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最難造反」的朝代,建國到滅亡,為何無一人起義成功?

中國歷史「最難造反」的朝代,建國到滅亡,為何無一人起義成功?

中國歷史「最難造反」的朝代,建國到滅亡,為何無一人起義成功?

宋朝雖兵力較弱但經濟發達,通過金錢和恩威並施策略成功平息四百多次內亂,其「重文輕武」政策導致外敵侵擾不斷。宋朝雖長期存在內憂外患,但仍能維持穩定統治三百多年。

摘要由作者通過智能技術生成

有用

我就是要讓你覺得「我很弱」,而你卻偏偏贏不了我!

我國的歷史至今已有約五千年,經歷了二十四個朝代的興衰榮辱。

然而,我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朝代。這個朝代在人們心中就像一個「軟柿子」,儘管在抵禦外族入侵時屢次受挫,但在平息內亂方面卻頗具實力。

兵力雖弱,但經濟發達

我國的「宋朝」,從建立到滅亡,歷時約320年,經歷了多達433次的內部分裂與起義,然而這些起義無一成功。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的朝代,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在四百多次內亂中始終保持穩定?

事實上,宋朝長期受到西夏、遼國和女真族的侵擾。特別是為了「安撫」遼國,宋朝不得不每年進貢金銀珠寶。

儘管宋朝國力較弱,但在面對國內頻繁爆發的起義時,總能化險為夷,屹立不倒。相比之下,唐朝則未能倖免於起義的衝擊,導致其最終滅亡。唐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那場持續了25年的起義。

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當時宋朝的經濟已經相當發達。

這幅畫展示了北宋時期汴梁京城的繁華景象。街道上人流如織,車馬如龍,顯現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既富足又安樂。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自古以來,雖然金錢並非萬能,但沒有金錢卻寸步難行。

當時引發民眾憤怒的,無非是對當時統治者政權的極度不滿,以及貧困的壓迫。由於已經無法果腹,人們才會被迫選擇孤注一擲的方式。

在當時國庫充盈的宋朝,凡是能夠用金錢解決的事情都不算是問題。

以前他們手持鋤頭,只會耕種土地,關心的只是收成多少。突然讓他們拿起武器,像受過嚴格訓練的士兵一樣上陣殺敵,顯然是不可能的。

雖然宋朝在遼國和西夏面前顯得像「小弟」一樣,但在應對這些流寇山匪時仍然遊刃有餘。再加上「恩威並施」的策略,每次起義都未能激起大的波瀾。

熟悉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人都了解,在宋朝時期,宋江率領梁山好漢發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起義。

梁山泊當時聚集了108位好漢,文有智多星吳用,文武雙全的玉麒麟盧俊義,武將更是人才濟濟。

正是這樣一個「團隊」,最終未能成功起義。當時,讀過《水滸傳》的人都對宋江感到憤懣,認為他過於優柔寡斷,並且一心只想著接受朝廷招安。

只要他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再加上有眾多人才為其效力,起義的成功幾率還是相當高的。

然而,宋江當時選擇接受招安,進入朝廷為官,成了一名「公務員」。那麼,他的手下該怎麼辦呢?沒有了領導者,就像大樹倒下猴子四散,各自回家,各自謀生。

當時這一點也讓許多人感到遺憾和憤懣。

社會風俗,歧視起義

另一方面,諸多起義屢屢失敗,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社會風俗。

宋太祖趙匡胤能夠登基稱帝,得益於他武將出身,英勇善戰。同時,他也是當時周世宗非常信任的將領。

在「陳橋事變」之後,他的弟弟將皇袍披在他的身上,趙匡胤則順勢而為,發動兵變,迫使周恭帝禪位。隨後,他順利登基,改國號為「宋」,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

他深知自己是如何得到皇位的,因此絕不會容忍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出現。於是,他採取措施,逐步削減將軍和重臣手中的兵權。

因此,歷史上才出現了那場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事件。

從那時起,宋朝便開啟了「重文輕武」的時代。

在此之前,人們普遍信奉「馬背上」奪取天下的理念,武將因此享有極高的地位。然而,到了宋朝,朝廷開始扶持文官,同時對武官進行打壓。

同時,政府向民眾積極宣傳大力發展經濟和文化,不斷向他們灌輸這樣的理念。久而久之,民眾也認為戰爭會摧毀他們的美好生活。最終,人人都反對戰爭。

起義無規劃無組織,規模小

趙匡胤推行重文輕武政策,積極促進經濟發展,使得宋朝國庫充盈,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一片繁榮祥和的景象。然而,事物總有其兩面性,儘管經濟發達,關鍵在於掌握經濟權力的是誰。

大多數經濟資源集中在統治者、貴族和富人的手中,而普通百姓卻依然食不果腹,艱難度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局面逐漸形成。當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承受過重的賦稅,受到剝削和壓迫,忍無可忍時,他們往往會掀起反抗的浪潮。

但是這種起義並沒有任何威脅,原因之一是缺乏具備絕對能力的領導人;另一方面,參與者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再者,起義人數也較少。

最大的一次動員也不過是召集了十幾萬民眾,但即便有這麼多人,依然顯得「不堪一擊」,最終以失敗告終。

對抗外敵還是選擇起義?

儘管宋朝的底層百姓對當時的統治者和貴族心懷極大不滿。

然而,當面臨重大抉擇時,百姓們依然明白何為主要,何為次要。因此,當外敵入侵之際,他們選擇支持朝廷,確保其專註並具備充足的糧草和兵力,全力以赴地抵禦外敵。

因為,如果整個國家都被外敵入侵了,又何談個人的小家呢?面對這種情況,當時大家非常團結,一致對外。

當時,國內任何起義軍都會面臨百姓們的抵抗和反對。

宋朝的核心治國理念是推動經濟發展。江南地區的手工業和農業相對繁榮,他們還積極拓展對外貿易,使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

有誰會沒事總想著造反起義呢?難道不是更願意享受美好的生活嗎?當家庭富足,衣食無憂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日子,還會有那麼多怨氣嗎?

在宋朝經濟達到新的高度后,起義事件大幅減少。即便偶爾有起義發生,朝廷也能憑藉充足的財力安撫和招攬人心。因此,他們成功平息了400多次起義。

這些大大小小的起義,彷彿一個孩子想要零食,父母拒絕後便撒起了嬌,發起了小脾氣。

大人們先用嚴厲的語氣或行為震懾孩子,待孩子安分一些后,再用糖果進行賄賂。這種典型的「打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的手法,每次都成功平息了孩子的叛逆情緒。

宋朝朝廷憑藉這種特別靈活的策略,成功地維持了300多年的統治。從上述三點可以看出,宋朝處理起義事件時,始終遵循一個原則:先以武力鎮壓,再用金錢收買。

通過宋朝朝廷對宋江起義的處理方式也可以看出,朝廷的態度十分明確:無需多言,先行鎮壓再說。

如果再麻煩一些,就花錢解決,反正不缺錢,給個官職外加一些財物,立刻就能平息怒火。

這兩種策略無比有效。當時的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自己的皇位被篡奪,開始削弱地方將軍和藩鎮的兵力,集中掌握權力,並且長期延續這種管理制度,導致宋朝一直受到外族的侵擾和壓迫。

必須同時抓住兵力和經濟,不僅要對內保持穩定,還要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這才是立國的根本。

宋朝恰恰在這一點上失敗了。倘若宋朝不偏重文人而輕視武將,他們或許在歷史的長河中能走得更為久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胡宇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胡宇倫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歷史「最難造反」的朝代,建國到滅亡,為何無一人起義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