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京軍未解之謎

第429章 京軍未解之謎

「殺啊!」

背後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殺聲,把正在攻城的京軍,以及蘇慶節等人嚇了一大跳。

紛紛扭頭看去,這才發現本方的大營起了衝天大火。

京軍大營只有兩千守軍,與隴右軍接戰之後一觸即潰,各自四散逃命。

張守瑜、高秀岩率部四處放火,把京軍的帳篷、草料、被褥等紛紛點燃,一時間黑煙瀰漫,火光衝天。

恰巧今日北風凜冽,寒風怒號。

強勁的冷空氣穿過峽谷,助長著火勢,直燒的京軍大營「噼里啪啦」作響,猶如一團火海。

「哎呀……悔不聽賢侄所言,沒想到蕭關裡面果然來了援兵!」

蘇慶節追悔莫及,只能下令鳴金收兵。

一邊派遣張蓋世、劉砥柱率兵救火,搶救馬匹與糧食,另一邊命令李楷洛與任師利率領三萬人馬圍攻從蕭關出來偷襲的叛軍,企圖逆轉局勢。

「殺啊!」

蕭關城外瞬間殺聲四起,三萬京軍很快與兩萬隴右軍廝殺在一起。

一時間血肉橫飛,人頭亂滾。

裝備精良的京軍遭遇到戰力強悍的隴右軍,雖然人數佔優,但絲毫沒有佔到便宜。

這讓蘇慶節詫異不已,急忙派人去調查這支援軍的來歷。

當得知這支援兵是來自鄯州的隴右軍之後,不由得驚掉了下巴。

「什麼……隴右軍參戰?難道王忠嗣投靠李瑛了?這下可是大事不妙了!」

僕固懷恩在城牆上看到隴右軍得手,當即留下兩千人守城,親自與雷萬春率領其他將士殺出城池,反攻京軍。

駐守兩側山坡的顏季明與袁履謙接到反攻的命令,也各自衝下山坡,從斜刺里朝京軍發起衝鋒。

突然從四面八方的湧出敵人,使得缺少作戰經驗的京軍開始出現恐慌情緒,將不擅逆風仗的特點完全暴露出來,被殺的節節敗退。

火勢太大,只有李光弼的副將搶救出來兩千多石糧食與草料,剩下的輜重與糧草全都被衝天火光吞噬。

蘇慶節約束不住敗兵,只能下令向原州方向退兵,命李光弼、張蓋世輪流斷後,且戰且走。

僕固懷恩率部追襲,窮追不捨,一直沿著關隴道掩殺了七八十里,直殺的京軍屍橫遍野,降者無數。

追到天黑,僕固懷恩唯恐中了埋伏,這才下令退兵。

蕭關城下,火把晃動,守軍把繳獲的雲梯、井闌、投石車等器械陸續運進了城內,這些器械將來都是攻打長安的利器,必須妥善保管。

京軍一口氣撤退到原州,這才止住了敗勢,蘇慶節命人進入城內向刺史索要糧草以及營帳等物資,就地紮營。

天亮后,蘇慶節心急火燎的派出幕僚統計損失。

不算攻城陣亡的一萬五千人,昨夜一戰竟然折損了三萬人,不知死亡多少、被俘多少,也不知道殺了多少叛軍?

出征的時候十萬大軍,鏖戰不過數日,就損失了四萬多人,這讓蘇慶節羞愧難當,只能修書向長安朝廷請罪。

靈州軍方面經過連夜統計,昨夜的戰果一目了然。

俘虜八千,殺敵一萬三,本方陣亡四千出頭,堪稱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至於雙方統計的差額,自然是做了逃兵,不知道在混戰中逃往了何處!

僕固懷恩是鐵勒人,與俘虜之間有隔閡,便讓口才了得的顏季明去給俘虜做工作。

讓他們知道李琦的登基是矯詔篡位,靈州的皇帝才是正統,只要他們能夠認識到錯誤,幡然醒悟,跟隨大軍反攻長安,就能將功贖罪。

本來都是大唐的將士,這些京軍到現在也沒搞清楚誰是正統誰是叛賊,內心根本沒有寧死不屈的意志,當即紛紛表示投降。

僕固懷恩一邊帶著眾將把俘虜收編到各營,一邊派袁履謙帶著三千人打掃戰場,掩埋屍體。

同時,命顏季明修書一封,向靈州朝廷報捷。

就在蕭關守軍士氣昂揚,各司其職的時候,田神功率領的兩萬援軍自靈州星夜兼程趕到。

聽聞守軍在僕固懷恩的率領下取得了一場大捷,俱都遺憾未能參戰。

短短數日之內,蕭關城內的兵力超過了六萬多人,營房已經無法容納,僕固懷恩便命田神功率新來的兩萬援兵在後關門外安營紮寨,靜候靈州朝廷的作戰指示。

蕭關距離靈州不過六百里,李瑛很快就收到了蕭關大捷的奏報。

「哈哈……朕早就說過,京軍不堪一擊!」

李瑛興高采烈的把捷報看完,掃了一眼身邊的幾位臣子,問道:

