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絲綢之路

第217章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中國與地中海各國的陸上貿易路線,它不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紐帶。如果時間和蕭處楠穿越到了絲綢之路的貿易現場,他們可能會遇到以下有趣的事情:

1.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東西方的重要貿易通道,商人們在這裡交換著各種珍貴的物品。旅行者們可能會看到色彩鮮艷的絲綢,精美的瓷器,香氣撲鼻的茶葉,珍貴的香料,璀璨的寶石以及華麗的金銀器等等。這些商品不僅代表了各國的特色和工藝水平,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富裕。

2.在絲綢之路上,商人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他們帶著自己的貨物和文化來到這裡,與其他商人交流和交易。旅行者們可能會遇到波斯人、阿拉伯人、羅馬人、印度人等等。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外貌特徵和風俗習慣,讓人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3.由於商人來自不同的地區,他們使用的語言和方言也各不相同。旅行者們可能會聽到波斯語、阿拉伯語、拉丁語、梵語等等。這種語言的多樣性使得絲綢之路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地方,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4.絲綢之路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旅行者們可能會看到不同文化的藝術、宗教和哲學思想在這裡相互交融。比如佛教藝術的傳入,伊斯蘭教的建築風格,希臘羅馬的哲學思想等等。這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內涵,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5.驛站和客棧:絲綢之路漫長而艱辛,旅途中的商人和旅人需要休息和補給。於是,沿途出現了許多驛站和客棧,這些地方不僅提供住宿,還供應食物和水源,有些甚至還有馬廄供人更換馬匹。它們成為了旅人們重要的停歇點,也是信息交流的中心。

6.貨幣兌換:絲綢之路跨越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貨幣體系。因此,商人在路途中經常需要進行貨幣兌換。這可能發生在專門的貨幣兌換場所,或者通過與當地商人或金融家的交易來完成。

7.法律和貿易規則:為了確保貿易的順利進行,絲綢之路上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法律和貿易規則。這些規則包括貨物的質量標準、交易方式、稅收政策等。違反這些規則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罰款、沒收貨物甚至監禁。

8.安全問題:絲綢之路穿越多個國家和地區,治安情況複雜多變。一些不法分子如盜賊和土匪可能會出沒於路途,威脅商隊的安全。為了保護貨物和人員的安全,商隊通常會雇傭武裝護衛,他們配備武器,以應對可能的危險。

9.自然景觀:絲綢之路的路線穿越了各種不同的地理環境,包括廣袤的沙漠、高聳的山脈、廣闊的草原等。這是一段充滿挑戰和驚喜的旅程,旅行者們將親身體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無窮。

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旅行者們將面對無盡的沙丘和酷熱的陽光。這裡的風沙隨時都有可能形成沙塵暴,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困擾。然而,正是這種惡劣的環境,使得沙漠中的生命變得堅韌而頑強。旅行者們或許能夠看到駱駝隊在沙漠中艱難前行,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當絲綢之路延伸至高聳入雲的山脈時,旅行者們需要克服險峻的山路和寒冷的氣候。山脈間雲霧繚繞,山峰峻峭,道路崎嶇難行。但正是這樣的環境,讓人們領略到大自然的雄偉和壯觀。在山頂上,俯瞰群山連綿的美景,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而在廣闊的草原上,旅行者們可以盡情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藍天白雲下,綠草如茵,牛羊成群,遠處還有駿馬奔騰而過。草原上的微風輕拂著臉龐,帶來清新的氣息。在這裡,人們可以放鬆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無論是沙漠、山脈還是草原,絲綢之路的路線都是一個充滿魅力和挑戰的地方。旅行者們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發現,體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這段旅程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心靈的洗禮。

10.**節日和慶典**:如果他們足夠幸運,恰逢某個盛大的節日或慶典,那麼他們將有幸目睹當地獨特而熱鬧的慶祝活動以及精彩紛呈的表演。

這些活動或許包括盛大的遊行、華麗的煙花秀、傳統的音樂和舞蹈表演等。遊行隊伍沿著城市的主要街道前進,彩旗飄揚,鼓樂齊鳴。參與者們身著盛裝,臉上洋溢著喜悅和熱情,共同歡慶這個特殊的時刻。他們手持鮮花、標語牌或旗幟,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

夜晚,天空被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煙花綻放出美麗的圖案和色彩,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驚喜和歡樂。傳統的音樂和舞蹈表演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演員們以精湛的技藝展現出當地的文化特色,讓人們沉浸在藝術的魅力之中。

街道兩旁掛滿了彩旗和彩帶,店鋪門口擺滿了各種美食和手工藝品。美食攤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們垂涎欲滴。手工藝品展示了當地的工藝技巧和創意,吸引了遊客的駐足欣賞。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他們追逐打鬧,盡情享受著節日的快樂。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和文化底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場景,實際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非常豐富,每個時期和地點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故事。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不僅促進了商品的互通,還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和融合。在絲綢之路上,有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以下是一些突出的例子:

1.**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旅行家以及傑出的外交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便是他兩次出使西域的壯舉,這一行動不僅開闢了中西交通的嶄新篇章,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次出使西域發生在公元前138年,當時的漢武帝希望通過聯合大月氏來共同對抗匈奴。張騫肩負著這一重要使命,勇敢地踏上了西行之路。儘管途中遭遇了重重困難,但他始終堅定信念,最終成功到達了大月氏等西域國家。這次出使雖然未能達成最初的軍事目標,但卻讓中原地區首次了解到了西域的風土人情和地理情況,為後來的交往打下了堅實基礎。

經過多年準備后,張騫於公元前119年再次出使西域。此次出行規模更為龐大,隨行人員眾多且攜帶了豐富的禮物。張騫憑藉其卓越的外交才能,成功與烏孫等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並促使他們派遣使者回訪漢朝。他還積極傳播中原文化,促進了漢夷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最終,張騫帶著大量西域的特產和珍貴信息回到長安,這些成果極大地豐富了漢朝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也為日後絲綢之路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張騫的兩次出使西域活動,展示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領導能力。他的冒險精神和開拓意識,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他所開創的絲綢之路,使得東西方文明得以交流互鑒,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張騫無疑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他的事迹將永遠被銘記。

2.**班超平定西域**:班超,這位東漢時期的傑出人物,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非凡的外交智慧,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星。他率領著勇敢無畏的使團,踏上了通往西域各國的征程,展開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外交活動。

在遙遠而神秘的西域土地上,班超憑藉著堅定的信念、機智的頭腦和果斷的行動,成功地平定了各地的叛亂。他的軍事策略猶如棋局,步步為營,每一步都充滿了智謀和勇氣。他的軍隊如同一股強大的旋風,席捲了西域大地,讓敵人聞風喪膽。

然而,班超不僅僅是一名出色的將領,更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他深知戰爭只是手段,和平才是最終目標。因此,他積極推動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交流,通過巧妙的談判和妥協,化解了無數次危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在他的努力下,西域地區逐漸恢復了平靜,經濟得到了發展,文化也開始繁榮。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雙方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班超的功績不僅體現在軍事和外交方面,更在於他對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貢獻。他的事迹激勵著後人不斷追求和平、團結和進步,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3.**玄奘西行取經**:玄奘是唐代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和翻譯家,被譽為「唐僧」或「三藏法師」。他出生於公元602年,自幼聰慧好學,對佛法有著濃厚的興趣。

