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產業發展規劃

第二十六章 產業發展規劃

禿頂山前哨基地既然是個農莊,自然是發展農業。一般來說,這種玩法都是搞上農家樂大棚水培等各種名目,套上現代農業的概念,然後就可以跟地方zhèngfu一起跑部錢進了。

但基建團是一個低調的團伙,絲毫不想跟zhèngfu打交道,也不準備跟華國廣大的農業人口搶飯吃。所以在接手農莊后,只是翻了翻地,然後隨便撒了些油菜籽,對外稱之為肥田,以達到掩人耳目的目的,然後就放下不管了。

反倒是在炎黃星團部基地外,張應宸動員基建團開展了大墾荒運動。

團部基地周邊剛被放火燒了一遍,正是墾荒的好時機。短時間內,張應宸也不需要農業達到多高的產量,但乘此時機,將生地變成熟田卻能為以後的農業發展奠定基礎。否則等到雜草灌木長起來后,再想改造成農田就得費更多手腳。

當然,他們肯定不會抗著鋤頭上田頭。基建團不是民工隊,而是熟練掌握各種機械,擁有霍球這樣的人形大殺器作為總工,代表未來五十年的先進生產效率的先鋒隊。

除去每三天去瀛洲礦區進行一次挖礦和清渣作業外,基建團所擁有的各種機械都被投入到開闢農田的戰鬥中。

由於先前在用叉車回收殘留木料的時候,已經將附近很大一片區域清理過一遍,所以如今的開荒少了不少麻煩。

挖掘機負責先清理樹木燃燒后的殘留根莖,並挖松大約三四十公分左右的地標土層。緊隨其後的推土機,則將各種妨礙耕種的雜物推成一堆,然後再集中清理運送。

羽sè經過簡單培訓,當上了一名光榮的,曾經上過華國紙幣的女拖拉機手。意氣風發地開着拖拉機,拖着一台新購置的大型犁地機在後面將土壤碾細犁平。

草木燃燒后的灰燼被翻入地下,與常年積累下的腐殖土攪拌到一起,為以後播種的農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大塊的石頭被挑出來清運掉,而其他的則與殘留的草木根須之類的雜物一起被基建團無視了。

至少在初期,基建團並不準備搞什麼jing耕細作。別說農田裏的雜質小石塊這種東西犯不着清理,甚至連化肥農藥這類東西張應宸都不會安排使用。廣種薄收才符合基建團目前人手不足,糧食需求不大,只以開闢農田為目的的實際需要。

三台機械配合著,在消耗掉大量柴油的同時,也將團部外面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農田。按政委的重要指示,這項開荒工作將一直延續下去,成為基建團的一項ri常任務。直到把周邊全部的過火面積都挖一遍。

政委在動員會上,跳上拖拉機,像一個大隊書記般豪邁地宣佈到:「團員們,我們將親手將這片盤古平原改造成萬傾良田。種上優良的東北原種大豆和非轉基因玉米。四個月後,我們就能收穫無數的玉米和大豆。還相當於給地里施了一遍氮肥。」

「然後,」張應宸把手一揮,重重的強調著:「我們就再把秸稈燒掉,又能補充一遍鉀肥。只要燒上這麼幾次,這塊生地它就能變熟了!」

所以說,火是開啟文明的鑰匙。

基建團採取如此粗暴的方式建設未來的大糧倉,也是受限於人手不足而沒有辦法的辦法。

即便是如今只要兩個人就能維持的稀土生產,也佔用了整個炎黃星上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要是扣除掉巫遙團長,那就是占勞動力的百分之四十,這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而逐步引進人口,必然會面臨吃飯的問題。即便是不準備以農業做為發展方向,也需要未雨綢繆,規劃好如何解決糧食自給的問題。