「僕固懷恩在書信中說京軍的戰鬥力並非不堪一擊,若不是隴右軍突襲京軍大營,縱火燒毀了其輜重糧草,很可能會出現膠著態勢,諸位對此如何看法?」

李白哂笑道:「誇大其詞而已,這是一些武將邀功請賞的慣例。只有把敵人吹噓的如何如何厲害,才能顯出他們的本事!」

李泌對此持謹慎態度:「臣以為李祭酒的觀點有失偏頗,雖然京軍缺少戰鬥經驗,但裝備精良,兵力佔優,人數五倍於我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加上蘇慶節、李楷洛等人都是將門之後,久經沙場,這仗肯定不好打。」

李瑛不曾親眼所見,便沒有輕易做出評判。

以他對僕固懷恩的了解,這個人行事果斷,說話穩重,很有大將之風,就算虛報戰功,應該也不會使用誇大其詞的套路。

但京軍在隨後的安史之亂中表現一團糟糕,二十多萬人被安祿山的叛軍吊著打,勢如破竹的拿下了洛陽。

現在是公元738年,距離原先歷史中的安史之亂還有十七年的時間。

到底是在這十七年的時間裡,京軍的戰鬥力又急劇衰落,還是安祿山的叛軍戰鬥力過於強悍?

在安史之亂中,李隆基先後啟用已經威名赫赫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員大將,從人選上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長安朝廷手握三十多萬兵馬,又有潼關與黃河作為天險,按理來說,完全可以阻擊叛軍的步伐。

但這三人的表現都只能說是慘不忍睹,封常清與高仙芝屢戰不利,致使叛軍順利渡過黃河,一舉攻陷洛陽。

封、常二人無奈,只能退守潼關,拱衛長安。

昏庸的李隆基在這時候出手了,一道詔書送到潼關,賜死了封常清與高仙芝兩個主將。

平心而論,高仙芝和封常清作為元帥,鎮守的國都淪陷,不管怎麼解釋都蒼白無力。

說什麼精銳都在戌邊,麾下多為新軍,但鎮守睢陽的刺史張巡僅憑几千人都能夠死守城池將近一年。

封、常二人作為朝廷大帥,手握十幾萬兵馬,竟然連城高牆厚的洛陽幾天都沒有守住,放在任何朝代也是死罪。

這種結果,只能說高仙芝與封常清對戰鬥的殘酷性認識不足,小看了安史叛軍的戰鬥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可以說李隆基晚年昏庸,但卻不能因為殺高仙芝與封常清就斷定李隆基昏庸,他的昏庸體現在其他方面。

逼迫哥舒翰出戰潼關,導致二十萬京軍全軍覆沒,這才是李隆基的昏庸之舉。

當然,在這一戰中,年邁的哥舒翰表現的也很無能。

李隆基確實逼你出戰了,但卻沒讓你送死!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應該懂得進退有據,前後呼應,而不是無頭蒼蠅一樣送死。

哥舒翰帶著二十萬人馬,一頭扎進叛軍的埋伏,被一把大火燒的全軍覆沒,只剩下八千人逃回潼關。

不管什麼原因,打出這樣的戰績,都是恥辱性的!

甚至可以說,在安史之亂中,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大唐的老年武將集體降智,猶如被叛軍下了降頭一樣。

最終在哥舒翰全軍覆沒之後,長安城失去了防守兵力,被安史叛軍兵不血刃的拿下,將大唐的國都葬送進了戰火之中。

「命僕固懷恩在蕭關整軍備戰,待朕集結各路人馬之後,一起進軍,劍指長安!」

李瑛只能暫時壓下對京軍戰鬥力的好奇之心,命令僕固懷恩等人暫時在蕭關屯兵,等後勤供應籌備完畢之後,再進攻長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華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盛唐華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9章 京軍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