公元629年,玄奘決定踏上西行求法之路,他從長安出發,穿越河西走廊,經過哈密、吐魯番等地,翻越天山山脈,進入中亞地區。在途中,他遭遇了沙塵暴、缺水少食、強盜襲擊等重重困難,但他始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經過數年的艱苦跋涉,玄奘終於到達印度。在印度期間,他拜訪了許多著名的佛教寺院和學者,學習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和教義。同時,他還將中國的文化和佛教思想傳播到了印度,促進了中印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公元645年,玄奘帶著大量的佛經回到長安。他將這些佛經翻譯成中文,並撰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記》,詳細記錄了他在西域和印度的見聞和經歷。這部著作對於研究古代西域和印度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

玄奘的西行求法之旅不僅是一次個人的修行和探索,也是一次對佛教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他的貢獻不僅僅在於帶回了大量的佛經,更在於他推動了中印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他的事迹被廣泛傳頌,成為了中國佛教史上的傳奇人物。

4.**鄭和下西洋**:鄭和是明朝時期的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他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閃耀著光輝。他率領著龐大的船隊,七次下西洋,穿越茫茫大海,訪問了東南亞、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地。這一系列的航海壯舉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航海技術的高超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中國與這些地區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鄭和的船隊規模龐大,船隻數量眾多,船員們技藝精湛,裝備精良。他們憑藉著先進的導航技術和勇敢無畏的精神,一次次地駛向遠方,探索未知的領域。每一次的航行都是一次冒險,但鄭和和他的團隊始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在鄭和的船隊所到之處,他們帶來了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精美物品,同時也帶回了各地的奇珍異寶。這種雙向的貿易往來使得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推動了全球貿易的繁榮。而文化方面,鄭和的船隊傳播了中國的儒家思想、佛教文化等,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國家的文化精華,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內涵。

鄭和的七次下西洋,不僅是一段輝煌的歷史,更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他的事迹激勵著後人不斷追求進步,勇於開拓創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5.**馬可·波羅東遊**:馬可·波羅出生於威尼斯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自小就對遙遠的東方充滿好奇和嚮往。1271年,年僅17歲的馬可·波羅隨父親和叔叔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途。他們穿越沙漠、翻越山脈,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元朝的大都(今北京)。在這裡,馬可·波羅受到了忽必烈汗的熱情款待,並被任命為元朝的官員。

在接下來的17年裡,馬可·波羅遊歷了中國的許多地方,包括江南水鄉、絲綢之路等。他目睹了中國的繁華與壯麗,也了解到了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詳細地記錄下來,寫成了一本名為《馬可·波羅遊記》的書籍。這本書不僅描述了中國的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還介紹了沿途各國的風土人情和貿易往來。它的出版引起了歐洲人的極大關注和興趣,激發了他們對東方的探索慾望。

《馬可·波羅遊記》成為了歐洲人了解東方的重要窗口,推動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和貿易。它也為後來的航海家和探險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促進了歐洲的殖民擴張和全球化進程。馬可·波羅本人也因此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旅行家、探險家、商人和作家。他的名字至今仍被人們銘記在心,他的故事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段傳奇。

6.**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率領著他的軍隊踏上了東征之路。這是一場震撼世界的征程,他的目標是征服東方的土地,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

亞歷山大大帝首先征服了波斯,這個強大的帝國曾經統治著中東地區。他的軍隊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戰鬥力,迅速擊敗了波斯軍隊,佔領了他們的領土。接著,他繼續向東進軍,征服了埃及。埃及人對他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將他視為解放者。在埃及,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亞歷山大城。這座城市成為了希臘文化和東方文化的交匯點,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隨後,亞歷山大大帝繼續向東,征服了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他的軍隊在這些地區遭遇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在征服的過程中,亞歷山大大帝不僅展示了軍事才能,還展現了政治智慧。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包括建立行省制度、推行希臘化政策等。

經過多年的征戰,亞歷山大大帝終於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這個帝國不僅擁有廣闊的領土,還融合了希臘文化和東方文化的精華。它成為了古代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契機。他的軍隊帶來了希臘文化的藝術、哲學、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吸收了東方文化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特色。這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古代文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繁榮。

7.**匈奴西遷**:在漢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持續的打擊下,北匈奴逐漸失去了在東方的立足之地,不得不向西遷徙。他們穿越中亞地區,進入歐洲東部,與當地的日耳曼部落發生衝突,並引發了一系列的戰爭和遷徙。這場民族大遷徙對歐洲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和文化面貌。

首先,北匈奴的西遷使得歐洲東部的日耳曼部落受到衝擊。這些部落原本生活在東歐平原,與羅馬帝國保持著一定的聯繫,但隨著北匈奴的到來,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壓縮,被迫向西遷移。其中一些部落如哥特人、汪達爾人等,成為了後來入侵羅馬帝國的主要力量。

其次,北匈奴的西遷也促進了歐洲的民族融合。在遷徙過程中,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和社會結構。例如,哥特人吸收了羅馬文化的元素,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汪達爾人則在北非建立了獨立的政權。這種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為中世紀歐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外,北匈奴的西遷還推動了歐洲的軍事技術和戰術的發展。他們帶來了先進的騎兵戰術和武器裝備,對歐洲軍隊的戰鬥力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歐洲各國也紛紛加強軍事建設,以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

總之,北匈奴的西遷是絲綢之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它不僅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8.**蒙古帝國的擴張**: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一個強大的帝國正在崛起——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們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決心,征服了大片土地,建立起龐大的統治區域。這個時期,絲綢之路在歷史的舞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蒙古帝國的崛起則為其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蒙古帝國的統一使得絲綢之路在一段時間內被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這為東西方的商貿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蒙古人對貿易的重視和支持,使得絲綢之路上的商隊能夠安全地穿越各個地區,從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和經濟的繁榮。在這個時期,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商人紛紛來到東方,尋求珍貴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同時,東方的商人也將西方的珠寶、香料、玻璃等物品帶回國內。這種頻繁的貿易往來不僅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繫,還推動了技術和文化的傳播。

除了商貿活動,蒙古帝國的崛起還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蒙古人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民族,他們對不同文化持開放態度,並積極吸收各種文化元素。在這個時期,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學者、藝術家、工匠等紛紛來到蒙古帝國,與當地的文化相互交融。這些文化交流不僅豐富了蒙古帝國的文化內涵,還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蒙古族的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逐漸傳播到其他地區,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部分。

總之,蒙古帝國的崛起和擴張使得絲綢之路在一段時間內被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促進了東西方的商貿和文化交流。這段歷史見證了人類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對於理解當今世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們傳頌,他們的貢獻不僅影響了當時的世界,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對漢朝產生了以下具體影響:

1.**開闢絲綢之路**:張騫的使命最初是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對抗匈奴,雖然這一目的並未達成,但他的旅行開闢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直接聯繫,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往來,形成了後來的絲綢之路。

2.**增進了漢朝對西域的了解**:張騫對西域進行了實地考察,回國後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各國的地理、風俗、政治和物產情況,為漢朝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3.**引進西域物品與文化**:張騫的出使帶回了西域的多種植物種子,如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蘿蔔等,豐富了漢朝的農業種植;同時,西域的音樂、舞蹈等文化也傳入中原,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

