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精神為什麼要比麵包重要?(1)

19.精神為什麼要比麵包重要?(1)

女星鄭希怡在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辦的籌集善款節目《歡樂滿東華》中在和錢嘉樂、黃德斌等人表演「空中美人」,黃德斌在空中將三位女星拋送到錢嘉樂的手中,不料錢嘉樂「大意」失手,只拽住了鄭希怡的褲腳,「沒想到」鄭希怡的褲子太松,錢嘉樂最終「失手拉脫了長褲」,致使「她整個人則如金蟬脫殼般跌到安全網裏」。事後「鄭希怡強忍淚水」說自己撐得住,當她第二天看到大量相關報道以及在網上流傳的視頻時,繼而「惱羞成怒放聲大哭」;主持人曾志偉挨了媒體的批,譴責他的態度大有問題,與此同時也對「鄭希怡為慈善演出而生意外表示同」,今天又曝出消息,不慎「脫褲」的鄭希怡昨晚出現在英皇的某活動,看不出有什麼「異常」的表,反而表現得很鎮定,更滑稽的是在鄭希怡正要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半路上殺出的薛家燕攪黃了,薛家燕意外地透露「鄭希怡露底」屬「有意為之」,「綵排時就生過,她的褲子滑下來了」,此語一出驚煞了媒體,鑒於老藝人薛家燕也在事現場,並是該節目的司儀,她的話立即引起媒體懷疑鄭希怡是在藉助演出炒作,而鄭希怡的經紀人霍汶希更是說了一番「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話:「有人懷疑我們是炒作」,「這個褲子的滑落確實是意外的事」。

如此看來,這不但是炒作,而且是「連環炒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鄭希怡「脫褲子」是前期炒作,鄭希怡的經紀人霍汶希多餘的「解釋」則是中期炒作,而老藝人薛家燕的「意外」的爆料更是後期炒作。鄭希怡用「下半身」來炒作,主辦方也企圖用十分簡單的辦法把演員們心裏的全部內容統統呈現出來,來製造那個封閉的藝術世界,這是多麼刻毒而危險的乏味,這是連最平庸的東西都不能誘的乏味,而且散著潮濕、腐臭的氣息。有人為了錢脫褲子,為了名脫褲子,她們全然變成了缺乏行動力量的人物,在大眾面前像鬼影一樣出現,引起尖叫和喧嘩然後消失,一切的聲音產生於黑暗之中復又沉寂於黑暗深處,然而在這裏我們看到了生物意義上的人卻看不到人性意義上的人。

可以分析得知,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辦籌集善款節目的出點是好的,但是藝人登台演出配合籌款也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通過節目讓藝人走紅,而能迅速走紅的辦法也惟有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能出名那就美了,名氣在某些時候是能腐蝕人的一種異化性力量,它讓鄭希怡等藝人變得求名若渴貪多無厭甚至到了失去理性、不顧顏面的程度;對於主辦方來說,他們的現實也實在是現實的可以,只要你能幫我籌到款,那也就美了,你愛怎麼脫就怎麼脫,真是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想法。我認為,「美」則「美」了,但卻「美」得不厚道,因為在形式之外還有意義,而在「美」之外還有「善」,在形象的生動性之外還有可理解性,可是他們這種做法讓人有些不可理解,難道僅僅為了「錢」和「名」就要拋棄「崇高」么?如果沒有崇高,這種「美」可以讓我們忘記尊嚴,這種「美」讓我們無法看到永恆不變的規定;尤其作為精神食糧的藝術和傳播精神文明的電視台,這意味着什麼?這就是說意味着給人們的內心世界提供更多的光明,所以,我們反對這種只為錢和名的藝術表演,反對單單陶醉於為錢而錢為本身的藝術表演,雖然它是穿着慈善的外套出場的,我們不能前門請走了偽君子後門再放進來真小人,因為這樣的藝術表演從本質上講是背叛藝術本身和慈善事業本身的基本道德原則的表演,就是因為這樣的表演已經助紂為虐地與黑暗為友,並與黑暗一起吞噬著人性的高貴和靈魂的尊嚴。

據說鄭希怡的「犧牲」收穫不小,善款由原本的55萬增至75萬。香港無線電視台邀請藝人表演節目來做慈善事業,周急繼乏這無可非議,但是鄭希怡利用表演節目來炒作這就有些不大像話了,而且炒作也要有個底線,通過「脫褲子」炒作這不能不說是一件粗鄙無恥的行為。在殷謙看來,公眾人物在公開場合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微妙的影響,因此對他們的道德要求應該比常人更嚴格才是。遺憾的是我從我們時代的一些演員、藝人某些不可理解的行為里看到的不是教養與文明而是粗俗與野蠻,是肆無忌憚的道德放縱和令人吃驚的無畏、無恥和無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哲人的靈感(上)(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哲人的靈感(上)(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精神為什麼要比麵包重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