但農業作為一個產業,卻僅僅是為提供自身所需要的口糧和飼料而存在的。張應宸對於炎黃星未來的產業定位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原先的那個時空裏,炎黃星是地球華國經濟體的一部分。除了為了保密,華國zhèngfu專門成立了一個戰略儲備局,作為炎黃星經濟的馬甲以掩人耳目外,炎黃星與華國地球領土中間的經濟交流是完全ziyou的。

但這種方式,並沒有讓炎黃星得到充分開發,甚至,在zhèngfu常年巨額投入的情況下,還是成為了華國經濟的拖累。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個資源供應地,從而讓zhèngfu減少了在非洲南美這些地區獲取資源所付出的代價而已。

當然,亞非拉人民因為失去了華國市場而更陷入貧困,但替代它們的炎黃星的居民們的生活水平卻也不高。

這種情況雖然有違於一般人的常規認知,但在經濟理論上卻理所當然。正如華國西部的資源並不能讓當地致富,單純的資源本身,並不能讓東部地區從中獲利,這不是政治或者人為歧視之類的原因,而是經濟規律的必然。

因為資源需要在變成產品后才能體現價值,而產品的價值則需要市場才能兌現。

在原先那個時空,炎黃星的發現給了華國戰略縱深和資源,但空無一人的星球並不能為華國的經濟提供市場。星球上的資源除了壓低地球上資源的價格外,基本上沒有為人類社會增加什麼財富。

財富源於勞動!資源本身沒有價值。

因此,在張應宸看來,開發炎黃星肯定不能再走他們那個時空zhèngfu的老路。他必須讓炎黃星在一個時期內,相當程度上duli於地球經濟之外。

就像華國建國之初那樣,暫時xing的關起門來搞發展。培育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一個擁有巨大消費能力的市場。否則,一個絕多數人口為赤貧狀態的落後國家,也要搞全球化,不是找死是什麼?而且,這個國家就算自己找死,對於世界經濟的貢獻也不會比三十年後再改開來得大。就像非洲很多國家一樣,沒有威脅,但卻也沒有什麼貢獻。

從這個意義上說,張應宸領着基建團私下搞炎黃星的開發,雖然主觀上是自私的,但客觀上,卻是避免了給華國增加一個西部包袱,而且保留一個未來給華國一個有巨大消費力的市場的可能。當然,從現在看,這也只是一個可能。

張應宸的設想是,利用炎黃星的條件,先發展幾個相對於地球勞動效率高的產業,如此就能保證這些產業的從業人員獲得較高收入。然後,就可以逐步為這些高收入,有消費能力的人群建立起各種配套產業。

在這裏,空間隧道的作用就是一個選擇xing壁壘。讓勞動效率高的產業輸出產品,獲取地球上的資金,而屏蔽掉地球上的強勢產業對於炎黃星上產業的衝擊。讓它們有機會發展壯大起來。

至於知識產權,進出口關稅這些落伍的保護措施,在政委眼裏統統都是浮雲。山寨本就是強國之路,走私更是體現經濟ziyou的天賦權利。

比起華國建國初期時的情況,張應宸實施這一方案的一大優勢就是不會有人口負擔。只要控制着輸入人口的速度,與產業發展的狀況相適應,那就不存在失業人口消耗社會財富,拉低全社會的生活水平的問題。

當然,除去勞動效率高這個標桿,在地球上由於環保乃至道德方面的問題而受到的限制的產業,同樣可以是基建團的產業選項。例如他們正在向華國走私的稀土,還有張應宸準備下一步開發的毒品。

是的,毒品就是政委計劃用來刷新基建團下限的一個產業。在全球都在打擊毒品生產的時候,有誰能夠像基建團這樣肆無忌憚的大規模,高效率,無干擾的進行毒品生產呢?北美那些在家裏挖上幾十平方米的地窖,開着浴霸提供光照種大麻的生產方式,在政委眼裏簡直是弱爆了。

要種,就開着聯合收割機種上幾十個平方公里。這才是基建團的風格!

我們要打破萬惡的資本家們的壓迫,讓西方世界的人民們能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毒品!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們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我們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產業發展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