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作者:應歌唱着走過,瀟灑地活着(1)

1.寫作者:應歌唱着走過,瀟灑地活着(1)

——讀楊志勇散文感雜

我與楊志勇先生系屬正宗的老鄉。我們的老家僅是隔了一條漢水,我的老家住在漢江的南岸,他的老家則在漢江的北岸,假如用高倍望遠鏡的話,我想彼此是能夠望見對方山牆的。我是在巴山北麓的最邊緣地帶長大的,他則是在秦嶺的南緣之地長成了人。

楊志勇先生在我最初的印象里,那是一個典型的社會活動家,他很善於結交朋友,尤其是善於結識「文友們」。初次相見,他坦誠地告訴我,在我們老家的那個天地,他是把有名的、沒有名的、半有名的,以及「各路文人」,幾乎是全部的都給「拜訪」了一遍。可謂之「一網打盡」。他見過當時文聯的、作協的和評協的,見過報社的、雜誌社的寫家子,見過男的女的,見過老的少的,見過林林總總的老師們。他把他們各自的作文,喜用怎樣的「語氣」,又喜怎麼來「用詞」,隨口就總結出來了,且是那麼樣的精確,猶似一個優秀的演員模仿他人的舉手投足,我大驚不已!顯然,楊志勇先生是很有識別他人書面語天分的,同時也是有好惡標準和洞察他人靈魂能力的!

一個時代造就一類英雄人物。楊志勇先生極其聰明,也非常健談,你跟他在一起,你聽他的聊,那絕對是一種享受!他之所談,總是那樣的富有藝術力感染力和感召力。他的談話幽默而搞笑,他的閑諞睿智而新穎,你聽他的「說」,往往是能給你以很不錯的智慧與啟迪的。不用說,楊志勇先生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物。這常常讓人羨慕不已。他的字常常寫的跟書法家一樣好,人也長的蟒實而健美。他濃眉大眼,寬臉盤,敢與城北徐公相比美的。私下人便嘀咕,如果搞婚外戀,如果弄人之類,你什麼人若要與他相較,那必是要甘拜下風的。楊志勇先生是記者,他有一定的職務,他搞新聞出手快,能力強。他交遊廣泛,朋友眾多。他憑着自己的智慧之才和儒商之能,幾年之間就為自己在大城市裏買下了雅居。像他這種能力的人,在新聞記者隊伍中我們不能說為數極少,但我以為它並不十分普遍。我想,這的確是值得稱道和值得慶祝的,也是可堪為榜樣和楷模的。

他活得瀟灑,活得生龍活虎,活得有滋有味,活得快意而成功無限。他在《說文人的臭硬》一文里,非常精闢的總結出:「文人的貧困,多是專著於寫作,沒有時間去搞創收和經營所致,再就是創作產品銷售收入低廉。還有就是因為清高不願意去搞經營和不會去經營及別人不願意讓他們參與、合作經營。一個文人,不管是什麼級別的文人,自己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不能讓自己好好的生活着,不能與社會及周圍的人和諧相處,不能接受現實認識現實,不能用行動和思想去改變自己的生存和周圍的環境,那就是廢人一個,其做人做文也是不成功的,甚至可以說他是失敗的。」同時,在該文的結尾,他還指出:「文人要用自己的行動改變自己的生活,帶動大家的生活。要把自己的心和大家的心融在一起,讓自己被更多的人了解認知,慢慢地影響大家,朝着更文明、更理想的方向邁進。文人更應該快活地活着,富有地活着,張揚地活着,不該清高,不必貧窮,更不能臭硬。」應該說這是他在給文人們敲警示的鐘聲,我以為這也是振聾聵之語了。

楊志勇先生可謂之視野胸懷開闊,確實值得我等「思想閉塞」之人,好好學習!作家不應該是窮酸的象徵,縱觀當代中國文壇,像大陸的張賢亮先生,香港的蔡麗雙女士,台灣的瓊瑤女士,他們一律既都是大文人、大文豪,並且又都是家財萬貫的大實業家……據說現在的中國文人和中國作家,個人資產過超過千百萬的,那已是枚不勝舉的事了。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也的確應該引起後輩人的思考。而楊志勇先生對此所出的感概,也應該說是「系屬之人」,那是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的!

楊志勇先生的寫作,按他自己的話說那是「有感而」的,我覺得這句話是能夠概括他文章的特點的。他的「寫」猶如他的「活」一樣,很是精彩。他搞寫作總是趣事不斷,他在《第一次作文》中提到,「第一次作文是在小學三年級,作文的題目叫《記一件有趣味的事》。」可他那授業解惑的老師不從實際出,居然想不到這是在山區農村,在給小學生們講解如何寫作文時,打了個比方說,如寫「逛公園、動物園」時生的有趣的事。楊志勇和他的學弟們都寫不出,也編不出。天之所助,就在這天他回家吃過晚飯之後,一家人正圍坐在火爐旁烤火剝玉米棒子的時候,他家的小黃貓追趕了一隻前來叼玉米顆粒的大老鼠,結果遭到老鼠的堅決反擊……他把這奇怪的趣事始末,詳詳細細地寫到了作文子本上。第二天,老師把他的作文在課堂上當範文給宣讀了,不是當最好的而是當最差的。老師生氣地說,他寫的「貓逮老鼠」,「淡湯無味」,而且還整成「王大娘的裹腳——又臭又長」。楊志勇說:「從此,我對作文在好長一段時間內失去了知覺。但我卻對做事和做人「講做作」第一次有了知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不是情種(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不是情種(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寫作者:應歌唱着走過,瀟灑地活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