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鋼鐵巨人 一(3)

3.鋼鐵巨人 一(3)

緊接着,工具車間、輔具車間、動力站、供應部門,都表示了態度,一致要求接受任務。

會議熱烈地進行着。會場上煙霧瀰漫,煙灰缸里被一隻只煙尾巴佔滿了。

大多數的人都表示過態度了,爭先恐後的局面平靜了下來,後來,不知怎麼的會場竟沉寂起來,許多人的目光齊向一個角落裏投過去。「是怎麼回事?」有人莫名其妙地小聲問道。

「怎麼樣,還沒的同志談談吧!」總工程師提醒說。但是還沒有人做聲,只見坐在主席台前的一位總冶金師向總工程師咬咬耳朵,總工程師點了點頭,然後笑着說:「老李,你們車間怎麼樣?」

一下子大家明白了:還有一個「關鍵人物」沒表示態度,有些人正在看着他呢!

他就是鑄鋼車間的技術副主任李守才。

大型軋鋼機最關鍵、最大的部件,就是主機架,必須在鑄鋼車間鑄造。主機架在軋鋼機上,就如同一個人的身子,如同一棵樹的主幹,造不出主機架,軋鋼機也就不存在了。鑄鋼車間不講話,別人說了再多又有什麼用?大家的眼睛不望他望誰?

李守才在眾目注視下,慢慢悠悠地站起來了。他約有五十多歲年紀,寬寬的前額,已光禿禿的「敗頂」了,顯出腦力勞動者所常見的徵象。稀疏的幾根頭,也染上了白霜。他的動作遲緩。多脂肪的手指間,經常夾着一支雪茄。看來總在沉思的雙眼上,架著一副老花眼鏡,為了便於看見書報,常把眼鏡架在鼻樑上,現在,在他想的時候,又不由得取了下來;可是,嘴裏還叼著雪茄,說話時也得把它拿下來,因此,兩隻手有點不夠用似的,於是,又只好把眼鏡戴上。這些動作他做得卻很自然,並不顯得笨拙,這種「學者風度」,往往還會使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肅然起敬。

但在今天,這些動作在與會者的眼裏,卻顯得非常拖拉,甚至是在浪費時間。可是,有什麼辦法呢?還得耐心地聽他的。

「我談談。」李守才到底又把眼鏡取下來了。坐在附近的人看得清楚,在他的前邊放着一張不大的紙片,大概是寫的要點。他沒有去看那紙片,卻朝着大家說:「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聲音略略放大了些,「剛才幾位,很令人振奮,充滿自力更生的精神,值得我們單位好好學習!特別是鍊鋼車間,」他對那位工人工程師投過一個欽敬的微笑,「我們休戚相關,至為密切,能夠作出這樣的保證,更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模型車間也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更是兩位一體。」說時,還向那位轉業軍人出身的主任點頭致意。「至於我們車間,和全廠各單位一樣,熱切地想為製造這個鋼鐵巨人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但是——」他忽然來了個急轉彎,這兩個字立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因為剛剛那段「序」,使大家有這樣一個感覺:和前邊幾位人一樣,鑄鋼車間也是挺身而出了,只不過是專家講話,總有個專家風度,自是與眾不同。可是這「但是」二字,卻是「驚人之筆」,一時會場屏聲斂息,凝神聚思靜聽下文。

「但是,主機架鑄造這一關,我們闖不過去!」

「啊!」許多人驚訝地叫了一聲,坐在主席台上的總工程師,也震動了一下。會場上出現了少有的嗡嗡聲。

「為什麼闖不過去?」李守才自己問道,這一問倒使人們又肅靜下來。他自己接着回答道:「我們對任務進行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他把這幾個字說得特別重,每個字都加了重音。「本着對國家這一重大任務負責的精神,我們也實事求是地把問題擺出來,向在座的各位請教。」說到這裏,他把面前的小紙片拿了起來,戴上老花眼鏡,看着紙片一字一音地說下去:「第一,我們沒有大的造型設備及鑄造附具。大家知道,製造這樣大的鑄件,沒有這些設備是不行的,你總不能用幾個小砂箱造出大砂型來;第二,我們沒有大的起重設備,大家知道,澆注這樣大的鑄件,沒有幾百噸的天車是不行的,你總不能用手把鋼水包拎着澆進砂型里去;第三,我們沒有大的乾燥和熱處理設備,大家知道,乾燥大砂型,鑄件退火,沒有相應的設備是無法保證鑄件的質量的。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缺少鑄造這樣大鑄件的資料和經驗。大家知道,對鑄造來說,沒有這些資料和經驗,是寸步難行的。概括起來說,我們的況可歸納為四個字:『三無一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雖然和大家一樣,滿腔熱想接受這個光榮任務,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最後,他又補充說:「我們在座的都是搞科學技術的,不是詩人,不能光憑熱辦事。衝天幹勁還要跟科學精神相結合,我們不能做我們無法做到的事!為了爭取時間,不影響『新鋼』的建設和國家對鋼材的需要,我們建議最好趕快向國外訂貨,即使不能全部訂貨,至少主機架由國外協作解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鋼鐵巨人(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鋼鐵巨人(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鋼鐵巨人 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