4.**加強了漢朝的邊防**:張騫的旅行和報告幫助漢朝更好地了解了西域的地理和政治情況,有助於漢朝制定更有效的邊防策略和軍事行動,最終有助於穩定邊疆。

5.**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政治聯盟**:張騫的出使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係,為後來的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奠定了基礎,使西域正式歸西漢政府管轄。

6.**推動了漢朝的「拓邊」政策**:張騫的報告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進一步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影響力。

7.**開啟了漢朝的外交活動**:張騫被譽為偉大的外交家、探險家,他的成功出使被視為漢朝外交活動的開端,為後來的漢朝使者和商人繼續探索和拓展絲綢之路提供了經驗和信心。

綜上所述,張騫出使西域對漢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在經濟和文化上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交流,也在政治和軍事上加強了漢朝的邊疆安全和對外影響力。

張騫出使西域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以下是他克服這些困難的一些方式:

1.**被匈奴俘虜**:張騫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時,在河西走廊被匈奴騎兵抓獲並軟禁了十年之久。在這期間,他沒有放棄自己的使命,耐心等待機會。

2.**適應和學習**:張騫在被軟禁期間,學會了匈奴的語言,並詳細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這為他後來的逃脫和繼續使命打下了基礎。

3.**逃脫匈奴**:在匈奴人的監視有所鬆弛時,張騫果斷地帶領隨從逃離匈奴王庭,繼續他的使命。

4.**艱苦的旅途**:張騫在逃脫后,經歷了極端的自然環境和物資匱乏的挑戰。他和他的隨從風餐露宿,經歷了大戈壁的酷熱和蔥嶺的嚴寒,不少隨從因饑渴或寒冷而喪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5.**尋求幫助**:張騫到達大宛后,向大宛國王說明了自己的使命,並請求幫助。大宛國王同意了他的請求,並提供了嚮導和譯員,幫助他抵達目的地。

6.**堅定的意志**:張騫在旅途中始終堅定自己完成任務的決心,即使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情況下也沒有動搖。

7.**利用個人魅力和外交技巧**:張騫在與西域各國的交往中展現了他的個人魅力和外交技巧,成功說服了多個國家與漢朝建立聯繫。

8.**兩次出使**:張騫的第二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聯合烏孫抗擊匈奴的目的,但他的行動擴大了漢朝的政治影響,並增強了與西域各國的相互了解。

9.**記錄和報告**:張騫在旅途中詳細記錄了他的觀察和發現,回國後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況,為漢朝提供了寶貴的情報。

通過這些努力,張騫不僅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還為漢朝開闢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是古代最重要的商貿和文化交流通道之一,它連接了中國與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多個文明。以下是絲綢之路的幾個關鍵特點:

1.**歷史跨度**:絲綢之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直到16世紀仍在使用。

2.**地理範圍**:它起始於中國的長安(今西安),經過中亞、西亞,到達地中海東岸,甚至延伸到歐洲。海上絲綢之路則通過印度洋連接東南亞、南亞、中東和東非。

3.**貿易商品**:絲綢之路上交易的商品包括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以及來自中亞的寶石、香料,印度的藥材,歐洲的玻璃器皿、金銀幣等。

4.**文化交流**: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也是文化、宗教和科技交流的紐帶。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宗教沿這條路線傳播,同時還有哲學、文學、藝術和科技知識的交流。

5.**商貿城市**:絲綢之路上出現了許多繁榮的商貿城市,如中國的敦煌、喀什,中亞的撒馬爾罕、布哈拉,西亞的大馬士革、巴格達,歐洲的君士坦丁堡等。

6.**商隊和旅行者**:商隊是絲綢之路上的主要運輸方式,由商人、翻譯、嚮導和護衛組成。著名的旅行家如馬可·波羅、玄奘等都曾沿著這條路線旅行。

7.**政治影響**: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對沿線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促進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8.**遺址和遺產**:絲綢之路沿線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迹,如中國的長城、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古城,中亞的宗教建築等,其中許多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9.**現代復興**:21世紀初,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復興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精神,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發展。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象徵,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至今仍然深遠。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不僅是一條貿易路線,更是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道路。在絲綢之路上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以下是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1.**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度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通往中亞和歐洲的官方通道,促進了中華文化向西域的傳播,同時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

2.**班超重開絲綢之路**:公元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他率36人首先到了鄯善,打通了隔絕58年的絲綢之路,並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班超在西域經營30多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繫。

3.**佛教的傳入**:絲綢之路是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通道,公元1世紀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對中國的宗教、文化、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4.**造紙術的西傳**:中國的造紙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極大地促進了世界文化和知識的傳播。

5.**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將希臘文化傳播到亞洲,同時吸收了東方文化,對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6.**匈奴入侵羅馬**:公元4-5世紀,匈奴人沿絲綢之路大規模遷移,最終入侵羅馬帝國,對歐洲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7.**基督教的傳播**:公元635年,基督教傳教士成功說服中國皇帝取消對基督教的抵制,使其成為合法信仰,加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8.**伊斯蘭教的擴張**:7世紀,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傳入中亞和中國,絲綢之路上的許多城市成為伊斯蘭文化中心。

9.**十字軍東征**:1096年,十字軍東征開始,雖然主要是一場宗教戰爭,但其背後隱藏著對絲綢之路上財富的追求。

10.**蒙古帝國的興起**: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后,迅速擴張,其後繼者繼續西征,將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推向了高潮。

這些事件不僅推動了商品和技術的交流,也促進了文化、宗教和思想的傳播,對人類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海上絲綢之路,又稱「海上陶瓷之路」或「海上香料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進行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它起始於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長1.4萬千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之一。

**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特點包括:**

1.**貿易商品**: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包括絲綢、瓷器、茶葉等,這些商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形成了一股東方文明之風。

2.**文化交流**:中國的民族工藝、儒道思想通過這條路線傳播到世界各地,對沿線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深遠的文化影響。

3.**歷史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漢時期開通以來,一直是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

4.**經濟影響**:它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貿易也得到發展。

5.**文化影響**:中國的瓷器和茶葉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生活方式到思維理念對許多國家產生了一定影響。

6.**歷史影響**:海上絲綢之路推動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促進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

**著名的歷史事件包括:**

-**鄭和下西洋**:明代鄭和的七次遠航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鼎盛時期,他率領的船隊到達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空前發展。

-**指南針的使用**:宋代的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航海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繁榮。

-**宋元時期的貿易**:宋朝與東南沿海國家保持著友好關係,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進入鼎盛階段。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中國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旨在深化與東盟及世界各國的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中國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推動世界歷史進程和文明交流的重要力量。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不僅是一條貿易路線,更是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道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對世界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濟影響:**

1.**推動貿易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輸往世界各地,同時帶回了香料、寶石等異域商品,極大地豐富了沿線國家的商品市場。

2.**促進技術交流**:中國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等重要發明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其他國家,促進了全球技術的進步。

3.**增加財政收入**:海上貿易的繁榮為沿線國家帶來了豐厚的稅收,增強了國家的財政實力。

4.**城市發展**:許多沿海城市因海上絲綢之路而興起,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影響:**

1.**宗教傳播**:佛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對當地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藝術與文學**: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促進了藝術和文學的傳播,豐富了沿線國家的文化生活。

3.**生活方式**:中國的飲食文化、茶文化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其他國家,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4.**科學與醫學**:中國的醫學知識和科學理念也通過這條路線傳播,對其他國家的醫學和科學發展產生了影響。

