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還說朋友(1)

1.還說朋友(1)

朋友的話題是古老的。每個人只要在社會上生活,是無法不交朋友的,也是無法脫離朋友的,而朋友的更替,也有如歲月「吐故納新」。

某日,眾友相聚,一朋友感慨世態泄說:一個朋友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挺身而出,除了出錢、出物、出力之外,就差把自己的媳婦沒有拿出來為了朋友而貢獻給別人。現在,那位朋友心想事成,縣處位子在坐着,與他似乎遠了,連他打去的電話都不好好接,別說為他能辦一件事。因此他說,以後不管在什麼場合,從不顧及朋友的面子,說話肆無忌憚。我告訴這位朋友:「你後來做得不對」。他感到冤枉,疑惑地說:「我有什麼錯?幫助過他,有錯嗎?」

我說,相信這位朋友是絕對不會忘記別人過去的幫助的,可能因為他新的社會身份,所以在朋友面前不僅僅是代表自己,還代表着單位和領導幹部形象,因此不可能像過去一樣,與朋友交往行隨便。同時,這朋友在新的領導位子上也應該有新的形象,不排除其談舉止與過去相比有了明顯變化,但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比如說,縣長就該有縣長的樣子,而不能還是過去的小混兒樣子。作為朋友,應該設身處地的為朋友考慮,應該為朋友樹立新的崗位形象吶喊助威、披荊斬棘、錦上添花,並應該為朋友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在各種場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理解、支持、促進朋友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不能以揭朋友的短處贏得別人的喝彩為樂,更不能拆朋友現在的枱子,在公共場合更應該帶頭給足朋友的面子,尊重朋友,抬舉朋友,為朋友樹立威風。因而不能把朋友的新做派理解成是扎勢子和擺譜。如此,即就是朋友官做得大,財得多,不會也不可能忘記你是他的朋友。而他回報你,那只是遲早的事。

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社會交往圈子裏,而社會生活會自動把你歸類到一個圈子,當然隨着你的經濟、社會地位變化,你所處的朋友圈子也會自然不斷變化著。有朋友諞閑話:說某某昔日好友,現在玩得挺大,經常和那些級別高的領導或者大老闆在一起,已經基本脫離了我們過去的朋友圈子。其實,一個人朋友圈子的更替變化是正常的,有變化說明有了新朋友,有新朋友說明這個人有新的交往。如果朋友的圈子老是沒有變化,從另一個方面則說明,這個人沒有擴大新的人際交往,而也就談不上什麼新的展了。

要想鞏固與老朋友的關係,就要適應朋友的展變化。除了理解朋友,站在朋友的立場想問題做事,同時還必須從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開始,提高知識結構和思想境界、生活品位,達到與朋友的「層次」始終相匹配。俗話不是說了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樣的話,不僅能夠使自己長期保持着各種進步,而且還會順理成章地形成自己新的「有層次」的朋友圈子。

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不同時期,身邊朋友的更替變化有種種原因。有因地域變化的,有因時空變化的,有因社會地位變化的,有因思想境界變化的,有因做人品行原則變化的,有因工作環境變化的……但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不必為某一個朋友從我們圈子的無聲消失去費心思量,也不必為某一個朋友升遷後有意躲避我們而感嘆世態炎涼,也沒有必要為失去某一個朋友而心痛。總之,什麼況都會生,而生的都是正常的。

據有關閑人研究說,每個人從出生到離去,平均要交往二百多個朋友。而這二百多個朋友,是一個人一生所交往朋友的一個累計數字,並不是一個人從出生到離去所有一承不變的朋友。閑人的研究同時進一步證明了一個哲學觀點:世上沒有絕對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朋友。今天某人是你的朋友,明天可能就不是你的朋友了。「不打不成交」、「反目成仇」等這樣的現象,就是例子之一。所以說,敵人與朋友,有時候相互之間是不斷展變化著的。

最理想的是,在交往朋友的過程中,朋友的圈子裏,既不「吐故」,又能「納新」,在維護老朋友不減少的基礎上,又有新朋友的不斷增加。

寫於2009年6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害怕遇見美女(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害怕遇見美女(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還說朋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