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灣的少年

第13章 高灣的少年

第13章高灣的少年

「弗格森在格拉斯哥的船廠工區中渡過了難忘的少年時代,他自由自在享受著踢球的快樂,也和其他夥伴一起揮灑著少年意氣,和別人爭強鬥狠。這個在艱苦環境中成長的男孩,經過了被魔鬼注視的曠野歲月,被父母呵護著獨立長大,正直地面對自己的本性。」

——題記

紅魔新主帥弗格森剛一露面,俱樂部就被蜂擁而至的記者們包圍。媒體們無比積極地挖掘這個主帥的一切消息,簡直就像狗仔隊一樣無孔不入。

弗格森的身世很快就被挖掘,媒體與球迷都對這個據說「啟動吹風機就能夠把大西洋吹乾」的「暴君」大感興趣。

阿歷克斯-弗格森在1941年12月31日出生,出生地是蘇格蘭格拉斯哥市克萊德河畔高灣峽區造船廠的家屬區。他的父親亞歷山大-弗格森是高灣區造船廠的一個普通金屬扳工,母親伊麗莎白-哈迪則是一個照顧家庭的婦女。弗格森一家住在廠區之中高文路667號的一套租來的房子里,生活並不富裕。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伊麗莎白-哈迪在家裡產下了弗格森,甚至都沒去醫院。儘管如此,阿歷克斯-弗格森還是平平安安地來到了人世間。

弗格森在高灣造船廠出生之時,蘇格蘭格拉斯哥正處於造船業大發展時期,整個地區迎來了歷史上少有的繁榮。弗格森一家生活的廠區無比巨大,就像個巨獸一樣容納了造船廠和各種配套工廠。這裡是整個歐洲的造船和維修中心之一,也是當時的經濟中心之一。

「我記得那時高灣地區布滿了巨型的船廠,三座船塢里都堆滿了船隻。」多年以後弗格森和記者回到故地尋訪,還能清晰地想起兒時的細節。弗格森說:「這裡曾經是英格蘭的造船中心,也是整個歐洲的造船中心。高灣最熱鬧時人口達到了14萬多,比當時曼徹斯特市區人口還要多。這裡經濟活動非常活躍,船廠接到製造巨型輪船的很多訂單,還有各種維修和維護。無數的財富在這裡創造,無數的人流在這裡進出,無數的物資在這裡流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格拉斯哥高灣造船業經歷短暫輝煌,但之後迅速衰落。產業的衰落使得工廠關門,人口減少,社區衰敗。

弗格森對此感慨萬千,「船塢作坊經歷了毀滅性打擊,這比戰爭的烈火還要徹底。不僅船塢自身,還包括自動化工業、輕工業以及各種服務業都深受影響。人們如同潮水一般湧來,也像潮水一樣離開,這片地區被拋棄了。沒有人能夠知道這裡以前是怎麼樣的,除了我們這些從小在這裡長大的人。」

弗格森對童年生活的記憶一直都很深,他的童年剛好就處於船廠從鼎盛到陷入衰敗的歷程之中。弗格森回憶說:「我就在哈蘭德和沃爾夫船塢對面的廠區長大,當我有記憶時這裡一切都很繁忙。我在工人走來走去的嘈雜聲、輪船試水的汽笛聲、鉗工榔頭的噪音中成長。我習慣了那種工業氣息,習慣了生活在如此巨大的社區里。我那時的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不會想要啥有啥,但也沒有貧窮到無法生存。有飯吃,能吃飽肚子,有衣服穿,遇到事情能夠找爸爸媽媽做主。我從小就能夠順利上學,父母把我照顧得很好。我總是能夠穿得很乾凈整潔,絕不會衣衫襤褸。雖然家裡沒有專門的浴室,但廠區里有很大的澡堂,每個人都能夠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廠區很大,大家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有些家庭養了很多孩子,可能無法一一照顧周到。就像勞他們就有18個孩子,所以他們的家有時候像是戰場一樣。」

弗格森非常懷念自己的童年時光,「我的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我可以隨意出入每個家庭,甚至會和一大堆小夥伴集中在一起玩鬧。整條街的街坊都是一體的,我們每一個家庭都互相認識,到處都是叔叔、阿姨,到處都是我們同輩的兄弟姐妹。」

弗格森的生活不是世外桃源,廠區里瀰漫著混亂的元素。弗格森說,「在外人看來,衰落的高灣社區很像電影《教父》中世紀初紐約的貧民窟。我上的第一所學校是格拉斯哥評價最差的,有犯罪記錄的男孩比例最高。蘇格蘭最後被判絞刑的殺人犯,就是在我們附近的一條街上持刀殺人。那個被害者我們也認識,他是我俱樂部隊友的叔叔。聽上去是不是很恐怖?高灣是不是到處都充斥著暴力與殺戮?不,那只是小概率事件。我的童年並沒有籠罩在恐怖的陰影中。」

弗格森說:「我實際上根本不知道這些可怕新聞,小孩子不會接觸到這些。我當然也知道生活不是只有開心地玩耍。我的表弟克里斯多弗有小兒麻痹症,他住在高灣的萬洛克街,我們小夥子認為無法無天的地方。有一次他被幾個孩子蓄意欺辱,我的姑媽就叫我去幫忙。我立即叫上小夥伴們一起為表弟出頭,逐個找上門去打架,幫表弟出氣,那些欺負我表弟的傢伙們望風而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和弗格森一起成長的都是船工子弟,後來都走向了不同的城市和生活。有些人後來進了監獄,或者有人酗酒而成了醉鬼,但大多數人還是長大之後找到不同的工作,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弗格森說:「我當然不同意從小生活的地方是犯罪天堂,我們大多數家庭都有一種工人階級的道德標準,父母們自己就是很好的示範,他們會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更加重視。我的大多數朋友都在這種鼓勵下走上正路。但是不可必免地有一些人沒有勇氣抗拒誘惑。這樣的情況全世界哪裡都一樣。」

