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笑看紅塵戲子多

第14章 笑看紅塵戲子多

修佛就是修覺知,修道就是修規律。

運用這兩點的力量,令自身靈氣充盈,就是修仙。

修仙一詞最早源自古代養生思想。人們修鍊氣功的盛行時期在魏晉,是人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之上,對自我生命的一種修持方式。

是說人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悟,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長生久世,與道合真為最終極的追求與嚮往。或以安神養性,或以修真悟道,以求達到不死不滅的至高完美神仙境界。

簡單解釋為,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相互糾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互影響彼此輝映,能夠站在這二者中間,隨心所欲去影響這二者變化的人,就是所謂的仙人。

因為如果你能主動去影響潛意識,身體內部那些肉眼不可察覺的各種細微能量,如細胞,氣血,真菌,這些細微生命體就會隨之去產生變化,如果朝著好的那個方向去發展,自然而然就會修得長生,久存於世,反之則是病痛加身。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像一些天生先天之氣外泄嚴重之人,有些也會過早夭折。

他們一般降生之後,常常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也就是從小看似極其聰慧,在某些事情上有著非比尋常的天賦。

因為過早泄露太多先天之氣的緣故,所以後勁不足,常常多病。

這類人要麼年歲不長,要麼長大之後失去靈性,或是只展現出對某一特點上的非比尋常,對於其它事情反而弱的可憐。

這就是所謂的天道公正,給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又給你關上了一扇窗的特點。

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不得不失中反而平常稀疏。

像郭先生的乾兒子,就是典型的先天之氣外泄過多,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對京劇獨有的天賦,如果按照正常發展路線,他在成年之時,倒倉之後,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以及外部對他評價上的一些傷害。

俗話說就是,你當時有多輝煌,過了那個階段之後,就會迎來多麼大的反噬。

只是他有緣與郭先生相識,郭先生惜才,不忍見少年在多年之後去面對那種來自外在的邪惡迫害到他。

於是在先前就做了布局,並且在當時,以自身的能量,抵擋住了那些個自私的嘴臉,承受了很多謾罵。

原本應該應在神童身上的因果,都被郭先生攬在了自己身上。

這就是典型的替他人躲避天災與人禍。

這就好比少年在年少時,展現出超乎尋常的驚艷之後,等渡劫時,雷劫也會照比他人更加猛烈,若是過不去,便會身消道隕。

但在渡劫期之前,身後的先生就直接提前引動了雷劫,替少年扛下所有,護著少年一路成長了起來。

至於那個什麼陽偉不陽偉那個咱就不多說了,光是從面相上看,就不是那種重情重義之人。

當然,這也不能去怪郭先生看走了眼,咱就說驢唄,那還有打盹兒的時候呢,更別說人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都是常有的事情。

郭先生雖然並不是沒有自身缺點,人非聖賢,人無完人。可這並不是他人欺師滅祖的理由。

你說什麼人能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強行給你改成一日為師終身為付?

中華幾千年了都沒出過這麼一個頑劣,晃悠個大青蛙腦袋,對著鏡頭硬給你講靈異故事。

抱歉,按理說咱修行之人,並不該對世俗之事過多評價,因為能夠看到因果是非因素,也不便過多糾纏。

我也只是舉例說明,多少夾雜了一些以往世俗認知的經驗,這並不能說是好事,也不能說是壞事,因為只有融入了世間法,也就是世間規律或者說是世間認知,才能更好的表達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不然哥們給你來個之乎者也,大日如來曰,啥啥的,你聽的更加懵逼。

對於郭先生之前的徒弟,小偉或是小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若是與他交好之人,也會看出其優點所在,你若是與他對立,也會看出他的不足之處。

作為修行之人,切勿過多以個人視角,個人觀點認知去看待問題。要從本質根本上去看,也就是直面人性規律,直透人心所在。

過多加入個人觀點,有百害而無一利,切記切記。

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就是這個意思。

不要看我如此,也不要學我如此,因我知為何我如此,我懂如何不如此。

不要以個人的意志去看待眾生為何如此。

道法如來不可思議。

這裡我也效仿一下天道中的丁先生,用我九年義務教育強行未漏網的智慧,那麼吟詩一首,

《過客》

本是虛中客,偶把世間落。

笑看紅塵戲子多,吾也算一個。

……

慚愧,慚愧,

雖明大道至理,卻也落得個庸俗,忍不住在各位道友面前,唏噓賣弄。

咳~!

其實很多時候,真修行方法就在尋常生活之中,比如你從小就聽說過的那句,不要用眼睛看,要用心看。

這句話雖然很簡單,但是其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說,你的眼睛只是個器官,它並不能去分辨是非黑白對與錯,幫你分辨的是你的習慣性認知,不要把習慣性認知告訴你的好壞對錯當成真,而是要站到這個之外,用真心自性去看待,那樣你才能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看清楚事情的原本面貌。

大道至簡就是這個原因。

有人說想太多不好,有人說想多是好事。

其實,想太多無關緊要的就是不好的,是壞事。

但對於根本上的去多想,這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因為你能清晰的抓住事情的關鍵,從容面對。

有人說人生無常即是常,有人說人生即無常又有常。

個人觀點來說,都對,角度的問題。

你把無常看作常,那他就是常,你把常看作無常,常也無常。

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洒脫自在,才是人類根本上的自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本不正經的修仙感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本不正經的修仙感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笑看紅塵戲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