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

第111章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

說話,如春日的微風,輕柔地拂過,能讓對方沉浸在溫暖與愉悅之中,切實感受到舒適與開心。當那溫柔的話語從唇間流淌而出,彷彿是大自然最動人的樂章,輕輕地觸動著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那聲音,不疾不徐,不高不低,恰似潺潺的溪流,緩緩地流入對方的心田,滋潤著每一寸乾涸的土地。

真正意義上的說話,猶如畫家手中的畫筆,能勾勒出絢麗多彩的情感畫卷。每一個詞語,都是一抹獨特的色彩,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便可以描繪出世間萬物的千姿百態。或喜悅,或悲傷,或憤怒,或寧靜,各種情感在言語的畫布上交織融合,構成了一幅幅動人心弦的畫面。那畫面中,有陽光明媚的草原,有波濤洶湧的大海,有靜謐安寧的森林,有熱鬧繁華的都市,每一處風景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每一個細節都訴說著無盡的故事。

諸葛亮舌戰群儒,則如同一束璀璨耀眼、光芒萬丈的光芒,照亮了那個風雲激蕩、變幻莫測的時代。當曹操親率百萬雄師,以雷霆萬鈞之勢、虎視眈眈地逼近東吳之際,整個江東大地頓時間被一片緊張壓抑與恐懼不安的氛圍所籠罩。劉備新遭敗績,勢力微弱不堪,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唯有與東吳攜手結盟,方才能覓得一線生機。於是,諸葛亮毅然肩負起重大的使命,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東吳的漫漫征程。

東吳的朝堂之上,群臣濟濟一堂,氣氛凝重肅穆,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他們當中,有的人主張投降曹操,妄圖以此保住榮華富貴;有的人則對劉備心存疑慮,認為其不堪一擊,根本不足以與之結盟。而諸葛亮,這位來自西蜀的智者,卻以一種從容不迫、泰然自若的姿態,緩緩走進了這充滿挑戰與危機的殿堂。首先發難的是張昭。張昭乃是東吳重臣,以口才出眾、能言善辯而聞名遐邇。他輕蔑地看著諸葛亮,眼神中滿是質疑與不屑,質問道:「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向來以雄才大略自居,卻為何在曹操的攻擊下新敗而歸,落得個狼狽逃竄的下場?而先生自比管仲、樂毅,卻未能輔佐劉備成就霸業,豈不是徒有虛名,浪得虛名之輩?」

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自信。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他不緊不慢地說道:「吾主劉備,仁義之名遠播四海,雖新敗於曹操,然其志堅如磐石,從未屈服。曹操以勢壓人,殘暴無道,吾主以仁德服眾,此乃長久之策。至於吾自比管仲、樂毅,並非妄自尊大之語。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樂毅率燕軍破齊,連下七十餘城,皆有濟世之才。吾雖不才,然亦願為吾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知遇之恩。」

張昭被諸葛亮的言辭所駁,一時之間竟語塞無言,不知如何回應。但東吳群臣並未就此善罷甘休,虞翻緊接著站了出來。虞翻冷笑道:「如今曹操兵強馬壯,氣勢如虹,劉備卻兵微將寡,實力懸殊。先生欲以區區之眾,對抗曹操百萬之師,豈不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諸葛亮神色自若,絲毫不見慌亂。他回應道:「曹操雖兵多將廣,然其師出無名,乃是不義之師。吾主劉備,乃漢室宗親,正義之師,必能得民心。且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吾有良策,可破曹操。曹操雖勢大,但他驕橫跋扈,剛愎自用,其軍隊雖眾,卻多為烏合之眾。吾主劉備之軍,雖少卻精悍,將士們同仇敵愾,上下一心。只要我們運用得當,必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步騭也加入了論戰,他譏諷道:「先生欲效蘇秦、張儀之流,以口舌之利遊說東吳,謀取功名富貴乎?」諸葛亮怒目而視,大聲說道:「蘇秦、張儀,雖以口舌之利縱橫天下,然其所為,皆為一己之私。吾乃為天下蒼生而來,為孫劉聯盟,共同抗擊曹操,保國安民。吾之志向,豈是蘇秦、張儀之流可比?吾願以吾之智慧和勇氣,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為國家民族謀安寧。吾不懼曹操之強,不畏艱難險阻,只為實現心中之大義。」