**歷史事件:**

1.**鄭和下西洋**:明朝初期,鄭和的七次遠航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高峰,他的船隊到達了亞洲、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促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2.**歐洲大航海時代**:15至18世紀,歐洲國家開始全球性的海上擴張,開闢了新的海上貿易路線,這對海上絲綢之路產生了重大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旨在復興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精神,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中國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推動世界歷史進程和文明交流的重要力量。

張騫出使西域對漢朝和西域的文化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開闢絲綢之路**:張騫的使命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直接聯繫,形成了後來的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引進西域物品與文化**:張騫從西域帶回了多種植物種子,如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豐富了漢朝的農業種植。同時,西域的音樂、舞蹈等文化也傳入中原,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

3.**漢朝文化的傳播**:張騫的旅行和報告幫助漢朝更好地了解了西域,促使漢朝的文化向西域傳播。漢朝的科技、農業技術等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了西域,促進了當地的發展。

4.**加強漢朝的邊防**:張騫的出使幫助漢朝了解西域的地理和政治情況,有助於漢朝制定更有效的邊防策略和軍事行動,最終有助於穩定邊疆。

5.**促進政治聯盟**:張騫的出使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係,為後來的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奠定了基礎,使西域正式歸西漢政府管轄。

6.**漢朝的「拓邊」政策**:張騫的報告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進一步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影響力。

7.**開啟漢朝的外交活動**:張騫被譽為偉大的外交家、探險家,他的成功出使被視為漢朝外交活動的開端,為後來的漢朝使者和商人繼續探索和拓展絲綢之路提供了經驗和信心。

8.**豐富漢朝的物質生活**:通過絲綢之路,漢朝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斷地流向西域及更遠的地方,同時西域的玉石、珠寶、藥材等也大量進入中原市場,豐富了雙方的物質生活。

9.**促進文化融合**:西域的佛教、音樂、舞蹈等文化形式逐漸傳入中原地區,與華夏文化相互融合和發展。同時,華夏的儒家思想、書法、繪畫等文化形式也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西域及更遠的地方。

10.**歷史意義**:張騫出使西域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和文化交流活動,它打破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隔絕狀態,促進了雙方的經濟繁榮和文化交流,並為中國歷史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和方向。

綜上所述,張騫的出使不僅在經濟上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互通有無,在文化上也促成了雙方的交流與融合,對漢朝乃至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絲綢之路的開通對當時世界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促進了商品大流通**: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出到沿線國家;同時,來自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珠寶、藥材、香料等商品也絡繹不絕進入中國。

2.**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交互傳播**: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和其他技術如鑄鐵冶鍊、鑿井等通過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促進了世界文明進程。

3.**加強了沿線國家的經濟往來**:絲綢之路聚合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貿、產業、資源配置,成為各方利益交匯的經濟走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4.**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紐帶。不同文明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共同繪就了人類文明繁榮的壯麗篇章。

5.**加深了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通過絲綢之路,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宗教信仰等得以交流與傳播,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6.**推動了宗教的傳播**: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等宗教也隨著絲綢之路傳播到中國及更遠的地方,成為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

7.**促進了民族交融**: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促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景觀。

8.**增強了各國的政治聯繫**:絲綢之路開通后,西域各國各派使節來中原朝見,密切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政治聯繫;同時波斯、羅馬等帝國也遣使來中國,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

9.**對藝術文化的影響**:絲綢之路上的交流也帶來了藝術文化的發展,如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傳播和融合。

10.**旅遊開發價值**:絲綢之路作為一個典型的線性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可以帶動相關地區的經濟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綜上所述,絲綢之路的開通不僅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還加深了文化、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交流與融合,對當時世界的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以下具體影響:

1.**促進了商品和資本的流通**:絲綢之路作為古代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促進了商品和資本在沿線國家間的流通,增強了各國市場的活力。

2.**加強了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繫**:絲綢之路將沿線國家的經濟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跨區域的經濟合作網路,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3.**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貿易需求,沿線國家加大了對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提高了區域內的物流效率。

4.**促進了技術和知識的傳播**: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也是技術和知識傳播的橋樑,沿線國家通過絲綢之路交流和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和文化知識,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5.**增加了就業和收入**:隨著貿易和商業活動的增加,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會福利。

6.**推動了產業的發展和轉型**:絲綢之路的貿易活動刺激了沿線國家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與貿易相關的服務業、製造業和農業等,同時也促進了一些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7.**加強了文化交流與融合**: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交流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紐帶,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融合,為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動力。

8.**提升了區域安全與穩定**:絲綢之路的繁榮有助於增進沿線國家之間的互信和合作,減少了地區衝突,提高了區域的安全與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9.**促進了旅遊和服務業的發展**:絲綢之路的歷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遊客,促進了沿線國家的旅遊業和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成為一些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10.**推動了區域合作機制的建立**: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推動絲綢之路的經濟發展,沿線國家之間建立了各種區域合作機制和組織,如上海合作組織等,這些機制和組織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綜上所述,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促進了貿易和投資的增長,還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傳播、產業升級和區域合作,為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

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沿線國家的政治格局產生了以下具體影響:

1.**促進區域合作**:絲綢之路強化了沿線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聯繫,推動了區域合作,形成了共同發展的政治意願。

2.**增強政治互信**:通過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沿線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得到了加強,為處理地區爭端和安全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

3.**推動政策溝通**: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政策上進行了更多的溝通與協調,以保障貿易和投資活動的順暢進行。

4.**影響地緣政治格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可能會對現有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影響,特別是對那些位於三大洲結合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和豐富油氣資源的地區。

5.**提升沿線國家地位**:某些沿線國家因絲綢之路的建設和發展,其在區域乃至全球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得到了提升。

6.**促進地區穩定**:絲綢之路沿線的貿易和投資活動增加了就業和經濟發展,有助於減少貧困和不穩定性,從而促進了地區的穩定。

7.**加強安全合作**: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反恐、打擊跨國犯罪等方面加強了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安全。

8.**推動文化交流**: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紐帶,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為政治合作奠定了文化基礎。

9.**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為了適應絲綢之路貿易的需要,沿線國家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通信等,這有助於提高區域內部的聯繫和政治上的凝聚力。

10.**形成新的國際關係模式**:絲綢之路倡議推動了基於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模式,有助於構建更加平等和包容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綜上所述,絲綢之路的開通不僅促進了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也對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了區域合作、增強了政治互信、提升了國家地位,並促進了地區穩定和文化交流。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平衡不同國家的利益和需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這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原則,強調所有參與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共同討論、共同建設、共同分享成果,確保每個國家的合理利益得到尊重和照顧。

2.**政策溝通**:通過加強政府間合作,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

3.**設施聯通**: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設施,以實現區域內的物流、信息流和資源的高效流動。

4.**貿易暢通**:消除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貿易平衡。

5.**資金融通**: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幫助解決項目資金問題。

6.**民心相通**:加強沿線國家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通過教育、旅遊、科研合作等方式促進民間友好。

7.**互利共贏**:在合作中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的最大公約數,使合作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8.**尊重多樣性**:尊重各國的文化、歷史和社會制度,通過包容性的合作方式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9.**透明和開放**:確保合作過程的透明度,讓所有參與國家都能了解合作的進展和成果,同時對外界開放,歡迎更多的國家和組織參與進來。

