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4)

81.第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4)

古老婚戀習俗的遺迹。繞三靈還有一個特殊的文化功能,即它還是白族男女人相會的重要場合。男女人相互稱對方為「活恩尼」(意為「花柳人」)或「架尼」(意為「夥伴,伴侶」)。「活恩尼」有的是因平時相愛而結成,有的是在繞三靈等場合相識后形成較穩定的關係,也有的是女方在求生育的過程中形成的。「活恩尼」過去一般不在社會公眾面前暴露,比較隱蔽,通常只有極少的男女同伴知曉。他們在節日里暗中交換信物,以示相互承認。有的「活恩尼」從青年時代一直保持到老年。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下,「活恩尼」在特殊的時間和場合,可被白族社會道德所默許,而繞三靈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場合。但繞三靈中的男女交往,並不影響各自的家庭生活。在繞三靈的三天時間裡,無數的「活恩尼」們在一起祭祀、對歌、暢訴衷,形成了一個獨具魅力的文化景觀。這是白族古代婚外人習俗在繞三靈中的保留。唐代《蠻書》記載:「俗法,處子孀婦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用相呼召。」人類歷史上經歷過群婚、族外婚及婚外人等多樣的婚姻形態,但今天都已基本被一夫一妻制所代替。繞三靈所保留的一些婚戀習俗是關於白族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鮮活資料,其研究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繞三靈是白族文學藝術的盛會。繞三靈的很多傳統和儀式,都與白族神話和民間傳說息息相關。人們彈著月琴、三弦,吹著笛子、樹葉,敲著八角鼓和霸王鞭,唱著大本曲和白族調,令人目不暇接。白族的文學、曲藝、歌舞藝術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現。一個繞三靈的舞隊,由兩名執柳樹者為先導,其中一人主唱,一人打趣,稱「執樹舞」,民間稱「大帛曲」或「大白曲」,所執的柳樹又稱「大帛」。接著是唱白族調,吹短笛、嘯吟(吹樹葉)者數人,民間統稱為「花柳曲」。再次為舞隊主體,由八角鼓舞、霸王鞭舞、雙飛燕舞三種舞蹈組成。各舞種人數依條件而定,少時可三四人或十餘人,多則上百人。舞者多隨意為伍,也有按舞種排列為隊的。隊尾仍有兩名「執樹舞」者。舞隊兩側有數人執摺扇或月琴即興隨意舞蹈。條件好的村寨,舞隊有長筒號、嗩吶、鑼鼓等吹打樂隊。一個繞三靈舞隊,幾乎可以說是白族傳統藝術的集中展現,也使白族傳統藝術的繼承和展成為繞三靈的重要功能之一。

春光明媚的蒼山洱海之間,人流如潮,歌聲如海,空氣中洋溢著春天的激。白族繞三靈,一個古老而青春的節日,它是白族對春天的禮讚,不愧是白族的生命之歌。

3。白劇

白劇又名「白戲」,因其在白族吹吹腔的基礎上展而來,因此又叫「吹吹腔劇」。吹吹腔是大理白族地區流傳的一個古老劇種,與明代的弋陽腔有淵源關係。白族吹吹腔生、旦、凈、末、丑等行當齊全,有一定表演程式,唱腔有30多種。白劇是在20世紀中期,以吹吹腔為基礎,吸收白族大本曲、白族民歌、小調等融合創新形成的劇種,同時也吸收了漢族地方戲劇——滇戲的許多形式。從表演程式到唱腔的處理,白劇都具備了戲劇的基本形式,但它同時也保留了白族吹吹腔邊歌邊舞的傳統特點,表演形式獨具風韻,是我國民族戲劇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白劇音樂包括唱腔音樂和伴奏曲譜兩大部分。唱腔音樂由吹吹腔和大本曲兩大類組成,同時還吸收改編了部分民間樂曲;伴奏音樂包括傳統吹吹腔的嗩吶曲牌、打擊樂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亦吸收了部分民間吹打樂和歌舞樂。在打擊樂中,白劇又吸收了京劇和滇劇的特點,使音色強弱高低的變化對比比較協調,增強了表現力。有的唱腔按行當分為小生、小旦、搖旦、鬚生腔;有的按人物身份和動作分為英雄腔、哭腔、苦腔;有的按節拍、唱法分為平板、高腔、一字腔、流水板等。另外還有《風絞雪》《課課子》和白族民歌曲調《麻雀調》《泥鰍調》《朝山調》等。伴奏樂隊除保留嗩吶和三弦兩種傳統樂器外,專業白劇樂團現已展為以民族樂器為主的中西混合樂隊。唱詞用白語或漢語演唱,格式多採用白族「山花體」民歌形式,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稱「七句半」。道白用「漢語白音」,即用白語的音方法讀漢文道白,富有民族特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1.第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4)

%