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崢嶸歲月著華章(1)

1.崢嶸歲月著華章(1)

——讀楊志勇散文

一直以來,我很佩服這樣的人,有着自己的夢想,而且始終堅持着,從不停歇,楊志勇算得上一個。他是真的在堅持,而且出了成績,這就讓我刮目相看。

在這個冬日,天才剛剛冷下來,雪還未下,憋了勁兒似是要醞釀一場大的飄雪。我在電腦前坐着,把志勇的幾部散文集電子版全屏打開,那一堆堆文字整齊碼放着,像是無數的密碼,讓人試圖走進去,解讀這密碼、解讀志勇的心靈以及他背後的東西。看着志勇的這些文字,望着窗外萬家燈火,聽着風聲呼呼地擊打玻璃,我就不由地感嘆起來!還有誰在燈下忙碌啊?燈紅酒綠早已迷醉了芸芸眾生。在時下的社會,人們都學會鑽營,已鮮有人為文學的夢想而去認真鑽研。而志勇則像一隻蚯蚓,時刻沒有停止奮進,在屬於自己的沃土裏辛勞耕作,拼搏戰鬥,愈挫愈勇。

看着他厚厚的幾部集子,我就感嘆起他的勤奮、他的努力。於是,我想起,我們初次相識大約是在九年前,在那個報社,我去得早,當了所謂的領導。他來得晚,就在一線採訪寫稿。當年他靦腆少語,笑容卻時常謙恭,讓人覺得他是個友好的人。事實中,他也不愛與人計較,吃虧佔便宜,他皆很坦然!我知他來自旬陽太極城,那裏有山有水,性自然。山水熏陶了他,清風洗濯了他,他的一些氣質大抵是與這山水一樣的,與生俱來。印象里,他做事十分認真,為寫好每一篇重量級的新聞稿子,總是細心雕琢,反覆推敲字句,直到自己和大家滿意為止,因此他的稿紙用量最大,再看他抄寫整齊的稿件,其流暢的硬筆書法給人的感覺也是一種享受。

志勇到報社之前,曾經在鄉鎮當過幹部,在學校里執過教鞭。在家鄉生長的環境中,因家裏兄弟姐妹多,因此他是受過苦的孩子,也在最早的時候就懂得勞動的真諦,基於這樣的磨礪和修養,再看他無論幹什麼工作,做什麼事,都始終保持着勤勞踏實的精神風貌,並不停地在用文字吟唱着胸中的夢想和追求。歲月曆練了他的人生,歷練了他的思想,歷練出了他這一篇篇美文,也歷練出了他這幾冊沉甸甸的集子。

初一看,志勇的散文集內容似乎太散,甚至是散到了生活中什麼樣的人都有提及,散到了生活中什麼樣的事都有涉獵,散到了生活中什麼樣的現象都有囊括,散到了生活中什麼樣的感都有包含。但恰恰是因為太散,顯示了其中內容的豐富多彩,以及他生活與寫作視野的無限寬泛。無疑這又是大大的優點。

透過他自己的個中生活感受和體會,他在作品中揭示了當今諸多做人處世、立身樹業等人生的基本追求、價值觀念取向和思想主流意識;揭示了社會現實生活中人性很多美醜、善惡、真假、是非難辨的現象與本質;揭示了人生需要冷眼觀看並對待的各種奇異存在,詮釋了平凡人生的各種境遇和個中況味。在看似漫不經心的談笑中,卻藏着他冷靜且深刻的思考,並常能從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裏,將人生的哲學闡到極致。

比如,他在《幸福是什麼》中說:「幸福是每個人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理解,一種認知。幸福無須你去苦苦尋覓,也不需要你去刻意追求,只要你常對生活心存一份感激,幸福便撒滿在你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實,從一種積極向上的角度看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是幸福的。」斯為上善之,有類大哲之!誠為現代禪宗新語。

在《從六十起步》這一篇勵志文章中,他說:「對人生充滿樂觀,對前途充滿希望,對自己充滿信心,堅定所選擇的事業,從今天起步,即使是五十、六十、七十歲,都為時不晚。」想一想,人在黃昏路上,大多滋生暮氣,不肯振奮,但是作者筆下的奮鬥者,恰好都是在暮年之際干出了事業,做出了成績,由此,你只能相信,他在此書中的慰勉勸告之語,都是來自於現實例證,而絕非空泛的號召。

讀《生活感悟》欄目里的文章,看志勇更像是一位大牌主持人,在娓娓給我們念著很好的旁白:《不要別人在乎》、《不要老想着做大事》、《切勿在精神上強姦自己》,這些可都是做人處事的人生哲理啊!他思考着、訴說着,筆勢看似綿軟,卻綿里藏針,肉中藏骨。在他眼裏,人生是個沉重的話題,人生當有幾多?人生該有什麼夢?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營銷。這是多麼至善的思考與現啊!人生難道不是志勇筆下所敘寫的,應該簡單、應該淡定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不是情種(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不是情種(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崢嶸歲月著華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