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水藍色星球,比在地球上看月球美麗多了,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太空塵埃等物質也非常稀少,光線很難產生漫射,所以月球上看天空是比較漆黑的,不過在月球上面看星星卻非常的明亮。李富貴在月球上探索數日,除了發現一些礦藏卻沒什麼收穫,也沒發現什麼能夠用於修鍊的天材地寶,也沒有發現什麼外星人遺迹,就連美國人宣布的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月地點上,也沒有任何發現,按說月球上沒有風,腳印等人類活動的痕迹應該能保留很長時間,但是不到70年時間就什麼也找不到了嗎?而且時間過去60多年,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卻遲遲都不能順利展開,難道地球火箭、計算機、通訊等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了60年,反倒是登不上月球了,導致這60多年裡人類再也沒有第二次登陸月球原因是什麼呢?值得人們深深的思考。李富貴相信阿姆斯特朗的那個人類的一大步並沒有跨出去,美國的人類登月就是一個驚天大騙局,比大躍進畝產13萬斤水稻還要大的騙局。

經過李富貴探測,發現月球對於修鍊來說作用並不大。也許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后,月球也許可以發展成為太空殖民的中轉站和採礦能源基地,卻並不適合改造成為居住星球,也不適合改造成洞天福地。沒有大氣,沒有水,只有冷寂的岩石,因此對於月球探索的李富貴就不太用心了,也許未來想做天文學家的李秋霞會喜歡研究月球吧。

在月球停留幾日後,李富貴架起星際飛梭,向太陽的衛星水星飛去。星際飛梭最大可以變到100多米長,不過現在只有李富貴一人,所以只展開了它的最小形態,看起來就像一艘5米多長的太空梭模型,這種狀態下使用星際飛梭消耗最小速度最快,元嬰中期的實力下,最快速度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光速,可是宇宙還是太廣袤了,以這樣的速度趕路到太陽系外圍的冥王星大約要半個月的時間,來回一趟就要1個月了。而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零星有大約4.2光年,以這個速度去比零星,都得兩百多年,元嬰後期速度估計能提高到光速百分之五,但也還需要八九十年,相對於元嬰期上萬年的壽命來說倒是不長,但是來回得幾百年時間,對金丹期以下來說沒多少意義了,基本上去一趟就是一輩子了,這樣的交通效率,星際殖民也無法進行有效統治。

所以元嬰期基本上也只能在太陽系內混了,也許突破到化神之後能去比鄰星混一混,更遠的地方估計也不行了。而去太陽系之外發展分基地,靠普通的飛行技術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解決解決傳送門問題或者科技發展到空間摺疊技術,可惜李富貴找遍乾坤戒,都沒有元嬰期能夠使用的傳送門材料。

離開月球不長時間就到達了水星表面,水星跟月球差不多,表面有很多環形山,坑坑窪窪的非常難看,大氣也非常稀薄,完全沒有生命跡象。水星的密度跟地球非常接近,達到了地球的98.5%,是太陽系密度第二大的行星,直徑只有地球的38.3%,比月球略大,質量約是地球的5.5%。水星兔子國古稱辰星,西漢《史記?天官書》的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辰星呈灰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以黑色屬水,將其命名為水星。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且最靠近太陽的行星,軌道周期約是88天,公轉速度遠遠超過太陽系的其它行星,平均116天左右與地球會合一次。水星和太陽形影不離,因而雖是肉眼可見,但是要看到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許多年以來,水星被認為是與太陽同步的潮汐鎖定,在每一次的軌道公轉中都以同一面朝向太陽,就像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直到1965年的雷達觀測,美國天文學家才測量出水星自轉的精確周期是58.646天,證明水星以3:2的自轉軌道共振,行星中僅有它與太陽軌道共振,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繞太陽公轉兩圈的時間幾乎相等。