通過上述方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旨在實現沿線國家之間的互利共贏,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註:摘自百度百科: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狹義的「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長安或洛陽,[71]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起點是以國都為準的,[65]西漢時期起點在長安(今西安)[63];東漢時期起點在洛陽[1][62],期間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77]魏晉南北朝有洛陽、長安、平城、鄴城等多個起點[66],還一度以建康為起點[65];隋唐為大唐西市[67]、開遠門[68]和隋唐洛陽城[78];北宋為開封[69]。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2-4][64]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元、明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5]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共41個詞條38.4萬閱讀

長城

長城(TheGreat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依據長城形成了長城文化。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力量。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共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498.54千米,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牆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築、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餘處(座/段)。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於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後延續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現有洞窟735個,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尊,唐宋木構窟檐5座,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在石窟藝術中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洞窟分南北兩區:南區492個洞窟是莫高窟禮佛活動的場所,北區243個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坑、煙道、壁龕、燈台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有時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1961年國務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莫高窟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清皇宮

明清皇宮(ImperialPalaces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inBeijingandShenyang),是北京故宮與瀋陽故宮的合稱,分別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和遼寧省瀋陽市。其中,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瀋陽故宮始建於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北京故宮與瀋陽故宮是明清兩代中國帝王居住辦公的場所。其中,北京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的典範,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北京故宮的皇宮建築,是清王朝在中國東北地區創立和發展的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瀋陽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與北京故宮項目合併,合稱「明清皇宮」。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以東3.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墓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6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嬴政的陵墓,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千米,外城周長約6.3千米。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眾多陪葬坑中比較著名的一處。秦始皇陵園內出土的銅車馬、青銅水禽、石鎧甲、百戲俑等文物,為研究秦代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實物材料,不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還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1960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世界遺產

共59個詞條17.3萬閱讀

長城

入選時間:1987.12

莫高窟

入選時間:1987.12

明清皇宮

入選時間:1987.12、2004.7.1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入選時間:1987.12

中文名

絲綢之路

外文名

TheSilkRoad

世遺名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開創期

西漢

高峰時期

漢、唐、宋、元、明

起點

長安(西漢),洛陽(東漢),長安、洛陽、平城、鄴城、建康(魏晉南北朝),大唐西市、開遠門(隋唐),開封(北宋),泉州(明朝)[1][62-63][65-69]

終點

羅馬

文保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價值

世界文化遺產

意義

最早最重要的東西方文明交流通道

目錄

1絲路歷史

?西漢

?東漢

?魏晉時期

?隋代

?唐代

?宋元時期

?明代

?絲路重生

2海上絲路

3絲路地圖

4南方絲路

5北方絲路

6路線圖

7絲路申遺

?成功申遺

?預備名單

8起點爭議

9社會文化

絲路歷史

播報

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但為何在河西走廊上沒有「絲門」而有「玉門」。早在文獻記述絲綢之路之前2000年,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線路已經開通,但它不是為出口絲綢,而是為進口和田玉。[6-7]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明代絲綢之路地圖

1868年,德國地理學家和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銀行的資助下到中國考察。到達上海后,他受上海西商會委託,首次對中國地貌和地理進行了綜合考察,足跡遍布中國大部分地區。李希霍芬在陝西考察后,還計劃進入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考察,但由於陝甘回民起義和阿古柏入侵等事件的干擾而未能實現。1870年,李希霍芬來到河南,考察了洛陽南關的絲綢、棉花市場,參觀了山陝會館和關帝廟。1872年返回德國后,李希霍芬主要致力於寫作5卷本的《中國——親身旅行和研究成果》,到去世(1905年10月)前出版了第一、二、四卷。第三和第五卷是他去世後由其學生整理編輯而成,於1912年全部出版。在1877年柏林出版的第一卷中,他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一名,將中國長安與中亞之間的交通往來路線稱為「絲綢之路」。[70-72]

1910年,德國學者赫爾曼在《中國與敘利亞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從文獻角度對絲綢之路作了進一步的闡述。1915年,赫爾曼在《中國到羅馬帝國的絲綢之路》一文中進一步提出,絲綢之路應當是中國經西域與希臘—羅馬社會的交通路線[71],根據新發現的文物考古資料,進一步把絲綢之路延伸到小亞細亞和地中海西岸,確定了絲綢之路的基本內涵,即它是中國古代經過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64]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中國漢唐古都長安或洛陽[1][74],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四處活動。

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有長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明朝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等。[7-9]

西漢

先秦時期,連接中國東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經存在,絲綢正式西傳始於西漢通西域,絲綢之路真正形成始於西漢張騫鑿空。這個時期,絲綢的傳播源、傳播的目的地、傳播的路線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據可查,傳播的數量也非常大,東西方是有計劃、甚至是有組織的進行絲綢貿易,所以絲綢之路真正開闢於西漢武帝時期。[10]

張騫出使西域圖

西漢時,陽關和玉門關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遠的地方,稱作西域。西漢初期,聯絡東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漢武帝時,中原始與西域相通,開始加強對西域的經略。西域本三十六個國,後來分裂至五十多個,都位於匈奴之西,烏孫之南。[11]

漢武帝聽說被匈奴侵犯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復匈奴之意,就派人出使大月氏,聯絡他們東西夾攻匈奴。陝西漢中人張騫以郎應募。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率領100餘人向西域進發,途中被匈奴俘獲,滯留了10年,終於尋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宛[12]。這時大月氏已不想攻打匈奴而繼續西遷,張騫沒有達到目的,在西域待了一年多東返,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后適逢匈奴單于死,國內大亂,元朔三年(前126年),張騫趁機回到大漢,受到漢武帝的熱情接待,被封為太中大夫[13]。此次西行前後達10餘年,雖未達到目的,但獲得了大量西域的資料,史學家司馬遷稱張騫此行為「鑿空」。[14]

百科x混知:圖解張騫通西域

張騫歸國后,漢武帝曾遣使探求開闢一條不經匈奴而到大夏的交通線,但是沒有成功。後來漢軍擊敗匈奴,取得了河西走廊地區,打通了西漢與西域之間的通道。霍去病在祁連山大破匈奴后,張騫建議聯絡西域強國烏孫,以斷匈奴右臂。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烏孫回河西故地,並與西域各國聯繫。張騫到烏孫,未達目的,於元鼎二年(前115年)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被張騫派往西域其他國家的副使也陸續回國。烏孫使者見大漢人眾富厚,回國歸報后烏孫漸漸與大漢交往密切,其後數年,張騫通使大夏,從此,西漢與西北諸國開始聯繫頻繁起來,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正式開通,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15]

但是,西域諸國仍未完全擺脫匈奴的控制,樓蘭、車師等國在匈奴的策動下,經常劫掠西漢派往西域的使臣和商隊。為了確保西域通道,元封三年(前108年),漢將王恢率騎兵擊破樓蘭,趙破奴率軍擊破車師。元封六年(前105年),西漢又與烏孫王和親,聯合挾制匈奴。同時為了打破匈奴對大宛的控制並取得大宛的優秀馬種汗血馬,漢武帝派李廣利領兵數次進攻大宛(今烏茲別克),在付出沉重代價后,攻破大宛都城,使西漢在西域的聲威大振,確保了西域通道的安全。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至此暢通。[12][16]

