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夫人――宋美齡 第十章(4)

4.第一夫人――宋美齡 第十章(4)

亞伯!亞伯!蔣經國呼喊著。***

一聲呼喊一掬淚,連聲呼喊淚淋淋。他們喊啞了喉嚨,可是蔣介石再也聽不到他們的喊聲了,永遠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在宋美齡主持下,舉行了在蔣介石遺囑上的簽字儀式。在遺囑上簽字的有宋美齡、嚴家淦、蔣經國、倪文亞、楊亮功、余俊賢等。

蔣介石死後兩小時,台灣政府新聞局布的死亡公報,稱蔣介石的死亡為崩殂,這是不折不扣地把蔣介石當做了封建帝王,又命令從4月6日起歷時一個月為中華民國的國葬期,全國下半旗誌哀。蔣介石的遺體停放在台北市國父(孫中山)紀念館五天,供人瞻吊。

美國總統福特對蔣介石的去世反應冷淡,只派個農業部長去台北弔喪。后經台灣再三要求,始改派副總統洛克菲勒。在參加葬禮的外國來賓中,較為顯赫者要推南朝鮮的總理金鐘泌了。日本的兩位前相佐藤榮作和岸信介去台北弔喪,為避免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抗議,連自民黨代表的名義都不用,僅稱友人代表。葬禮的場面十分冷落。

宋美齡和蔣經國決定暫厝蔣介石之靈柩於慈湖,以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南京紫金山,以達成蔣介石的真正心愿。

慈湖,是蔣介石1961年間在距離台北市60公里處的大溪鎮福安里村為自己選擇的一塊塋地。這裏的風景酷像他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便在這裏建了一座中國四合院式的行宮,起名慈湖,他生前常來此小住。

1975年4月28日,台灣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舉行會議,修改黨章,規定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稱呼改用主席。黨總裁的名義,永遠保留給蔣介石,他人不得延用,如同總理的名義永遠保留給孫中山一樣。至此,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稱呼三易其名。會議還推舉蔣經國擔任國民黨主席。

蔣介石去世后,79歲高齡的宋美齡也很明智,再呆下去可能要妨礙孩子們(指經國等)的手腳,推說她要回美治病療養,便去了美國。

一年之後,她為了追念蔣公逝世一周年,重返台北。宋美齡是於4月2日下午2時15分,搭乘中美號專機回到台北的。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夫婦到機場迎接,宋美齡身穿黑色旗袍,神肅穆。在蔣經國攙扶下,宋美齡步下飛機扶梯,嚴家淦夫婦以及倪文亞、谷正綱、張群等黨政要員都到機場迎接。追思禮過後不久,宋美齡倏而悲從中來,有人去樓空之感,又再度束裝赴美,自此長居美國。

1978年經國先生就位第六任總統前,十分期待蔣夫人能返台參加他的就職大典,並祭悼蔣公,但當時宋美齡因身體不適未能成行。此前,她曾從紐約致電蔣經國院長,敘述半世紀以來與先總統蔣公相依為命的感與追思。

這段電文的內容是:

經國覽:

3月27日、29日來電均悉。父親去世三年之期將屆,在此三年中,余每倏而悲從中來,上年返回士林,陳設依舊,令我有緊緊人去樓空之感,以往慣常之音足聲皆冥冥儼然,不禁唏噓。余與父親除數次負任去美,其他時日相伴近半百年歲,尤以諸多問題,有細有巨均不憚有商有量,使彼此精神上有所寄託,二人相勉,所得安慰非可形諸筆墨。自忖余對我之生父,相處總共僅短短九年余,因我八歲即離家來美求學。返國後年余彼即棄養;與余母親相與總共只十七年,即與父親結縭,可謂自齔齡啟蒙,最親近最長久伴侶,兼相依為命者,乃父親耳。此種扣心縈懷性,只有如汝與方媳結合四十餘年者,可能體會之。余幼承庭訓,均授以對大悲傷、大災禍以堅強鎮靜為鵠的,余雖不能謂事事做到,但時以之自律自勉。忝在母子之份,又汝29日電深為關切,能體會餘三年之緒,乃罄心之。母,4月1日。

宋美齡在美十餘年,曾表幾篇頗具歷史意義的文告性宣。1965年10月底在紐約公開表一篇《與鮑羅廷談話的回憶》。此後1982年8月中旬,為了回應廖承志於7月4日致函蔣經國進行論戰,也函致廖承志,以春秋大義規勸廖承志做總統信徒,幡然醒悟。另外,她又於1984年2月致函前**領導人周恩來的遺孀鄧穎超,勸其信服三民主義,以免成為禍延中華民族的罪人。這些文告函件實質上並不具任何說服效應,但卻表明了宋美齡誓死與大陸**勢不兩立的立場、觀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第一夫人:宋美齡(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第一夫人:宋美齡(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一夫人――宋美齡 第十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