在水星的表面到處都是冰冷的岩石,是表面晝夜溫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很熱,溫度可達四百多攝氏度,夜間則低到負的一百七十攝氏度,不過水星自轉非常緩慢,上面一天時間很長,相當於176個地球日。李富貴在水星上面探查了幾天,沒有什麼收穫,沒找到什麼適用用修鍊或者煉器的材料,倒是發現水星上面的鐵礦非常豐富,相當於一個大鐵球了,因此收了一些磁鐵礦到乾坤戒裡面,可能也是因為水星鐵礦豐富的原因,所以水星上有滿布全球的磁場。在太陽無法照耀到的地方,也發現了大量的冰層,因此在背向太陽的方向,拖著長長的尾巴,長達兩千多萬公里,有點像彗星,雖然在地球上無法看到水星的彗尾,但是在水星上還是非常容易看到的,這條尾巴在陽光的照耀下發著七彩的光芒。

在更深的水星內部,還發現了一些寶石、鑽石,也收了一些到乾坤戒裡面。雖然科學模擬認為可以在水星的兩極環形山裡面建設星際殖民點,不過李富貴發現這些地方並不適合建設成洞天福地,而且李富貴覺得就算修建星際殖民點意義也不是特別大,因為水星並不是適合改造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倒是可以考慮考慮修建地下城,水星離太陽近,能夠接受更多的太陽能,不過修建地下城不如考慮去改造火星,因此李富貴對水星的興趣也不大,查探幾天後就離開了,還是等以後妹妹李秋霞修為上來之後她自己去研究吧。

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太陽是個炙熱的大氣球,表面溫度有六千多度,但太陽核心溫度有上億度,也許太陽的內核有一些材料可以用作煉器,但是元嬰中期的修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只能短時間生存,因此元嬰期的實力並不足以探索恆星內部,李富貴也不準備去探索太陽,探索完水星,就直接準備去探索金星了。

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體,足以在地面照射出影子。金星是一顆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它的質量、體積,重力加速度都跟地球非常接近,僅比地球略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金星軌道公轉周期為224.7天,沒有天然的衛星,在兔子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早晨出現於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於西方稱長庚、黃昏星。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

由於它非常明亮,最能引起富於想象力的兔子國古人的幻想,有關它的傳說也特別多。道教中,太白金星是核心成員之一,論地位僅在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著黃色裙子,戴著雞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後形象變化為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神仙,經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監察人間善惡,被稱為西方巡使,在兔子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太白金星就是個好老頭。傳說李白的出生不同尋常,乃是他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長大后的李白也確有幾分「仙氣」,他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在當朝就享有「詩仙」的美名,後來更被人們尊為「詩中之仙」。

到達了金星的外圍,李富貴收起太空飛梭,肉身飛行進入金星,發現它有非常最濃厚的大氣層,絕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高空中還有一層二氧化硫層,而且天空中還經常電閃雷鳴,下的雨是硫酸而不是地球上的水,對人體有非常強的腐蝕性,不到築基期根本無法在金星上面生存。金星地表大氣壓力是地球的近百倍。由於溫室氣體作用,金星地表平均溫度高達四百多度,非常的炙熱,環境非常惡劣。而且還有不少火山在噴發,地殼活動頻繁,李富貴覺得這樣的環境就算改造了也不太適合普通人生活,天災太多了,不過稍加改造築基期以上在這生活應該問題不大。

經過幾天查探,李富貴發現金星很多方面跟地球接近,不過目前的自然環境還不能建立地球生態圈。地表溫度太高、大氣壓力過大、自轉太慢(自轉一周243天)、沒有磁場等。按李富貴設想,要是在空中扔幾顆小行星對金星進行撞擊,提高它的自轉速度,蒸騰上大量的水汽把二氧化硫吸收掉,應該能改造成適合人類的家園。不過這事也不著急,金星上面沒有太多收穫,順手收走了一些搜索過程中發現的一些鑽石、寶石,就準備去火星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現代福地修建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現代福地修建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2章 探索星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