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漢武帝在輪台(今輪台縣東南)和渠犁(今庫爾勒縣西南)設立了使者校尉,管理西域的屯田事務。這是西漢政府在西域第一次設置的官吏。此後,西漢政府就在西域建立了根據地。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賢撣率眾投降,西漢政府取得了對匈奴戰爭的最終勝利,設置了西域都護府,這是中央王朝在蔥嶺以東,今巴爾喀什湖以南廣大地區正式設置行政機構的開端。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的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常駐官員,派士卒屯田,設校尉統領保護,使漢族同新疆少數民族交往更加密切。漢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為標誌,絲綢之路這條東西從西漢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時代。[17]

絲綢之路

佛教第一次傳入中國,也始於絲綢之路。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來朝,在帝都長安向中國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18]。從此佛教正式開始傳入中國,史稱這一佛教初傳歷史標誌為「伊存授經」[19-21]。1998年正因為如此,經過中央有關部門的批准,中國佛教協會和中國宗教學會舉行了各種形式的「中國佛教兩千年紀念活動」。[22]

天鳳三年(16年),西域諸國斷絕了與新莽政權的聯繫,絲綢之路中斷。

東漢

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隨從大將軍竇固出擊北匈奴,並奉命出使西域。他率吏士36人首先到了鄯善,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使鄯善為之震服。之後他又說服於闐,歸附中央政府。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絲綢之路,並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班超在西域經營30多年[79],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繫。[23]

永元三年(91年),北道的龜茲、姑墨、溫宿皆歸附東漢,班超設西域都護府於龜茲它乾城,親自坐鎮北道。又命西域長史徐幹屯疏勒,與北道相呼應。

永元六年(94年),班超發龜茲、鄯善等八國兵7萬餘人,討伐對抗中央的焉耆等國統治者,西域50餘國皆歸屬中央政府。

永元九年(97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國(羅馬帝國),一直到達條支海(今波斯灣),臨大海欲渡,由於安息海商的婉言阻攔,雖未能實現,但這是首次突破安息國的阻攔,將絲綢之路從亞洲延伸到了歐洲,再次打通已經衰落的絲綢之路。[24]

大秦屬下的蒙奇兜訥(今譯為馬其頓)地區遣使到東漢首都洛陽,向漢和帝進獻禮物。漢和帝厚待兩國使者,賜給兩國紫綬金印。[25-26]

延熹九年(166年),古羅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至東漢洛陽,朝見漢桓帝。

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不斷發展,主要有西北絲綢之路(又叫綠洲絲綢之路或沙漠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三條。它具有由兩漢到隋唐的過渡性、海上絲綢之路進一步發展、南北兩政權同時與西域頻繁交往三方面的特點[27]。

北魏文成帝太安元年(455年),在直接的交往斷絕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波斯與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北魏王朝建立了直接的聯繫。從這時開始,直到正光三年(522年),《魏書》本紀記載了十個波斯使團,前五次應當是到了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為中國帶來了玻璃製品工藝,后五次到達的則是493年遷都后的洛陽。[28]

神龜元年(518年),宋雲與比丘惠生,由洛陽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出使西域,拜取佛經。正光三年(522年)宋雲、惠生等由天竺回到洛陽,取回大乘經典170部,豐富了中國的佛教文化。

波斯的使者也順著絲綢之路深入到南朝。中大通二年(530年),波斯國遣使獻佛牙。五年(533年)八月,遣使獻方物。大同元年(535年)四月又獻方物。波斯之通使南朝,走的是西域經吐谷渾境而南下益州(四川)再順長江而下到建康(今南京)的道路。

這一時期,中西之間的交流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這種交流,在政治上,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繫與交流;在經濟上,促進了雙方之間經濟貿易、生產技術的交流;在文化上,促進了中國佛教的興盛和禮樂文化的發展。[27]

隋代

隋代開皇九年(589年),隋王朝結束南北分裂,新興突厥族佔領了西域至裏海間廣大地區,今青海境吐谷渾也向河西走廊侵擾,中國和西域,西方的官方、民間交往受到不少阻礙。但隋與絲綢之路各國民族之間關係,仍愈來愈密切,西域商人多至張掖互市,煬帝曾派裴矩專管這方面工作。裴矩用厚禮吸引他們到內地,使其往來相繼。《隋書·西域傳》序記載:侍御史韋節,司隸從事杜行滿使於西番諸國,至罽賓(今塔什干附近),得瑪瑙杯,印度王含城得佛經,史國得歌舞教練,獅子皮、火鼠毛。官、民的交往又活躍起來。[29]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唐代

絲綢之路交往的繁榮鼎盛時期,是繼隋而建立的強大的唐朝。

唐代海上絲綢之路

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擊敗了東突厥吐谷渾,臣服了漠南北。唐高宗李治又滅西突厥,設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大唐帝國疆域,東起朝鮮海濱,西至達昌水(阿姆河,一說底格里斯河),是當時世界第一發達強盛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東西方通過絲綢之路,以大食帝國為橋樑,官方、民間都進行了全面友好的交往。

在絲綢之路東段,大漠南北與西域各國,修了很多支線通絲綢之路,亦稱「參天可汗道(天可汗指唐太宗)」。大食、東羅馬帝國也不斷派使節到長安與中國相通。敦煌、陽關、玉門這些地方,成了當時「陸地上的海市」。在海道上,中國也可以船舶赴林邑(今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河陵(今爪哇島)、驃國(今緬甸),經天竺(今印度)直至大食,與歐洲各國發生關係。當時廣州、泉州、劉家港(今上海吳淞口近處)等地,成了最著名的對外港口。史書記載廣州當時便有南海舶、崑崙舶、獅子國舶、婆羅門舶、西域舶、波斯舶等躉船性的船塢。西方各國在陸上取道中亞、西域,沿途駝馬商旅不斷;海路則多由大食首都巴格達出波斯灣,幾乎每日都有船隻遠涉重洋來到東方。[29]

唐代絲綢之路的暢通繁榮,也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對以後相互的社會和民族意識形態發展,產生了很多積極、深遠的影響,這種思想文化的交流,是與宗教密切相關的。

佛教自西漢哀帝時期傳入中國后,南北朝開始大行於中國,至隋唐時達到鼎盛。唐太宗時,高僧玄奘由絲綢之路經中亞往印度取經、講學,歷時十六年,所著《大唐西域記》一書,記載了當時印度各國的政治、社會、風土人情,仍為印度學者研究印度中世紀歷史的頭等重要資料。他取回佛教經典657部,唐高宗特在長安建大雁塔使其藏經、譯經。稍後,高僧義凈又由海道去印度,又歷時十六年,取回佛經400部,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向中國介紹了當時南亞各國的文化、生活情況。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景教(東正教)在唐初由東羅馬帝國傳入了中國。西安碑林保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這一史實的實物見證。唐中期自波斯傳入的摩尼教(亦稱襖教、拜火教),中國化后稱為「明教」,深為不少勞動人民所信奉。唐宋后多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都利用它的教義來組織貧苦農民與封建統治者戰鬥。中國的造紙術、盛唐時也傳入了大食帝國,不久便經它傳入了歐洲各國。

唐代,東西方相互傳入和移植的東西很多,醫術、舞蹈、武學和一些著名動植物,都使雙方增加了不少視野。漢代將西方輸入的東西冠以胡字,如胡琴、胡瓜、胡蘿蔔等;唐代則習將它們名稱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波斯灣珍珠)等。據《唐會典》載,唐王朝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通使交往,每年取道絲綢之路前來長安這個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國客人,數目皆以萬計,定居中國的,單廣州便以千計。[30]