諸葛亮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淵博的知識,一一駁斥了東吳群臣的質疑。他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分析局勢入木三分,言辭犀利如劍,氣勢磅礴如山。東吳群臣在他的面前,漸漸失去了反駁的勇氣,他們被諸葛亮的智慧和勇氣所折服。最終,諸葛亮成功地說服了東吳的群臣,促成了孫劉聯盟。這個聯盟,在赤壁之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舉擊敗了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說話又似音樂家指尖的音符,可奏響動人心弦的和諧樂章。那抑揚頓挫的語調,如同高低起伏的旋律,時而激昂澎湃,時而婉轉悠揚。在這美妙的樂章中,人們可以感受到愛與希望的力量,可以找到心靈的慰藉和寄託。善於言辭之人,如同技藝高超的音樂家,他們能夠用自己的聲音創造出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讓人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他們的話語彷彿是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一揮,便能點亮周圍的世界,讓人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他們用幽默和機智化解尷尬與矛盾,用真誠和關懷傳遞愛與希望。與他們交談,就像是在美麗的花園中漫步,處處充滿著驚喜與美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與之相反,不擅表達之人,一旦開口,便如炸雷乍響、火藥引爆,瞬間營造出萬劫不復之境。對方原本高漲的情緒,會在剎那間被完全熄滅,彷彿所有活力被瞬間抽走,令人頓感失落與沮喪。他們的話語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劍,無情地刺向對方的心靈,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在他們面前,交流變成了一場艱難的戰鬥,每一句話都可能引發衝突與誤解。那尖銳的言辭,如同暴風雨中的狂風暴雨,猛烈地衝擊著人們的心靈,讓人無處可逃。這樣的說話方式,不僅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而脆弱。

且看孩子之事。孩子,那是世間最純真、最可愛的存在。他們的心靈如同清澈的湖水,沒有一絲雜質;他們的眼睛如同明亮的星星,閃爍著好奇與希望的光芒。孩子手中緊緊攥著試卷,滿臉歡喜,如春日歡快的小鳥般回到家中。那試卷上鮮艷的分數,是孩子努力的見證,是他們心中的驕傲。孩子迫不及待地向父母報告自己考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消息,要知道,這可是孩子有史以來取得的最為優異的成績。那興奮之態,彷彿完成了一項無比偉大的壯舉,滿心期待著父母的誇讚與鼓勵。孩子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那是對認可的渴望,對愛的期盼。

然而,誰能想到,父親竟毫無喜悅之色,劈頭便是一句:「怎麼不努力一下,考個第一名呢?那樣才值得好好慶祝!告訴老爸,啥時能考第一名?」此語猶如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孩子心中那團熾熱的火焰。孩子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失望與難過。那原本歡快的小鳥,彷彿被折斷了翅膀,從天空中墜落下來。試問,在這種情形下,孩子還會有繼續與父親交流的意願嗎?孩子滿心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內心該是多麼失落與難過,那陰影面積又該有多大呢?這種說話方式,真如武俠小說中高手的「一劍封喉」絕技一般,乾淨利落地切斷了親子之間原本可能出現的溫馨交流,只留下一片令人惋惜的沉默與尷尬。

孩子的心,是那麼的脆弱而敏感。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批評和要求,更需要的是鼓勵和支持。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都能讓他們充滿力量,勇敢地向前邁進。而一句冷漠的話語,一個否定的表情,卻可能讓他們失去信心,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就如同陽光和雨露,對他們的心靈起著至關重要的滋養作用。如果父母能夠用溫暖的話語去鼓勵孩子,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像茁壯成長的花朵一樣,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再觀夫妻之間。夫妻,那是人生中最親密的夥伴,是彼此生命中的依靠。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而說話,就是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樑,是傳遞愛與關懷的紐帶。一句溫柔的情話,能讓對方感受到無盡的愛意;一句體貼的問候,能讓對方在疲憊時找到溫暖的港灣。而一句傷人的話語,卻可能讓這座橋樑崩塌,讓這份感情破裂。

