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聰奪位繼漢王;集大軍三取洛陽

第32章 劉聰奪位繼漢王;集大軍三取洛陽

一夜亂戰,塵埃落定,群臣上朝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楚王劉聰即帝位;

劉聰裝模作樣地推脫道:「現在皇太后是單氏,北海王就是嫡子,有他繼位,才合理法。」

劉乂本還年幼,昨夜死裡逃生,如今哭了個稀里嘩啦,他生得原是粉雕玉砌一般,如今一看更加可憐,只見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聽給哥哥劉聰磕頭道:「我不當皇帝,既不會領兵,也不懂治國,我當不了,兄長救我!」

劉聰都被他逗樂了,見他哀求的可憐,連忙將他扶起,故作姿態地嘆道:「現在江山不穩,禍亂頻發,文武百官又用這個事兒要求我,無非是看我比你大個幾歲罷了。」

又環視群公道:「此乃家國大事,我又何敢推辭!等北海王長大了,皇位還是要他來坐的,我先幫他守著吧!」遂即位。

大赦,改元光興。

尊單氏為皇太后,劉聰生母張氏為帝太后。

封劉乂為皇太子弟、接受大單于之位,任大司徒。

立其妻呼延氏為皇后。這個呼延氏,是劉淵妻子的堂妹,劉和死後,她極力為姐姐呼延氏求情,劉聰就免其一死,打入冷宮,憑其自生自滅了。

封劉聰嫡子劉粲為河內王,並為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其它諸子皆一一封王。

以石勒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

回宮以後,皇后呼延氏旁敲側擊道:「陛下,怎麼放著咱們的兒子不用,封了劉乂做了皇太弟呢?這與理也不和啊?再說一但皇太弟繼位,我兒豈不危險了嗎?」

劉聰笑而不答,也沒有什麼行動。但是這話他是不可能不往心裡去的,一旦劉乂登基,怎麼可能留著先帝的嫡長子存活在世呢?到時候肯定又是一場血雨腥風。但是他要臣公信服,不得不這麼做,他只是在等一個機會罷了。

隨後舉行國葬,將漢主劉淵葬於永光陵,謚曰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如果劉淵泉下有知,不知會如何頓足捶胸,他所行未遠,回頭看時,三個兒子也隨後跟來。

之後朝堂動議,有大臣稟報略陽郡臨渭縣有個氐人酋長,名叫蒲洪,此人驍勇善戰,特別善於權謀機變,現在聲勢日盛,很多氐人投奔他而去,有和漢國一爭高下之意。

劉聰問計群臣,該如何處理。

王育道:「應以德服為先。」

劉聰不以為然,道:「得服不奏效,該如何是好?」

王育笑道:「陛下這是先禮後兵!」

劉聰覺得不錯,於是派使者到臨渭縣宣詔,命蒲洪為平遠將軍。

蒲洪根本不屑一顧,道:「劉聰算哪門子漢王?如果他父親在,說不定我還會給他點面子。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有什麼資格給我下詔,簡直滑天下之大稽!」不但不接受,反而自稱為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

劉聰得知蒲洪所為,恨不得立刻起兵,將其撕碎,眾大臣力勸,要從長計議方可,他才慢慢消了火氣。

沒想到東方不亮西方亮,突然有大臣來報:王如自己請求成為漢國籓屬。

劉聰大喜,總算有人認可,問道:「這王如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大臣回到:「現在天下紛亂,流民四處遊盪,而雍州流民大多喜歡在南陽謀生。

這王如乃是京兆人,從流民中招募了一批精壯勇士,自立了一支隊伍。正值晉朝朝廷下詔要流民返鄉。關中地區早就荒蕪破敗,回去根本活不了。於是誰也不走。

朝廷遂派兵遣送,要求流民限期出發。王如則帶兵趁夜襲擊官兵,這期間還有人聚眾響應,攻打城鎮,殺死縣令,聽說現如今也四五萬人馬了。」

劉聰一見是流民武裝,也就欣然答應,承認了王如漢國籓屬的地位,王如又自稱大將軍,兼任司州牧和雍州牧。但是王如也就是找個說辭,其實也沒有真心歸附的意思。

劉聰也無心研究這些瑣事,他心中有個終極目標,那就是攻取洛陽,這也是他的一塊心病。

同年,劉聰派遣始安王劉曜、王彌和其子河內王劉粲領兵四萬,攻打洛陽,石勒率領騎兵兩萬與劉粲在大陽會師。

朝廷詔令裴邈予以阻擊,並在澠池一場大戰,石勒戰力生猛,裴邈不是對手,很快被擊敗,澠池失陷。

石勒意在洛陽,於是直奔洛川,一路攻城掠地,佔據了梁州、陳州、汝南、潁川之間大片土地。

隨後石勒殺出成皋關,本以為可以一路高歌猛進,沒想到在倉垣碰到了勁敵,陳留太守王贊駐兵於此,這王贊文人武將,聽命於苟曦,轉戰於青州、倉垣、陳留一帶,專門對付石勒,早年就打得石勒滿地找牙,被迫和汲桑兵敗投漢。

如今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這次也沒有意外,又被王贊擊敗,無奈何只能先退,屯兵文石津。

王贊在石勒眼中始終是一個迷之存在,文文弱弱,出口成章,該是最好拿捏的,偏偏就是打不過。

其實晉朝只是當政者沉溺於爭鬥、諂媚傾軋、而很多將領都心繫江山百姓,上馬能武,下馬能文。他們轉戰於邊地、落魄於民間,形成了一種態勢,晉雖不濟,人才實盛。但是生於戰亂末世,也註定了這些文人武將,命途多舛,在晉朝這個文靡武頹的形勢之下,運涉多苦,人未盡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晉末風雲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晉末風雲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章 劉聰奪位繼漢王;集大軍三取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