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漏網之魚

第435章 漏網之魚

宴客廳內,留了兩張桌案,一張是天子的,一張是太上皇的。

李泌、東方睿、李白、杜甫、南霽雲等人早已恭候多時,看到李隆基和張九齡到來,紛紛起身參見。

王忠嗣聽說張九齡到來,而且太上皇要參加今天的這場宴會,振作精神前來赴宴,當下跟著一起施禮。

李隆基經過王忠嗣身邊的時候,提醒道:「忠嗣啊,你來靈州都二十多天了,為何不去行在探視朕?莫非是皇帝不讓你去?」

不等王忠嗣說話,李瑛笑道:「父皇啊,忠嗣是朕的大將軍,軍務繁忙,實在是抽不出功夫來。」

王忠嗣面無表情的拱手:「陛下所言極是,臣……太忙了。」

「好好好……有空去行在看看朕,朕相信二郎不會阻止的。」

李隆基說著話在桌案後面落座,揮手示意在場的眾人落座,「諸位愛卿都坐吧!」

「臣孟浩然拜見聖人。」

向來老實巴交的孟浩然主動站出來給李隆基施禮,也不知道是為了表達當年被逐出長安的不甘,還是出於臣子的禮節。

「哪個孟浩然?」

李隆基端起酒盞來抿了一口,感覺這個名字有些陌生。

旁邊的李白提醒道:「就是去年夏天在太極宮寫詩,被太上皇逐出張安的那個孟浩然!」

「有這麼一回事么?朕忘了!」

李隆基確實有點記不清這種小事了,放下酒杯夾了一口菜,靈州的飲食與長安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讓他很是思念在長安的日子。

「臣給太上皇背誦一下,這叫做溫故而知新。」

李白不依不饒,舉杯一飲而盡,搖頭晃腦的背誦。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李隆基聞言感慨一聲:「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這不就是寫給朕的么?呵呵……好詩、好詩!」

為了避免李隆基尷尬,裴寬急忙把話題轉移:「張相,趁著太上皇在這裡,你就對聖人與諸位同僚說說荊州那邊的局勢吧?」

張九齡喝了一口酒,把荊襄的局勢大致的介紹了一遍。

對於兩個朝廷的各執一詞,民間莫衷一是,有人支持李瑛有人支持李琦,但大多都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

在老百姓看來,這就是一場地主兒子爭奪財產的內訌,不管誰贏了皇帝依然姓李,跟老百姓屁關係沒有!

「那各州刺史,幾個都督府的態度又是如何?」

李瑛象徵性的吃了幾口,放下筷子問道。

張九齡一針見血的道:「大部分人都在騎牆,他們既接受了聖人的詔書,也接受了長安偽朝廷的文書。無非就是腳踩兩條船,看看最後誰能贏!」

「明哲保身雖然是人之常情,可是這些官員食君之祿,難道就沒有一點明辨是非的能力嗎?」

裴寬仰頭把杯中酒喝了個精光,氣的拍桌子怒斥。

張九齡繼續道:「荊襄各郡的折衝府逃兵嚴重,臣掌管的荊州大都府下轄十四個折衝府,兵力竟然不足兩萬,平均起來每個折衝府只有一千三四百名府兵。

南方地區太平已久,地方不修武備,折衝府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都尉們貪墨軍餉,疏於操練,對大局幾無影響。

只要聖人能夠平定長安,包括淮南、江南、荊襄、嶺南等地定然俯首稱臣,傳檄可定。」

一個時辰后,酒宴結束,顏杲卿親自送李隆基回太上皇行在。

張九齡則履任守尚書令,與裴寬、顏杲卿前往一個衙門共同處理政務。

現在對於李瑛來說,只能暫時耐心等待春暖花開,等待糧食輜重到位,才能向長安發起進攻。

又過了一日,崔顥帶著王之渙、祖詠、李頎、包融等開元詩館的詩人前來投奔,受到了李瑛的熱情接見。

開元詩館是李瑛開設的,李琦當上皇帝之後自然容不下,派京兆府的差役把詩館給查封了,這些詩人便逃出長安前來靈州投奔。

李瑛的朝廷現在極度缺人,崔顥帶來的詩人們倒是可以發揮特長,幫助裴寬、張九齡、顏杲卿這幾個宰相起草各種文書。

伴隨著崔顥的到來,這幾天又有堅持認定李琦屬於篡位的京官逃出長安,前來靈州投奔。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家眷都在外地,隻身一人在京城做官,不用擔心被長安朝廷抄了家。

這裡面職位最高的就是兵部右侍郎夏侯功,以及工部左侍郎宋鈞,此外還有幾個御史,以及六部的郎中、員外郎,林林總總的十幾個。

而郭虛己、劉君雅、韋陟這些原先的太子黨,因為家眷都在長安,不敢逃離,只能暫時在京城委身於李琦的朝廷。

李瑛對於夏侯功、宋鈞這兩個正四品侍郎的到來高興不已,設宴親自款待,詢問京城裡發生的事情。

夏侯功、宋鈞等人把李琦登基之後的所作所為大致的敘述了一遍,最後說起武太后廢除了骨力裴羅和李明月的婚約,並把李明月的懷義公主免去,重新改為章仇明月,目前被軟禁在禮部下屬的衙門。

「這婦人真是鼠目寸光!」

李瑛氣得拍案怒罵,「他為了一己之私,這是要讓回紇人坐大啊!」

夏侯功又繼續把武靈筠冊封侄女武嬌兒為承平公主,並許配給骨力裴羅之事道來,最後告訴眾人,骨力裴羅已經於半月之前返回草原。

「太上皇登基的時候就應該把武氏給滅了!」

李瑛氣得拍案怒斥:「武氏一族,真是禍國殃民!等朕攻破長安,定然將武氏滅族,徹底剷除這個大唐隱患!」

李泌提議道:「骨力裴羅素有野心,回紇人驍勇善戰,他返回部落後必然會趁著我軍與長安偽庭相持的機會偷襲我軍,當修書告知顏真卿、張巡等人加強警惕,防備回紇人來犯。」

李瑛頷首:「長源所言極是,就由你來給顏真卿修書,讓他務必提防回紇人犯境。」

「回紇人騎術嫻熟,來去如風,不僅要讓蒙古都護府加強防備,也要派人告知北庭的章仇兼瓊,讓北庭也要加強防禦。」

張九齡不愧是做過丞相的人,等李瑛話音落下之後,一針見血的做了補充。

「張相所言極是,回紇人也有可能偷襲北庭,必須讓章仇兼瓊、程千里等人加強對邊陲的防禦。」

歷史上,回紇人就是趁著安史之亂吞併了北庭,所以李瑛對張九齡的話深以為然。

酒宴結束,李瑛任命夏侯功依舊擔任兵部右侍郎,宋鈞還是做工部侍郎,其他前來投奔的官員也是繼續擔任原職,在張九齡這個尚書令的領導下展開工作。

這樣一來,李瑛的小朝廷人數增加了許多,每天參加早朝的官員達到了五六十人,比起前段時間冷清的場景倒是壯觀了許多。

但李瑛對此並不足滿足,站在靈州的城牆上向南眺望,希望在明年夏天能夠入主長安,成為真正的大唐天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華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盛唐華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5章 漏網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