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的見證者:容閎的獨特意義(11)(1)

1.歷史的見證者:容閎的獨特意義(11)(1)

容閎的以留學為核心內容的教育興國計劃雖然失敗,但畢竟是中國教育走向近代的艱難一步,是中國教育制度近代化的先聲。***而且,更是後來越來越強勁的「教育救國」思潮的先導,今日提出的「科教興國」,亦可溯源至此。

「西學東漸」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內容,批派遣留學生畢竟在當時壁壘森嚴的「夷夏之大防」中打開了一個缺口,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直接沐浴「歐風美雨」,開創了「西學東漸」的新階段、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紀元。

參與維新

幼童留美計劃功敗垂成,對容閎的理想和抱負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屋漏偏遭連夜雨,此時他的美國妻子又患重病,雖然容閎長期悉心照料,妻子還是在1886年初夏病逝,留下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容閎回憶這一段時間說,1880年到1886年是他一生中最不幸的時期,幼童留美的「平生志願」橫被摧殘,妻子又病故,「頓覺心灰,無復生趣。兩兒失母時一才七齡,一才九齡。計嗣後十年,以嚴父而兼慈母,心力俱付劬勞鞠育之中」。

不過,在心灰意冷之中,他仍時時關心國事,常為自己報國無門而無限惆悵。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身在異國他鄉的容閎一直坐卧不安,焦灼地關心戰事,為祖國命運擔憂。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幕僚蔡錫勇以前曾任中國駐美使館參贊兼翻譯,容閎在美與他相識,愛國心切的容閎連兩信給他,提出兩大抗敵對策,要他轉交給張之洞。第一策是中國向英國商借一千五百萬元,購軍艦三四艘,僱用外國兵五千人由太平洋抄襲日本之後,使日本「尾不能相顧」,必然要調回部分在朝鮮的兵力,中國於是可乘機急練新軍,海陸並進,抗擊日本。第二策與第一策同時并行,由中國政府派員將台灣全島抵押給任何一個歐美強國,借款四億美金,作為全國海陸軍與日本長期戰鬥的軍費。或許這只是紙上談兵的書生之見,但他的愛國懷,躍然紙上。

對容閎的建議,張之洞倒是認為第一策可以一試,而第二策萬不可行。於是電報給容閎,要他立即前往倫敦辦理此事。得張電報,容閎更感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自己義不容辭,立即由美赴英,幾經努力,與英國銀行界人士達成借款協議,以中國海關稅作為擔保。由於清政府內以光緒為的「帝黨」和以慈禧為的「后黨」之間權爭激烈,李鴻章與張之洞二人矛盾重重,各種矛盾錯綜複雜,明爭暗鬥,互相拆台。張之洞提出的以海關稅為擔保向英國借巨款之舉,被慈禧、李鴻章否決。

長期居住美國、滿懷愛國熱卻頗為天真的容閎,對高層如此複雜的*了解不多。他認為,自己的方案有位高權重的張之洞支持,肯定沒有問題,就抓緊時間與倫敦銀行集團簽訂合約,沒想到最終竟未獲最高當局批准。倫敦銀行集團卻以毀約為名質問容閎,為何事先不與中國政府商定就匆忙簽約。他們指責、控告容閎欺詐,並準備向法庭起訴。后經美國朋友調解,容閎才未被起訴,最後悻悻然回到美國。

容閎雖然成為派系鬥爭的犧牲品,還因此被英國銀行指控,但他仍不氣餒,滿腔愛國熱也並未因此減弱,反因《馬關條約》的簽訂而更加高漲。返回美國后,他立即致電張之洞,表示仍願為國效勞,請張指示「此後進行方針」。張之洞馬上複電,要容閎回國商議。得張電后,容閎把兒子託付給美國的朋友照料,起程回國,於1895年夏初抵達上海。到上海后,他立即脫下西裝,穿上剛剛買來的清朝官服,戴上假辮子,匆匆趕到南京,拜謁時署兩江總督的張之洞。每當容閎問起倫敦借款之事,老於宦道的張之洞總是迴避岔開,也不告訴他朝廷未批准的原因。但提起李鴻章,張之洞則惡語不斷,容閎對國內政壇的派系之爭、政治的複雜*,這時才有了更多的了解。會見中,張之洞問他有何興國之策,他向張之洞提出聘請洋人為外交、財政、海軍、陸軍四部顧問,使中國行政機關依西歐成規,重新組織建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史,何以至此(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歷史,何以至此(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歷史的見證者:容閎的獨特意義(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