唐代絲綢之路的暢通繁榮,也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對以後相互的社會和民族意識形態發展,產生了很多積極、深遠的影響。[31-32]

經過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衰落,西藏吐蕃越過昆崙山北進,侵佔了西域的大部;中國北方地區戰火連年,絲綢、瓷器的產量不斷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願遠行,絲綢之路逐步走向低谷。[33]

宋元時期

北宋實際版圖大幅縮減,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時期,更無法涉足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而海上絲路崛起,逐漸有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跡象。[33]

蒙元時期,蒙古發動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版圖大大擴展,加之驛路的設立、歐亞交通網路的恢復,使歐亞廣大地域範圍內國際商隊長途販運活動再度興盛起來。

馬可波羅

據史料記載,當時在漫長的東西方陸路商道上從事商隊販運貿易的,有歐洲商人、有西亞、中亞地區的商人以及中國色目商人等。歐州和中、西亞商人一般都攜帶大量金銀、珠寶、藥物、奇禽異獸、香料、竹布等商品來中國或在沿途出售,他們所購買的主要是中國的緞匹、綉彩、金錦、絲綢、茶葉、瓷器、藥材等商品。元代來中國的外國商人、商隊為數之眾,在外國史料中多有印證。《馬可·波羅遊記》中幾處寫道:元大都外城常有「無數商人」、「大量商人」來往止息,「建有許多旅館和招待駱駝商隊的大客棧,……旅客按不同的人種,分別下榻在指定的彼此隔離的旅館」。既為不同人種,無疑為外國客商。《通商指南》也指出,「……汗八里都城商務最盛。各國商賈輻輳於此,百貨雲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元代的絲綢之路

在蒙元時期絲路暢通、歐亞大陸各種層次的經濟交流駸駸興旺之際,作為東西方國際貿易樞紐或與國際貿易有密切關係的地區性,民族性商品市場和物資集散地的一批貿易中心相應形成和發展。元代中外史籍幾乎都記述了元大都作為東方國際貿易中心的無可爭議的地位。這裡「各國商賈輻輳,百貨雲集」。《馬可·波羅遊記》曾以一章的篇幅介紹元大都國際貿易的盛況:「凡世界上最為珍奇寶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這裡出售的商品數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元朝中國境內絲路重要商鎮還有可失哈耳(喀什噶爾),這裡的紡織品「由國內的商人運銷世界各地」。河西走廊的肅州,這裡附近「山上出產的一種質量非常好的大黃。別處的商人都來這裡採購,然後行銷世界各地」。另外還有別失八里、哈喇火州等。[34]

元代絲綢之路的交往目的發生了明顯變化,大多是以宗教、文化交流為使命,而不再是以商人為主導,從側面反映了絲綢之路的衰落。[17]

明代

明代陸上絲綢之路地圖

一幅繪製於明代中葉嘉靖年的《絲路山水地圖》,明晰地註明了「絲綢之路」上多達兩百餘個地點的名稱,且以山水畫形式完成,還以精湛畫功再現了沿途城池、山川的恢弘氣勢。《絲路山水地圖》極為儒雅、貼切,很可能是明代的原名。而圖上所繪從嘉峪關出發,取道苦峪城西行之路,正是明代絲綢之路的路線。[56-57]

明代海上絲綢之路

明朝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2017年0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城市,聯合南京、寧波、江門、陽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麗水等城市進行明朝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

清代初期以後,政府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與此同時,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不斷發展,海上交通代之而起,使絲綢之路貿易全面走向衰落。[17]

絲路重生

為配合中國政府的國家戰略,2014年國家級媒體共舉行了七次大規模的採訪報道活動:

人民網「行走新絲路」絲綢之路示意圖

2014年05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中國媒體絲路行」採訪活動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啟程。[36-37]

2014年06月08日,新華社「新絲路·新夢想」採訪車隊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啟程。[38-39]

2014年07月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走絲綢之路」大型採風報道活動在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啟動。[40]

2014年07月13日,光明日報、陝西衛視「絲綢之路萬里行」採訪團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出發。[41]

2014年08月0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官重走絲綢之路」活動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成功舉辦。[42]

2014年08月18日,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正式啟動。[43]

2014年09月1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國「網路名人絲路行」在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啟動。[44-45]

2014年12月,世界健康組織聯盟等主辦的空中重走絲綢之路在洛陽啟動。[75]

2016年06月17日,新華社「『一帶一路』全球行」在洛陽啟動,採訪車隊從洛陽定鼎門遺址開始駛上萬里絲路。[76]

2018年10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海灣地區和葉門事務的官員安娜·保利尼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表示,絲綢之路是全球不同文化和族群間互動的典範。[46]

海上絲路

播報

明末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漢武帝之時。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與此同時,還有一條由中國向東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它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佔次要的地位。關於漢代絲綢之路的南海航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派遣的使者和應募的商人出海貿易的航程說: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聞(今屬廣東)、合浦(今屬廣西)乘船出海,順中南半島東岸南行,經五個月抵達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復沿中南半島的西岸北行,經四個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盧(今泰國之佛統)。自此南下沿馬來半島東岸,經二十餘日駛抵湛離(今泰國之巴蜀),在此棄船登岸,橫越地峽,步行十餘日,抵達夫首都盧(今緬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於印度洋,經兩個多月到達黃支國(今印度東南海岸之康契普臘姆)。回國時,由黃支南下至已不程國(今斯里蘭卡),然後向東直航,經八個月駛抵馬六甲海峽,泊於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島),最後再航行兩個多月,由皮宗駛達日南郡的象林縣境(治所在今越南維川縣南的茶蕎)。[47]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宋代以後,隨著中國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廣州、泉州、杭州等地出發的海上航路日益發達,越走越遠,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人們把這些海上貿易往來的各條航線,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23]

西漢時期,南方南粵國與印度半島之間的海路已經開通。漢武帝滅南越國后,憑藉海路拓寬了海貿規模,這時「海上絲綢之路」興起。

明代海上絲綢之路

漢末三國處於絲綢之路從陸地轉向海洋的承前啟後與海上絲綢之路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於同曹魏、劉蜀在長江上作戰與海上交通的需要,孫吳積極發展水軍,船艦的設計與製造有了很大進步,技術先進,規模也很大。在三國後面的其他南方政權(東晉、宋、齊、梁、陳)也一直與北方對峙,也推動了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航海經驗的積累為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魏晉以後,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以廣州為起點,經海南島東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島海面抵達南海諸國,再穿過馬六甲海峽,直駛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對外貿易涉及15個國家和地區,絲綢是主要的輸出品。

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后,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世紀至7世紀,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

到唐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以及非洲大陸的航路紛紛開通並延伸,海上絲綢之路最終替代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宋代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明顯提高,指南針廣泛應用於航海,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大為加強。宋朝與東南沿海國家絕大多數時間保持著友好關係,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第一大港。

元朝在經濟上採用重商主義政策,鼓勵海外貿易,同中國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並制定了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性較強的外貿管理法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也進入鼎盛時期。

明代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已擴展至全球,進入極盛時期。向西航行的鄭和七下西洋,是明朝政府組織的大規模航海活動,曾到達亞洲、非洲39個國家和地區,這對後來達·伽馬開闢歐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線,以及對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都具有先導作用。向東航行的「廣州—拉丁美洲航線」(1575年),由廣州起航,經澳門出海,至菲律賓馬尼拉港,穿過海峽進入太平洋,東行至墨西哥西海岸。