弗格森的特殊之處在於他父親。父親很小就帶他走上了足球道路,讓他從小就喜歡足球,走上職業足球之路。

弗格森的父親是一個資深的足球愛好者,曾經加盟貝爾法斯特的格林特蘭隊。他在一生中最驕傲的成就之一,就是遊說格拉斯哥市政府在高灣地區成立一個足球俱樂部,專門培養青少年投身這項運動中。這個漢米爾頓山俱樂部後來贏得了蘇格蘭少年組的冠軍,培養的左邊鋒凱斯基成為流浪者隊明星,在蘇格蘭紅極一時。

父親不僅讓弗格森從小就熱愛足球,還給了弗格森的良好教育和生活。弗格森非常感激自己的父親,後來專門給自己的第一匹賽馬取名為「昆士蘭之星」,以紀念當年他父親曾經建造過的船舶。在曼徹斯特定居之後,他也把家定名叫「費爾菲爾茲」,那是他父親任職過的造船廠名字。

弗格森小時候生性跳脫,熱愛自由,並不喜歡讀書。同學們都認為他非常聰明,敢於大膽爭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性格非常要強,而脾氣則十分火爆。儘管大多數同學都很喜歡他,但從來沒有人認為弗格森是個乖學生。弗格森從小喜歡運動,特別熱愛足球,喜歡冒險,喜歡模仿球星們做各種高難度動作,早早加入學校足球隊。

多年後弗格森的同學如此回憶:「阿歷克斯踢足球並不厲害,他個子太小了,體重不夠,速度也沒有……但他真的熱愛足球,很積極地踢球。」

「弗格森個子矮小,身體瘦弱,沒有任何存在感,我不記得他入選過學校足球隊。」

同學們認為弗格森難以在一眾身材高大、身體強壯的同學中出類拔萃,但弗格森堅持認為自己才是學校足球隊里最出色的一員。

放學之後,弗格森和小夥伴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廠區里閑逛,遊戲,踢球。除了自己踢球,他們也還經常和廠區里的小孩子們進行比賽,隨著比賽而來的有一大堆的爭執、吵鬧和打鬥……弗格森的回憶說,「在社區裡面,我受到的『教育』很好,那就是自強不息。我們所做的事除了踢足球就是打架,特別是因為踢足球而引發的打架,簡直是每天都會發生,每次都有不少人參與。那時候球場的犯規幾乎每一下都會惹來爭執,沒有誰能夠服氣。我們往往沒有裁判,即使有臨時裁判也不會聽他的。我們經常在一次犯規之後就已經開始動手。小孩子們的這種爭鬥當然是受到大人們的影響,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這是我們的足球傳統。」

弗格森和小夥伴們一直都保持了真摯的友誼。弗格森說:「我們所有的人互相認識,我經常和一隊小孩們赤腳走在船塢的那些鋼樑和鐵板上,就像是在自己的地盤巡邏。我們和外面來的入侵者們打架,團結一致抵抗外來的小混混。在我身處的社區裡面,你會有一種大家庭的感覺。我們都住得那麼近,那麼親密。你有時會聽到『夜不閉戶』的故事。有時候你會在進屋之後看到『利琦(弗格森母親的昵稱),我拿走了一杯糖,』、『利琦,我借了你的一些茶葉』或者『利琦,送你們一點鬆餅』……類似這樣的字條。人們共同分享彼此的東西,樂於互相幫助。所有的鄰居都相互認識,他們都是一起工作的工友,比我們這些小屁孩的關係還要緊密相連。不像今天我甚至不認識對面的鄰居,我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人、做什麼的。」

就這樣,弗格森在條件艱苦但卻充滿了陽剛氣質的地區成長,他的父輩們勤勞工作,辛苦謀生,但也十分團結,親如一家。弗格森得到了長輩的照顧,和小夥伴們打成一片。他在學會了踢球的同時學會了打架,他的性格里有著極強的好鬥爭勝一面,「小時候的經歷告訴我,面對那些說服不了的岩石腦袋,當拳頭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那就直接一點。」

弗格森一直非常懷念這一段生活經歷,從來不會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相反他為此而驕傲。

弗格森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寒冷而艱苦的歲月里長大,度過了被魔鬼關注過的少年時代。他的少年生活並不是舒適如意的,也沒有像什麼天才那樣早早被挖掘。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峻峭山峽與廣闊的海灣孕育了弗格森,灣區造船業廠區的艱苦環境鍛造了弗格森,底層社區的艱苦和團結也磨鍊了弗格森。弗格森得到了父親的引導,對足球無悔投入,始終堅持。

弗格森從少年時期就非常明顯的爭強好勝性格,一直影響他的職業足球生涯。

儘管為了投身職業足球,弗格森很早就離開了工廠,放棄了鉗工的工作,但他依然保持著高灣船工的性格傳承,保持著船工兒子的本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魔傳奇主帥:遠征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紅魔傳奇主帥:遠征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高灣的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