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們的備忘錄(2)

2.我們的備忘錄(2)

懶散、頹廢、缺乏鬥志,就是我整個大一的狀態。***最要命的是,我觸網了,並且非常上癮。每當累得雙眼花、無心讀書時我就誓,再也不上網了!可它就像鴉片一樣侵蝕着我,使我不可抗拒地天天到此一游……

心理專家東子點評:優勢是相對的,如所處的群體、所比較的對象變了,優勢可能就不復存在。許多人在中學是當地的佼佼者,他們從各地彙集到一所大學一個班級,比較起來總會略有差異——即「相對平庸化」。這就易使學生出現「四無」心理:無目標、無興趣、無動力、無意志。悅納自己,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他人,從從容容在選定的生活方式之中行走,大學生的路才會更寬。

備忘錄四:與人交往,總有壓抑在心頭

高中時由於學習抓得緊,我也沒什麼煩惱。可是在大學這樣一個陌生的集體住宿的環境中,如何與人交往真的讓我無所適從。打個比方,軍訓時即使和別人聊幾句也是很例行公事的那種;宿舍里,我非常小心翼翼,生怕驚動別人;而我看書時,別人總是又笑又鬧,甚至故意吵我。與人交流時,意趣不同,別人便不理我,還說我鄉音太重溝通困難……這一切讓我失落、難堪。

大一那一年,因為常感到胸悶氣短,我無法專心聽課,更沒心思看書複習,整天渾渾噩噩。我特別迷茫苦悶:這就是曾令我無限嚮往的大學生活嗎?

青少年研究專家張麗珊點評:據上海某權威機構調查顯示:21%的大學新生感到「人際交往」有困難。由於班級和宿舍里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他們在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存在着明顯差異,遇到實際問題時往往容易生衝突。若想處理好同學間關係,應主動與同學打招呼,主動和同學講話,主動幫助別人。尤其在給同學提意見時,要動腦筋,講究方法技巧。

大學生活將伴我們飛躍青春的彼岸。當最初的迷惑慢慢退去,我們將用最實際的行動再現我們的信念與理想,到了秋天,才會有沉甸甸的收穫——正如心理學家所說:「播種思想,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晚風集(卷四)(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晚風集(卷四)(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我們的備忘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