明代廣州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比唐、宋兩代獲得更大的發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環貿易,並一直延續至鴉片戰爭前夕而不衰。鴉片戰爭后,中國海權喪失,沿海口岸被迫開放,成為西方傾銷商品的市場。從此,海上絲路一蹶不振,進入了衰落期。這種狀況貫穿整個民國時期,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

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商人還常出海貿易,開闢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47]

絲路地圖

播報

明代《絲路山水地圖》局部

明代絲綢之路巨幅地圖長卷,是一幅繪製於500多年前、貌似山水畫、實為《明代絲綢之路大地圖》的《蒙古山水地圖》手卷。此圖繪製了從明朝邊關嘉峪關出發,取道苦峪城(瓜州鎖陽城)、最後到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的西行之路,精確細緻地描繪有211個明代地名,涉及歐、亞、非三大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一路線,正是明代絲綢之路的路線,反映了絲綢之路最後時期的輝煌,對於研究古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該圖由此堪稱「中世紀世界地圖」,也被稱為《明代絲綢之路大地圖》。[58-59]

南方絲路

播報

南方陸上絲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於橫斷山區,又稱高山峽谷絲路。大約公元前4世紀,中原群雄割據,蜀地(今川西平原)與身毒間開闢了一條絲路,延續兩個多世紀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稱它為秘密絲路。直至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發現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轉販而來,他向漢武帝報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派張騫打通「蜀-身毒道」。先後從犍為(今宜賓)派人分5路尋跡。一路出駹(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莋(今漢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賓西南)。使者分別在氏、莋、昆明受阻。漢武帝為征服西南夷,在長安西南鑿周長40里昆明池,習水軍以征伐,後由郭昌率數萬巴蜀兵平定西南夷,並分土置郡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南方絲路由3條道組成,即靈關道、五尺道和永昌道。絲路從成都出發分東、西兩支,東支沿岷江至僰道(今宜賓),過石門關,經朱提(今昭通)、漢陽(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葉榆(今大理),是謂五尺道。西支由成都經臨邛(今邛崍)、嚴關(今雅安)、莋(今漢源)、邛都(今西昌)、鹽源、青嶺(今大姚)、大勃弄(今祥雲)至葉榆,稱之靈關道。兩線在葉榆會合,西南行過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騰衝),經撣國(今緬甸)至身毒。在撣國境內,又分陸、海兩路至身毒。

南方陸上絲路延續2000多年,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大後方出海通道被切斷,沿絲路西南道開闢的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運輸空前繁忙,成為支援後方的生命線。[33]

北方絲路

播報

明朝草原絲綢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當時游牧文化交流的動脈,其由中原地區向北越過古陰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帶的長城沿線,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亞北部,直達地中海北陸的歐洲地區。[48]

明代《絲路山水地圖》局部

草原絲綢之路的形成,與自然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整個歐亞大陸的地理環境中,溝通東西方交往極其困難。環境考古學資料表明,歐亞大陸只有在北緯40度至50度之間的中緯度地區,才有利於人類的東西向交通,而這個地區就是草原絲綢之路的所在地。這裡是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交匯的核心地區,是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鏈接點。[49]

對於草原絲綢之路來說,大宗商品交換的需求起源於原始社會農業與畜牧業的分工,中原旱作農業地區以農業為主,盛產糧食、麻、絲及手工製品,而農業的發展則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馬等);北方草原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盛產牛、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產品,而缺少糧食、紡織品、手工製品等。這種中原地區與草原地區在經濟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關係,是形成草原絲綢之路的基礎條件[50]。因而草原絲綢之路則因其特點還有「皮毛路」、「茶馬路」的稱謂。[48]

路線圖

播報

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幹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定,但長安以西又分3線:

①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②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庄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後來成為主要幹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后,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或怛羅斯(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城)。

絲綢之路(2張)

自玉門關、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鹹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于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里山口),經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

明代《絲路山水地圖》局部

由於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範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係複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蔥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後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②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鹹海、裏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海上絲路起於秦漢,興於隋唐,盛於宋元,明朝達到頂峰。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泉州、番禺(今廣州)、明州(今寧波)、揚州、登州(今蓬萊)、劉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絲路起點可能有兩處乃至更多。規模最大的港口是廣州和泉州。廣州從秦漢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商港。明清實行海禁,廣州又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港口。泉州發端於唐,宋元時成為東方第1大港。[60]

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

①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

②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

③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51]

絲路申遺

播報

成功申遺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古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52]

這一佔地五千公里的路網屬於整個絲綢之路的一部分,起於漢唐古都長安/洛陽,止於中亞七河地區。絲綢之路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形成,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連接了多種文明,對於貿易交換、宗教信仰與科技知識的傳播、科技創新的交流以及文化藝術的實踐起到了深遠的推動作用。該遺產所包含的33處遺產點包括了各個朝代和可汗王朝時期的古都、宮殿群、貿易居住點、佛教洞穴與寺廟、古道、驛站、關口、烽火台、長城、防禦工事、古墓以及宗教建築。[73]

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項目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絲綢之路」是中國首次進行跨國聯合申遺。[52]

絲綢之路申遺名單(中國境內22處)

省份

申遺點

陝西省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

大雁塔

小雁塔

興教寺塔

張騫墓

彬縣大佛寺石窟

河南省

漢魏洛陽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甘肅省

玉門關遺址

懸泉置遺址

麥積山石窟

炳靈寺石窟

鎖陽城遺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高昌故城

交河故城

克孜爾尕哈峰燧

克孜爾石窟

蘇巴什佛寺遺址

北庭故城遺址

預備名單

1.山東省煙台市蓬萊縣級市

2.江蘇省揚州市

3.江蘇省南京市

4.浙江省寧波市

5.福建省福州市

6.福建省泉州市

7.福建省漳州市

8.廣東省廣州市

9.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

起點爭議

播報

絲綢之路演講

2014年8月15日下午,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副主席、中國古迹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旃做客金沙講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劇場進行《世界文化遺產的現狀與思考》講座。郭旃在發言中稱:絲綢之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對話之路」,而其起點無疑是長安,將中哈吉三國聯合申遺名稱由絲綢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網」改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網」,既強調了中國對絲綢之路的開創作用,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避免了可能產生的一系列歧義和爭論。[5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那裡是西安,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我的故鄉。」絲綢之路是在漢代鼎盛時期,張騫從漢長安出發開闢的一條商貿大通道,到了唐代達到頂峰。唐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唐長安是我囯第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其間東漢洛陽雖一度成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但相對於西漢和唐代的絲綢之路,其時間較短,影響較小。從整個歷史長河和世界影響看,長安作為漢唐絲綢之路起點的代表比較恰當,洛陽可看作是長安起點的墨跡延伸。[54]

河南日報: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為絲綢之路的形成、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55]

青海日報社主辦的「中國藏族網通」認為,絲綢之路起點是以國都為準的,若以東西國際貿易商品看,真正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的起點最遠可達建康。[65]

社會文化

播報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沿太行山和京杭大運河、西安至成都、青藏公路打造「三縱」,沿絲綢之路、318國道、長江、黃河沿線打造「四橫」,構建戶外運動「三縱四橫」的空間布局。[61]】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時間沙:我在時間縫隙里整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時間沙:我在時間縫隙里整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7章 絲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