有這麼一幕,老婆滿含期待地問老公:「假如有人出一千萬買我,你願意嗎?」老公毫不猶豫,堅定地回答道:「肯定不願意啊!」聽到這句話,老婆臉上頓時如綻放的花朵一般,泛起幸福的甜蜜表情,嬌滴滴地說道:「我就知道老公捨不得我。」那模樣,彷彿沉浸在無盡的愛意之中。可誰能預料,老公突然把眼睛一瞪,滿臉憤怒地說道:「你根本就不值這個錢,我肯定不同意啊!昧良心的錢我不會掙的。」天啊!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老婆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震驚與失望。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或許是一場激烈的爭吵,或許是長時間的冷戰,又或許是老婆內心的傷痛久久無法癒合。雖這只是個段子,但不得不承認,夫妻間類似的對話卻常常出現。僅僅一句話,便有著如此巨大的威力,能讓你從高聳入雲、雄偉壯麗的珠穆朗瑪峰瞬間跌入深不見底、寒冷孤寂的唐古拉山底。這豈是我們在交流中所期望達到的目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進行交流,是為了增進彼此的感情,理解對方的想法,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而不是用一句話就將對方的心打入谷底,讓原本溫暖的關係變得冰冷僵硬。

夫妻之間的說話藝術,更是需要用心去體會和把握。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小摩擦和小矛盾,這時候,說話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用溫和的語氣去溝通,用理解的心態去傾聽,那麼很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相反,如果雙方都互不相讓,用尖銳的言辭去攻擊對方,那麼矛盾就會不斷升級,最終可能導致感情的破裂。

國學大家黃侃在北大教書期間,居住於北京的白廟衚衕。每至夜晚,隔壁常常會突兀地傳出一陣陣噪音,恰似有人在奮力砸牆一般,那聲響嚴重干擾了他靜心讀書以及與朋友暢意交流。平日里,黃侃大多選擇默默忍耐。然而,有一回,一個極為關鍵的思路竟被這噪音硬生生打斷。黃侃頓時怒從心頭起,氣沖沖地奔至隔壁,神色嚴肅地向對方發出警告。對方卻覺得黃侃的態度不夠友好,言語也頗為沖人,於是雙方你一言我一語,聲音愈發高亢,如同激烈爭吵一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方圓睜雙目瞪著黃侃說:「倘若覺得我們給你造成了影響,大可以心平氣和地提出意見嘛。像你這般態度強硬,只會惹惱我們,對你可沒什麼好處。」黃侃原本還欲再說些什麼,但思忖片刻后,他最終閉上了嘴巴,轉身默默回去了。友人對此深感不解,疑惑地問道:「你莫不是被他嚇到了?為何不反駁回去呢?」黃侃輕輕擺擺手,緩緩說道:「看得出來,對方並非不講理之人。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去逞那口舌之快呢?讓他說最後一句話,這樣會讓他感覺舒坦些。如此一來,下次他自然會注意,不再打擾我們。」

幾日之後,黃侃在學校上課。下課後,一名學生前來向他請教問題。旁邊的友人留意到,不管學生說什麼,黃侃都會耐心回應。學生每說一句,他便答一句,直至最後,也是以黃侃的發言作為結束。友人滿心疑惑,不解地問道:「你不是曾說要讓對方說最後一句話嗎?」黃侃微微頷首,鄭重地回答道:「學生與我討論乃是為了求知,我自當盡心儘力,消除他所有的困惑。這場談話由我來收尾,方能讓學生心裡踏實。不然的話,他會有一種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失落感。畢竟,學生懷著對知識的渴望而來,我不能讓他們帶著遺憾離去。」

大家不愧是大家,實在令人由衷欽佩!這說話的藝術,當真是高明至極。在激烈的爭吵之時,那個說出最後一句話的人,內心會升騰起一種滿足感。彷彿在那一刻,自己的觀點得到了最終的確認,情緒也找到了一個宣洩的出口。而在平和的交流當中,唯有最後一句話得到回應的人,才會深感滿足。那是一種被重視、被理解的溫暖,如同在心靈的荒野中尋到了一處寧靜的港灣。說話的藝術,不僅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修養,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任何人都應當深知這一點,並且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深入考慮問題。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對方的喜怒哀樂,儘力讓對方感到舒適愜意。這,才是說話的最高境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堅強無邊第二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堅強無邊第二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1章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